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铁路非运输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
2015-04-13张鹏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企改革的深化,铁路非运输企业财务管理快速发展,但在各种现代管理理论实施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存在诸多不足。为进一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有效实现各种管理制度的效用,本文通过分析铁路非运输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对财务管理模式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
【关键词】铁路非运输企业 财务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企改革的深化,不管是运输企业站段还是非运输企业公司,这些铁路企业的财务管理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引入了各种现代管理理论,如内部控制、全面预算管理等,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特别是在非运输企业中,因业务面向市场运作,效果更明显,财务水平发展更快。但在对现代管理理论学习应用过程中,仍感觉铁路企业因受企业文化、管理环境、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等因素影响,一些现代管理理论及制度仍仅存在于表面,未深入到企业管理深层,很多管理应用并未达到其应有的效果。
一、管理现状
(一)企业文化
受多年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以及运输企业的经营性质和运作模式的深刻影响,在管理理念深层,传统、保守的思想根深蒂固,铁路运输以安全为第一首位;非运输企业虽然已市场运作多年,但因人员构成多为原运输企业人员,并且组织结构上仍受运输企业管理,经营范围也大多与运输企业相关,可以说是半市场化经营。所以经营管理人员的管理思维,大多仍然保持着原运输站段的管理模式。各种现代管理制度在各非运输企业中,虽已健全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并得到相对有效的执行和发展,但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内部控制制度,虽然各级企业的制度制定得非常详实、完善,并得到有效执行。但管理重点仍偏重于安全管理,对内部控制制度理论中的首要目标——“效率”重视不足,制度建设及管理实践中也体现得不够。再如全面预算管理,受运输企业成本计划管理影响更重,实践中侧重于对企业成本费用预算的控制管理,而利用预算制度对企业应对市场变化、激励创效、提高资金效率等方面的实践应用不足。受这样的企业文化影响,执行制度的管理人员的思维认识也未能到位,则对相应管理理论及制度的执行情况也存在差异,最终又影响到了实际管理效果。
(二)管理环境
虽然,铁路非运输企业的财务管理向现代化管理发展较快,但受传统铁路运输企业企业文化的影响,企业其他管理方面与财务管理水平有一定差距。这就产生了木桶效应。会计人员的素质及相应的专业程度及管理水平,在各管理环节中是处在高水平的,相对于其他环节的管理水平,属于木桶效应中的长板。因为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的重要地位,企业日常管理中大部分管理活动都与财务管理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财务管理本身,也受企业其他管理环节的约束和影响。虽然目前铁路财务管理水平已经比较出色,但受短板影响,并未使企业整体管理达到应有的水平。并且,在某些具体财务管理事务中受其他管理环节影响,也限制了财务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三)技术水平
除了相关管理制度的发展外,在财务管理应用技术方面,自实施企业会计制度的以来,铁路企业的财务处理技术、信息化水平都在快速的发展提高中。新企业会计准则虽未正式实施,但在实践工作中基本已经遵照实行。并且,近几年来,对中介审计的重视程度的提高,与会计师事务所技术交流的加深,铁路企业财务管理技术方面已经基本趋同于现代企业管理水平。但因为企业文化和管理环境的影响,其实践应用中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
1.会计技术方面,除了因未正式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影响之外,受管理环境和会计人员素质局限,会计处理技术实践中,各单位的管理水平仍参差不一。当遇到一些特殊及新兴业务时,仍会出现很多处理差错。虽实行了很多统一规范措施,但各单位之间的会计处理方式及差异还是普遍存在。
2.信息化技术方面,铁路会计信息化系统自V5.0版本以来,基本可实现财务管理的绝大部分目的,但在新的经营形式和管理要求下,逐渐出现了功能性不足,有待进一步的开发扩展。
3.随着铁路非运输企业经营范围、规模的不断扩展,应对企业资产管理、资金运作和风险控制等方面的管理压力不断增加,相应的管理方式及技术明显不足。
(四)人员素质
铁路系统中的会计人员与其他各方面管理人才对比,无论从职业素质、专业能力、道德修养方面都是比较出色的,但从目前财务管理现状看,仍存在很多不足。
1.人力不足。截止2013年末济南铁路局全局会计从业资格持证人员达3178人,但在岗只有1854人,其中非运输企业中约860人。2014年2季度公布的济南铁路局非运输企业2014年二季度合并会计报表单位名录,列示独立核算单位154家,平均一家企业会计人员5.5人。看似会计人员平均配置水平并不低,但这个数据中未考虑扣除领导人员,未考虑同时核算集经企业人员,以及未考虑一家企业中同时核算多家非独立核算单位的情况等等。特别是近几年来,铁路非运输企业经营范围、规模不断扩展,新设机构、单位增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会计人员相对缺乏。
2.人员素质不均衡。非运输企业会计人员的人员基础来源于运输企业站段,因站段业务局限性,对企业市场经营中的相关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以及税务管理不熟悉。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知识培训和个人锻炼,整个财会队伍可以适应企业的经营需要。但随着企业的发展,新经营领域的增加,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以及自2013年开展的税务改革等内外因素,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提出了挑战。
近年来,我就面临过多次的新兴业务及财务问题,深深感受到对财务人员素质提升的压力。在铁路财会队伍中,很多人都是通过传统的师傅带徒弟,习惯性处理的方式学习新知识,自主学习性差,前瞻性学习少。虽然也有很多非常专业的综合性人才,但大多集中在集团及大公司中,技术力量分布不均衡,应对与日俱增的管理需求,明显不足。
3.缺乏系统培训。会计人员的个人能力局限与本单位本职工作,因普遍人才缺乏,虽有轮岗机制,但实际实施的单位并不多。人员培训方面,主要靠个人的自觉学习,缺少企业系统性、主动性、目标性培养。原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及适用性较弱,在会计职能移交后,企业培训就更少了,不利于财会队伍素质发展。
二、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对非运输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应对企业文化和管理环境的问题比较深远,本文就不深入研究了。为全面的提升企业财务管理,适应铁路非运输企业的发展,现仅从财务管理的技术和人才角度出发,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策略。
(一)整合管理资源,优化管理结构
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既然我们资源相对缺乏,那我们可以将优质的管理资源整合,进行专业化的分工管理。各非运输企业集团,或在整个路局层面,整合最优秀的管理人才,成立财务管理公司(以下简称财务公司),进行专业化财务管理。这里所说的并非是现在有些集团已经实行的核算中心、结算中心之类,而是更专业的财务管理公司。
将各企业财务管理业务进行细化重分,除一些因企业业务性质,必须由企业自身管理的业务外,部分财务管理业务包外给财务公司。例如税务管理、财务报告及分析、财务信息化、金融融资、固定资产投资管理、风险管理等等。财务公司集中专业最优秀的人员及资源,利用最先进、统一的管理标准进行管理,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统一的管理标准。虽然在财务管理标准上,大的方面有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小的方面有路局、投资公司各项统一核算规范,但在实践财务处理中,各单位因管理环境、经营特点、人员素质等原因,还是存在着很多差异。财务公司因人员素质、业务流程的专业分工等优势,可强化各单位管理标准上的统一,改善整体管理质量。
2.加强全局管理。在管理标准及执行真正达到统一标准的基础上,路局和投资公司对各单位及全局的经营情况的管理力度就更强了。可更有效地为全局经营资源设置、战略布置提供信息支持及管理服务。
3.加强人员培训,培养综合人才。因财务公司负责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业务,更有利于进行会计人员培训。通过建立系统性的人员培训机制,实行计划性轮岗、专业培训和重点培养。可以有计划地安排会计人员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进行轮岗培训。还可利用业务分工,对某一管理方面进行专业人才培养。
4.专业管理规划。因集合各方面的专业人才,以及进行多行业、多领域的专业管理,有效总结管理经验,可针对各单位及至全局进行专业的管理规划。例如,全局税务筹划、企业重组规划,或新业务开发及新单位成立时的提供财务管理规划及咨询服务。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效率
1.对内优化、细化财务管理功能。目前的“财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已基本可满足基础的财务管理需求,但对生产成本核算、存货管理、债权债务管理、资金监控等领域还处空白阶段,未能将财务管理全领域内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整合,财务信息处理系统仍有很大的扩展空间。应进一步加强财会信息化建设,开发扩展财务管理各领域内的信息化子系统,逐步实现全面财务管理信息化。
2.对外加强信息化整合,打造一体信息化管理。目前各管理环节的信息化系统各有特色,管理效果也比较出色,基本实现对应的管理目的。但各系统之间未实现联通,各管理环节的协同管理日益强化,各自为政的系统,即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也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路局、投资公司应对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进行统一规划,对新领域系统的开发要在设计阶段就预留出与其他系统的扩展接口,或直接多系统之间联合开发。对已有系统,应考虑整体联动性,进行相应的改进升级。也可以利用财会信息化的功能扩展开展,推进其他管理环节的信息化建设,并加强与既有信息化系统的整合,逐步建立企业全程管理系统(ERP)。
作者简介:张鹏(1981-),男,济南中油华铁石油产品销售有限公司计划财务部副部长,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注册税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