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施审美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2015-04-11赵悦彤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110034
赵悦彤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施审美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赵悦彤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未来的社会需要美,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作为人文学科的初中语文教学,审美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在语文阅读中受到美的潜移默化,同时培养他们审美发现能力,崇高的审美趣味、审美感知能力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教育要从不同的途径与方法进行研究探讨,从而使语文教学更加生动有效。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教育;途径;方法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学科审美教育方面所提出的要求,依据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可以总结出创设审美情境,强化审美感知,培养审美能力与实现审美创造的途径和方法。
一、创设审美情境
有人曾说阅读时“读者入境始与亲”。这里的“入境”就是“入情境”,一个精彩生动的情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注意,产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情感的生成。于漪曾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①[P122]所以,在实施审美教育中,创设审美情境至关重要。
(一)通过渲染语引发学生入境
教师可以通过富有感染力的渲染语,使其成为美感的诱发者,引学生入境。如,在教《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时设计这样一段导语:“在美丽的西都,有一个被世人称为“梦之湖”的湖泊,你若站在湖畔眺望,苍翠的远山,合围环抱;碧澄的湖水,波光潋滟;星罗棋布的帐篷,羊群似云。金色的油菜花迎风飘香,葱绿的草滩似海浪向你扑来,这里就是青海湖!”这样的语言有声有色,触发学生的情感,会渐渐地将学生引入作品营造的审美意境中去。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营造审美意境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画面意境、音乐情境,或者二者结合。由于文学作品所蕴含的内容情感深邃广博,有时教师的言语入境可能受到一定的局限。而阅读教学又是以形象见长,需要通过一些手段来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使用一些录音、幻灯片等多媒体手段,能够更好地辅助教师教学,营造审美氛围,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例如,在教授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教师用幻灯片播放朱德母亲钟太夫人的照片,同时配有歌曲《母亲》。催人泪下的音乐,怀旧又温情的老照片,很容易拨动学生纯真善良的心弦,自然使学生沉浸其中,使学生在审美实践活动中,产生对文章内容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开启思想情感的闸门,形成或深或浅的情感体验。
(三)贴近现实,营造动态美的氛围
古语道:“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讲授说明文的文章时,可以拿实物给大家展示,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直观、生动、形象的事物。在教授记叙文时,可以让学生充当文本里面的角色,让书本中的文字活跃成真实的故事。若讲授一篇描写春景的文章,不妨带领学生来一次郊外春游,不需要黑板、不需要粉笔、不需要课件,一切都看得到、听得到、闻得到,既符合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又锻炼学生的观察力。譬如,讲授朱自清的《春》这篇散文,就可以组织一次春游活动,带领学生们去看看“偷偷从土地里钻出来的小草”“红的像火,粉得像霞,白得像雪”的桃花杏花和梨花,蜜蜂们嗡嗡地闹着,蝴蝶们飞来飞去。一幅热情洋溢、清新明快的春景图,更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使得学生从心底里接受阅读,并能够形成一种积极的活动,主动地愉悦地沉浸在这种轻松惬意的美的情感氛围之中。
二、强化审美感知
苏格拉底曾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作为美感的诱发者,教师必须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为每个个体营造良好的审美心境,触发其审美体验。接触文章的文字语言,是强化审美感知的阶段。面对书本上不会动也不会说的汉字、语言,“读”成为完成这一阶段的重要手段。
语文特级教师盛新凤曾说,向往“师生或吟诵,或争辩;或浅吟低唱;或慷慨激昂”的诗化课堂。②在这种极尽性情,痛快淋漓的诗化课堂里,诵读是师生进行阅读实践活动的必要环节。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诵读等多种形式,使得学生在语文文字训练中,锻炼语文能力,并且能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所以,这也是阅读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
教师在范读时,根据文章情感发展线索和作者整体的艺术构思进行设计和处理,充分传达作品所包含的情感,同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把握语音语调和语速。例如,朗读《济南的冬天》时,要饱含真挚的爱,带着悠长的回忆和陶醉之情,展现大好河山之美;在朗读《沁园春·雪》时,要读出一种豪迈奔放、大气磅礴的壮美。只有教师自身深入体验作品的情感,积极入境,才能和学生产生共鸣,启发学生进行“读”这项实践活动。
叶圣陶先生曾表示,多诵读文章,当然是为了对写作有用,然而目的又不仅仅为了练习写作。阅读教学的目的,首先应该是为了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诵读文本,是为了让学生喜欢读,最终达到不需要教授就能深谙文本含义的状态。诵读时,精神注意力会集中,慢慢引领自己走入书中,一点点读懂文本的真正意义。解释学中提到一个“释义循环”的概念,就是对部分的理解和对整体的理解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形成了部分和整体的互释循环。同样,在文学作品中,孤立的文字,单一的概念,零星的画面,构成有组织的完整的篇章,读懂每一个词的意义,才能理解这句话的意义,才能解读文本;反过来,这个词的意义又是根据前后文的内容来确定的,循环往复,才能达到完全理解文本内涵的目的。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实际上,多读是为了强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吸纳,接近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这也是为了联系旧知,获取新知的方法。奥苏泊尔曾提出要按照学生的已知内容进行教学活动,因为这是影响学习的唯一因素。任何教学都是从已知开始的,同样,任何知识的获取都是从旧知开始的。认知心理学家鲁墨哈特认为,“一切既知的知识都是被安排在大脑的一定的单元中,这些单元就是图纸。”③[P169]就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而言,这种图式可以理解为人在后天学习中所积累的知识结构。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会不自觉地调动大脑里的原认知结构,自动搜索与之相关的旧知,这一联想的过程会将新旧知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要善于运用联想,帮学生在阅读中强化审美感知。比如,在笔者实习期间,语文指导教师在教授《周庄水韵》这篇课文时,花大量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然后进行提问,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大部分学生能联想到之前学习的《长江三峡》所涉及的游记题材的相关知识,教师再稍加点拨,从而促进学生有意识地思考《周庄水韵》作者浏览周庄的时空次序,描绘景物的修辞方法,作者寄予的深刻情感等等。大量的“读文本”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清晰地把握文章脉络,深入文章中蕴含的美感和情感。
三、培养审美能力
培养审美能力是在不断的审美实践中总结而来的。在强化审美感知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本身,都是在阅读中感受美,然后带着这种具体的感受进入审美体验的构成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知美的理解能力,联想美的想象力,欣赏美的鉴赏力。
(一)理解力
在美学领域中,理解又称为审美理解力。这种理解是在审美感知的过程中,所要展示给读者文本背后的含蓄的理解,是指由语言文字的阅读到“象”的想象,再到“意”的领悟的纵深化过程。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语文阅读的审美理解力不必一定要达到多么高的境界,只要理解和把握语言文字的技巧美、文章的意境美、教师教学的风格美、教学中运用的多种媒介,如板书等形式美即可。所以,这种审美理解力除了无意识文化熏陶这种学生自身条件的硬性要求,还需要教师有意识的教育。“忧愁烦恼的穷人对再美的风景也是无动于衷。”④[P117]教师首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开放的审美氛围,让学生有个轻松开放的心态,这种积极的心态会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审美之旅便由此开始。一旦这种审美氛围被教师一句不得体的言语,或者临时情绪冲击时,学生的审美心理就会发生不良转变,导致审美活动被迫终结。所以,教师要时刻把握好这种审美氛围。
教师指导学生理解美,要遵循文章的结构、作者的思路,进入文本意境,这是把审美的触觉进一步向文本的深层延伸,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一时的感官愉悦或者文本语言文字表面。“夫诗者,不可以言语求而得,必将深观其意焉。”⑤[P50]语言文字锤炼、笔法等形式美在阅读审美中固然重要,但开掘文本中深层意蕴和精神追求,更能加深学生对美的理解,实现学生对美的鉴赏。比如,讲授《青海湖,梦幻中的湖》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让学生充当作者的眼睛,来理清游览次序,总结景物特点。学生在捕捉作者观察视角的同时,就是理清结构,进入文本意境。从“草滩”到“湖水”,到“乌云”,到“万里晴空”,到“山峦”,再到“草滩”,学生在浑然天成、美丽如画的享受中理解品味青海湖如梦似的幻的美。
(二)想象力
同样,审美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鲁迅先生曾敬服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但儿童的想象力是无意识的自发性想象,不属于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在符号的提示下进行的想象,是在语言符号的信号作用下惊醒的有目的有方向的想象。再造想象能力是需要逐渐培养的,教师可以运用栩栩如生的语言描绘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文本中的图景,引发学生的想象,这都需要教师提升自己的审美素质,具有深厚的语文功底和扎实的教学功底。比如,讲授《白杨礼赞》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到描写黄土高原和白杨树的词语,并罗列出来,启发学生想象;再展示在雄浑苍茫的黄土高原上一棵傲然挺拔的白杨树的照片,通过图景再现,让学生灵活填充,大胆延伸,步入想象境界,体味雄伟壮阔的环境美,和傲然耸立、坚强不屈的白杨树的精神美。在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灵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产生深层次的契合,从而学生进入了一种赏心怡情、豁然开朗的境界。不仅体味、把握住了作品微妙至深的情趣和韵味,而且也实现了审美想象的最高境界。
(三)鉴赏力
鉴赏美是自身对美的获得的升华,主要包括欣赏和评价。在阅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文章行文结构的美、遣词造句的美、形式编排的美等等。在审美评价中,学生不断提升自身审美判断能力,欣赏水平和品味。比如,教师在提问如何理解鲁迅《秋叶》中“在我的后院,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句话时,会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时代背景,这有利于学生对其的理解。学生自然也知道这里有其他的意思,这“其他的意思”就是语言形式和语言展现的直观形象背后的审美意蕴。在不断探讨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同时也是在做鉴赏的工作。
四、实现审美创造
在美学领域中,审美创造是指人在审美感知和审美联想的基础上,有意识对世界进行美的探索性活动。审美创造,是审美活动的最高阶段,它是通过不断的审美实践训练得以提升的。一些学生个性活跃,有些想法就急于展示,可能给教师、课堂造成困扰,这常常引起教师和其他学生的反感,因此,教师就会打压这些学生的“气焰”,实际上,这正是压制了学生的创造力。教师会传达出“这是不对的,这是不符合逻辑的”的信息,这些学生会因此丧失对思考的热情,而其他学生会接受“教师是对的,书本上这样说,我们想法是多余的”的信息,创造性的潜意识的门槛被紧紧地关闭了。罗恩菲尔德曾说:“儿童许多珍贵的创作都被教师不知不觉地破坏了。”⑥[P129]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同样是花,却有“人比黄花瘦”的哀婉美,“我花开后百花杀”的豪放美,也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艳丽美,个体间的差别会使得人的本质力量也不尽相同。所以,新课标中,多次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目的就是让学生积极参与,面对学生积极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的时候,教师万不可去打击说教,压制学生,而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到引导学生“乐学”的教学中去,鼓励和肯定学生乐于思考、积极参与创造的行为,积极引导学生,让他们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共同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
接受美学家曾提出“期待视野”的概念,它是先于阅读文本之前的读者的审美意识状态,当然这有赖于读者过去的审美体验,接受美学家们认为读者在接受文本时能够发挥主观创造性作用,“期待视野”可以在读者阅读过程中产生导向作用,甚至能创造作品。学生也是有期待视野的,可能受到经验的局限,其创造性有时会不符合逻辑,这需要教师不断引导学生在阅读审美活动过程中合理地进行审美创作,使学生的创造性能受文本的节制,不至于天马行空。比如,在讲授《小巷深处》的时候,设有开放式命题,未来女儿和母亲的生活将是怎么样的。学生的回答虽然不尽相同,但都是积极美满的。因为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用情至深地演绎,引导学生将自己当做文本中的“女儿”,孩子的角色扮演,彼此具有共通的喜恶,同频的心理状态。学生融合于文本内容,在预知“母亲”种种行为的前提下体味母爱的美感。因此,他们的审美创造既符合逻辑,又提升了自身审美能力。
注释:
① 于漪.于漪语文教学论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② 盛新凤.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之十七[J].特级教师家园,2005(6).
③ 董蓓菲.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④ 宋其蕤.语文教学美学论[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⑤ 苏轼.苏轼文集:既醉备五福论[M].中华书局,1986.
⑥ 罗恩菲尔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王德育译,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1]杨毅,杨娇.浅谈初中语文课的美学教育[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4(4).
[2] 叶悬冰.让语文课堂充满美感和生机——论语文教学的审美转变[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2 (2).
[3]简迎春.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D].上海师范大学,2010.
[4]何贵芝.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9.
[5]巴瑶.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D].苏州大学,2008.
(责任编辑:彭 琳)
赵悦彤(1991-),女,辽宁铁岭人,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课程与教学论(语文)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文学科教学。
2015-10-13
G623.2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