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Tau理论的数控云台平稳刹车控制策略分析

2015-04-13曹先平李伟林

机电信息 2015年36期
关键词:角加速度云台控制策略

曹先平 李伟林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昭通供电局,云南 昭通657000)

0 引言

城市配网智能巡检车将数字云台技术、非接触式检测技术、无线远程通讯技术、GPS定位技术等相结合,应用于巡检车上,实现了配网线路的智能巡检,减轻了巡检人员的作业强度。操作人员通过平板电脑操控车顶的数控云台,并通过平板电脑显示云台拍摄图像,观测配网线路设备。云台控制平顺性直接关系到操作人员的操作舒适度,顿挫的云台图像很容易造成操作人员疲劳、眩晕。因此,本文在研究生物的决策系统的基础上,基于仿生Tau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生系统的数控云台平稳刹停控制策略。

1 Tau理论

1.1 Tau的定义

根据Lee的Tau理论,运动间距被定义为人或动物到运动目标状态的可变化的距离。所有运动的目的就是缩短这个距离到理论上的零距离。运动间距的Tau被定义为运动间距和运动间距的变化率的比值,可以用数学表达式(1)来表示:

从式(1)可以看出,Tau 可以提供弥补运动间距的运动信息。

1.2 基于Tau理论的运动策略

基于Tau理论的运动导航策略是一种可预期的导航策略,也就是说,根据目前的运动和信息可规划将来的运动。

行动间距可定义为相对于目标,目前的人或动物处于行动状态,即人或动物相对于目标存在初始速度,即运动的过程是减速的过程。根据Tau理论,因为Tau被定义为可解释行动间距变化,因此Tau提供了行动间距变化的信息。但通过运动学分析可知,单单利用Tau是无法完全实现对运动的预期规划的,这是因为Tau无法显示加速度的信息。而通过对运动公式的分析可以看出,可通过控制Tau的导数来进行运动规划。实验表明,人或动物正是通过视觉来保持Tau的导数为常数,以实现减速到达目标的控制。

式(2)为行动间距的Tau策略的基本定律。其中,k 为行动间距变化减速过程中的常数。通过这个基本定律,可以进行行动间距的运动规划。以下是运动规划策略公式的推导。

从基本定律式(2)可以得到式(3):

式中,t为时间;τ0为时间为零时刻Tau的初始值。可以从Tau的定义求出τ0:

式(4)结合Tau的定义和式(3)可以得到:

通过微分方程求解式(5),可以得出行动间距随时间变化的式(6):

通过分析式(6),可以得到k的准则:

由此可见,在运动规划策略中,如果想让行动间距闭合,而不发生碰撞,k一般选取在0~0.5之间。根据实验,人和动物正是保持k在这个区间来实现避免碰撞。

2 实验

设置云台角度闭合为2°,初始速度为20°/s,根据k 准则取0.4,刹停时间为0.25s,生成的角度闭合曲线如图1所示。

角速度和角加速度曲线如图1所示。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策略后,在刹停结束后,云台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均变成0,对基体的冲击为0,不会产生晃动和机械损耗。

3 结语

本文针对巡检车云台提出了一种基于Tau理论的数控云台平稳刹停控制策略,该方法基于仿生Tau理论,在采用合理的k准则时,可有效实现角度间距的无碰撞接触闭合,最终实现数控云台平稳刹停控制。仿真结果表明, 该刹停控制策略可有效实现刹停的零角速度和零角加速度接触闭合。

图1 角度闭合曲线、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变化曲线

[1]Lee D N.A Theory of visual control of braking based on information about time-to-collision[J].Perception,1976,5(4):437-459.

[2]Lee D N,Reddish P E.Plummeting gannets:aparadigm of ecological optics[J].Nature,1981(293):293-294.

[3]Lee D N.General Tau Theory:evolution to date[J].Perception,2009,38(6):837-850.

[4]张书涛,张震,钱晋武.基于Tau理论的机器人抓取运动仿生轨迹规划[J].机械工程学报,2014,50(13):42-51.

猜你喜欢

角加速度云台控制策略
云上之家——万科·郡西云台
龙门山·卧云台
帮我买云台
《液压与气动》常用单位的规范
工程造价控制策略
基于STM32的无线FPV云台设计
现代企业会计的内部控制策略探讨
自行车刹车问题研究
容错逆变器直接转矩控制策略
基于Z源逆变器的STATCOM/BESS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