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冬天
2015-04-12张宏宇
适用主题:文明的朝代;选择生活在宋朝……
在宋朝诗人词家的笔端,冬天有些凄凉,或许因为梅是冬天最坚强的代表,描写冬天的诗句也总是与梅有关。
“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这是陆游笔下的《初冬》。写梅来表达冬天,王安石更有独到之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冬天刚开始,便酝酿了一场争论不休的改革,史称“王安石变法”,让寒冷的冬天变得热烈。
而在李清照的笔下,宋朝的冬天不仅有迷人的“梅花醉”,更是在年年的雪中夹杂着忧伤的情感。“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对岳飞来说,冬天却是一个“莫须有”的时节,悲壮而悲痛:“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满江红》让将军眼中的冬天充满了悲惨而和凄凉。绍兴11年的冬天(公元1141),岳飞被害,但“精忠报国”那几个大字却成为了永恒,让后人铭记。
张元干的“袖手看飞雪,高卧过残冬”,则是一种随意自在的生活境地。宋代是中国知识分子活得最有尊严的时期,文人日子过得很滋润。宋朝有祖训,不杀士大夫,所以宋代的文人过得很自由,使得文化空前发达。
宋朝的人权保障、社会文明是历代最好的,是中国知识分子政治上有理想、文化上有创新、道德上有追求、生活上有保障的社会。文人参政,获罪是常有的,但是很少被杀戮或株连。即使宋朝后来真正没落,进入了王朝“冬季”,却并不肃杀,甚至多了一些人性化和些许温暖。两宋期间,始终没有暴发过大规模的、全国性的农民起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成为宋人也是今人所追求的。
另外,宋代不推行愚民政策,没有文字狱,没有连坐法,不像很多朝代那样,士大夫因为说错话就要遭到杀头,甚至全家抄斩。宋朝对文人士大夫的处罚,一般只是降级,最重的也不过是流放。所以寇准、包拯这些有名的清官和贤臣能保住高位并得以善终。
除却伤感,宋朝的冬天却是开明和谐,浪漫且美好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的《冬景》写出了宋朝冬天的大好时光;“检尽历头冬又残,爱他风雪忍他寒。”朱敦儒则直白喜欢风雪。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 "(编辑: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