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探析
2015-04-14官巧燕
官巧燕
(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所谓“微”时代,是指以微博、微信、微视频等作为传播媒介,以篇幅短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微”信息传播为代表的时代。“微”时代信息的主要特点是“多”、“快”、“小”。“多”是指“微”时代信息渠道多样,传播形式丰富,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介质为一体,所包含信息量巨大;“快”是指信息发布和获取的即时性强,传播交互、对话平等,满足参与者在人际交往和媒体发言权方面的需求;“小”则是指单条信息短小,符合信息时代快节奏生活及人们迅速获取重要信息的需求。大学生是“微”时代的主要参与者,“微”传播契合了当代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现实需求,已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同时,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成长阶段,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完全定型,海量信息的传播互动在无形中发挥着思想传播、价值引领的作用,给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育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挑战。
一、“微”时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
1、个性鲜明张扬,但少理想信仰
“微”时代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作为家庭生活的核心,他们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拥有着近乎绝对的自主权,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性格发展凸显更加自我的特点。由于社会和环境影响因素弱化,他们性格鲜明、张扬,再加上个人成长中家长的溺爱和纵容,导致他们缺少在社会价值和个人理想方面的塑造和培养,价值观淡化,缺少坚定的信仰。
2、热爱新鲜事物,但无良性沉淀
随着社会文化的高速发展,“微”时代大学生所掌握和接收的信息渠道众多、信息量大,各类信息均以新、奇、巧为卖点,完全契合着大学生个人成长的需求,牢牢的吸引着他们的视线。但这种新、奇、巧往往注重观感方面的创新,没有理论上的高度和深度,缺少思想和观点上的突破,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方面的引导有限,难以实现个人成长成才方面的良性积累和沉淀。
3、适应集体生活,但缺理解同情
大学生活中与同龄人一同学习、生活、娱乐,使得大学生都成为集体的一部分。他们中绝大多数能够迅速适应并喜欢上集体性活动,如寝室互动、社团活动等,充分享受集体生活的乐趣。但对于集体生活中容易产生的矛盾和冲突,大学生们在处理过程中往往缺少理解和同情,难以从他人、学校或大局角度思考问题、理解问题,往往逞一时之勇,习惯以极端的形式加以对待和解决,简单粗暴,行为稚嫩。
4、要求积极上进,但多叛逆功利
“微”时代的大学生,自幼接受较为全面的基础教育,且身负家庭的厚望,有较强的进取心,要求进步。但身处新媒体时期,受新媒体的渲染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一些媒体宣传报道中的“三俗”之风,使得当代大学生们的传统理想主义价值观逐渐被现实主义、功利主义价值观所取代,更多考虑的是个人利益如何满足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思想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个人主义,在行为方面表现出对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的漠视,在生活方面享乐主义、拜金主义、颓废主义的价值取向十分严重。
二、微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困境
虽然“微”时代有着信息“多”、“快”、“小”的优点,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其“杂”、“假”、“偏”的缺点。第一是“杂”,在巨量的信息中不仅包含着高大上的正能量,也有各式各样的垃圾信息,甚至是毒草毒苗;第二是“假”,对于这些大量的信息,媒体人为了第一时间进行信息关注报道,常常还未掌握其来龙去脉和逐一细究就已发布,信息中鱼目混珠的现象比比皆是;第三是“偏”,短小的信息有利于阅读,迅速掌握主要内容,但无法进行全面介绍,往往出现以偏概全、断章取义的情况。更为危险的是,这些“杂”、“假”、“偏”的信息可能掺杂着敌对国家、敌对势力的扭曲价值观和颠覆言论,对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带来极大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渠道众多,介入管理压力大
一方面互联网时代产品更新周期短,各类新闻、互动、即时通讯软件等媒体介质不断登场,不断消亡;另一方面大学生作为年轻群体,对新鲜事物接受度高,成为各类产品的主要体验对象。这导致大学生所使用的媒体介质众多,且不断变换,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严重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时时关注各类最新资讯,迅速掌握最新媒体介质,及时介入和使用相应客户端,并将价值培养、品格教育融入其中,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态,应对纷繁变化的“微”时代潮流。
2、教育形态变换,理念创新压力大
长期以来,传统的思想教育工作都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来完成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培养,往往有着明确的教育目的和教育程序。传统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牢牢掌握着教育工作的主动权。但是在互联网络日益发达的“微”时代,新媒体形式层出不穷,较之形式丰富的新媒体信息,传统的价值观培育方式显得僵化、呆板,课堂灌输、“填鸭式”的教育越来越缺乏吸引力。如何实现教育形式的更新、培养理念的创新,与时俱进,跟紧时代发展的步伐,已成为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3、依托强大后盾,夯实基础压力大
面对信息渠道的纷繁发展,教育工作者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轻微,其言论、声音极易淹没在宣传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中,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掌控能力被弱化,甚至出现失控的情况。青年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其思想品格、政治觉悟决定着国家未来的方向,如何在媒体形式纷繁复杂的“微”时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渗透与覆盖,让学生明辨不同社会现象和思想观念,熟悉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需要教育机构、教育组织,甚至整个国家的强大后盾支持,在理论研究、基础建设、内部培训等方面给予持续的补给和支撑。
4、面临形势复杂,认识提升压力大
“微”时代信息传播呈现裂变式特征,这种传播方式被形象的比喻成病毒式传播,即由一个人传给一群人,再由这群人中的每一个人传给更多的人,呈现出几何级数的传播路径[2]。这样的传播特点,激发了参与者极大的表达欲望,涌现出大量的自媒体,也给不怀好意的人以生存的空间和土壤。比如,在重大事件发生时,刻意夸大、捏造消息,混淆视听,并快速传播。这些不真实、不健康的信息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其危害巨大,且影响深远。面对新的形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自身职责的重要性,紧跟时代潮流,切实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三、微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探析
“微”时代的发展是历史性潮流,任何人都必须主动拥抱这种时代的变迁,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其中的机遇与挑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应全面了解“微”时代的特征,深入掌握“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规律,充分论证“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挖掘角色和工作优势,探求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路径。
1、搭建教育平台,抢占碎片时间
所谓的碎片时间,即指日常工作、学习之余闲散、零碎的时间,这些时间不是很长,如等车、排队、等人等情况所用的时间,这些时间不适宜做比较有深度的事情,一般用来手机阅读,玩游戏等。在互联网技术与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碎片时间为各类手机软件所占领,这其中主要为微信、微博、新闻等沟通、交流性工具,并已成为“微”时代大学生的一种主要特征和生活方式。针对这种情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主动融入其中,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体系,树立高尚的理想信念、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这需要以下几方面的基础工作:一是要全面了解并掌握“微”时代传媒的技术特点、使用方法、媒体优势和缺陷不足等,并在实际应用中扬长避短,将“微”媒介的效用发挥到最大。二是搭建起“微”媒介服务群或技术平台,以事带群、以群框人,并充分利用群通知、群信息、群要求等手段,使服务群和技术平台成为学生碎片时间关注的重点,为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打下基础。三是建立起“微”媒介思想教育队伍,负责信息的收集、发布和监督等,力求生动活泼,避免死板、僵化、教条,更加贴切学生实际和关注点,通过寓教于乐、形式活泼的教学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创新教育理念,融入隐性机制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对于以知识灌输、外在管理等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是指教育者将教育目的、意向渗透于日常学习生活环境和社会实践活动中,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3]。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教育过程的隐蔽性、教育模式的多样性、教育对象的自主性等特征,能够有效避免青年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逆反心理和对抗心理,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更易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微”时代各类信息工作、传播媒体为隐性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以更加灵活有效的方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青年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从而更加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共鸣,内化于心,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主要做法有:一是要以“群”平台为依托,建立隐性思想教育机制。在具体开展方面,要求有大纲、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估,以便对“群”平台上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指导,避免盲目性,并进行持续改进;二是要注重“隐性”教育内容,在形式上切忌因循守旧、照本宣科,而要考虑时代元素,贴近学生生活,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日常沟通、交流和宣导中,大胆创新,探索变革。
3、建设价值档案,重视线下交流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集教育者、管理者和朋友三种身份于一身,具有无微不至融入学生群体的优势[4]。在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互动等新型教育手段,开展普及性教育,同时也要吸收传统教育过程中的优秀做法,高度重视日常沟通、谈心等,特别是针对家庭情况、个人经历、感情生活、心理情况极其特殊的学生,要利用面对面的交流,有针对性、有侧重的开展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将线上、线下工作有机结合,各有侧重,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这需要:一是要建立学生价值信息档案。通过学生个人资料、日常交流沟通,以及“群”平台等线上手段,充分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发展需求、价值观现状等信息,获取学生目前在价值选择和价值整合过程中出现的困惑、问题以及价值动态,建立学生个体和群体价值观档案。二是要针对性开展线下沟通交流,充分发挥面对面交流过程中直接、亲切的优点,坚持平等性、积极聆听、尊重隐私等沟通原则,有主题、有目的的将社会要求和价值理论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动机和意识,形成积极的思想和坚定的信仰。
4、寓教于义于理,注重品格培养
“打铁还要自身硬”,面对内容丰富、样式众多、良莠不齐的资讯信息,教育工作者已无法逐一筛选后,推送给学生认知学习。所以必须建立起学生自身明辨是非、拥善抛恶、坚持真理的品格特征,自我免疫,抵御不良病毒的侵袭,主动维护国家、民族权益。这需要教育工作者,一是要秉承“言传身教”的传统教育理念,为青年学生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格,爱岗敬业,公平处事,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切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学生竖起一面高风亮节的旗帜,成为学生品格学习的榜样。二是要注重学生“个体独立”的培育。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能力、个人自律能力、换位思考能力、压力缓解能力等等,唤起其自主意识,形成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决定的习惯。通过青年学生自我辨别和过滤,主动吸收微时代信息的丰富营养,自觉与网络污垢隔离。
通过上述做法,建立一套“微”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方法,实现课堂与业余时间相结合、线下与线上相结合、创新与传统理念相结合,真正发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中引领作用,力争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上新的台阶。
[1]任艳妮,秦燕.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与培育[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94-99.
[2]陈跃,伍玉松.“微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2012,02,26.
[3]徐丽燕.关于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07:27-29.
[4]朱炜.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冲突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