APP下载

近五年(2010—2014)关于孟浩然研究的论文综述

2015-04-14张欢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英文翻译孟浩然英译

张欢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81)

近五年(2010—2014)关于孟浩然研究的论文综述

张欢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81)

孟浩然作为唐代著名的田园隐逸派和山水行旅派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对后代诗人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诗大多描写田园风光,语言质朴,他的诗及他本人历来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之一。2011年10月在湖北襄阳,召开了“2011年孟浩然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的召开,将孟浩然的研究又推进了一个新的时期,本文着重综述2010年以来至今,知网收入的关于孟浩然研究的学术论文,并以较具代表性的文章着重分析近几年关于孟浩然研究各个方面的突出成果,以及近几年孟浩然研究的新视角。

孟浩然;研究综述;新视觉

一、近五年孟浩然研究的整体特点

通过搜集和整理资料发现2010年至2014年知网共收入关于孟浩然研究的学术论文约123篇,其中关于思想内容的研究28篇,关于艺术特色的研究45篇,对比研究28篇,评价类研究7篇,考辨研究6篇,英译研究4篇,接受研究3篇,地域文化影响2篇。综上所述,关于孟诗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对比研究占整体学术论文的大部分,其他类研究仅占一小部分,其中近五年研究的创新之处正是在这小部分中。通过和董庆晓先生的改革开放至2010年的综述研究相比较,可以看出,近五年出现的孟浩然研究的新视角,既孟诗在国外的接受研究。

二、孟浩然诗歌思想内容方面的研究成果

在近五年的研究中出现了大量关于孟浩然诗歌思想内容研究的学术论文,关于孟浩然诗歌思想内容的研究仅仅少于关于孟浩然诗歌艺术特色的研究,历来是孟浩然研究的重点,在思想内容中,关于孟浩然的仕与隐情怀更是重要一部分。

宁松夫先生2011年1月在襄樊学院学报发表的《论孟浩然中庸人格精神》一文,在近几年关于孟浩然的思想内容研究中比较具有特点。宁文对孟浩然的人格精神作了具体的分析阐释,文章从三个方面全面阐释了孟浩然中庸人格的具体体现,认为,孟浩然中庸人格思想的形成,是受了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主其志,佛家思想去其忧,道家思想益其趣。宁文通过对孟浩然的诗歌《书怀贻京邑同好》,《送张子荣进士赴举》,《留王侍御维》等的分析,提出孟浩然既有儒家积极入仕的情怀,又有在不得志下,对佛道思想的接受的观点。这较之前大多数文章仅仅研究孟浩然与都佛家的关系有重大突破。

关于孟浩然的思想研究大多数都是从孟浩然的诗歌作品中进行研究的,而很少有从史书记载的角度进行阐述,对于孟浩然的诗歌思想内容的研究更应该从多角度寻找材料,发现新观点。

三、关于孟诗艺术特点研究的成果

关于孟浩然诗歌艺术特点的研究,一直都是孟浩然研究的重点,从改革开放至2010年,三十余年的时间里,孟浩然诗歌的艺术特点的研究一直比思想内容研究占得比重更多,近五年来同样延续了这一特点。近五年约有45篇关于孟诗艺术特色分析的文章,占总体研究的近三分之一。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两篇文章分别是:孟祥休的《孟浩然及其诗歌之“清”略议》,由兴波的《孟浩然七言诗艺术分析》,一个是从诗风的角度进行分析,一个是从诗体的角度进行分析。

关于孟浩然诗歌的“清”的特色,历来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孟文把关于孟浩然的“清”做了更详细的阐释,将“清”进一步阐释为“人清”“品清”“诗清”三种境界,这较之前大多数文章都只研究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诗清”有了更大的创新。孟文认为“清”的形象,“清”的人品与“清”的诗歌在孟浩然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统一。一般认为,孟浩然的五言诗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而七言诗的艺术成就不高。由兴波的《孟浩然七言诗艺术分析》对孟浩然七言诗的艺术成就做出了高度评价。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孟浩然七言诗的可取之处,第一,自然流畅的艺术风格,以《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为例;第二,抒情写景的内在逻辑顺序,以夜归鹿门歌》为例;第三,写作技巧的多方面探索,以《春情》为例。“他的诗是初唐诗歌向盛唐诗的高峰过渡时期的一座丰碑,对唐宋及以后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①

我们不能要求一个诗人各体兼备,孟浩然虽不擅长七言诗,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大诗人。总结近五年关于孟浩然诗歌艺术的研究,既有对诗体的论述,也有对诗歌风格的论述,对孟浩然诗歌艺术的研究已经形成了比较全面的研究系统。

四、关于孟浩然诗歌的英译研究

关于孟诗的英译研究,是近几年关于孟诗研究的一个几近空白的领域。首先是孟浩然诗歌的英文翻译很少,相应的对孟浩然诗歌英译的研究也就很少,国内大多数学者没有重视孟浩然诗歌在国际的传播。

通过对近五年关于孟浩然诗歌英译研究的分析,发现仅有四篇关于孟浩然诗歌的英文翻译问题的研究,其中两篇以《春晓》的英文翻译为例,一篇以《宿建德江》的英文翻译为例,这几篇文章都是通过对这两首诗的多种不同的英文翻译的版本的研究来分析孟浩然诗歌英文翻译中出现的问题。近五年对孟浩然的诗歌的英译研究,仅仅局限在《春晓》《宿建德江》两首诗上。还有一篇是卢颖2014年发表在湖北文理学院学报的《孟浩然诗歌英译研究评述》,文章从国内外多方面的角度,对孟浩然诗歌英文翻译进行了总结性评述,是近几年中,关于孟浩然诗歌英文翻译研究的具有总结性价值的文章。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孟浩然诗歌研究及其诗歌英译现状及研究进行整理评析,以揭示孟浩然诗歌英译现状及孟浩然诗歌英译研究现状,并全面分析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

综合来看近几年国内外孟浩然英译研究相对较少,当前,有必要增加孟浩然诗歌的英文翻译数量,同时将孟浩然诗歌英译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系统研究,弥补国内孟浩然诗歌英译研究的空白。

五、关于孟浩然诗歌的接受研究

唐代是中国诗歌最为辉煌的时代,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孟浩然的诗歌并未受到像李白、王维、杜甫、诗歌的同等重视,孟浩然的接受研究也仅仅停留在孟浩然在唐代的接受研究,在宋代的接受研究等国内视角。

孟浩然诗歌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国内不断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孟浩然的接受研究也开始逐渐增多。但是孟浩然在国外的接受研究相对不多,在近五年的研究中,李南钟先生的《在韩国传统时期孟浩然诗接受样相》是第一篇从国外接受的角度研究孟浩然诗歌的文章。文章突破了以往对孟浩然诗歌在唐代的接受研究,在宋代的接受研究等局限,而是从国外视野这个新的角度对孟浩然诗歌的接受问题进行研究。文章对孟浩然诗歌传入高丽的时间,在历代传承的概况以及对朝鲜山水田园诗歌创作的影响,孟浩然在韩国文学史中的地位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提供了关于孟浩然在韩国的研究状况,开拓了孟浩然接受研究的新领域,进一步说明了孟浩然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

总之,在近五年中,关于孟浩然的接受研究,既有唐宋时期文人对孟浩然的认知,更有有韩国学者对孟浩然在韩国传统时期接受情况的介绍,可谓跨越古今,兼及中外。关于孟浩然在国外的接受研究更是开启了关于孟浩然研究的一片新领域,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更为宽阔的学术研究视野。

六、结语

“2011年孟浩然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以及2011年《孟浩然研究论丛》的出版,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孟浩然研究的参与和关注。2011年10月傅璇琮先生还在阅江学刊上发表了《孟浩然研究论丛》序,专门评论了《孟浩然研究论丛》一书的价值及意义。总体来讲,在近五年中关于孟浩然的研究,覆盖了古代文学研究的基本研究类型,思想内容,诗歌艺术,对比研究,行年考辨,接受研究,英译研究等方方面面,可以说从全方面对孟浩然及孟浩然的诗歌有了更进一步的解读。但对孟浩然的国际接受研究仅有一篇,这也成为了,孟浩然研究领域的一片空白,为后来人们对孟浩然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学术视野。

注释:

①乔象锺,陈铁民.唐代文学史(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306-307.

[1]董庆晓.孟浩然论文研究综述——兼论近三十年孟浩然研究之重大突破[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2]宁松夫.论孟浩然中庸人格精神[J].襄樊学院学报,2011,(1).

[3]孟祥休.孟浩然及其诗歌之“清”略议[J].长江大学学报,2011,(6).

[4]由兴波.孟浩然七言诗艺术分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12).

[5]李南钟.在韩国传统时期孟浩然诗接受样相[J].2011年孟浩然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6]李睿,吴怀东.“诗的孟浩然”与“孟浩然的诗”——简论盛唐人对孟浩然的认知及其意义 [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1).

[7]卢颖.孟浩然诗歌英译研究评述[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4,(1).

I206.2

A

1008-7508(2015)09-0145-02

2015-03-10

张欢(1990-),女,辽宁铁岭人,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英文翻译孟浩然英译
舟中晓望
古诗词英文翻译,一起领略中国文化之美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英文摘要
春晓
Digest
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