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管理思想

2015-04-14钟志贤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佛家道家儒家

钟志贤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江西 南昌 330046)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管理思想

钟志贤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江西 南昌 330046)

人生是一趟自我管理的旅程。数字化时代主要的终身学习方式是远程学习,远程学习的实质是自我管理型的自主学习。理想的人生旅程和远程学习离不开有效的自我管理。中国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自我管理”思想,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就是一种“自我管理”的文化。儒释道三家的自我管理思想的共同特点可以归结为“修心”,儒家修身以存心养性,佛家修行以明心见性,道家修炼以修心炼性,它们共同葳蕤了中国源远流长的“修心文化或修心之道”,与今日的自我管理思想交相辉映,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和实践自我管理的三面古镜,滋养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传统文化;儒释道;修心;自我管理;善护念

引言:让历史照亮现实

时下,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可谓是个热词。在过去的二十年,随着时代和相关学科的发展,特别是主体性哲学思想的凸显和对行为绩效管理的重视,从而逐渐发展出一门新型学科——自我管理学,并且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修身、学习、生活、职业生涯、教育、心理、医学、管理等各个领域。

何为自我管理?简单说来,自我管理就是在充分理解和把握自我的基础上,对自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实现有效的管控和调节,以达成既定的目标和理想的境界。自我管理是以自知和自律为核心的知行合一之道,它不仅是关于行为绩效的管理学,更是一门关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生命哲学。它是个体回归自主地位,辉映主体性力量的表现,是个体追求自我解放和通往自由发展的根本保障,更是个体追求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核心素质。

有道是,“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中庸》第十三章)。“自我管理”概念看上去有些抽象,实际上却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息息相关。比如,是否有坚定的人生价值观?是否有清晰的目标指向,严密的工作计划?能否有规律的生活起居,平稳的心境状况?能否有效调控情绪,实现高效的时间管理,反思和调节学习或工作过程?等等,都属于自我管理的现象。

从自我管理的内涵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自我管理”思想。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就是一种“自我管理”的文化。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修身”“反求诸己”“慎独”,佛家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道家的“致虚极,守静笃”等等,就包含了浓郁的自我管理思想,只不过没有使用自我管理的术语罢了。

自秦汉以来,儒释道三家成为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源流,中国人没有哪个离得开儒释道文化的泽被滋养。儒释道三家虽然卷帙浩繁,但主旨归

趋于“做人和做事”,而且做人是做事的基础或前提,做人成功了,做事水到渠成。儒家讲“修身”,佛家讲“修行”,道家讲“修炼”,一同创造了“入世、出世、入世出世进退自如”的璀璨人生哲学。但是,无论是修身、修行还是修炼,殊途同归,百川归流,其共同的实质是“自我管理”或“修心”。他们都有自我管理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修证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藉以实现意识与行为的统一,达到“内明外用”的和谐统一。儒释道都将“修心”作为“得道”的不二法门。

南怀瑾先生认为,从汉、魏以后,儒家、佛(释)家、道家,把各个自家修行的成果,都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习惯用语,统统叫做‘得道’。其实,得道这个名称,也就是从《大学》“虑而后能得”这个理念而来的。 “虑而后能得”,得个什么呢?得道![1]我们说某个人在某方面有所造诣,往往称之为 “得道”。儒家的“得道”叫“存心养性”,佛家或禅宗的“得道”叫“明心见性”,道家的“得道”叫“修心炼性”,说的都是“心性之理,心性之道”。

人生之道当以“儒释道三家合一”,致力自我管理或修心之道,融“中庸”、“中道”和“中行”,取中而行,入世出世,进退自如。人生若能如此,夫复何求?!

尽管自我管理是一个“舶来”的术语,但这丝毫不影响自我管理思想在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中的存在。让我们亲近儒释道文化,了解其自我管理思想的要义,让历史的智慧之光照耀今天的自我管理,惠泽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现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历来有很强的文化自豪感,只是到了鸦片战争时期,在西方的坚船利炮下,中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文化自信被严重损害。我们的古代优秀文化值得自豪,要把文化变成一种内生的源泉动力,作为我们的营养,像古代圣贤那样格物穷理、知行合一、经世致用。[2]

一、儒家:修身以存心养性

儒家的人生追求或目标是志在圣贤 (君子或大人),内明外用,止于至善。

儒家的自我管理思想要义,是以孔孟之学为其归趋,从伦理入手,讲究“修身”以“存心养性”,“内明外用”,立己立人、止于至善,充溢着“经世致用”的济世情怀,是比较典型的入世事功之学。儒家在中国文化历史发展上具有最重要的影响,其以修身为显著标志的自我管理文化或隐或现地深入国人的心理和行为之中。

1、儒者旨归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儒家“修身”的目的是要做“圣贤、君子、大人”,通过“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内明”之学,以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外用”之功。儒家对“圣贤”的人格特征有非常明确的理念和行为指向,如“忠、恕、仁、义、礼、智、信、勇、中庸、文质彬彬、和而不同、谦虚自强、大丈夫、浩然之气、赤子之心”等等。

在儒家看来,君子的气质和形象的突出表现是:依乎中庸,忧道不忧贫;责已宽人,群而不党;博学慎思,三思而后行;刚毅木讷,自强不息;忠恕违道不远;仁者爱人;“三达德”兼备,智者不惑、仁者无忧、勇者无惧。而圣人的形象和气质则是“聪明睿知、宽裕温柔、发强刚毅、齐庄中正、文理密察”(《中庸》第三十一章)。

关于儒者旨归,我们可以进一步概览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大儒的思想。

(1)孔子。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论,并“一以贯之”于其哲理、政治、人际、教育和修养之中。在哲理方面集中表现为“仁者爱人”、以人为本、清正廉洁、举贤用能的政治主张,“中庸”的认识方法,君子时中、和而不同的权变,以及包容的处事之道等等;在修养方面,以立身为出发点,追求仁爱、自律、言行一致、弘毅进取、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素位而行、恪守正义等“君子”人格;在教育方面,主张学思并重、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注重启发诱导,行不言之教,注重人格精神的感化作用,等等。

(2)孟子。孟子认为,通过修身,“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即唤醒和完善“仁、义、礼、智”等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或善性。孟子提出了“尽心知性”的心性之学,即“尽心知性”是成为“圣人”的必然路由。“尽心”,就是指把人的本性中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扩充到极至;“知性”,就是指正确而深刻地认识人之本性中的“仁、义、礼、智”等品质并且付诸实践。

“尽心”是前提,“知性”是目的。

如何才能实现“尽心知性”呢?孟子提出了“寡欲”“内省”“养气”三方面或三层递进的方法。寡欲以淡泊物欲;内省以反求诸己、养气以养心为要,亦即“养吾浩然之气”。“寡欲、内省”是修身的初级阶段,“养气”则是道德修养的高级阶段。这三层修身功夫直指塑造理想的君子人格,即“仁、义、礼、智”。如此的修养功夫,就能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大丈夫(《孟子·尽心上》)。

(3)荀子。荀子虽然主张“性本恶”,但他也认为人只要见善而修,见恶而弃,就能改变恶的天性,养成善的道德,如此,“涂之人亦可为禹”(《荀子·性恶》)。

(4)王阳明。儒家的修身实则是“修心”。作为500年来“儒家的源头活水”(杜维明语)的“王阳明心学”是“修心”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者。其著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概述了其学术思想“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核心理念。四句教也是心学四诀,也是王阳明的人生心法。

王阳明认为,“圣人之道,吾性具足”,“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王阳明 《传习录》(卷中)),“此花不在你心外”(王阳明《传习录》(卷下))。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学;为学“惟学得其心”,要求用这种反求内心的修养方法,以达到所谓“万物一体”(王阳明《传习录》(卷下))的境界。王阳明所追求的人生境界,是在入世与出世之间自由穿行,是“怡神养性以游于造物”,“闲观物态皆生意”的“真乐”或真我状态,在“大化”和“逍遥”中辉映“心即理”的光芒,践履“知行合一、致良知”,摆脱了世俗的名缰利锁,超越了哀乐毁誉的困顿,在高度自主的心理和自由自在的精神滋养下,成为实现“立功、立德、立言”三合一的一代圣人。

王阳明的修身之道是“静坐”。他的静坐有两个步骤和两种心法。第一个步骤是“息思虑”,即让自己的心进入空寂境界。第二个步骤是 “省察克治”,即洞明并对治自己的私欲(色、货、名、利)。两种心法,一是“诚意”,真诚地按良知行事;二是“谨独”,即慎独、自律。如果没有心法保驾护航,那么静坐就是枯禅。王阳明的这种“静坐”其实就是自我管理,包括心态、分析、目标、意志力、方法、检验和反思。

王阳明心学虽然植根于以往儒学,化合于儒释道三家,但又不同陆九渊的心学和孟子的心性之学,他站在人生命主体的立场上,主张通过致知格物、诚意正心的存养功夫,以力求去除私欲,逐渐明了天理,即“明明德”,也就是达到他所谓的至善。它是以良知为德性本体,以致良知为修养方法,以知行合一为实践工夫,以经世致用为为学目的。王阳明心学的要义,总括起来有七点:关注内心、坚持自我、至善圆满、勇者无惧、智者坦荡、实践精神、自由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2]

(5)曾国藩。有晚清中兴名臣之誉的曾国藩,是历史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出色典范。据说他有十三套本领,但只留下两套,一是观人用人的《冰鉴》一书,二是他的日记和家书。曾国藩的一生是儒者修身的典范。他早年修身有十二款: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忘所能、作字、夜不出门。晚年修身有日课四条: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他的修心之道是“三不”:“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始终保持平和与清净的心态。据说,当他率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时,他的一些部下极力进言“取而代之”。曾国藩面无表情,不声不响地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功成身退,这就是曾国藩的冷静、谦下、淡泊和天下公心。

2、大学之道

儒家的修身或修心之要,主要体现在《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书”之中,其中,又以《大学》为要。“慎独”几乎是儒家修身的同义词。慎独就是“自律”,就是在没有别人监管的情况下,也能自觉自发,独善其身,不离中道,不忘乎所以,为所欲为。比如,《中庸》开篇就说“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第一章)。

据说,《大学》这篇只有短短1500多字的“微博”,是曾子学习孔子讲话的心得体会,不经意写成了跨越历史的经典,极大地影响了后续数千年

的儒家和中国文化发展。顺便说一句,所谓 “微博”,是指“微言大义、博大精深”的作品,其用词之简洁、逻辑之严谨、内容之深奥、意义之精妙,令人赞叹。像《大学》《中庸》《论语》《道德经》之类的经典才配称“微博”。据考证,《中庸》又是曾子的学生,孔子的孙子子思学习老师讲话所写的一篇学习心得。《大学》《中庸》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两篇读书心得。当然,中国历史上还有两篇最伟大的急就章,一是老子的《道德经》(不写就不让你出关);一是周兴嗣的《千字文》(今晚写不出,明天就要掉脑袋)。看来,人的应激机制一启动,多半会产生“惊天地泣鬼神”的杰作。

那么,《大学》主要说了一些什么“修身”的高论呢?简单说来,《大学》即是“大人之学”,是关于立身处世的博大学问,主要内容是“三纲八目”的修身入世追求。

(1)“大人之学”为宗旨或根本。什么是大人?《乾卦·文言》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南怀瑾先生认为,凡有志于学,内养的功夫和外用的知识皆能达到某一个水准,可称之“大人”。内养的功夫是指每个人自立自修的学问,即“内圣”或“内明”之学;外用的知识是自立而立人的“修、齐、治、平”的功德,即“外王”或“外用”的致用。无论“内明”还是“外用”,都要达到“至善”的境界。[1]儒家推崇“内圣外王”(内有圣人的才德,外能施行王道,前者从人的心性道德修养而言,后者从人的社会功用而言)。在理想的人格修养方面,儒家首重修身,修身有成,称为内圣。儒家的修身学问包括十一个方面:性、情、见、念、习、智、验、知、言、体、行。

(2)“三纲”为纲领或目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或修身的目标所在。即大学的宗旨(做一个“大人”的学问),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内明),在于深入社会,经世致用(外用),二者都要达到圆满的完善境界。

(3)“八目”为内容或次第: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人生不断完善和精进的内容或阶梯。“八目”分为“内修”、“外治”和“根本”三方面。前四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内明),是修身方法,后三目“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外用),是修身的目的。“修身”是根本,是连结“内修”和“外治”的枢纽。与“内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与“外治”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这八目是“亲民”的实际学问和修养。

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这 “三纲八目”而展开的。“三纲八目”是一把打开儒学大门的钥匙。借此,可以登堂入室,领略儒学经典的奥义。

两千多年来,中国的文化,特别是知识分子的人生追求或生活范式可以归结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下》),其生命的意义都融入在这“三纲八目”之中。《大学》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DNA,甚至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数千年来,形塑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人格心理。比如说,“明明德”,指的就是要彰显“四维八德”。“四维”包括:(1)礼(上下、贵贱、长幼、贫富的等级秩序);(2)义(对国家社会的道德义务);(3)廉(坦荡无私,清正廉洁);(4)耻(对坏事的羞耻心)。有道是“四维不张,国之将亡”。 “八德”是指“八心”,包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亦即孝,敬顺长辈之心;悌,兄友弟恭之心;忠,赤诚尽己之心;信,敬慕不欺之心;礼,辞让节制之心;义,公道端正之心;廉,坚定高节之心;耻,惭愧忏悔之心。

《大学》鲜明地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系列内涵方法。目前通行本《大学》中的“所谓致知在格物”一章是朱熹取程颐之意所作的补传,与原本《大学》不同。

3、诚其意

怎么才算是“诚其意”呢?那就是基于“诚”之理念的“不自欺、能自慊、守慎独”。“君子必诚其意”(《大学》第一章)。真诚做人,是立身之本。

(1)不自欺。即对自己诚实。你可以骗别人,但一定骗不了自己。欺人固然不好,但“掩耳盗铃”的自欺不仅不可饶恕,而且愚蠢。

(2)能自慊。即顺乎天性禀赋,遵循自己的本性,像厌恶腐臭的气味,像喜爱美好的事物一样,顺其自然,发自内心。“做顺乎天性的事”,自然是乐在其中,内心满足,而不是为了迎合外在的需要而扭曲自己。这就是自慊(谦),一种真实的内在满足感。如同《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

也。 ”(《中庸》第一章)“能自慊”是诚其意的标准,是“不自欺”的表现,也算是“近乎道矣”。

(3)守慎独。即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不做违反真诚的事。人前人后一个样。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相在尔室,不愧于屋漏”(《诗经·大雅·抑》)。“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第一章)

真实的真诚,是发自肺腑,听从内心,布乎四体,自动自发,毫不勉强的“知行合一”或心意合一。是一种内化外行的习惯。真诚,不是外在强加的“规戒”或“律条”。能做到自然而然的真诚,就能以德润身,达到身心安舒泰然,这比“以财富装饰房屋”高明、自在的多。

4、正其心

对于修身来说,仅有“诚其意”还不够,因为“诚意”可能被喜、怒、哀、乐、惧等情感役使,而“正其心”则可确保诚意发挥应有的作用。

怎样才能“正其心”呢?简单言之,就是要做到“五不”:不忿懥(愤怒)、不恐惧、不好乐、不忧患、不心神散乱。

(1)端正情感和认知。“心”比“意”更宽广,像观念、气质、认知、情感之类的都属于心的范围。《大学》里的正心尤其强调情感和认知。正心,首先就是要克服忿懥(愤怒)、恐惧、好乐、忧患、飘散等心理,因为愤怒使人偏激,恐惧使人胆怯,喜好使人偏颇,忧患使人忧虑,飘散使人心力涣散,都很难正确地认识事物本质和保持行为的中正。

(2)正其心,就是要保持本心,无忧无虑,无适无莫,无亲无疏,无厚无薄,能行中和之道。如《中庸》所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中庸》第一章)。

(3)正其心,就是要防止或戒除由“邪念”引发的“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大学》第八章)心不在焉,则无事可成。只有把握好情志,执一无适,制心一处才能体悟和践履正心的精要。

总之,正其心,就是要以端正的心思(理智)来驾驭和调节情感,端正心态,控制心绪,保持一颗“清净的本真之心”,克服五种不良的情绪状态,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发挥心智的积极力量,以集中精神修养品性。各种情感,人皆有之,关键是要自省自察,用理智来驾驭情感,从而情理和谐地“给养”修身养性的力量,从而达到“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超越消极情绪的牵制,以免破坏“中和的心态”,影响理性的思维和行为。

5、修其身

那么,“修身”又怎么来下功夫呢?修身的旨归在于“中正”或“致中和”。

(1)大中至正。修身的关键是戒除、防止或警惕五种“辟”(情感和认识的偏差、偏颇、偏激或极端),要做到“五不”:不亲爱、不贱恶、不畏敬、不哀矜、不敖惰。也就是说,提高自己的修养,要注意克服各种认识和情感上的偏差,对于自己所亲爱的人,不要过分偏爱;对于自己轻贱和厌恶的人,不要过分嫌弃憎恶;对于自己敬畏的人,不要过分的唯唯诺诺;对于自己同情的人,不要过分慈悲;对于自己轻视和怠慢的人,不要过分蔑视和轻慢。

(2)人性弱点。但现实中,一个人一旦被“辟”所牵,往往会对事和人表现出过分偏爱袒护、过分轻贱厌恶、过分敬畏怯懦、过分同情哀怜、过分骄傲怠慢。这是人性的弱点。俗谚说:“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大学》第九章)溺爱,则看不到自家孩子的过失,贪得,则看不到自家庄稼的茁壮。修身或为人处世最难的是保持 “中正”,所以,“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大学》第九章)喜爱某人或某事而同时又知道其缺点,厌恶某人或某事而又同时知道其优点,这样的人可谓世间罕有,由此可见修身要达到一定的境界并非易事。

(3)修身次第。“诚其意”和“正其心”是“修其身”的前提,“修其身”是达到“内明外用”的根本。南怀瑾先生认为,修身的目的是为了求证大道(大学之道),求证大道的学养步骤或功夫就是 “知、止、定、静、安、虑、得”(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可称之为“七证的修养功夫”。通过这七个层次修身,达到“存心养性”,目的是“自立立人而达于至善;自觉觉他觉行圆满。”[1]

综观儒家的修身之道,可以归结为九个关键词:守静、存养、自省、定性、治心、慎独、主敬、谨言、致诚。[3]

(1)守静。如,静而后能安。性天之妙,为静者知之。至静以宁其神。静坐观心非宁静无以致远。

从静中观物动,等等

(2)存养。如,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动静节宣,以养生也。动息皆有所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养吾浩然之气。以善养人,能服天下,等等。

(3)自省。如,吾日三省吾身。先无得罪于冥冥。目中有花,万物皆妄。从五更枕席上参堪性体,等等。

(4)定性。知止而后有定。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宁吾真体,养吾圆机。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等等。

(5)治心。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了心自了事。尽其心,知其性,等等。

(6)慎独。如,莫见乎隐,莫见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戒慎恐惧,莫见乎隐。昧暗处见光明世界.等等。

(7)主敬。如,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倚高才而玩世,背后须防射影之虫。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等等。

(8)谨言。言行,君子之枢机也。括囊,无咎无誉。君子洗心,退藏于密。直方大,不疑其所行。巧言令色,鲜矣仁。心定者,其言重以舒,等等。

(9)致诚。如,为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诚于中,形于外。诚者,不勉而中,等等。

显然,在儒家的自我管理文化中,有系列严谨的、外在规制的修身标准,强调内心世界的修证,并时时与标准相比较或衡量,引导个体在修身的过程不断地内省,反求诸己,克己精进,实现外在标准不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佛家:修行以明心见性

佛家的人生追求或目标是做一个 “觉悟者”,觉己觉他,觉行圆满。

佛家的自我管理思想要义,是从心理入手,通过“修行”以“明心见性”,追求做一个明了人生大事的“觉悟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佛教有出世的一面,也有入世的一面,尤其是大乘佛法。

所谓佛法是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佛教是一种人生觉悟文化,有高远的目标、严格的清规、高度的自律和不断精进的修行次第或方法。

佛家的自我管理是“修行”,亦即修正自己的言行,是在发心弘愿的基础上,通过“信(相信)、解(理解)、行(践行)、证(证悟)”修行次第,以“戒、定、慧”三学,对治人生“贪、嗔、痴”三毒,信受奉行佛法要义,自觉觉他,实现理想的人生价值。修行是一种自觉的、日常用功的、内化外行的、勇猛精进的自我管理过程。其间,高度的自律或自我管理则是“须臾不可离”的。

1、自觉觉他

什么是佛?“佛”包括三层含义:(1)本义:“佛”字从人、从弗,“弗”意为“不平”,即“社会不平等”。“人”指“教导者或开示者”。 “人”与“弗”结合起来成“佛”,表示“教导人们如何理性地去面对社会不平等的人”;(2)转义:是指“觉悟者、知者、觉”。“觉”有三层含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3)特指和泛指:特指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泛指则是一切觉行圆满者。

“自觉觉他”是佛家或修行者至高的人生目标追求,即“成佛”,成为一个有觉悟的人,离苦得乐,并以一种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无我精神,帮助他人觉悟。自觉是为己(自度),觉他是为人(度他),二者都要达到“觉行圆满”,印证从此岸到彼岸的人生大智慧(般若智)。觉行圆满相当于儒家的“止于至善”。

2、修行前提

发心和持戒,是修行的前提和基础,包括修行的无上心愿和行为规诫。

发心弘愿。修行者以一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心,稽首修行的“三心四愿”:直心(以正直的心正念真如妙法)、深心(乐修一切善法)、大悲心(以大慈悲心普度众生痛苦)。“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发愿心、解佛义、修善行、断烦恼、证佛道,度众生,苦修菩萨行。心愿,是修行的前提和基础。

以戒为师。修行者信守清规戒律,恪守“三皈五戒”、持“十善”、修“十不求行”。在修行中体现自性本具、修一切善,离一切恶,以及 “无我”的普济情怀。佛家讲一切“不昧因果”,种善因得善果。“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3、修行内容

勤修“三学”(戒定慧),对治“三毒”(贪嗔痴),是修行的训练内容和行为目标。

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人生的苦难、烦恼或恶行的根源,主要来于“贪、嗔、痴”三毒,必须以“戒、定、慧”三学的自我修养对治之。

(1)贪嗔痴。贪,是指贪欲心,以自己为中心,对功名利禄、声色犬马贪得无厌,不得自拔,渴望一切美好;嗔,是指嗔怒心,对一切不合自己意愿的动心心怀怨愤和憎恨,争斗不已,仇恨不断,深陷苦海。痴,是指愚痴心,也叫无明,心性愚昧,颠倒妄取,邪心愚行。

(2)戒定慧。戒,是指做觉悟者的生活规范;定,是指内心的专注、平静和耐性;慧,是指有关生命和世界的真知。戒、定、慧三者合称为三学,即三项训练。戒、定、慧三学是次第的关系,即循序渐进,即先学持戒、再修止定、得般若智。

(3)对治法。修戒,以“觉”对治贪欲心;修定,以“止”对治嗔怒心;修慧,以“观”对治愚痴心。在具体实践上,以布施去对治贪欲心,以慈悲去开化嗔怒心,以智慧去转化愚痴心。

4、修习次第

“信、解、行、证”是修行的修习次第。

(1)信。是指对佛法具有正确而坚定的信仰、信念,即正信,以生起理解佛法义理的心念、动力和毅力。佛法讲的缘指的就是能信。能信,表示缘成熟了,佛度有缘人或众生,就是指有正信的人。

(2)解。是指对佛法义理有正确、全面和深刻的理解,即正解。这是必要的认知基础,也是“从理入”来领悟佛法的必然方式。

(3)行。是指依佛法义理修行,知行合一,即正行。解行相应,方为正解,解行相悖,则为妄行。“行”要以正解为基础,有理论的基础和正确的方法,否则就是盲修瞎练。“行”的目的是要达到证悟。

(4)证。是指在勤修实行中,证悟和确证佛法义理的高妙与实效。“证”就是把自己的“所信、所解、所行”的佛法义理与日常生活融合起来,自觉觉他,利己利他,即正果。

先信仰其法,次了理解其法,再依法修行,最后证悟道果,依次前进,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相互印证,相得益彰,在持续精进的修行中循环上升。

信、解、行、证,即是《金刚经》所言“信解受持”和“信受奉行”。六祖在《金刚经解义》言:“从师所学曰‘受’,解义修行曰‘持’。自解自行是自利,为人演说是利他。功德广大,无有边际。”信,即信心不逆,受者,解也,即对佛法深解义趣。因为有不逆之信,深解之受,所以奉行。奉,即遵奉,遵照和依从佛法所说之义趣。行,指自利利他。也就是说不但要自己遵奉而行,且要广布佛法,为人演说,令一切众生无不皆大欢喜。如是信受,如是奉行,必有利于慧水长流,法脉流通,传之尘劫而无滞,普及万类而无遗。[4]

5、修行法门

佛家的修行有一整套规范的指导方针、方法、方式和路径。概括起来说是中道而行、入苦觉悟、参悟无常、修护心念和六度万行。

(1)中道而行。中道就是“八正道”或“八圣道”。中道而行,是指在修行过程中自觉地内化外行“八种正确的方法”,即“正见(正确的见解)、正思维(正确的思考力)、正语(干净的语言)、正业(正当的营生)、正行(道德的行为生活)、正精进(慈心睿智的积极进取)、正念(“无我”的纯善心念)、正定(集中心力,安住真心)”。佛说之八正道,是止于至善的正当道路,是自我净化和改善人群生活的指导方针或八个阶梯。同时,中道也是一种过犹不及,不偏不倚的中和人生之道,一个信奉中道而行的人,对事物或生活能“认真而不执著,放下而不放弃,随缘而不随便”,进退自如,张弛有度,能从容地把握事物的分寸。

(2)入苦觉悟。这是修行的路径或方式。在佛家看来,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修行就是要针对这“八苦”,品味人生之苦,明心见性,以觉悟一个“空”字。世间和人生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是短暂的、虚假的。“空”即“无”,就是不执着任何外物,解粘去缚,是一超越“有无”和“相对”的“无”。 无,是无心,是离开妄念的真心,是远离了分别、执着的自由境界。无,是无我,一切因缘生、因缘灭,破除我执,则得自在。

(3)参悟无常。无常,是指世间一切事物和思维意识,都是时刻持续地生灭变化的。无常主要分为 “念念无常”和“一期无常”两种。念念无常,是指人的心念生灭变化迅速不定,如流水,似电闪;

一期无常,是指万事万物都是迁流变化的,世间的一切只是时间性的存在而已,一切都在刹那的变化,持续不断的变化。

无常,是叫我们对一切世间的东西都不要粘滞执著,懂得得失一如,平静地对待生活的一切。乐于已得,安于未得。因为无常,世界和人生才有无限的生机,才有“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第三十章)。因为无常,一切皆无定准和不变,人生才有改变的机会和希望。

心念无常,生命在一呼一吸之间,一呼一吸为一念,我们都要照护好自己的心念。生命无常,人生弹指一挥间,一个弹指等于六十个刹那,我们需要珍惜每一个弹指和刹那,学会“活在当下”。

(4)修护心念。心念,概而言之,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意识或思维观念。为什么要修护心念?因为佛法就是心法;“心由境转是凡夫,境由心转是佛道”,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心清净则国土清净。“圣人求心不求佛,凡人求佛不求心”。在佛家看来,人的一切都是心念作用的结果。一念觉悟一念佛,一念为恶一念地狱。生活的品质取决于心境。“心”才是修行功夫的着力点和成佛地。[5]

佛家的学问是从心理入手而“得道”的修心之道,是“降伏其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专门学问(《金刚经》),即通过知行合一的修行,降服虚妄心、执著心、是非心、分别心等等污浊心;修治导致烦恼的八种欲望或心态,即“八风”:“利益、衰败、毁谤、赞誉、称赞、讥笑、痛苦、快乐”。

修护心念,就是要修一颗清净心、慈悲心和平常心,即佛心。成佛的意思实际上就是“究竟清净心”,不执著、无分别、无挂碍、水净沙明;慈悲心,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平常心,是在日常生活中随处修行的习惯,顺任自然本性的自如,以及一种平稳、恒常的心态或心境。

(5)六度万行。“六度”,是指抵达人生彼岸的六种法门或六种修道的道场,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方面内容,是抵达人生彼岸的修行心法或方法。“万行”,说的是“六度”修行的方法因人(事、境、时)而异,多种多样。布施,指能正确地将物质和精神财富施与所需要的众生,包括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持戒,指遵守戒律,消除不当的欲望;忍辱,指能以强大的内心力量抵御一切身心的困扰或打击,如辱骂、寒暑饥渴等;精进,指精励身心,不断进取和淬炼;禅定,对境不迷,消除杂念,定止心神,心境平和,会趣寂静妙境。“止观”为禅,也叫静虑,外不著相为“禅”,内无妄念为“定”;般若,指断除烦恼证得真性之慧。般若是指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智慧。“智为方便,慧为决断”。通过对自性的参悟而获得大智慧,了然万事万物的真相,成就 “体性本空”之智。般若智即金刚智,能事理圆融无碍,断除一切烦恼。

6、修行境界

佛家的修行境界是随处修行,心无挂碍。

佛法,尤其是大乘佛法是世间法,讲究在日常生活随处修行,行住坐卧,烧水点茶,皆是佛法。“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觅兔角。”(《六祖坛经》般若品)。随处修行,就是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践行“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种方法方式。布施,是指能以自己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施予一切众生。爱语,以“中听”的话语来交接众生。利行,是处处谦让利益,与人方便;同事,与众生和谐相处。

随处修行的目的是要彰显“六和敬”,实现与己和、与他和、与众和,为社会和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六和敬,是佛教倡导的“和谐”人生哲学,融汇于日常之中。“和”,就是“外同他善”;“敬”,就是“内自谦卑”。“六和敬”的内涵包括:

(1)身和同住。每一个人各安其分、各守其责(岗位和职责)。

(2)口和无诤。不做无益的辩论。

(3)意和同悦。精神和心理的清净,要用意善良、胸怀坦白,一致的行为和认识。

(4)戒和同修,就是遵守共同的制度和规约,在共同组织框架、共同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之下,共同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行为、形体行为和精神行为。

(5)见和同解。在思想上、观念上保持高度的统一。

(6)利和同均。共同分享经济上的财利,或知识上、宗教实践上的佛法之利。

随处修行,处处可修、时时能修、人人善修,人缘圆融,人脉广博。

依照上述修行法门,必能达到一种 “心无挂碍”的境界,即如“清风朗月、澄明圆融、净水沙明”

的心境或心态。这种心态是心无染著,心无束缚,得失淡然,随缘而行,“犹如莲花不着水 亦如日月不住空”(《华严经》),“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应机接物,物来则应,物去不留,“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菜根谭》);了知“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的奥义(《金刚经》);拥有“过去无悔,现在无怨,未来无忧”的淡定与从容。

佛家的修行或说自我管理,是日常化和生活化的,正所谓“汝欲修行,在家亦得”,“清净自性,本自具足,即心即佛,不假外求”,“心”修好了,即有“安”顿处。“佛在心中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生活处处是修行,因而佛家的自我管理也是时时处处的。

综上,佛教本质上是一种以严格自律为基础的自我管理,这种文化有信仰,有戒律,有修习内容和方法,构成了完整的自我管理体系。显然,这种修心功夫,与平常那些烧香拜佛以求升官发财的现象,判若霄壤。不问佛法,却汲汲于虚名物欲,无异于买椟还珠;不修心修善,却跪求保佑,实在是为难佛祖。此般愚行,自古有之,尤今为烈。

三、道家:修炼以修心炼性

道家的人生追求或目标是做“真人”,道法自然,逍遥自在。

道家的自我管理思想要义,是通过“修炼”以达到“修心炼性”,追求做一个明了大道的“真人”(至人、神人、圣人),在入世和出世之间进出自如,以“道法自然”的哲学指导养生、乐生和济世。道家是融合生理、心理和物理三者,心物一元的哲学。

道家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哲学之源。中国真正的哲学是从“道”的概念提出开始的。一般认为,道家是讲出世的,其实,道家既讲出世,也讲入世。南怀瑾先生认为,中国历代有所作为的帝王,包括有为的立功立德立言之人,绝大多数都是 “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人。而且,自汉代佛教传入中国以来,道家的思想成为承接佛家思想的主要基础,许多佛经的翻译都是借助道家的术语转化而来的。中国特色的佛教——禅宗,更是佛家和道家的结合而催生的结果。

道家的修炼或自我管理,有着严密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它以做“真人”为目的,以道法自然为根本,以顺其自然的无为、致虚守静的净心为方法,倡导上善若水的修身、守柔谦下的处世、适可而止的欲望、对立统一的辩证、通权达变的变易、天人合一的和谐等,修身治世,得心应手,出世入世,进退自如。

1、学做真人

道家的理想人生目标是做一个自由自在、道法自然的“真人”。这种“真人”是至人、神人和圣人。值得注意的是,在道家的语境中,圣人是“与道同体,纯任自然,谦下不争,无为无欲”的人物,和儒家理想中有为有欲的圣人完全不同,不可混为一谈。

那么,“真人”是一种怎样的人呢?概言之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真人”在利益面前“无一己之私念”;在事业面前“无功业的束缚”,在荣誉面前“无名声的牵挂”,是超越了一切世俗功名利禄的人,这种超越是生命的本原和自由自在的保证。“真人”在修身治世方面深得“道”之真谛:道法自然,清净无为;上善若水,守柔谦下;通权达变,适可而止;慈爱公平,少私寡欲;旷达超逸,逍遥自在。

“真人”注重养生,“不为物伤,尽享天年”,甚至深信通过养生能“羽化成仙”,而把“治世”看作是圣人之余事,认为只要修身炼性到家,“治世”之类的俗事不过小菜一碟。道家的养生,并非是生理上的养形,而是注重精神层面的养神,认为保养纯真的精神是入道的主要体现之一。养生的宗旨是“缘督以为经。”(《庄子·养生主》),固其自然,循乎天理,行于中虚,中正自然,葆养源于自然的本真和自由自在的精神。

“真人”能淡泊名利、超然于世、旷达超逸,能自然和谐、真实无妄、自在逍遥,因为真人是真正能认识和尊重自我的人,真正能体悟和遵循自然规律的人,从而能获得精神和物质上的绝对自由,达到人生最高境界。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庄子在《庄子·大宗师》等章节里,对“真人”的形象、气质或境界有许多细致的描述,在庄子眼里,只有像关尹、老聃这样的人才是得道者,才是“古之博大真人哉! ”(《庄子·天下》)

道家的自我管理思想体现在其独有的 “修心炼性”之道方面。

2、道法自然

道家认为,修心炼性的基本原则和方针就是

要坚守大道,随时随地要“抱一守常”,不离不弃。如南怀瑾先生说,一个真正有道德修养的人,他的内涵,只有一个东西——“道”,“惟道是从”,二六时中,随时随地,每分每秒,都在要求自己合于道的原则,起心动念,一言一行,无有稍微违反道业。[6]

那么,“道”又是什么?又有哪些基本原则要“抱守”?道,是中国第一个哲学概念,它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哲学的真正开始。

“道”是万物乃至宇宙的本源,是天下事物发展的一个总规律、总动力,是天下事物的根本。“道”产生万事万物,是物质性的,也是精神性的,是心物一体的。[7]道,是效法自然而形成的宇宙本体和规律法则……指的是浑然一体的宇宙本体,永恒存在的天地万物之源,运动不息而对立转化的规律和法则。[8]

道,是宇宙的本源,天地万物的根源,也是天地万物生长变化的法则,天地万物的最后归宿。它超越万物,超越时空而存在,所以是绝对的。“无”和“有”各是道的一面。“无”是道的本体,天地之源,“有”是道的作用,广大无边。道体有赖于道动和道用,才能显示其存在。不过道动和道用都是由道体生出来的,没有道体,就没有道动和道用。[9]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这是道家做人做事、修道和行道的法则。法,是效法、学习的意思。道法自然的“自然”是指宇宙、自然、社会和人类的规律。“道法自然”是要求我们在修身治世方面,遵循规律,顺其自然。所谓“自然”,就是自在的本身,当然如此。道的本身就是绝对性的,道是“自然”如此,“自然”便是道。道是本来如此,原来如此,像佛家所说的“法尔如是”,一切本来如此。[6]

自然精神是道家所有理论和观点派生的宗源。一个修道或得“道”的人,能自觉依循自然而然的精神,因为事物各有自己的本性,你无法强硬地去改变或改造它;懂得万事万物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和质量转换的法则,懂得辩证的思考、变易、适度和柔弱的真谛,信奉不争、节欲、处柔、知足、无为、质朴和顺其自然。

通过“道法自然”,道家追求“天人之和、人际之和、个人身心之和”三个“和”。和谐,首先要有海纳百川的包容性,要谦下如江海;其次是承认和尊重差异性,比如,幸福是一种高度自我的感受,没有统一的尺度;第三是注重平衡性,任何事物一旦失去平衡,就会走向事物的反面,所以,天之道是“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道德经》第七十七章),比如过度集中的权力、过大的贫富差距或体质的过冷过热、饮食的过荤过素都不符合 “天之道”。[10]

3、六字真言

“致虚极、守静笃”是道家修炼心性的六字真言。“致虚”,就是空虚其心,排除一切蒙蔽心灵的私心杂念,去除欲望和妄念带来的烦恼,走向虚无空灵的心境;“守静”是顺应自然,安宁沉静不胆大妄为或胡作非为。“极”和“笃”都是极至的意思。虚是有的本,静是动的根。南怀瑾先生认为,“致虚极、守静笃”是道家修道的原则和方法,离开此原则都不对……大概地说,八千多卷的《道藏》,根本离不开老子的这六个字。“致虚极”就是要做到、达到“空”的极点,没有任何污染。“守静笃”讲的是功夫、作用,要专一坚持地守住,如灵猫捕鼠,聚精会神,随时伺机而跃;如鸡之孵卵,守护不移,静到极点。这些都是修定的功夫。这六个字,把所有修道做功夫的方法,与修道的境界、层次,都说完了。[6]

道家“致虚守静”的修心炼性,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1)纯粹不杂。摈弃过分的功名利禄追求,少私寡欲,以保纯朴真心。道家以追求宁静自然的心境为目标的虚静无欲,有其理性基础。首先是物我和谐,并非对立,消除得失的得意忘形或失意忘形(怨天尤人)的非平常心态,维持精神自由的自主性和恒常性;其次,是主张理性地分析心境中可以剔除或控制的欲望形式,弘扬个体精神的自主和自由。[11]

(2)玄览静观。玄览,即“涤除玄览”,就是洗涤内心的杂念,使心体清明,心灵深处明澈如镜,从而具备体察精微之道的载体与能力。杂念包括知识和欲望两大方面。知识通常带有偏见和偏差,使人误入歧途;欲望则扭曲人们的感官和心智,使人们无法平心静气或不偏不倚地考察世界。玄览法与禅宗大师神秀的“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之禅法一脉相通;静观法,则是心身放松,与天地合一,排除一切杂念,静观默察芸芸万物之奥秘。心物一体的静观法,强调“静”字,主张体察万物或天道要靠无知无欲的身

心统一体。[7]

(3)坐忘心斋。“心斋”、“坐忘”是道家修炼心性、追求精神自由的重要途径,也是一种直觉主义的修养方法和由外而内层层递进的内省过程,主要内涵是虚静空明,终极目标是与道合一。坐忘,是超越形体,心灵开窍地去感知宇宙世界,是个体“内外两忘”后的存在形式,心如平镜,与世无争;心斋,是指超越感官,用虚无之心去对待万物。“心斋”是个体在“坐忘”状态中的一种排除思虑和欲望的精神活动和修养方法,是指摒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保持心的虚静清明。

(4)致力玄同。一个人如果能堵塞情欲的孔道,关闭情欲的门径,收敛锋芒,消除纷扰,隐藏光芒,混同尘俗,这就叫做“玄同”。修养能到达这种境界,完全超然物外,淡泊无欲,既无法和他亲近,也无法和他疏远;既无法使他得利,也无法使他受害;既无法使他高贵,也无法使他低贱。能达到这种超出亲属利害贵贱的人,才是天下最了不起的人。也才是真正领悟和实践了“致虚极、守静笃”的人。

(5)证悟四绝。道家讲“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绝学无忧”。表面上看是“反智”,实际上是强调要“顺其自然,保持淳朴”,保持本色,不要破坏人间和心境的原生态;依循大道,就是要摈弃虚伪的圣德,祛除假仁假义,消除花言巧语、投机取巧、利欲熏心,抛弃阴谋诡计、曲学阿世。那些所谓的机械、机事、机心之类的智慧、智巧,只会破坏自然的大道,失去纯朴。

显然,道家的“致虚极、守静笃”是一种超越欲望束缚,少私寡欲,见素抱朴,涵养澄明、平静、平稳心灵的自省修养方法。这对于身处滚滚红尘诱惑、“压力山大”的现代人来说,不失为一种审视自我价值取向,保持清心、质朴、简单,实现自我管理的有效方法。

4、持用三宝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德经》第六十七章)。慈,意思是慈爱、仁民爱物;俭,是指俭啬、珍惜节用、节制欲望、知止知足、防止过度的意思;不敢为天下先,意思是谦虚退让,不争,不自以为是,更重要的是尊重自然规律,万事万物皆由天道而生,违背自然规律而创生的事物是不符合大道的。历史上真正的“人定胜天”的事能有几许?!

世界上伟大的宗教或思想,基本上是主张“爱”的,如基督教主张博爱,佛教主张慈悲,儒家主张仁爱,墨家讲兼爱,道家则特别注重“慈”。这种慈,如道对万物一样,没有偏私,也不出于自私,是“天地不仁”的平等大爱。慈心生大勇,有爱心的人必有勇气。啬,俭啬才能修养天机、蓄积精神,达到纯真质朴的境界,诸如损、洼、敝、少等都是俭啬的同义词,主张“去甚、去奢、去泰”,万事适度,物极必反。俭用钱财则家富,俭用精神则精盛。谦下退让,“吾不敢为主而为客,而敢进寸而退尺。”(《道德经》第六十九章),谦卑处下,反而能得到推崇爱戴,顺其自然,才能成己成物。

持用“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三宝,就是“道法自然”的仁爱、适度、谦下的修身养生和治世原则,像天之道“利而不害”和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一样,也是认识和实践“无为而无不为”的人生观。

5、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是道家修身或自我管理的核心思想方法。修身或治世,要学习和效法“水”的三种特性——“利万物、不争、谦下”,践履“水”的七种“上善”的德行。(1)居善地:谦下退让,为而不争;(2)心善渊:渊深清明,虚静沉寂;(3)与善仁:施与万物而无私心,施恩不望回报;(4)言善信:水能照人,各如其形,潮来潮去,如约而行;(5)正善治:滋养万物,清污除垢,无为虚静,无事无欲;(6)事善能:能方能圆,曲直随形,顺应自然,随顺众生,无私无欲,化育万物;(7)动善时:动静变化,顺应时势,与时推移,随俗成化。

通过对“水”的感悟,不仅能明白“谦下养生”的道理,更能知晓“谦下退让,以弱胜强,以柔克刚,顺势而为”的修身处世之道。

6、无为处世

道家关注的问题是,人怎样生活才有意义,如何才符合“道”的精神。“无为”是道家的核心精神,“无为”就是“道法自然”,顺其自然,天人合一于自然,以此达到“无为而无不为”。自然是事物本身存在的规律,是淳朴圆融的“道”。“无为”是不自私、不任意、不妄为,一切依循自然而为,并非是无所事事,游手好闲,而是指行动、行为或做事如天地创生万物,顺乎万物生生的本性。

在道家的眼里,“无为处世”有三种存在方式:

“游乎尘垢之外”的超世(《庄子·逍遥游》);“自埋于民,自藏于畔”的避世(《庄子·则阳》);“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顺世(《庄子·人间世》)。超世、避世和顺世,在无为处世的价值思想引领下,道家在入世和出世之间展开了影踪难觅、飘忽不定的“凌波微步”,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自在逍遥,开拓了个体广阔的自由空间。

无为处世的人,能深得“顺其自然、守柔谦下”的精髓,虚怀若谷,柔弱进取;慈爱真诚,滋养万物;知雄守雌,以柔克刚;以退为进,以弱胜强;能保赤子之心,质朴淳厚,寂静恬淡,心绪安宁;待人行事慈和公平,清心寡欲,小心谨慎,“被褐怀玉”(《道德经》第七十章),“闇然而日章”(《中庸》第三十三章);见素抱朴,谦下收敛,功成身退;既有知人之智,胜人之力,更有自知之明;空虚无欲,清静无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宠辱得失,淡然处之;做人不自以为是,不固执己见,不自夸自耀,不忸怩作态,一切顺应自然。

由上可见,道家的知道、修道、得道,“端在心灵的领悟,而不在知识学识的追求。道在心中,而求之身外,那就是南辕北辙了。”[9]老子认为道在心中,孔子认为仁在心中,孟子认为万物皆在心中,佛家的“即心即佛,非心非佛”,还有陆象山的“宇宙即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王阳明的 “心即理”,都是主张内观反省,不假外求……一切贤圣,殊途同归。

结语:善护念以益人生

从自我管理的角度看,不论是儒家的修身、佛家的修行,还是道家的修炼,三家之“修”的理念和实践,为我们今日的自我管理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充裕的文化滋养。儒释道文化在自我管理或修心方面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儒家修身,佛家修行,道家修炼。儒重伦理,佛重心理,道重生理。

儒家大我,佛家无我,道家超我。儒家中庸,佛家中道,道家中行。

儒家知命,佛家知缘,道家知道。儒重今生,佛讲来生,道求长生。

儒家重仁修德,佛家重善积德,道家重慈养德。

儒家修心养性,佛家明心见性,道家修心炼性。

儒家止于至善,佛家觉行圆满,道家道法自然。

儒释道文化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自我管理心念。融合和守护这些心念,有益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践行自我管理,提高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效能,提升人生的品质。南怀瑾先生指出,儒、释、道三家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三个大宗派,孔子、释迦、老子是三个大老师,各教着三种不同的“得道”法门。藉此,我们可以“敦儒家之品行,参佛家之理性,循道家之功夫”。人生的大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南怀瑾先生认为,“善护念”这三个字,是一切修行的起步,也是一起佛的成功和圆满。不管儒家、佛家、道家,以及其他一切的宗教,人类一切的修养方法,都是这三个字“善护念”。《金刚经》的重点或说“金刚眼”、“降服其心”的法门就是“善护念”。所谓善护念,就是好好照顾你的心念,起心动念,都要好好照应自己的思想、心念、意念。一呼一吸之间叫做念,善护念,就是随时知道自己的心念,随时念这个心,知道这个念头。[12]

自我管理是人生的真谛。美国著名管理学大师德鲁克 (Peter·Drucker)指出:“有伟大成就的人,例如拿破仑、达·芬奇与莫扎特之辈,向来善于自我管理……但在今天,即使资质平庸的人,也必须学习自我管理。”[13]的确,任何人的成就、境界或现实生活世界实质上就是自我管理的结果。生活就是自我管理,即使是要做好一件简单的事情,也离不开自我管理。在这个世界上,其实谁都不要你管理,宇宙间万事万物更不需要你管理,你唯一能做和值得去做的就是去管理自我。通过自我管理,不断地实现自我精进,为自己营造一个称心如意的世界,使自己幸福地活在其中。

自我管理是学习的真谛。如果说人生是一个通过终身学习不断“文化成人”的过程,生命不息,成人不止,学习不断,那么,自我管理是终身学习、一生“成人”的根本之道。从学习或“成人”的角度看,自我管理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导向的学习或自我修炼。它与每个人的一生不离不弃,是自我提升的忠实可靠方式。进一步而言,数字化时代的终身学习方式主要是远程学习,我们每个人

都是远程学习者。远程学习的实质是自我管理型(Self-managed Learning)的自主学习。有效的远程学习离不开有效的自我管理。比如,一个自我管理型的学习者,总能准确地认识自我,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总能根据自身特点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学习目标、时间、环境、资源,调节自己的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学习情绪、努力程度以及绩效评价;总能更有效地开展各种各样的学习。以远程学习和终身学习来说,无论是远程还是终身学习,都是须要学习者高度自律或自我管理的学习方式。离开有效的自我管理,远程学习必定走不远,终身学习也必定沦为随时可能终结的游戏。

因此,我们一天不能实现自我管理,我们就不能真正把握学习,特别是终身学习的真谛。一生中,我们固然可以从各种环境或教育中获得提高自我的文化滋养,但更多的滋养是“不假外求”和“本自具足”的自我管理,更需要的是开发“自我教育”(自学)的宝藏,生成源源不断的、丰沛的“内力”。只有当一个人达到自如的自我管理的时候,他才可以说形成了“自我造血”的机制,才可以说是自由的。如此,对学习或教育来说,我们须要同时关注“道、法、术”三个层面,尤其要以“道”为基础。学习者的自我管理是“道”,一切的技术和方法不过是“法”和“术”而已。一切的技术和方法应用,一旦离开了“自我管理”之道,必将是无本之木,其效用必定是缘木求鱼、自欺欺人。如果没有“道”为根本,一切的“法”和“术”都不过是梦幻泡影。学习是如此,工作和生活亦如此。

以儒释道为根本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人生观、价值观、内容维度和方法论等方面蕴含丰富的自我管理思想,为我们研究和实践自我管理提供了三面熠熠生辉的古镜。与今日西方的自我管理思想相比较,我们固然不敢说,西方的自我管理是“穿了个新马甲”而爆得大名,但此情形的确如“东方有圣人出焉,西方有圣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偶然也好,必然也罢,倘若我们既能“外察世界之潮流”,又能“内省固有之血脉”,兼收众长,翕合无间,必能益以创新,丰富自我管理研究与实践,滋养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品质。

[1]南怀瑾.原本大学微言[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50.

[2]习近平:王阳明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EB/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322/09/10857 169_457095899.shtml

[3]方朝晖.儒家修身九讲(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4]江味农.金刚经讲义(修订本)[M].北京:佛陀教育基金会(京内资准字2012-Ly0009号),2008:800.

[5]星云大师.六祖坛经讲话[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163.

[6]南怀瑾.老子他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277.

[7]辜正坤.老子道德经(汉英对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2.

[8]饶尚宽译注.中华经典藏书《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6:11-12.

[9][台湾]余培林.生命的大智慧——老子[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7-8,51,83.

[10]黄朴民.老子的思想与人生智慧 [DB/OL].2008-10-07.http://www.gmw.cn/02blqscontent_867481.htm

[11]丁钢主编.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理论的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8-81.

[12]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43-44,47.

[13]彼得·杜拉克(P.Drucker),刘毓玲译.21世纪的管理挑战[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160.

责任编辑:罗 义

G02

:A

1008-3537(2015)04-0009-13DOI:10.13844/j.cnki.jxddxb.2015.04.002

2015-07-12

本文系江西省高校“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项目(教育技术学)【赣教研字[2011]12】;“赣鄱555英才工程”领军人才计划项目【赣才字[2012]1号】;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重点项目“江西开放大学建设研究”(课题编号:14ZD3L025)专项资助研究成果之一

钟志贤(1964-),男,江西瑞金人,二级教授,博士,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江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所长,江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教育信息化、素质教育、远程教育和教学设计。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6.1211.G4.20151209.1123.004.html

猜你喜欢

佛家道家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漫画道家思想
白色在中华文化信仰中的象征意义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简述梁漱溟的佛家思想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