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CM模型的河南三化协调研究
2015-04-14马铭杰郭之茵刘培培张冬平
马铭杰,郭之茵,薛 龙,刘培培,张冬平
(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河南省不仅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还是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承担着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如何正确处理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3者之间的关系,确保在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使3者形成相互协调的良性发展机制,是河南实现科学发展的核心内容。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3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刘易斯[1]提出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他指出由于传统农业部门存在大量低收入劳动力,工业部门只需支付传统农业部门维持生存相应的工资便可以获得无限供给的劳动力,这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聚集;钱纳里等[2]指出城市化是生产结构变化的结果,也是某种程度上分散的发展过程,此过程受未来收入和对就业的期望,以及政府支出的分配和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迪克西特[3]以长期技术进步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前提,指出通过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资本积累可以提高边际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村就业水平;胡培兆[4]指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必然会使农村人口比例合理地减少,而农村人口的合理减少又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使“以多养少”的外部经济条件强化,因此,推进城镇化建设是必需的;杨文举[5]提出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认识到城镇化和产业结构2者之间的长短期关系,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加大城镇基础设施投入等建议;钱津[6]站在十二五的战略高度分别就三化互动关系展开全面论述,得出基本一致的结论,即工业化发展对城镇化进程具有带动作用同时也对农业现代化水平具有提升作用,城镇化对带动工业化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农业现代化发展与工业化和城市化均有协调一致的关系;程芳[7]从人力资源的角度研究得出,劳动力转移有效地连接了三化,并形成了三化互动的关系。本研究通过对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3者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协整分析、因果检验和分析计算,以求得出城镇化、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3者之间长期及短期相互依赖、制约和统一的关系。
1 变量与模型选择
1.1 变量和数据的选择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代表性,选择人均农用机械总动力代表农业现代化水平(AP),用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代表工业化水平(IS),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代表城镇化水平(UR)。本研究数据来自《河南省统计年鉴》[8],数据为1980一2012年数据。为了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对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分别记为 Ln AP,Ln IS,Ln UR,从而得到实证分析所需要的三化数据,3列数据总体上都呈现递增的变化趋势。
1.2 单位根检验
非平稳序列可能存在虚假回归现象,在此用ADF单位根检验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水平。
有表1可知,Ln AP、Ln IS、Ln UR在5%的显著水平下3个时间序列都是非平稳的,进一步对其一阶差分做ADF检验,在5%的置信水平下,农业现代化水平Ln AP与工业化水平Ln IS均为1阶单整序列;在1%的置信水平下,农业现代化水平Ln AP与城镇化水平Ln UR均为2阶单整序列。因为是同阶单整,所以农业现代化水平Ln AP与工业化水平Ln IS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农业现代化水平Ln AP与城镇化水平Ln UR之间也存在协整关系。
表1 ADF单位根检验结果Table 1 Results of ADF unit root test
1.3 基于EG检验的协整分析
根据ADF检验结果,对变量进行EG 2步法检验。EG(Engle-Granger)2步法进行协整检验是基于回归残差的检验,可通过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OLS(Ordinary least squares)模型后用ADF检验,检验其残差的平稳性。由于农业现代化水平Ln AP与工业化水平Ln IS为(1,1)阶协整关系,以农业现代化水平Ln AP为因变量的协整方程为:
Ln AP=3.116 8+4.061 8 × Ln IS (1)由方程式(1)知,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有正向的冲击作用。工业化水平每提高1%,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是4.06%,即从长期看,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对农业现代化水平Ln AP与城镇化水平Ln UR进行协整分析,以农业现代化水平Ln AP为因变量的协整方程为:
Ln AP=-6.961 9+2.080 2 × Ln UR (2)
由方程(2)知,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有正向的冲击作用。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是2.08%,即从长期看,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1.4 建立误差修正模型(ECM)
根据上述结果,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农业现代化水平Ln AP与工业化水平Ln IS序列存在(1,1)阶协整关系,具有长期稳定关系,即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具有长期稳定关系。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可分析向长期均衡状态调整的非均衡动态调整过程,观察2者之间的短期关系,模型为:
农业现代化水平Ln AP的短期波动(ΔLn AP)受到偏离长期均衡影响,误差修正项系数(εt-1)是-0.05,当每年农业现代化水平Ln AP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0.05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另一部分是工业化水平Ln IS的短期波动 ΔLn IS影响,系数是0.34,表明在短期内,工业化水平每提高1%,将推动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0.34%。
对农业现代化水平Ln AP与城镇化水平Ln UR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观察短期关系,其模型为:
农业现代化水平Ln AP的短期波动(ΔLn AP)受到偏离长期均衡的影响,误差修正项的系数(εt-1)是-0.11,当每年的农业现代化水平 Ln AP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0.11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另一部分是DLn UR的短期波动 Δ(DLn UR)影响,系数是4.37,表明在短期内,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将推动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4.37%。
1.5 格兰杰因果检验
格兰杰(Granger)指出当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时,则其至少存在一个方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故可对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检验结果显示,农业现代化水平Ln AP与工业化水平Ln IS互为因果,农业现代化水平Ln AP与城镇化水平Ln UR也互为因果。
2 结果分析
2.1 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的提升作用
从长期看,工业化水平每提高1%,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是4.06%;从短期看,工业化水平每提高1%,将推动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0.34%。这说明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具有较高的提升作用,这与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情况是相吻合的。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聚集,可以提高农民人均耕地占有量,推动农村土地的相对集中,实现规模经营,从而不断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且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技术,促进了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进而使农业生产力不断增强。
表2 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Table 2 Results of Granger test
2.2 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
从长期看,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是2.08%;从短期看,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将推动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4.37%。这说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农业现代化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城镇化是城乡关系、工农关系不断调整的过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能够吸纳因农业现代化发展而产生的剩余劳动力,推动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促进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有效的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为农业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
2.3 农业现代化对工业化、城镇化的支撑作用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农业现代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互为因果,同时,农业现代化水平与城镇化水平也互为因果。因此农业现代化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为不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提供必要的支撑作用。一方面,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使得更多的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走向二、三产业,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基础保障,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更加优质的农产品供给及高素质的城镇人口。
3 结论及建议
河南省的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发展并不十分协调,在工业化持续推进的过程中,的确带动了城镇化的发展,但是由于第二、第三产业并没有从农村地区吸引足够多的劳动力,导致农业现代化程度反而持续下降。这主要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地方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工业化,优质经济资源过于集中向第二产业,忽视了农业的地位。目前,农业的滞后发展已经成为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已经转化为如何破解农业发展滞后、农村经济水平低和农民收入低的三农问题。
3.1 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不断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要以农业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为基础,充分利用农业信息化,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重点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同时,要注意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在吸引高科技人才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还要重点加强农民的培训。另外,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前提下,一定要坚持农业的生态良性循环,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2 依托农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中原经济区虽然农村人口众多,但目前老龄化趋势十分明显,留守农村的大多是老、幼、妇等劳动力,所以必须走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要注意三点:一是发挥农业的比较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注重产业化发展;二是发展农业装备工业,为农业机械化提供工业支持;三是积极承接东部转移的劳动密集型轻工业,转变产业结构,通过企业聚集效应,吸引本地青壮劳动力回乡就业,并且带动农村人口向乡镇转移,带动城镇化建设,最终转变就业结构。
3.3 构建现代城镇体系.促进区域内资源流动
结合中原经济区的区域特征,现代城镇体系必须从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社区三个层面协调发展,要注意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功能互补。一是以中原城市群为核心,辐射周边地市,推动交通、通讯、金融一体化,产业结构合理互补,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共享;二是以产业集聚区为中心,拉大城市框架,构建小城镇,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三是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构建节约用地、设施完备、环境优美的农村社区,以此来提高受农村土地细碎化制约的农业生产效率。
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是一个统筹发展的过程,必须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注重农业和粮食生产、生态和环境,协调好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关系,做到统筹兼顾,彼此促进,相得益彰,良性发展,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1] LEWIS.W.A.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J].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Social Studies,1954,22(2):139-191.
[2] [美]钱纳里,塞尔昆.发展的格局:1950—1970[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
[3] DIXITA and STIGLITZ JE.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7,67(3):252-284.
[4] 胡培兆.城镇化建设之路也是农业现代化之路[J].宏观经济研究,2003(2):28-29.
[5] 杨文举.中国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07(1):78-81.
[6] 钱 津.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必要条件[J].前线,2010(12):37-38.
[7] 程 芳.基于“三化互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J].理论与改革,2011(2):77-78.
[8] 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河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