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美小出版社初探

2015-04-13张劼圻

出版科学 2015年2期

张劼圻

[摘 要] 通过对国外小出版社的考察,探究并比较小出版社及其相近概念,介绍国外小出版社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小出版社出现的原因及其存在价值;认为小出版社的出现几乎伴随着整个出版业的出现,并与出版技术以及社会文化发展密切相关,是出版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小出版 小出版社 独立出版 独立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 G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5) 02-0091-05

从19世纪末开始,随着出版技术、运输技术、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全国性的图书销售体系逐渐形成并发展成熟,包括制作到发行在内的出版产业各环节的集团化趋势愈发明显。然而,文化产业毕竟与其他产业有着很大不同。其中,小出版这种形式继承了“作坊式”的出版形态,保持着出版的初衷,默默存在并发展着。事实上,从出版业开始工业化之初,出版就向着两个向度发展:一个是规模化、集团化方向的“大出版”;另一个是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小出版”。如果追溯西方出版历史,从谷登堡发明整套活字印刷工艺直至工业化之前,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从事出版的个人以及小团体就大量出现。只不过正是由于其普遍性而未在当时成为一种特别的存在。反倒是在工业化之后,大型出版社甚至出版集团出现以后,小出版社的特征凸显出来。由于大众媒介的强势,资本与权力裹挟下的出版集团往往成为大家的研究对象,越发边缘化的小出版则很少受到人们关注。但是留心观察的话,会发现有许多在之后成为经典的作品和伟大作家都是通过小出版社最先与世人见面的。小出版社在整个出版产业中的地位不应被忽视。近几年来,不起眼的小出版社也经常能够出版一些叫好又叫座的图书,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出版社与小出版社有些类似于光与影的关系,光越强烈,影子虽然不显眼,却也越浓烈。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以国外小出版社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其概念、历史、现状、成因、价值等几个方面对小出版做一个简单分析。

1 小出版社的概念

小出版社(small press)一词在欧美已被广泛使用,成为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准术语。但是“小出版”本身还不是一个可以明确界定、具有明确内涵的概念。并且小出版还经常与“独立出版”“私出版”“自出版”“地下出版”等词语混用。它们通常指向同一个对象,但本身含义却不尽相同,或者说侧重点不同。其中“小出版”与“独立出版”这两个概念经常混用。在维基百科中就将“小出版社”(small press)与“独立出版社”(independent publisher)视为同义词。笔者使用“小出版社”而非“独立出版社”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1)界定概念时,前者更具可操作性也更准确;(2)小出版社可以包含独立出版社。

1.1 对“小”的理解

在一份关于澳大利亚小出版商协会(Small Press Underground Networking Community ,SPUNC)会员的调查报告中,作者根据该协会中小出版社的特点,使用列举法给出了小出版社的定义[1]:

· 至少出版一本图书或一份杂志

· 每年营业额不多于50万美金

· 一次印刷册数不多于2000册

· 出版过不止一位作者的作品

· 每年出版的图书种类在10种以下

· 通常不向作者收取制作、编辑和发行费用

该定义具有一定代表性,在笔者浏览的有关小出版社的文献和网站中,在介绍小出版社定义时,都会使用类似的方法。但是受到样本的限制,该定义显然存在一定问题。首先,即便使用列举方式,该定义也显得不够全面,并且在逻辑上并没有明确指出是需要满足以上所有条件抑或只要满足其中几个。其次,营业额、印刷册数和年出版图书种类的边界值并不可能如此准确。就笔者所知,随着出版技术尤其是印刷技术的发展,年出版图书四五十种的小出版社也是存在的。加之“大”“小”本来就是相对的概念,想要给出绝对的、准确的、量化的“小出版社”概念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小出版社中“小”的概念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中的一个:(1)规模较小且简单、松散的组织结构。一般小出版社员工不会超过10个人,全职员工更少,“一人出版社”普遍存在。(2)较小的出版规模。营业额、出书种数、印刷册数等与大出版社不可同日而语,但因为文化产品市场具有一定的不可预知性,再加之出版技术的发展,单就个体来看规模并不是固定不变的。(3)一般针对特定的小众读者群。(4)通常使用非传统、非主流的销售渠道和营销手段。

1.2 小出版社与独立出版社的异同

“小出版社”与“独立出版社”这两个术语有时被视同一个意义而混合使用,有时又会以“小型独立出版社”(Small and Independent Presses)的形式并列使用。可见这两个词语在大部分语境中内涵接近,尤其是当把“小”理解为“小众”时,两者概念几乎相同。但是,当“小”仅仅表示出版规模时,这两个概念可能指向同一个对象,但侧重点完全不同:小出版社数量众多,类型多样,有些是因为小而独立——由于资源有限,如果出版物从选题到出版物形态都与大出版集团类似就完全没有生存空间,所以必须走特色化路线;有些则是因为独立而小——为了保持独立精神和出版的纯粹而主动选择小规模运营。由于小出版社不论“小”与“独立”的内在因果关系如何,其外在形式都有很多相似性,笔者认为不用刻意区分“小出版社”与“独立出版社”这两个术语,把它们当成一个现象进行研究并无不妥。

2 小出版社的历史与现状

谷登堡时代的欧洲,私人办出版大概有以下三方面原因:对于艺术字体的特殊兴趣;由于某些原因,需要出版不适合传统出版贸易渠道的作品;出于兴趣和享受出版带来的乐趣。较早的私人创办出版社大概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末,一位矿场主自办了一家出版社,出版了几部大部头的关于采矿和马术的书籍。到了18世纪,自办出版在法国贵族中掀起了一阵风尚。这应该说是小出版社的第一次流行[2]。 小出版社的第二次流行,也是现代意义小出版社的发端,应该是19世纪中后期的“私人出版社运动”(the Private-Press Movement)。这个运动常常与另一个同期的工艺美术运动(the Arts and Crafts Movement)放在一起讨论,原因在于这两个运动拥有一位共同的代表人物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工业化显然极大地改变了出版业,其中一项工业化技术对书的面貌影响最大,那就是机械排版。它提高了出版效率,大大降低了出版成本,但是也遏制了一本书使用多个字体的维多利亚式设计。作为狂热的社会主义者,莫里斯认为这样的工业革命摧毁了人们工作的乐趣,也摧毁了手工艺术。于是他和朋友成立了凯尔姆史考特出版社(Kelmscott Press),致力于重塑维多利亚时代的排版,创造基于中世纪手稿的美丽书籍。在莫里斯的影响下,英国乃至欧洲都出现了一批小出版社,其中有许多致力于精美的排版与字体,其中就包括很有影响力的创建于1900年的多芙思出版社(Doves Press)[3]。

在“私人出版社运动”中还诞生了被许多世界独立出版人奉为偶像的霍加斯出版社(Hogarth Press)。1915年,霍加斯出版社创始人伍尔芙夫妇决定购买一台印刷机,这无疑是受到了世纪之交“私人出版社”和“小出版社”风潮的影响。创办的初衷是丈夫莱纳德为了让妻子在写作之余能有些事做,缓解写作带来的巨大压力,他们的工作地点就设在自己家中的一个小房间内。但在英国内战时期,这项家庭业余爱好变成了一项事业。从1917年出版第一本书到1946年,霍加斯出版社一直保持着合伙经营的模式。期间共出版了527种图书。伍尔芙夫妇都是伦敦布鲁姆斯伯里团体的成员,这个团体中聚集了一批现代主义的作家、诗人。他们通过霍加斯出版社发表自己的观点,使之成为现代主义的出版阵地。独立出版模式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可以暂时躲过审查,摆脱大规模出版带来的束缚。可以说霍加斯出版社和当时的其他一些小出版社成为协会和文化团体自我宣传的中心[4]。值得一提的是,霍加斯出版社从创立之初就始终保持盈利的状态,这也许是为什么他们如此高产并且渐渐走向商业化运作的原因。

随着世界出版中心从欧洲向美国转移,也因为印刷排版技术的发展,更因为美国的文化发生了一次剧烈的动荡,“小出版社运动”伴随着嬉皮士运动在1960年代席卷美国。这个时候的美国年轻人叛逆、独立,有意识地蔑视传统,叛离主流,建立着属于自己的新文化。他们崇尚DIY精神,生活上,自己盖房子,自己种植食物;文化上,自己拍摄独立电影,搭建独立电台,当然也包括创办自己的出版社。另一方面,印刷技术和排版技术的发展,使得个人设计出版图书的技术和资金门槛都大大降低。技术和文化两方面的动力,促使一大批美国人投身到小出版运动中来。1965年第1期《国际小出版社与杂志指南》(International Directory of Little Magazines and Small Presses)列出了当时世界上250家小出版社的名单。到了1997年,这个名单上的小出版社已经达到6000家。这个数字可能还并不全面,据说全世界的小出版社数量有25000家,甚至有可能超过100000家[5]。

图1 国外小出版社历史

小出版社不仅数量庞大,并且形成了各种形式的协会、联盟,以求更好地发展。美国出版商协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Publishers, AAP)就下设小型与独立出版社委员会(Smaller and Independent Publishers Committee)[6],并且每年召开年会讨论小出版社的销售方法、销售渠道等问题。除此以外,美国还拥有多个民间小出版社组织帮助其解决销售渠道构建和最新出版技术应用等问题。比如,独立书商协会(Independant Book Publishers Association,IBPA)[7],旗下拥有3000多家会员。还有专门针对小出版社提供分销服务的公司,如1971年创立的独立出版集团(Independant Publishers Group,IPG)[8],专门代表小出版社与书店及其他销售渠道打交道。而在英国则设有独立出版商行会(Independant Publishers Guild,IPG),行会约有450家独立出版商组成,营业总额约4亿英镑(2013年英国国内一年的图书销售额大概是34亿英镑[9])。独立出版商协会组织会议和研讨会,为会员参加法兰克福书展和伦敦书展提供联合展位;它还向会员提供信息服务,寻求小型出版公司的特别权益[10]。

3 小出版社存在原因探析

小出版社的出现和发展同整个出版产业一样,都与政治、文化、社会和科技等因素密不可分。在审查制度非常严格的时代和地区,小出版社存在过。目前出版产业被几大媒体巨头瓜分,出版集团霸占几乎所有主流销售渠道和宣传资源,小出版社依然大量存在并且生机勃勃。这是有其必然性的,其中包含着文化生产的固有机制和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因此无论市场力量多么强大,都无法使小出版社彻底消失。

3.1 文化原因:商业理性与文化创作非理性之间的矛盾

考察小出版社的出版物体裁,会发现诗歌与小说始终占据很大比例。可以说文学创作和现代出版体制之间的矛盾,使这些纯粹的文学作品走向小出版社。法国文学社会学家在《文学社会学》中将划分文学作品与其他作品的依据定义为“非趋利禀性”:“凡不是作为一种工具,而是作为目的本身的作品都是文学作品;任何非实用的读物,也就是说任何为满足一种不求实利的文化需求的读物都是文学作品”[11]。然而,现代出版体制之下,出版社出版一件作品除了要面对来自意识形态方面的审查,还需要面对影响更为广泛的市场审查。没有市场的作品很难得到出版机会。

“非趋利性”的文学作品和趋利的出版产业之间的矛盾,实质是文学创作的非理性、读者选择阅读文学作品的非理性和工业文明下无时无刻不在追求的“合理性”之间的矛盾。文学创作是一种作家单独进行的自由活动,它要求作家同社会的需求保持某种分离。读者的阅读同样是一种单独的自由活动,但是现代出版社只可能在把读者作为一个集体的前提下运作。本来作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中间人,出版社应该担负起调节这种矛盾的责任。但可惜的是,几乎所有出版社都不仅将是否盈利,更将是否能够扩大再生产看成矛盾的主要方面。面对这种情况,许多小出版社承担起调和这种矛盾的责任。在很多介绍小出版社的文章中会提到其非盈利性,这不全面也不准确——小出版社中有很多都是盈利性的,当然也存在完全依靠政策补贴和基金捐助的小出版社。事实上,很多小出版社为了生计也会出版一些实用性、功利性很强的作品来补贴文学作品的出版。只不过他们并没有非常强烈的扩大规模的欲望,而把出版更多地看做目的本身而不是一种工具。

3.2 市场原因:基于长尾的行业

2005年,《连线》(Wired)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提出了著名的长尾理论。在名为《长尾》的报告中,安德森就是以文化产品(包括网络视频、音乐、图书等产品)作为主要考察对象的。以书为例,平均每个巴诺书店的实体连锁店面拥有130000种书(作者注:根据2004年巴诺发布的年度报告,当时的647家实体书店拥有图书60000种到200000种之间[12]),而亚马逊有一半以上的图书销量来自这130000种书之外的图书[13]。根据安德森最初的估计,这个比例大概是57%。2006年,安德森再一次指出谷歌图书搜索引擎的问世,又一次拉动了冷门图书的销售,而且谷歌自己也开始使用“服务长尾”的说法。不过安德森后来撤回了他的估算,目前这一比例估计为25%,虽然结果不再那么令人吃惊,但依旧不容小觑[14]。报告中同时指出,图书市场的长尾效应相比于音乐和视频产品更加突出。这就从市场角度为小出版社的存在提供理论解释。2012年,美国十大小出版社之一的尤利西斯出版社认为:“我们注重针对性很强的利基群体,出版他们希望的,却在纽约大苹果之下不被大企业所出版的书籍。”[15]利基群体,或者说是小众族群,在互联网条件可以以更加廉价的成本联系在一起,这无疑又为小出版社提供了更大的生存可能。

4 小出版社存在的价值

小出版社的价值会随着社会变革、文化环境、媒介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在广播、电视甚至网络还未出现,纸质媒体还是信息的主要载体时,小出版社往往扮演着文化运动、政治运动主要阵地的角色,各种思想在这里交锋。而当纸质媒体渐渐被其他媒体抢去风头,出版业也似乎已沦为文化产业边缘的境况下,小出版社依然存在并成为先锋文化、小众文化生存的重要土壤。其价值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4.1 先锋文化的实验平台

先锋文化因为其特别的主题或者超前的表现手法而暂时无法得到大众接受,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先锋文化中的一部分是具有先进性的,而先进的文化总是要经历一段在小范围内流行到被主流文化接受的过程。小出版社在这个过程中起了一个实验平台的作用,为文化的新陈代谢提供了一个缓冲空间。由于大型出版社承受来自市场的压力,主动选择实验性题材的意愿不高。即使存在自费出版的可能,但是因为门槛较高、审查较严对于新作者来说是很难接受的。在这种情况下,小出版社就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卡夫卡的第一本小说集《沉思》只印刷了800册[16],并经历12年才全部售完。这个印数在如今的出版环境下是难以想象的,如果没有小出版社,这样的先锋作家很有可能得不到出版自己作品的机会。

4.2 小众文化的交流媒介

小众文化不论是内容冷门还是体裁另类如现代派诗歌,抑或是目标群体不属于社会主流如同性恋、艾滋病患者等,其最大特点是受众数量较小,所以很难引起大出版社的注意。一般小众的数量在数百到几千不等,并且在地域上的分布比较分散。目前美国很多小出版社都主打诗歌等纯文学作品,或者悬疑、科幻类小说,特别是那些没有名气或者刚刚出道的作者的作品。但是互联网的发展为小众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便利,不仅仅使那些拥有独特文化需求的人可以便利地交流,也给为他们服务的小出版社提供了运作空间。

4.3 多元文化的生存空间

多元文化是个富有争议的话题,但不能因为少数极端主义文化所造成的矛盾冲突而否定一切主流文化之外的其他文化。如果一个社会只有一种文化,必然会造成这个社会的僵化,抑制社会的活力,阻碍社会创新。全球化的媒介“圈地”造成了多元化声音表达空间的压缩与遮蔽[17]。这一点在出版行业表现得更加明显。正因为在西方建立出版社的门槛较低,很多小出版社成为多元文化的生存空间。例如,在英国威尔士和苏格兰地区,威尔士语、盖尔语和苏格兰语的出版物是可以获得特殊资助的。在保护小语种这样的多元文化活动中,小出版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 结 语

小出版社的出现与发展虽然与整个出版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但也绝非一帆风顺。很多小出版社都无法熬过创业初期的艰难,最终只是昙花一现。据澳大利亚某机构调查,该国成立超过10年的小出版社只占很小一部分。这主要由于小出版社自身的不稳定性和局限性。很多小出版社的建立都是因为青年人对文学和出版的激情,但出版社的运营与发展单靠激情是难以维系的。很多小出版社实际上与创办人的个人命运相捆绑,这样的形式很难有稳定发展。加之目前的出版环境下,大出版集团的不断兼并扩张,从各个方面挤压着小出版社的生存空间。在美国就发生过小出版社的选题由于版权所有者变卦卖给大出版社最终对簿公堂的情况。甚至在美国作者协会中,也有人认为小出版社无法保证充足的现金流,只配做一些“小”作品而呼吁抵制小出版社。由于小出版社数量众多,鱼龙混杂,水平参差不齐,这样的声音的确反映了一部分客观情况,也表达了一种对小出版社的怀疑与不理解。尽管存在稳定性较差、良莠不齐等问题,但小出版社的存在与贡献不应该被忽视,对于小出版社在整个出版产业中的地位、未来的发展以及小出版社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依然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注 释

[1] Freeth K. A Lovely Kind of Madness: Small and Independent Publishing in Australia[M]. Small Press Underground Networking Community, 2007

[2] Steinberg S. H. Five Hundred Years of Printing[M] .Baltimore : Penguin Books, 1961

[3]不列颠百科全书网络版[EB/OL].[2014-06-16].http://www.britannica.com/EBchecked/topic/611830/typography/36795/

The-private-press-movement

[4]Helen Southworth.Leonard & Virginia Woolf : The Hogarth Press and the Networks of mordenism[M]. Edinburgh :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10

[5]Joseph Barbato. The Rise and Rise of the Small Press[J].Publisher Weekly,1997,6:39-48

[6]美国小型与独立出版委员会[EB/OL].[2014-06-16].http://publishers.org/committees/9/

[7]独立书商协会[EB/OL].[2014-06-16].http://www.ibpa-online.org/

[8]独立出版商行会[EB/OL].[2014-06-16].http://www.ipgbook.com/

[9]英国出版商协会[EB/OL].[2015-02-02]. http://www.publishers.org.uk/index.php option=com_content&view=category&layout=blog&id=160&Itemid=1301

[10][英]保罗·理查森.英国出版业[M].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6

[11][法]罗贝尔·埃斯卡尔皮.文学社会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12]BARNES & NOBLE INC 2004 Annual Report Form[EB/OL].[2014-02-03].http://www.sec.gov/Archives/edgar/data/

890491/000095012304004681/y96162e10vk.htm

[13]Chris Anderson.The Long Tail[EB/OL].[2015-02-02]. http://archive.wired.com/wired/archive/12.10/tail.html pg=3

[14]Peter Morville .随意搜索[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15]潘采萱.台湾独立出版社经营状况[D].台湾:淡江大学,2012

[16][美]安德烈·希夫林.出版业[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7]罗慧.传播公地的重建[M].北京:社会文献科学出版社,2012

(收稿日期:201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