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求恩式医生
——辛育龄教授

2015-04-14张真榕石彬刘德若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5年2期
关键词:白求恩胸外科外科

张真榕 石彬 刘德若

白求恩式医生
——辛育龄教授

张真榕 石彬 刘德若

图1 留苏时的照片(摄于1951年8月)

辛育龄教授1921年生于河北省高阳县,年仅16岁即考取了保定师范学校,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不堪做亡国奴,投笔从戎。1938年5月他毅然参加八路军,在冀中军区卫生部做卫生员、药剂员。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跟随著名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的医疗队参加战场救护工作,并负责药材供应工作。1940年5月至1942年9月,担任冀中军区卫生部制药厂厂长。1942年9月赴延安入中国医科大学学习,1947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先后任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外科医生、医务科科长、中国医科大学第三分校附属医院院长、盛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院长、东北保健防疫处长兼干部保健委员会副主任及东北卫生部保健局局长。1951年8月至1956年5月,辛育龄教授被首批派往苏联留学,师从著名胸外科专家、苏联科学院院士包古士教授,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图1、2)。

归国后,辛育龄教授受聘于卫生部北京结核病研究所,组建了胸外科,历任结核病研究所研究员、胸外科主任、研究所副所长。1982年4月,辛育龄教授被国务院正式任命为中日友好医院首任院长,同时兼任胸外科主任。为创建中日友好医院,他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确立了医院体制,树立了医院文化,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并实践科学的医院管理方式。

辛育龄教授是我国胸外科、胸部结核外科、胸部肿瘤外科的先驱与专家,也是我国胸外科创始、发展、壮大、成熟的见证人,为胸外科的开展,尤其是肺结核外科、肺癌外科、气管外科等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曾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医学基金会副会长、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及北京市科协常委等职务,并担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

辛育龄教授是我国最早开展肺结核外科治疗的临床医生。为解决我国20世纪50年代传统结核治疗方法效果差、患者病死率高的问题,辛育龄教授提出并成功应用双腔插管肺切除术治疗肺结核患者,并将该技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为现代胸外科手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辛育龄教授独创的支气管残端黏膜外层缝合法解决了当时认为不能解决的支气管残端瘘问题,极大地提高了肺切除手术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1963年莫斯科外科学会上的交流使得该项技术获得国内外专家的赞同和采纳。辛育龄教授是我国肺移植的先驱,他带领的团队于1978年成功完成了我国第一例人体肺移植术,开创了我国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病的先河,填补了我国肺移植事业的空白。

图2 求学期间接受包古士教授指导研究工作(摄于1953年2月)

图3 辛育龄教授近照(摄于2014年1月)

辛育龄教授也是我国胸外科的探索者与革命者。多年来,他通过对祖国传统医药学的探索实验,1972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针刺麻醉(不插管)肺切除术,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当时美国总统访华时,访华团特别要求参观辛育龄的针刺麻醉肺切除手术。20世纪70年代,受周恩来总理及李冰院长指示,辛育龄教授带队去云南锡矿考察肺癌高发人群,利用当时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防治肺结核的医疗体系和技术开展肺癌防治工作,并成立了北京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

辛育龄教授也是享誉国内外的胸外科学者与教育学家,曾远赴19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帮助开展胸外科手术;先后多次在国际肿瘤大会上作学术报告并获得国际大奖,被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一、二届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美国科学发展学会会员、美国科学院会员。辛育龄教授在中央结核病研究所举办胸外科医师培训班,为全国培养出2 000余名胸外科技术骨干,并亲赴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帮助40余家医院组建胸外科,同时兼任新疆医科大学、海军总医院、内蒙古胸科医院、河南省中医肿瘤医院等多家单位的名誉院长、名誉顾问。

辛育龄教授曾当选北京市第六届和第七届人大常委、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劳动模范,荣获北京市“白求恩式医生”称号,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作为一名白求恩式的当代名医,辛育龄教授始终保持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对工作精益求精,对事业不断创新,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我国的医学事业(图3、图4)。如今辛育龄教授已94岁高龄,每天仍然关心着我国的胸外科发展。2013年12月14日,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召开第六届学术年会,92岁的辛育龄教授特为会议赋诗一首:

图4 82岁高龄的辛育龄教授仍在为肺癌患者手术(摄于2003年4月)

“缘故行医成名难,悬梁刺股攻读坚。救死扶伤平生愿,人生价值是奉献。古稀之年心未老,豪情满怀创新天。总结经验留后人,不甘医术化青烟。改革大潮催奋进,继续攀登永向前。”

2015-03-20)

(本文编辑:周珠凤)

10.3877/cma.j.issn.2095-8773.2015.02.001

100029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

刘德若,Email:deruoliu@vip.sina.com

张真榕,石彬,刘德若.白求恩式医生——辛育龄教授[J/CD].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2015,2(2):81-82.

猜你喜欢

白求恩胸外科外科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胸外科疾病治疗应对策略
《中国整形与重建外科(英文)》
王俊秀:村民们心中的“白求恩”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白求恩给聂荣臻的最后一封信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胸外科简介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