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功能锻炼对肱骨下段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肘关节功能的影响

2015-04-13易泽洪杨国齐康兵文刘光勇蔡杰勇肖波彭德全刘建伟

海南医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前臂肘关节优良率

都 海,易泽洪,杨国齐,康兵文,刘光勇,马 俊,蔡杰勇,肖波,彭德全,赵 铭,刘建伟,黄 亮

(郫县人民医院骨科,四川 郫县 611730)

早期功能锻炼对肱骨下段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肘关节功能的影响

都 海,易泽洪,杨国齐,康兵文,刘光勇,马 俊,蔡杰勇,肖波,彭德全,赵 铭,刘建伟,黄 亮

(郫县人民医院骨科,四川 郫县 611730)

目的 探讨早期功能锻炼对肱骨下段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肱骨下段骨折内固定术患者11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干预1年后,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并观察两组患者肘关节屈曲度、伸直度、前臂旋前度、前臂旋后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年均获得骨性愈合。观察组Mayo评分为(89.1±11.9)分,高于对照组的(79.4±10.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yo评分优良率为89.09%,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肘关节屈、伸、前臂前及旋后主动活动度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下段骨折内固定后采用早期功能锻炼能有效的促进骨折的愈合,改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早期功能锻炼;肱骨下段骨折;内固定术;肘关节功能

肱骨下段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主要由直接或间接外力导致的骨折[1]。目前临床一般采用内固定术治疗肱骨下段骨折[2],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术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并不满意。有研究报道[3],早期行功能锻炼能有效改善肱骨下段骨折术后恢复情况。为此,在本研究中,我们对肱骨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行早期行功能锻炼干预,并对术后肘关节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行肱骨下段骨折内固定术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3例,女性47例,年龄25~70岁。11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42.7±10.4)岁;致伤原因中跌伤32例,车祸伤12例,坠落伤5例,打击伤6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43.3±9.8)岁;致伤原因中跌伤30例,车祸伤14例,坠落伤5例,打击伤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致伤原因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组所有肱骨下段骨折患者入院后先按常规处理,经评估在患者可接受肱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情况下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医师进行手术。对照组:给予患者抗感染、止痛、抗凝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式基础上结合早期功能锻炼。在实行前,告诉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对术后恢复的益处,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生执行。医务人员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患者制定相应的功能锻炼计划,主要包括三个阶段:被动功能锻炼阶段、主动功能锻炼阶段和加强功能锻炼阶段。(1)第一个阶段:被动功能锻炼阶段,一般在患者手术后1周内开始,在患者承受范围内给予患者被动功能锻炼,在医务人员的帮助下,锻炼患肢的外旋功能。持续锻炼一段时间后,对患者进行X线片检查,观察骨折内固定稳定情况,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指导患者前屈锻炼,同时加强患者外旋功能锻炼。患者每天需要锻炼2~3次,每次30 min,共持续4~5周。医务人员需要督促患者坚持锻炼,不能因为疼痛就放弃锻炼,如果疼痛剧烈可以给予患者服用止痛药。(2)第二个阶段:主动功能锻炼。一般在手术后4~5周开始,这时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应该明显改善。患者在第一个阶段锻炼后,患肢功能有所恢复,这时应该在第一个阶段基础上通过主动功能锻炼巩固第一个阶段的效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锻炼计划,这时医务人员不再协助患者锻炼,而鼓励患者自己主动前屈肩关节,增加上肢肌力,患者可以仰卧或坐卧。然后在床上做双手抱头的动作,增加上肢外展、外旋能力。每天锻炼2~3次,每次持续30 min,共持续7~8周。中间督促患者坚持锻炼,不能因为疼痛就放弃锻炼。(3)第三阶段:加强功能锻炼。一般在手术后11~12周开始,在前两个阶段的功能锻炼后,患者的患者肢基本已经恢复可以出院。这时鼓励患者每周来院进行一次加强功能锻炼,包括抗阻力前屈外展锻炼、抗阻力内旋和外旋锻炼、屈肘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锻炼。并进行X线片检查,观察患肢恢复情况。

1.3 观察指标 干预1年后,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并观察两组患者肘关节屈曲度、伸直度、前臂旋前度、前臂旋后度。

1.4 评定标准 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表[4-6]对患者的肘关节功能进行评分。从患者的关节疼痛、活动度、稳定性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以100分为满分,评分高于90分为优,评分75~89分为良,评分60~74分为中,评分低于60分为差。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肘关节评分优良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肘关节功能评分 两组患者术后1年均获得骨性愈合。观察组Mayo评分为(89.1±11.9)分,高于对照组的(79.4±10.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51,P<0.01)。

2.2 肘关节评分优良率 观察组Mayo评分优良率为89.09%,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67,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Mayo评分优良率比较[例(%)]

2.3 肘关节活动功能 观察组患者的肘关节肘关节屈曲度、伸直度、前臂旋前度、前臂旋后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肘关节活动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的肘关节活动功能比较(±s,°)

对照组(n=55)119.4±6.518.5±6.980.9±4.989.9±4.1观察组(n=55)128.4±7.611.9±7.488.6±3.188.4±3.2t值6.6744.8389.8492.139P值 <0.01<0.01<0.01<0.05

3 讨 论

肱骨下段骨折由于其特殊生理,易影响肱骨远端肘关节的表面,合并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血管等的损伤,影响治疗效果[7-8]。目前临床一般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法和内固定法治疗肱骨下段骨折[9]。手法复位外固定法具有操作简单、对治疗环境要求低等优点,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但是手法复位外固定也存在局限性,易引发再次骨折,对关节面的完整性难以保证,并且早期需要外固定,对关节的活动有影响[10]。有研究报道,外固定限制了关节的活动,易导致静脉血液不畅,引发并发症,增加患者的痛苦[11]。有关研究显示[12],患者即使固定没有损伤的关节3 d以上也会使关系肌肉发生退行性病变及萎缩。而内固定术以其创伤小、关节功能干扰少等优点取代了手法复位外固定法,受到临床医生及患者的认可。但是内固定术也存在局限性,切开复位内固定,会部分残留肘关节的功能障碍,导致上肢功能受损,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3]。骨折端出血、节节脱位、软组织损伤及术后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易导致继发性肩关节粘连[14]。

在本次研究中,所有肱骨下段骨折患者均经评估在患者可接受肱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情况下行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者抗感染、止痛、抗凝等治疗,同时观察组在抗感染、止痛、抗凝等治疗方式基础上结合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1年均获得骨性愈合。观察组Mayo评分高于对照组Mayo评分,观察组Mayo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Mayo评分优良率,且观察组患者的肘关节屈、伸、前臂前及旋后主动活动度数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肘关节屈、伸、前臂前及旋后主动活动度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行早期功能锻炼能有效改善肘关节功能。推测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将早期功能锻炼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被动功能锻炼,由医生协助患者完成;第二个阶段主动功能锻炼,由患者自己完成;第三个阶段加强功能锻炼,由患者自己对患肢进行抗阻力锻炼,提高患肢的功能恢复。依据患者骨折损伤程度,针对不同患者制定具有个性化的康复方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康复锻炼[15]。有助于患者术后功能康复。

综上所述,在肱骨下段骨折内固定后采用早期功能锻炼能有效的促进骨折的愈合,改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1]商澜镨,周 方,姬洪全,等.微创锁定接骨板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5(5):711-716.

[2]孙晶波,李静龙.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指导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患者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4, 4(6):62-64,90.

[3]李 萍,史华芬,沃红霞.经皮微创置入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的术后护理与康复锻炼[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3):122-124.

[4]吴小军,陈秋生,谭志强,等.康复治疗对肱骨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肘关节功能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3,42(36):4457-4459.

[5]陈 雨,袁 锋,黄伟杰,等.微创技术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11): 5081-5084.

[6]王 斌,高 益,赵 洪,等.动力加压钢板或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7):957-959.

[7]Rohilla R,Singla R,Magu NK,et al.Combined radial and median nerve injury in diaphyseal fracture of humerus:a case report[J]. Chin J Traumatol,2013,16(6):365-367.

[8]Lai CH,Chang WH,Chan WP,et al.Effects of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cycling exercise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loss in the early stages of spinal cord injury[J].J Rehabil Med,2010,42(2): 150-154.

[9]王 伟,艾尔肯·玉麦尔,张青春,等.内外侧切口入路植入物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9): 1459-1464.

[10]李书宽.43例肱骨中下段骨折致桡神经损伤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2):78-79.

[11]何兴红.8例肱骨中下段大段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治疗的经验总结[J].医药前沿,2014,4(4):360-361.

[12]Jorge L,Rodrigues B,Rosa KT,et al.Cardiac and peripheral adjustments induced by early exercise training intervention were associated with autonomic improvement in infarcted rats:role in functional capacity and mortality[J].Eur Heart J,2011,32(7): 904-912.

[13]钟志年,袁艾东,何正言,等.内侧解剖钢板结合外侧重建钢板在肱骨下段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4): 356-357.

[14]Kumar V,Behera P,Aggarwal S,et al.latrogenic brachial artery injury during anterolateral plating of humeral shaft fracture[J].Chin J Traumatol,2013,16(6):371-374.

[15]潘永雄,李中万,洪劲松,等.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19): 28-31.

R683.41

B

1003—6350(2015)05—0719—03

10.3969/j.issn.1003-6350.2015.05.0258

2014-07-28)

都 海。E-mail:81794353@sina.com

猜你喜欢

前臂肘关节优良率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肘关节镜治疗肘关节僵硬手术技巧
全肘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成人前臂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细胞瘤1例
肘关节术后医源性骨折伴僵硬
运动疗法联合可调式肘关节固定器治疗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及前臂皮肤缺损47例分析
牵引下前臂旋滚法对纠正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改变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