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系列之“友善”
2015-04-13
友善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古人很早就提出了“仁者爱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推己及人”“责友以善”等观点。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倡导友善,既是对传统道德精华的继承,又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和中国现实的需要,具体表现为三种态度:一是与他人相处,要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协调合作;二是对外部世界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珍惜资源;三是对自己,对内在心灵,要与己为友,常怀恻隐之心。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处理人际关系、建设和谐家园、实现民族梦想的重要精神条件和价值支撑。
传统文化中的友善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友善思想。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曾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第十七章)自然法则不分亲疏,善人因为遵循天道,所以会得到天道的保佑。至于什么是善,老子做了个比喻:“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第八章)也就是说,最高境界的善,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他还说善人的居所顺应自然,心胸静默深远,待人真诚无私,说话遵守信用,从政净化污秽,处事发挥所长。
儒家更是强调人要具有友爱、善良的品性。《论语》开篇就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这里,孔子以亲切热情的态度,表达了对朋友的友好之情。他还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这是提出要以宽厚的态度对待他人,避免与人产生矛盾。正如《周易·坤卦》所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此外,《论语》中多次记载了孔子对“善”的追求,比如:“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更是将“善”用到了治政上,当时,鲁国的权臣季康子问政于孔子说:“我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处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因为,在上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位者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这是要求统治者起到模范表率作用,用善行来引导百姓向善。
亚圣孟子则提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就是怜悯体恤他人之心,与人为友、与人为善就要求人们常怀恻隐之心,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相处。荀子虽然主张“人性恶”,但对善的价值也是肯定的:“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即善言是友善之心的外化,它使人感到温暖,是人际交往的秘诀之一。
墨家创始人墨子没有将仁义看作高不可及的观念,而认为要将它放到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好处的层面,于是形成了“义,则利也”的义利观。在这一观念下,他提出了“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墨子·非乐》)的观点,就是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只顾自己的痛快,而是要考虑别人的感受和利益,这种尊重、体谅他人的思想,正是友善的一种体现。
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但同样提出人要有仁爱之心,他说:“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韩非子·解老》)发自内心地去爱,其外在体现就是以友善的态度去对待他人。
除先秦诸子外,历代政治家、思想家也对友善有过不同角度的论述。三国时期蜀汉皇帝刘备在给儿子刘禅的遗诏中劝他要进德修业,并嘱咐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利天下的大善,小恶积多了则足以乱国。这是从治国方面阐述善的重要性。隋代思想家王通则教育弟子在与人交往时要“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遇事多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多为他人着想,自然可以与他人和谐相处。与此相似的话还有宋代李邦献的“合以处众,宽以待下,恕以待人”(《省心杂言》),明代曹荩之的“朋友小过,不可不容”(《舌华录·名语》)。
总之,友善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古代倡导的一种为人处世智慧。它对现代中国的道德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
价值。
现代社会对友善的要求
较之古代,现代社会成员拥有更大的空间和机会与他人交往,这就对友善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
首先,友善需要公民做到待人平等,这是友善的前提。现代公民无论地位高低、财富多少,都是社会平等的成员。公民之间的互相支持和帮助,以平等为前提,自然是友善之举,而非逢迎或恩赐。若是对富贵之人曲意奉承、有心巴结,对贫贱之人冷眼相对、拒绝来往,便是势利小人缺乏平等意识的表现,和友善无关了。
其次,友善需要公民做到待人如己,这是友善的重要方法。每个人都不会对处于困境的自己无动于衷,也不会对自己恶意加害。如果能够把对自己的这种态度扩及他人,无疑能够做到扶危济困、善以待人。待人如己,一方面是要对自己的行为有所限制,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一方面则是要向他人传递正能量,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第三,友善需要公民待人宽厚,这是友善的重要要求。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的交往范围越来越广,涉及的问题越来越多,人与人之间的脾气性格、思想观点等差异也就越来越明显,冲突矛盾在所难免。只有胸怀宽广、心平气和、容人之过,才能化干戈为玉帛,而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当然,待人宽厚不是盲目迁就,更不等于姑息养奸。
最后,友善需要公民能够助人为乐,这是友善的直接表现。友的最初含义就是帮助,这是善意最直接也最真实的表达。爱自己、爱家人都不难,难的是在他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发出善良的意愿、讲出祝福的话语也不难,难的是给予实实在在的帮助。友善要求人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不过举手之劳,却能让别人感到温暖,何乐而不为呢?
友善的意义和实践途径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太阳和北风争论谁更有力量。它们看到一位穿着棉衣的老人,就打赌说:谁能够让老人把外套脱下来,就承认谁的力量大。北风使劲地向老人吹去,想把老人的外套吹下来。可是它越吹,老人把外套裹得越紧。北风吹累了只好认输。太阳从云的背后走出来,将温暖的阳光撒在老人身上。没多久老人就出汗了,并把外套脱了下来。太阳笑着对北风说:“温暖比强硬往往更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这个寓言故事很好地证明了友善力量的强大。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经济压力越来越大,利益竞争更趋激烈,社会矛盾和分歧日益增多,而友善则对社会各阶层、各行业的人达成共识、融洽相处有着重要意义。具体而言,友善有助于个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友善交流的态度,与人为善的宽厚,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从而推动相互之间的进一步合作。从这个角度来说,友善还是塑造良好工作和生活环境不可或缺的价值理念。此外,友善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由于思想和价值观的不同,人与人之间常会产生争执,严重者拳脚相加。这不仅关乎个人声誉和利益,也影响着社会的风气和秩序。友善就是要人们懂得尊重和宽容,懂得将心比心,从而用和平的方式化解矛盾,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友好相待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清代大臣张英“六尺巷”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证。
谈到对友善价值观的实践,则需要以下四个途径:
首先,“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离不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就业、医疗、住房、养老等事关国计民生问题的改善,人际间和睦友善的风气更易生发。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仁爱友善思想,对这些思想进行批判的继承,并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建立将友善价值观内化于心、外践于行的道德基础。
第三,应着力捕捉、发掘和宣传贴近百姓生活的善行义举,让群众感受到人间自有真情在,从而激发其内心的善意与友爱。此外,还要在社会中广泛开展人人参与的以关爱他人、奉献爱心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着力引导全社会成员关注、关心、关爱困难群体,营造帮扶互助的友善风气。
最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是一项匡正人心之举,需要惩恶与扬善并举。一方面,要严惩损人利己、寻衅滋事、敲诈欺骗等伤风败俗的行为;另一方面,要保护践行友善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并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给予相应的奖励,最终让公民怀德畏法,有心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