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
2015-04-12许凯雯
北岛说:一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他的世界。
生活总是在不断的浮沉之中,一个人的境遇也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因此我们需要随时打点行装,朝着梦想的人生出发。
我们出发,是去开拓视野,抵达新高。古时人们固步不前,停留在自己的一方角落,才有得“天圆地方”的可笑言论。而麦哲伦坚信着地球是一个圆,并矢志不渝地朝着自己认定的方向出发,最终完成了环球航行,翻开了一个新纪元。倘若麦哲伦和其他人一样停留原地,不曾想过出发,那么环球航行终究不过是纸上谈兵。正因为有了出发,有了前行的方向,他才能在历史上留下浓厚的一笔,让世界纪念着他的足迹。
由上可见,我们若想有所收获,首要的是坚定目标后出发。当然,出发并不只依赖于身体,思维上的出发同样举足轻重。
思维上的出发即是不断超越自我,这点在物理学巨人霍金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身体滞怠,思维却在科技世界中不断出发,不断探求,这是科学巨匠的魅力所在。“大地的表面是柔软的,人走过之后会留下足迹,同样的是,心灵的行程也留下了足迹。”《瓦尔登湖》为此做了最好的总结。
那么我们该怎么出发呢?首先是要认清目标。这个目标必需是可行的,能达到的。其次是应坚定信念。李娜在赢得法网冠军后状态不佳,但她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坚定地朝着下一场比赛出发,最终在澳网再展雄风,成为亚洲网坛的传奇。因此坚定不移的信念是出发路上的必备元素。当然我们还应适当改变出发方向。一位民意票选最差的美国总统却成了民众支持率最高的木匠,由此可见,出发并不是一条胡同走到底,还需要灵活改变。
行走在人生路上,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出发,世界在我们脚下会越来越宽广。
评点
开篇由名人之语点出“世界”,切合题意。具体论述时,先写行动上的出发,继而写思维上的出发,随后阐述出发的具体方法,指出首先要认清目标,其次要适时改变出发的方向,逻辑论证严谨。
(编辑: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