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科学与工程核心课程群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5-04-13贺莹冯彩平张苏勤等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就业

贺莹 冯彩平 张苏勤等

摘 要:食品科学的研究对食品的营养素多样化提出要求,为满足不同层次水平上的生命对营养的需求,这是食品研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该文对食品科学核心课程进行了整合,加强实践教学,结合企业培养,与职业对接,把学生培养成直接能进企业的食品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就业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6-145-02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工程系列专业的教学实践和形势需要,对食品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进行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1]。我校生命科学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面对新形势下的要求,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与改革,尽管开设这个专业的时间不长,但是在这短短的几年里,改革已经初见成效。以下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内容、改革思路、培养目标等几个方面介绍食品科学与工程核心课程群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的构建

按照“门数适宜,重点突出,相互支撑,形成一体”的基本设想,我们选定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工厂设计基础、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工艺类课程5门理论课以及其配套的实践环节组建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其中食品工艺类课程包括畜产品工艺学、软饮料工艺学、功能性食品、果蔬贮藏与加工工艺学、粮油加工工艺学、酿造酒工艺学教学内容全面丰富[2]。未来的食品科学已经不同于传统的食品工业,因此为了培养能够适应现代社会食品工业的人才,我们尽最大的努力来充实学生的理论知识并提高其实践能力,从多方面培养创新型食品技术人才,核心课程群的建立可以帮助学生们掌握基本知识,开阔眼界,提高能力,最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他们将来从事的食品行业有所帮助。

2 教学方法

在多媒体教学十分普遍的情况下,我们更加重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的运用。鼓励教师采用十分新颖独特的教学手段,重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我们采用启发式教学,辅助自学,多媒体教学,教师教与学生学相互结合的方法,其中以同学们自主发现学习为核心,教师引导为辅,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核心课程群的授课上,我们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制作一些基本的食物,让每个同学都动手操作,掌握基本的制作方法及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发散型思维[3]。从中学生们收获了知识与技能,并且对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个专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并做出更合理的规划。

3 实践内容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并掌握理论知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我们重点加强以下教学与实践,主要有:(1) 掌握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2)掌握食品分析、检测的方法;(3)具备工艺设计、设备选用、食品生产管理和技术经济分析的能力;(4)熟悉食品科学发展的方针、政策和相应的规则;(5)了解食品加工、储运、保藏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以及发展。通过实践来提升同学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思考能力、职业活动实践能力等[4]。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去附近几家已达成长期合作协议的食品厂实习,通过反馈,同学们得到了厂家的一致好评。有些同学留在食品厂以便更好的发展自己。除此以外,积极鼓励同学们利用假期在与专业相关的岗位上实习,在家制作食品,更好的应用已学到的知识。

4 改革思路

主要是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生物资源的开发,培养食品业或加工业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操作能力的人才,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群的实践与改革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适应现代食品业教学要求,更新教学内容,学习最新食品方面的知识。帮助同学们将来更好的就业,开设了核心课程群,尽可能的帮助学生们了解更多的知识[5]。

(2)发挥生物学的优势,加强工科与理科的教学结合。食品工业课程的基础是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食品工艺学等。近几年,把传统食品业与科研,教学相联系开发出了一系列的特色产品,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加强实践应用能力环节,创建吕梁地区企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实践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学生们学习理论知识最终要学以致用,因此办好校外实习基地,对于学生们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在现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下,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是大势所趋,在未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进行教学实践,一方面教师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有充分的实践机会,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是很有益处的。

(4)坚持科学和人文教育并重。在新形势下,着力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是重中之重,然而在学习科学技术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6]。在进行科学教育的同时注入人文精神的培养,多开办文学讲坛,以提高学生们的综合应用能力。

(5)因材施教,整体优化。核心课程群首先在国家这个教育方针下,又根据本学校,地区的现状而进行设计的。对其中各要素进行合理的安排,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活动,整体进行优化,因材施教,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5 培养目标

在面对新形势下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培养面向新时代的食品科学与技术人才。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供应,食品安全都是当下的核心问题。面对大环境,我们通过进行食品科学与工程核心课程群的改革与实践,目的在于培养新一代食品科学人才,增加食品科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这是我们改革的目标。

(1)加强食品安全教育。除了重视理论知识方面,更加注重对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特别是食品检测技术的培养[7]。食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因此在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时,必须让学生们具备相关知识,以后在就业时严把安全这一关。

(2)就业是主要的目的,学习知识为的就是将来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作用。这次改革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适应当今社会食品业最新发展下,培养最适合的食品科学人才。让学生们步入社会时,掌握基本的食品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一批批能力强,素质高,基础中的新一代的食品科学人才,为国家食品行业不断注入新的血液。

(3)在进行食品科学人才培养时,注重不断地创新,从基本的教学设计上不断思考与反思、优化课程设计、注重多元化发展,探索一系列的特色食品产业,不断丰富,不断创新,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

6 结语

新形势下,对于培养高素质的食品科学技术人才迫在眉睫,因此课程群的设计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本次改革初步有了一定成效,我们会根据学生从业情况进行追踪,及时了解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努力培养新一代的创新型的食品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丽萍,刘东升,林民.“课程群”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26(3):103-105.

[2]侯东丽,靳军.食品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09(4):30.

[3]高梦祥,严奉伟,王辰.食品科学与工程产学研合作教育体系改革[J].教学研究,2009,4(32):57-60.

[4]张俊,张家年,罗家林.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初步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1999(1):54-56.

[5]张剑,李梦琴,冯勤,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6(6):54-56.

[6]蔡华珍,汤志,郭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19(2):64-66.

[7]周文斌.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学改革初探[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2(3):311-313. (责编:张长青)

猜你喜欢

食品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就业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三维CAD/CAM软件》课程与渔业机械设计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