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时代视阈下探析大学生心理过程的变迁
2015-04-14任献华张学武
任献华 张学武
(江苏连云港淮海工学院,江苏 连云港 320700)
E时代中的“e”是英文electronic(电子)的缩写,所以E时代最初用来指电子时代,在互联网出现以后,迅速成为网络时代的代名词,主要指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网络普遍的运用于我们的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各个领域。随着E时代的出现和发展,人类的生活、工作方式及其文化都发生着不断地改变。
一、E时代下大学校园网络的发展
E时代人们利用互联网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进行超越时空、全方位和多视角地进行信息交流、沟通和角色交换。现如今,网络时代茁壮成长,“形成一张用于人类交流的巨大的网,思想在其中飞来飞去,以电一般的速度在地球上往复。”人们都在不自觉地使用着互联网,它不仅改变着我们传统的书写方式和交流互通方式,改变了我们的教育模式和思维方式,而且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区别于以往,我们的生活以前所未有的便捷进入一个信息大爆炸的e时代。
大学校园作为网络时代的前沿阵地,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网络信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大学校园里的网络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渠道以及表达思想、发表意见和交流情感的重要场所,大学生成为网络时代的主力军。高校顺应时代发展,积极建E时代校园网,逐步形成依托校园网络的数字化校园环境,电子校园的发展和管理不断深入到校园各个角落。E时代下大学校园更加自由和开放,形成其独特的大学校园网络时代文化。
二、E时代下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特质
“网络文化是以网络为载体和媒介,以获取、传播、交流、创造文化信息为核心,并影响和改变现实社会中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文化形式总和。”大学校园网络文化是网络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以大学师生为活动主体,以大学校园文化为依托,通过网络进行信息沟通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文化形式总和,是一种崭新的大学校园文化。
(一)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主流性
校园网络凭借语言和其特有的视觉图像等多媒体性成为大学生的主流文化,潜移默化、渐入人心,不断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大学生对校园网络文化抱着强烈的新鲜感和探索欲,每天都会网上冲浪,浏览信息,更新博客。校园网络改变了大学生传统的学习模式,从过去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转变为一机在手、走遍天下的文化生活方式,校园网络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一项必需品,不断熏陶和感染大学生。
(二)大学校园网络文化活动的多样性
“网络信息存储、流动的便利性和多渠道,使得海量的免费信息资源形成了网络的共享奇观。”[3]网络信息铺天盖地袭来,海量的共享性信息带来了网络文化的空前繁荣。异彩纷呈的网络文化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扩大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面,为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创建了多样性平台。不容忽视的是,如此众多的信息,容易使大学生淹没在信息的汪洋大海里,无法找到方向而到处乱游。
(三)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创新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校园网络文化依然如此。在校园电子信息时代,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空前自由的发展。作为最具活力和个性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也敢于尝试和创新主流文化。校园网络文化由于其传播的技术性、开放性、多元性和共享性影响着大学生自我建构的模式,促使其潜能的最大发挥,进而推动校园网络文化创造性的发展。但随着校园网络的发展逐渐暴露一些问题,校园网络文化注重形式上的建设,内容上的创新相对较少。
三、E时代下大学生心理过程的变迁
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人脑对现实的反映过程。它包括认知、情绪和情感及意志,这三个方面都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他们都要经历发生、发展和结束的不同阶段,所以属于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重要方面,研究大学生E时代心理过程的特点和规律,掌握大学生心理过程的动态性发展,对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E时代下大学生认知过程的变迁
所谓认知过程,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即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是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特征与内在联系的心理活动,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思维、言语和想象等心理现象。
1、E时代下大学生认知过程由易趋向杂,信息处理的表象化明显。人的心理过程、心理发展和行为模式都要受到现实时空环境的影响。电子时代所营造的虚拟环境不同于现实环境,它以其特有的即时性、开放性、共享性和虚拟性形成了一个海量的信息源。面对众多复杂、良莠不齐的信息源,一方面容易造成大学生对信息内容消化不良,降低认知能力,扭曲部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大学生的思维开始混乱,对一些问题缺乏思考,停留在信息的表象上,较难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麻木地接收信息,失去思索、推理信息的空间,认知过程模式化,造成大学生认知的麻痹,甚至网络成瘾。
2、E时代下学生自我认知的同一性与分裂性的共存。E时代之前,大学生所有活动和行为都指向真实世界,认知活动的结果也体现在真实世界中,对自我的外貌特征、言谈举止、分析和批判等心理活动的认识比较清楚明确,能够较为客观的看待自我,现实世界中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较为完好。E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交往等带来了巨大的变动,大学生自我也在悄然的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使电子时代中的“自我”分裂成“现实世界自我”和“虚拟世界自我”。“虚拟世界自我”可以任意设定,同一个人可以代表不同身份活跃于各种网络环境中,虚拟世界中自我的自由切换,把自己分成若干个角色时,也会带来角色的冲突,使个体分裂,这样关于个体正常的自我认知很难建立起来。对长时间浸泡于网络的大学生来说,极容易造成对自我认知的混沌,形成漂浮感。与此同时,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共生,使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同一性与分裂性得以共存。
(二)E时代下大学生情绪和情感过程的变迁
情绪和情感过程是伴随认知和意志过程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内心的体验,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是主体的一种主观感受。外界事物符合主体的需要,就会引起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便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构成了情绪和情感的心理内容。
1、E时代下大学生情绪和情感表达途径的变化。网络时代之前,大学生情绪和情感的表达方式是面对面的交谈,书信、电话等传统情感表达也都体现着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真实性,人与人之间的现实情绪体验,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现今,网络的匿名性和虚拟性成为大学生自由表达情绪和情感的有效渠道。大学生在网络上可以采取多个匿名身份,采用人机对话的交往模式,尽情释放现实世界带来的压力和焦虑,因此网络成为大学生毫无顾忌宣泄自我情绪和情感的主渠道,在这里他们不需要了解对方的来历,也无需过多担心真实世界里他人的情绪和情感,不管对方是否认同和理解,只专注于自我情绪和情感的宣泄,这有利于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大学生情感体验的发展。另一方面网络上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非面对面,不能感知到现实的情感,久而久之,在这种人机的交往模式下,他们逐渐缺乏感知能力、共情能力,逐渐变的情感冷漠,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亲朋好友冷淡,造成情感迷失,引起情感的匮乏。
2、E时代下大学生情绪和情感主观体验强度的变化。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极其丰富,内心世界活跃,大学时期又是大学生一生中情感和情绪剧烈运动的高峰期,因此大学生内心渴望交流,渴望情感的体验。由于传统文化和行为习惯的影响,现实生活的情感交流要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和社会规范,大学生在面临各种烦恼和心理问题时,常常压抑和逃避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不能及时在现实世界中宣泄出来,情绪和情感体验强度弱化。恰恰网络这个新的情感交往方式给大学生提供了自由体验情绪和情感的平台。在网络中,大学生可以真情流露,抒发情感,发表心得与看法,还可以大发牢骚,滥发空谈,肆意表达情感,这些使大学生在网络中情绪和情感的主观体验得到强化,导致大学生对网络情感更加迷恋,造成大学生社会情感体验发展滞后。
(三)E时代下大学生意志过程的变迁
意志过程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是指人有意识地确立目标、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1、E时代下大学生心理承受力呈弱态发展。现在的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在父母的精心照料和呵护下成长起来,普遍缺乏生活磨练,受到的曲折和磨难较少,家庭的过度关爱和赞扬使他们养成了任性及不能失败的心理定势,意志品质较为薄弱,心理承受能力较低。网络时代给大学生带来了无比广阔、无比快捷的知识和交流平台,对大学生了解世界、开拓视野,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提供了便捷,这使得大学生在学业上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只要上网百度便能轻松解决,较少在学业上受到挫折;情感和人际交往方面上遭遇困惑时,也可逃避到网络中,通过网络宣泄,寻找网络情感安慰,因此大学生各方面的需要总是能顺利地通过网络得到满足,致使他们难以获得忍受挫折的经验,意志就会薄弱,心理承受力不断削弱,可见网络时代下,大学生心理承受力呈弱态发展。
2、E时代下大学生果断性意志品质的变化。果断性指善于迅速地明辨是非,对自己行动的方式和结果都有深刻的认识和清醒的估计,决策关头当机立断,并坚决执行。[4]网络文化以其特有的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和共享性特征对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行为方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形形色色网络文化齐聚网络,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会受到不同文化的冲击,面对多元性的文化,大学生不知何去何从,难以去伪存真,容易随波逐流,抵制不住社会各种思潮的诱惑,易受暗示,轻易相信网上所说的言论,久而久之对自身缺乏信心,人云亦云。
[1]Tim Berners—lee.The semantic web[J].ScienceAmerican,2001(5).
[2]于文秀.当下文化景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36.
[3]奠茜.大众文化与网络文化[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124.
[4]刘朝霞.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与素质教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