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外汇占款问题现状研究

2015-04-13邓巧玲

时代金融 2015年9期
关键词:外汇储备

【摘要】近年来,我国外汇占款随着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而持续增加,外汇占款的增加对我国货币供给产生影响。本文首先从我国外汇占款持续增加、外汇占款在货币供给中比重不断上升,这两个角度分析我国外汇占款问题的现状;然后根据对我国外汇占款问题的现状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外汇占款 外汇储备 基础货币 货币供给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2006年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到达8537亿美元,称为最大的外汇储备持有国。由于金融危机爆发,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率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外汇储备的规模还是快速增加,截止2014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了38430.18亿美元。庞大的外汇储备造成我国外汇占款的持续快速增长,2003年和2004年的增长率更是超过50%,截止2014年末,我国外汇占款达到了294090.46亿元。面对外汇占款的持续增长,央行也采取了一定的冲销干预手段。然而,央行通过紧缩国内信贷的方式控制货币供给,会导致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中的比重增加,2013年底我国外汇占款占基础货币的比重达到105.64%,占货币供应量M2的比重达到25.87%。外汇占款成为了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引起基础货币的大量增加,在货币乘数的效应下,对我国货币供给影响越来越显著。这增加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降低央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限制了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对汇率稳定和物价稳定都产生了很大的压力。可见,外汇占款规模的持续增加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和金融运行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的因素之一。

二、我国外汇占款问题的现状

(一)我国外汇占款的持续增长

1994年,我国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实行汇率并轨,建立了银行间统一的外汇市场。这引起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还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对外贸易,鼓励商品出口,进而国际收支盈余。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资本流动快速发展,导致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进而引起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持续快速增长。外汇储备与外汇占款有着高度相关性,外汇储备的持续增长,直接地影响了我国外汇占款的持续增长。

表1 历年我国外汇储备与外汇占款

数据来源:1994年~1998年数据来源于《中国金融年鉴》,1999年~2014年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由表1可知,从外汇管理制度改革以来,外汇占款的规模持续增长。可以把外汇占款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94年~1997年,这是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初期,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直接导致外汇占款规模快速增长,每年的增长率都在40%以上。第二阶段,1998年~2000年,我国外汇占款规模仍在增长,只不过外汇占款的增长率有所放慢,从1997年的百分之四十几下降到百分之几,这是由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第三阶段,2000年~2007年,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复苏和我国加入WTO组织,我国外汇占款规模再次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每年的增长率超过20%,2003年和2004年的增长率更是超过50%。第四阶段,2008年到至今,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外汇占款增长率逐步放慢,但是2008外汇占款增长率还是达到30%。2010年以后,随着欧债危机的逐渐爆发和金融危机后续影响,我国外汇占款规模增长率逐步下降,2012年仅仅只有1.95%。随着经济逐步复苏,2013年外汇占款增长率达到10.74%,截止2014年末外汇占款规模接近30万亿元。

(二)外汇占款在货币供给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一般而言,国际收支顺差会给带来本币造成升值的压力。为了维持汇率的相对稳定,央行不得不用本币大量购入外汇,这种购买外汇投放本币的行为就形成外汇占款,大量的外汇形成外汇储备,外汇占款随着国际收支的顺差而持续增加,导致基础货币大量投放,央行为了控制外汇占款问题带来国内货币供给过量,采取紧缩国内信贷的冲销干预手段,使外汇占款逐渐成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在货币供应量中所占的比例逐步上升。

下面从绝对量的角度出发,分析我国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投放中和货币供应量M2中所占的比重的变化。

图1 外汇占款占基础货币的比重

数据来源:1994年~1998年数据来源于《中国金融年鉴》,1999年~2014年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由图1可知,外汇占款和基础货币的存量比在不断上升,即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中占的比重不断增加,外汇占款逐渐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而传统的再贷款、再贴现等币投放方式由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向次要渠道转变。1994年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投放量所占比重为26.16%,2000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所占比重约微下降。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收支顺差越来越大,而后每年持续快速增长。从2005年开始,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投放量所占比重超过100%,成为影响基础货币投放的主导因素。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外汇占款受到一定的影响,占基础货币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截止2014年末,所占比重还是高达100%。

由图2可知,外汇占款在货币供应量M2中的比重大体是不断上升,这与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中所占的比重类似,从前面的分析可知,这是因为外汇占款引起基础货币的变化,基础货币在货币乘数的效应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化。1994年外汇占款在货币供给中所占比重为9.6%,1999年和2000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所占比重约微下降。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收支顺差越来越大,而后每年持续快速增长,在2008年达到最高35%。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外汇占款受到一定的影响,占货币供应量比重有所下降,但是截止2013年末,所占比重还是高达25.87%。

图2 外汇占款占货币供应量的比重

数据来源:1994年~1998年数据来源于《中国金融年鉴》,1999年~2014年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图3是从增量的角度表示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中所占比重,即分析外汇占款增加量在基础货币增加量和货币供应量增加量中的比重。由图3可知,外汇占款增量所占基础货币增量的比重也比较高,最高是2005年,达到了339%。近年来,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比重有所下降,但是2008和2009年,依然超过100%。2010和2011年降到了100%以下,还是有70%,2012年所占比重为17%。随着经济逐步复苏,2013年所占比重又增长至148%,2014年有所回落,截止2014年末所占比重为33%。同样,外汇占款增量所占货币供给的比重也比较高,2006年达到最高59%。近年来,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比重有所下降,2009年~2011年,所占比重还是在25%左右,2012年降至4%。2013年所占比重又增长至20%,截止2014年末所占比重为6%。

图3 △外汇占款/△基础货币与△外汇占款/△M2

数据来源:1994年~1998年数据来源于《中国金融年鉴》,1999年-2012年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不论从绝对量角度分析还是增量角度分析,我国外汇占款占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的比重比较高。外汇占款逐渐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外汇占款增加,导致基础货币的增加,在货币乘数效应下,引起我国货币供给的增加,影响着我国经济金融的健康运行。

三、对策建议

(一)完善央行外汇占款冲销手段

面对外汇占款问题,央行必须采取了一些外汇冲销干预手段,减少外汇占款问题对我国货币供给的冲击力度,同时也需要选择适合的冲销手段,以免产生负面效应。因此,有效的冲销干预,能使央行控制货币供给,能够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抑制因外汇占款过多而引起的通货膨胀。我国央行也采取了措施抑制外汇占款问题,比如减少或者收回再贷款,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发行央行票据,但是效果有待提高,所以为了解决我国外汇占款过多的问题,央行可以采取建立外汇平准基金和扩大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空间等方式,逐步完善我国外汇占款冲销干预手段。

(二)适当减少我国外汇储备规模

根据“三元悖论”可知,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资本的自由流动,只能三者选其二。从实际情况出发,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是一定要保证的,同时,随着我国加入WTO与经济的全球化,我国现在正在逐步开放资本项目,这就意味着我国必须放弃汇率的稳定。但是我国是属于出口导向型国家,人民币的升值会影响我国的出口,且汇率上升会吸引更多的“热钱”流入我国,加剧我国金融市场和经济的不稳定性。因此,我国应该另辟蹊径来适当减少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央行应该合理拓宽外汇储备的投资渠道,在保持外汇储备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采取更为积极的投资组合策略,拓展外汇储备使用渠道。比如:购买海外石油及其他稀缺资源;购买海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对重要领域跨国企业的参股收购等。这不但减少了我国外汇储备,间接地缓解了我国外汇占款的增加以及外汇占款冲销压力,同时也提高了我国战略性资源的储备和先进技术的发明,促进了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

(三)加快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短期内,可以通过冲销手段缓解外汇占款带来货币供给增加的压力。但是为了改善外汇储备持续增加的局面,从根本上解决外汇占款问题,需要从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入手,进一步完善我国外汇管理体制。虽然2007年我国开始实行意愿结售汇制度,境内机构可自行保留经常项目下的外汇收入,但是我国目前外汇储备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藏汇于国”。要想使央行摆脱困境,只有从“藏汇于国”向“藏汇于民”转变。这样,国际收支顺差引起的外汇流入不再集中在央行手中,央行不必再为购买外汇而投放基础货币,进而减少外汇占款,从而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地、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舒薇.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通胀效应及外汇冲销有效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

[2]陈星宇.外汇占款增加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及我国外汇冲销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

[3]路程.外汇占款对我国基础货币供给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

[4]聂建平.外汇占款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分析[J].上海金融,1997(3).

[5]陶卫.外汇占款对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J].西南金融,2007(1):22-26.

[6]谢沛善,外汇占款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冲击及调适[J].广西金融研究,2006(1):17-19.

[7]许耀.外汇占款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经济与社会发展[J].2004(12):38-40.

[8]杨丹.从外汇占款角度看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化[J].计划与市场探索,2003(8):42-43.

[9]赵悦.外汇占款对中国货币供给的影响[J].新金融,2003(7):12-13.

[10]赵东亮.中国的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量增长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1.

[11]张璇.我国外汇储备对货币供给影响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6.

作者简介:邓巧玲(1989-),女,汉族,重庆渝北,助教,硕士。

猜你喜欢

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增加并不必然引致货币发行量增大
2017年末我国外汇储备31399亿美元
黄金和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
黄金和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对最优货币政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