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财务风险与防范探究
2015-04-13刘武生
刘武生
【摘要】保险公司在市场上主要从事风险经营,加之资金密集型的产业特性,各类风险尤其是财务风险,是保险公司自始至终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分析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的主要类型和成因,并探讨保险公司强化财务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对保险公司的经营发展助益良多。
【关键词】保险 财务风险 风险控制
一、引言
保险公司的经营有一大部分依靠的是负债融资,这种情况下容易使公司的盈余发生变动,进而表现为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保险公司作为资金密集型的风险经营主体,财务风险是威胁保险公司经营的重要风险。如果不能在财务风险控制方面有所作为,不仅会降低保险公司的竞争实力,还会到保影响险公司的资金安全,威胁保险公司的正常运营和生存。风险是无法完全消除的,财务风险也是一样。保险公司虽然努力地想要优化公司的财务管理模式,借此在财务风险控制方面有所作为,遗憾的是,仍然无法完全地避免所有的财务风险。尽管如此,却不意味着保险公司可以放弃在财务风险控制方面做出的努力,对于财务风险疏于防范。相反,保险公司可以通过鉴别财务风险的类别,深入分析财务风险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寻求财务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和防范办法。例如,保险公司可以以建立强有力的内部控制机制和高效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作为切入点,从强化全方位的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意识等角度入手,探索保险公司在财务风险控制方面的可行措施。
二、保险公司财务风险隐患的主要类别和成因
(一)缺乏赔付能力,责任准备金提存不足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的存在是客观并且合理的,筹资、投资、经营以及利益分配活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其具体表现形式多样,形成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既有公司外部原因,也有公司内部原因。其中赔付能力的不足,和责任准备金的提存不足首当其冲。赔付能力是指保险公司用来承担所有到期债务和未来责任的金融支付能力。对与一般的企业或者公司的赔付能力,要求是资产必须大于负债。而对于保险公司客户来言,其购买保险的目的在于当发生意外时,保险公司能够将所签合同的保额及时足额的支付给他们。同时,保险公司为了追求最大利益,也必须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这就需要保险公司拥有足够的偿还能力。
此外,保险公司自身的特点是:在意外发生之前收取客户的保费,一旦客户发生意外,再依据和客户所签订合同进行赔付。其最核心的工作就是在意外发生之后,及时足额的对客户进行赔付,如果准备金不足不能完成赔付工作,将会对其形象造成损害,并且对客户的权益造成损失。
(二)资产负债匹配性差
保险公司负债的重要来源是客户缴纳的保单费用,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保单的期限长短不一,并且期限结构多样;②流动资金储备要求较高,必须要保证保单在各种情况下充足的赔付能力,例如赔款支付、满期给付以及退保金支付等。③负债有预定的利率,如果保险公司内部资产和负债不相匹配,流动负债和流动资产占比过高,就会引起保险公司负债增加,运营难度增大,如果其现金支付能力出现问题,就会引起客户的不信任甚至退保。
(三)坏账增多,运营成本提升
部分保险公司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采用延缓收费等方法来吸引客户和大额保单,这会给保险公司带来数额较大的应收保费。如果客户出现信用问题,大量的坏账会由此产生,公司的资金流将会减少。此外,与一般公司相比,保险公司具有较强的公众性,因此,数额较大的亏损不仅会损害其形象,而且不利于进一步吸引投资。客户退保金、客户赔偿金、代理人佣金、公司经营费用构成了保险公司基本经营成本,每一项开支都应有合理的计划,确定合理的金额投放比例,从而减少风险的发生。
(四)风险管理专业性有待提高
从目前保险公司财务人才分布比例来看,专业风险管控岗位无法满足公司发展的需求,受许多因素影响,一些保险公司对于风险的处理方法采取事后控制,忽视了事前的预测。在很多保险公司内部都存在重业务轻发展的状况,业绩较好的员工往往受重视,而对保全、理赔、核保、内控等人员存在轻视情况,风险管控的专业人士队伍建设缺乏相应激励机制,从业人员往往更倾向于待遇更好的业务部分,而保全、理赔、核保、内控等人员由于待遇和受重视程度人才相对匮乏。
三、保险公司基于财务风险风控措施的建议
(一)强化内部控制,完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主要作用是在财务风险发生之前发出预警信号,主要可以通过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监察来实现。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时需要注重体系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保证通过该体系能够有效的预测财务风险的发生和可能对公司造成的影响。
建立短期和长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对于短期财务预警,由于短期内是否盈利并不是衡量保险公司财务状况的决定性因素,而是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的流动资金用于各项支出。因此,建立短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主要针对公司流动资金、负债进行监控,一旦发现流动资金不足或者负债过高,就可以及时警告。对于长期财务预警系统,长期盈利能力、赔付能力、资金增值效率、发展前景均是其可靠指标,建立客户信用体系系统,包括客户账户信用信息、财务信息等,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建立完整的客户信用分级;企业内部财务监控系统,包括偿债能力、变现能力、流动资金、负债等的监控。根据各项长期指标,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财务风险危害。
(二)优化集资模式,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保险公司目前主要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以及增资扩股等方式筹集资金。我国的保险业起步较晚,很多其他公司并不愿意参与到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中来,这主要是因为保险公司的运行机制还有待完善,与此同时变现能力不强,股权的流动速度慢等问题也现实存在。由于我国的相关政策的限制,外资不容易入股中国的保险公司,因而想通过外资企业的先进管理技术推动我国保险公司的发展是很难实现的。保险公司的根本性融资需求问题既无法依赖国内企业入股,又无法通过外资入股得到解决。过去,保险公司发行长期债券,通过这种方法进行筹资。但是长期债券是保险公司的负债组成部分,这一部分的增加增长了保险公司的偿债压力,同时会增加保险公司的未来的财务风险。另一种筹资方式也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即发行次级债或者依靠财政融资。但之所以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方式,是因为次级债需要还本付息,而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不足,在这方面公司也不具有主动性。
因而,保险公司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对相关环境的深入分析,选择最合适、相对成本最低的集资模式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资金密集型的保险公司来说,优化集资方式,拓宽筹资渠道,这对公司来说,是一种根本性的推动力量。此外,对于已有资金,必须要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使得每一笔资金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保险公司在以此为导向的资金管理中,可以适当的运用财务杠杆,但是要密切注意相关的风险控制,保证资金安全,避免重大损失。内部控制也应该注意岗位之间的制衡因素,减少理赔案件的不实虚增金额。
(三)重视信息系统安全性,灵活动态管理
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保险公司业务的普及和扩张,使得传统的信息流通模式以不能满足保险公司的需求,保险公司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引入高效的信息系统是必然的。然而,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具有十分突出的优点的同时,也给保险公司的信息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保险公司的财务信息既包括有关客户的信息,也包括保险公司自身的监管信息。保险公司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太平洋保险公司通过与北京东方龙马软件发展有限公司的合作,对内部的网络系统进行优化,设置了防火墙,建立起保险公司网络系统的安全屏障,有效地保证了信息的安全和防止了各种攻击。
保险公司所处的环境在不断地变化,财务风险的特性也在发生新的改变。保险公司应该密切地关注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对于很多新的挑战和机遇能够迅速地反应并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对于很多突发的情况能够灵活地及时处理。这要求保险公司内部的管理机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既要通过制度上的一定授权给予一定的空间,又要防止权力过度和权责不清的状况出现。每一个保险公司都处在和其他的竞争对手不完全相同的环境中,所以保险公司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得到一套最适合自身的管理体系,这是无法在短期内实现的。
四、结论
保险公司分析财务风险的种种表现形式和主要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地探索可行路径和有效措施,这不仅有利于加强对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控制,优化保险公司的运营状况,提高保险公司的竞争力,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杜应生.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与、及控制研究[J].财经界.2014(18)
[2]余依娜.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初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