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与熊掌可兼得
2015-04-11龚斌
龚斌
大多数超广角变焦镜头要么光圈为F2.8而没有防抖,要么具备防抖但光圈只有F4,而且焦距多为16-35mm。这实在让想鱼与熊掌兼得的摄影爱好者扼腕叹息,而随着腾龙SP 15-30mm 1∶2.8 Di VC USD的推出,终于将F2.8与光学防抖集于一身,并且还将广角端焦距推进到了15mm。
规格参数
头焦距:15-30mm(全画幅)
镜组结构:13组18片
镜头视角:110°32’至71°35′
卡口类型:佳能、尼康、索尼(无防抖)
特殊镜片:3片LD,2片非球面,1片XGM大口径双面非球面
光圈范围:F2.8-22
光圈叶片:9片(圆形)
对焦设计:内对焦
近摄能力:0.28米,0.2倍
对焦马达:环形超声波马达
全时手动对焦:支持
防抖机构:有
外观尺寸:98.4×145mm
重量:1100g
超广角的鱼与熊掌
在风光摄影领域,F2.8是一个不那么常用的光圈。但是对于星空摄影爱好者来说,这个光圈可算是老朋友。为了保证较短的曝光时间和较高的通光量,拍出银河,F2.8光圈会经常被用到。所以具备F2.8光圈的超广角镜头,通常都是定位专业旗舰级的王牌。
与之相比,防抖也是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功能,因为传统意义上广角镜头的“安全快门”较低,受抖动影响较小。但随着各大厂商3000万、4000万乃至5000万像素单反的推出,任何一点轻微的晃动,都更容易反应在放大观看的画面当中。也就是说,即使达到了安全快门也可能拍模糊,防抖功能势在必行。
但是对多数厂商来说,难以同时在一只镜头上做到这两点。而腾龙SP 15-30mm 1∶2.8 Di VC USD的出现,则打破了大光圈与防抖难以兼得的“定律”。
顶级做工与用料
将腾龙SP 15-30mm 1∶2.8 Di VC USD拿在手中,你首先感受到的是厚重。高达1100g的分量和硕大的身形,让其与全画幅单反搭配时更加平衡。由于广角端达到了15mm,所以即使在APS-C画幅单反上使用,你也能获得等效23或24mm的焦距,同样好用。
做工的扎实还体现在设计细节上。比如镜头卡口部位有简易的橡胶防水圈,可以帮助抵挡水汽进入镜头。镜身的基本构造都使用了坚固的铝合金材质,而外部和遮光罩则为塑料材质。值得一提的是,这只镜头的一体式遮光罩采用了独特的双层设计,让其可以更好的适应广角端和长焦端不同的遮挡杂光的要求。
在光学方面,腾龙厚道的使用了3片LD低色散镜片、2片玻璃铸造非球面镜片和1片XGM大口径玻璃铸造双面非球面镜片的豪华组合。并在前组镜片上使用了防水、抗油性能出色的氟图层。镜片的镀膜也采用了基于纳米技术的eBAND和新的BBAR镀膜技术,可以有效抑制广角镜头容易出现的入射光在镜片间反射所造成的鬼影和眩光,让画面更加清晰。
实际体验显威力
我们分别使用5060万有效像素的全画幅单反和2400万像素的APS-C单反对腾龙SP 15-30mm 1∶2.8 Di VC USD进行了实拍测试。无论使用哪一种机身,都能与镜头完美搭配。
我们特意在弱光环境下使用其进行了拍摄,画面中心从F2.8开始就能获得锐利的成像,边缘则在F4时达到很高的水平,在F5.6后达到最佳。与此同时,VC防抖机构让我们手持拍摄时以1/4秒这样低于安全快门的速度拍出清晰的照片。要知道此时我们使用的是5000万像素的机身,画面中任何一点晃动在放大到100%后都能察觉出来。
当我们拍摄风光时,腾龙SP 15-30mm 1∶2.8 Di VC USD的15mm焦距也能比常规的16-35mm镜头获得更大的视角,将更多的景物收入画面。
适合多用途
由于腾龙SP 15-30mm 1∶2.8 Di VC USD的长焦端达到了30mm,又具备F2.8的大光圈,因此拍摄一些特写画面也不成问题。既可以获得明显的虚化效果,也能获得0.2倍的放大倍率,无论是拍摄静物花卉还是拍摄人像作品都十分合适。这可以大大减少更换镜头的频率,对婚礼和人像摄影师具有特别的意义。
在APS-C画幅单反上,这只镜头更适合作为一只标准变焦镜头来使用。并且其售价也并不贵,是目前使用非全画幅机身而未来想升级到全画幅机身用户的好选择。
1.采用双层构造的遮光罩,令这只腾龙镜头无论在15mm端还是30mm端都能获得相匹配的遮光效果。
2.对焦环手感极佳,距离指示窗也是高端镜头的标志,这在需要手动对焦时能带给你更好的操作体验。
3.卡口周边的橡胶圈能提供一定的防潮防水滴功能。这在副厂镜头中比较少见,而多见于原厂高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