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中医证候舌象信息特征研究❋
2015-04-14付晶晶李福凤何建成燕海霞庄燕鸿王忆勤
付晶晶,李福凤,陆 雄,何建成,燕海霞,庄燕鸿,王忆勤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慢性胃炎中医证候舌象信息特征研究❋
付晶晶,李福凤,陆 雄,何建成,燕海霞,庄燕鸿,王忆勤△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目的:研究与慢性胃炎中医证候相关的舌象参数,以期为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辨证提供客观指标。方法:采用TP-1型中医舌脉象数字一体化分析仪,检测慢性胃炎常见证型的舌象参数。结果:脾胃湿热及肝胃郁热型舌色、苔色指数显著低于脾虚湿阻、湿浊中阻、脾胃气虚型及正常组;脾胃湿热与脾胃气虚二型胖瘦指数显著高于肝胃郁热型及肝郁气滞型;脾胃湿热型舌苔薄厚指数显著高于脾胃气虚型、肝胃郁热型及正常组;脾胃湿热、湿浊中阻及脾虚湿阻型腻苔指数显著高于脾胃气虚型及肝胃郁热型。结论:舌象参数可以为慢性胃炎中医证候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慢性胃炎;中医证候;舌象;客观化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CG)是临床常见消化道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病程缠绵、反复难愈。舌诊是中医诊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舌象能反映人体各部分在生命活动中所产生的生理病理信息。中医理论认为,舌为脾之外候,舌苔是由胃气蒸化水谷之气上承于舌面而形成,故舌象变化与脾胃生理病理变化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舌象仪分析CG中医常见证候的舌象特征,以期辅助CG中医临床辨证及治疗,同时为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化研究提供可靠的方法及手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课题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内窥镜室以及中医消化内科采集CG患者资料369例,其中男性133例,女性236例,平均年龄49岁,检测舌象参数330例。正常组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健康在校师生52例。
1.2 相关标准
1.2.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0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意见[1],通过胃镜诊断、病理组织学结果,同时结合临床症状诊断慢性胃炎。
1.2.2 中医辨证标准 中医辨证标准根据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2]以及本课题组前期大样本临床流调结果[3-7],分为脾胃湿热证、湿浊中阻证、脾胃气虚证、肝胃郁热证和脾虚湿阻证。
1.2.3 纳入标准 符合慢性胃炎诊断标准与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年龄≥18岁并≤75岁。
1.2.4 排除标准 合并胃癌、上消化道出血或病理诊断怀疑有恶变者;合并心、脑、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1.3 观察方法与指标
1.3.1 观察方法 采用TP-1型中医舌脉象一体化数字分析仪(专利号200420022907.X)检测CG患者舌象参数,该仪器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研究所共同研发。
1.3.2 观察指标 主要包括舌色指数、苔色指数、腻苔指数、舌苔薄厚指数、舌体胖瘦指数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CG患者舌象分布特征
表1显示,经统计可得出慢性胃炎的舌色以淡红舌、淡紫舌、淡白舌、紫暗舌多见,舌苔以淡黄苔、白苔、腻苔、厚苔为多见,此外胖大舌也较常见。
2.2 CG各证型舌象参数比较
2.2.1 CG各证型舌色和苔色指数 表2显示,检测舌象参数330例,其中15例患者因服用中药出现染苔,故在舌色、苔色指数统计时予以排除。结果显示,脾胃湿热型与肝胃郁热型舌色指数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虚湿阻、湿浊中阻、脾胃气虚3型的舌色指数显著高于脾胃湿热及肝胃郁热型(P<0.05);苔色指数以脾胃湿热、肝胃郁热最小,显著低于湿浊中阻、脾虚湿阻、脾胃气虚以及正常组(P<0.05)。
表2 CG各证型舌色和苔色参数变化比较(±s)
表2 CG各证型舌色和苔色参数变化比较(±s)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与肝胃郁热组比较:▽P<0.05;与脾胃湿热组比较:▼P<0.05
组 别 例数 舌色指数 苔色指数正 常 组52 32.07± 2.84 7.02±0.98脾胃湿热组 141 15.39±17.38* 3.04±1.45*湿浊中阻组 45 28.59±23.10▽▼ 5.08±2.27▽▼脾胃气虚组 44 33.61±21.56▽▼ 4.27±2.33▽▼肝胃郁热组 39 13.11± 6.25* 2.43±0.91*脾虚湿阻组 46 28.85± 2.84▽▼ 5.69±1.84▽▼
2.2.2 CG各证型舌体胖瘦指数、舌苔薄厚和腐腻指数 表3显示,脾胃湿热与脾胃气虚型的胖瘦指数显著高于肝胃郁热型及肝郁气滞型(P<0.05);脾胃湿热型舌苔薄厚指数显著高于脾胃气虚型、肝胃郁热型及正常组(P<0.05);脾胃湿热、湿浊中阻及脾虚湿阻型的腻苔指数显著高于脾胃气虚和肝胃郁热型(P<0.05)。
表3 CG各证型舌胖瘦、薄厚、腐腻指数变化比较(±s)
表3 CG各证型舌胖瘦、薄厚、腐腻指数变化比较(±s)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与脾虚湿阻组比较:△P<0.05;与脾胃气虚组比较:▲P<0.05;与湿浊组比较:★P<0.05;与脾胃湿热组比较:▼P<0.05
组 别 例数 薄厚指数 胖瘦指数 腻苔指数正 常 组52 0.36±0.17 0.77±0.12 0.54±0.15脾胃湿热组 147 0.48±0.28*0.82±0.13 0.58±0.22湿浊中阻组 46 0.39±0.25 0.78±0.16 0.64±0.21脾胃气虚组 50 0.36±0.27▼0.82±0.14 0.39±0.25▼★△肝胃郁热组 41 0.35±0.32▼0.76±0.14▼▲ 0.27±0.19▼★△脾虚湿阻组46 0.42±0.25 0.79±0.13 0.65±0.17
3 讨论
CG是指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性病变,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舌诊是最具特色的中医传统诊断方法之一。中医认为舌为脾之外候,此外五脏六腑之精气都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与舌联系;舌苔是由胃气蒸化水谷之气上承舌面而生成,与脾胃运化功能相应,因此舌象可以作为窥测内脏尤其是脾胃功能的“镜子”,故舌象是中医辨证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对临床辨证、立法、处方、用药、判断疾病转归、分析病情预后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8]。
现代诸多中医脾胃病临床研究[9-13]将舌象及其变化作为辨证及判断疗效的重要标准,但大多为肉眼观察,缺乏客观依据。本研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采用舌象仪采集CG患者的舌象信息,客观分析舌象参数,其中舌色及苔色指数采用的是二进制编码[14],用区域识别后相应类别的信任度作为基数加权因子,舌色及苔色指数数值越大,颜色越偏淡;反之,则颜色偏深;舌体胖瘦指数、舌苔薄厚指数、腻苔指数越大则舌体偏胖大,舌苔偏厚腻;反之则舌体偏瘦薄,舌苔偏薄、不腻。本研究结果显示,脾胃湿热及肝胃郁热2组实热证患者的舌色、苔色指数显著低于其他证型,提示其舌色偏红,苔色偏黄;而与湿邪困阻相关的证型,舌体胖瘦指数、舌苔薄厚指数、腻苔指数明显高于其他非湿证组,提示其舌体偏胖、舌苔偏厚、偏腻,与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一致。由此可见,舌色苔色指数、舌体胖瘦指数、舌苔薄厚指数、腻苔指数等舌象客观参数与CG不同证候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舌象参数可以作为CG中医证候的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舌象参数检测作为一种无创、简便易行的客观诊断方法,也将为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诊断和疗效评价体系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00,20(3):199-201.
[2]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订.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5):318-319.
[3]王忆勤,郎庆波,李果刚,等.慢性胃炎中医湿证证候诊断标准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11):975-979.
[4]孟虹,王忆勤,郎庆波,等.慢性胃炎中医证型辨证标准初探[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2):32-34.
[5]王忆勤,孟虹,郎庆波,等.慢性胃炎中医湿证流行病学调查及客观检测[J].中医杂志,2003(6):24.
[6]王忆勤,段艳霞,付晶晶,等.1068例慢性胃炎中医问诊信息及证型的分布规律及其与病理诊断的相关性分析[C].第二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2008,11:104-105.
[7]段艳霞,王忆勤,付晶晶,等.多重对应分析在中医大样本分类变量相关性分析中的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0,23 (1):65-66.
[8]何建成.中医诊断学[M].北京:清华大学术出版社,2012: 37.
[9]吴耀南,苏晓芸.慢性浅表性胃炎与舌象的相关性研究[J].光明中医,2012,27(3):608-611.
[10]徐姗.296例慢性胃炎的舌象观察与分析[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1995,8(2):85-87.
[11]方华珍,丁成华,王玉臣,等.舌诊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中的意义[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4):416-418.
[12]王长洪,陆宇平,王艳红,等.糜烂性胃炎146例治疗前后舌苔的变化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3,21(8):1272-1273.
[13]谢春娥,薛晓轩,刘晶,等.胃痛辨证分型及舌象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关系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8): 2287-2289.
[14]付晶晶,王忆勤,陆雄,等.慢性胃炎舌象与胃镜像及病理指标的关系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3(4):66-67.
R573.3
:A
:1006-3250(2015)09-1107-02
2015-02-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173199);上海市科委技术标准专项(14DZ050040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断学重点学科
付晶晶(1982-),女,安徽滁州人,讲师,医学硕士,从事中医药的临床与研究。
△通讯作者:王忆勤(1962-),女,上海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Tel:021-51322447,E-mail:fujingjing_s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