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新动力
——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
2015-04-13
创新驱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新动力
——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
【编者按】科研成果走不出实验室,企业盼不来先进生产力……多年来,科技成果“入市难”问题,成为制约科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动力的顽疾。如何根治我国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消除长期以来存在的经济科技“两张皮”的问题?如何打通产学研用合作通道,真正实现科技同产业的无缝对接?如何强化科技与经济对接、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创新项目与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与自身利益收入对接,从而切切实实形成有利于出创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机制?作为我国创新的主体,企业家和科学家如何才能携手合作、协同创新?创新有什么方法和路径可循?作为一个崭新的创新平台,平潭创新论坛将如何推动企业家科学家的协同创新?
在2015平潭创新论坛年会召开前夕,本刊与论坛新闻中心及官方媒体《企业观察报》就上述核心话题专访了李毅中、宋志平等来自产学研用政资介各方的知名人士,尝试找到问题的症结及其解决之道,以期引起讨论,达成共识。在此,本刊特刊发部分专访精粹,以飨读者。
“旧力渐弱,新力将生,创新驱动正在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力引擎。”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简称工经联)会长李毅中近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李毅中指出,中国作为制造大国,传统制造业已走到了必须转型升级的关口。截至2015年3月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经连续6个月利润负增长。创新驱动如何才能改造提升这一块总资产高达90万亿元的工业经济,事关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日前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既努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又加速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双轮驱动。
李毅中强调指出,要实现创新驱动,必须突破当前的体制与机制束缚,解决好研发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在加强产学研用相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国家级重大科技专项、行业共性技术及企业技术革新等层面的科技攻关,如此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掌握关键技术、核心技术。
关键技术创新,需在三个层面攻关
记 者: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它们有如下共同特征: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3%以上,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在70%以上,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为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请问,我国目前这些主要指标的数据是多少?还存在多大差距? 过去因为在技术上存在明显短板,汽车行业的“用市场换技术”在这个问题上一直存在较大争论。我们应如何客观看待这些做法?
李毅中:第一个数据看研发投入。我国研发投入总体上在逐年增加。2014年研发投入占GDP之比为2.1%,这距先进国家还有一定差距,比如北欧一些发达国家研发投入占GDP之比为3%-3.5%。
但是,中国研发投入的基数很大,总额达1.2万亿元,关键是怎么用好这1.2万亿。目前显然存在一些问题,不少使用不当甚至存在违规、违纪现象,研发投入一方面要严格管理;另一方面要科学、合理使用。
研发投入还有一个企业投入不足的问题。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大致占销售收入比为0.9%,而国外企业一般是2%-3%。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之比到2020年将达到1.26%,2025年将达到1.68%,逐渐接近国际水平。
第二个数据看科技贡献率,我国的这一数据估计高些为50%,发达国家高达70%,与它们相比也差20个百分点。
第三个数据看科技成果转化率,目前关于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最高的估计是30%,而发达国家通常在60%-70%。
第四个数据看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的对外依存度,我国这一数据为50%-60%,而国际先进国家的技术对外依存度为30%。如果仅说新产品开发,70%靠外源性技术。一些重要零部件、元器件与关键材料,80%以上靠进口,关键、基础性芯片甚至主要靠外源。《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核心关键技术的自给率要达到40%,2025年达到70%。要能实现这一点的话,应该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其实,中国近年科技成果也不少,但很多还停留在鉴定、评奖,论文、评职称,不少束之高阁,没有产业化、商业化。这一状况必须改变。
至于说“市场换技术”,虽然没有提出过这样的战略,但“市场换技术”却又是存在的事实。中国巨大的市场吸引国际汽车巨头来华投资,把国外资金、先进的技术与管理带进来,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这个问题最根本的一条,是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买不来、换不来,需要我们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努力推动产学研用相结合,并努力进行科技攻关。
当前提倡“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特别应该发动基层员工参与。我国有1亿多奋战在生产一线的产业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他们也是创新的主体,应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创新,他们不仅是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也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
产学研“用”相结合,创新需要容错机制
记 者: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中国制造仍然大而不强。核心、关键技术仍受制于人,这是一个难以回避的缺陷。科技创新中“经济与科技两张皮”的问题,也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要破除创新驱动瓶颈,该怎么办? 中央正在部署与加快推进“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将会如何改造与升级中国的传统制造业?
李毅中: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是产学研用相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二是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包括前面提到的三个层面的攻关,如此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掌握关键技术、核心技术。
目前,我国“产学研用”的结合还存在一些问题。其实产学研相结合很早就提出来了,而问题在于,要顺利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要加一个“用”字,理由有二:一是,因为研发的目的全在于用,让研发变成产业、商业,只有“用”,研发才能进入市场,如果没有“用”,成果会束之高阁。在这里“用”是一个动词。二是,现代生产需要“用”户自始至终参加研发全过程。用户把市场信息与用户体验带过来,让研发设计时间更快,效率更高,针对性更强。消费者与制造者合一有利于成果的产业化、商业化。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都提出个性化定制、众包研发设计、大众创新,让研发者与消费者互联互通,在这里“用”是一个名词,指“用户”。在制造业领域,我们尤其要特别重视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
李毅中:“互联网+”是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的具体化。互联网覆盖面广、渗透力强,与任何行业都可以相加。我国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2025年要进入制造业强国,可以说,在工业化的历史阶段,“互联网+”首先是“+制造业”。“互联网+制造业”就是《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计划,其重点是实现智能制造,不仅要抓行业、抓试点,也要抓环节。依靠创新驱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要同时发力。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原因之一是处于“旧力渐弱,新力将生”这样一个交替期。习近平总书记说“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也就是说,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速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这两个任务必须同时发力,不可偏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