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基网站的功能特征及本土化思考

2015-04-11陈芳

视听 2015年9期
关键词:维基百科维基百科

□陈芳

维基网站的功能特征及本土化思考

□陈芳

以“平等”、“开放”、“包容”、“协作”为原则的维基网站是web2.0时代的典型应用,本土化的维基网站在我国又产生出新的特征。伴随着维基网站的内容的争议,维基网站的未来还需要更多技术投入和管理创新。中国的维基网站尤其要在内容编辑、审核机制和盈利模式上改进和创新,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百度百科;互动百科;维基网站

作为web2.0时代的典型应用,维基网站是一个多人协作共创的超文本系统。从1995年沃德·坎宁开发出波兰特知识库工具起,维基技术开始逐渐引人注目。2001年吉米威尔士和拉里·桑格创建维基百科,为全世界人可以共同参与网上百科全书。目前从知识组织管理、信息技术的角度研究维基网站的较多,从传播的角度和探寻维基网站本土化发展的专业研究较少。本文试通过对维基网站功能与当代传播相适应的特点、维基网站的存在问题等角度思考维基网站本土化发展创新的方向。

一、维基网站的功能特征

(一)技术层面:链接式

维基网站不同于一般的商业网站,它依托维基技术,以节点跟连结作为概念的主轴。这种节点式的知识组织形式不仅适应了网络时代人们点击链接寻找所需信息的习惯,而且能使相关的知识概念有机连结。它增强了人们在维基网站查找信息的便利性与参与性,使得知识传播更为有效。

(二)操作层面:简易协作

在维基这样的非线性超文本的网状系统中,了解基本语法的网民不需要懂得HTML代码,就可以简易操作,协作编辑。人们可以通过网页浏览器对维基网站的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发布。即使是网页内的链接也方便修改,通过简单的[条目名称]直接产生内部链接。如果说“媒介即讯息”的话,在web2.0时代就是“传播即个性”。

(三)关系层面:自由开放

国内的百度百科和互动百科等维基网站,只需要用户注册就可以开启编辑任务,参与维基网站词条的创建和修改,国外的维基网站更是自由开放:“用户进入维基百科没有任何门槛限制,它忽略了编辑者的性别、年龄、社会等级、职业等因素。”正是这样的模式使得所有的网民都是信息的生产者,维基网站实现了媒体传播模式从点对面到多点对多点的转变,公众充分参与、互动,人们的个性被初步唤醒。当然如今新媒体朝气蓬勃的发展早已超越了这一格局,但是有一个不变的道理是通行的:新媒体发展至今,绝对不是某个组织设计的结果,而是数十亿网民共同创造的结果。

二、维基网站的本土化

如今百度百科号称“全球最大中文百科全书”,截止2015年6月份,已有约540万人编写了约1100万个词条。百度百科下设12个词条大类,包含1203个开放小类,供网络用户创建和编辑词条。互动百科称自己是“全球最大中文百科网及百科全书”,主页下设11个词条大类,约有920万专业志愿者编写了约1200万词条。

维基网站的本土化开始于2003年的网络天书,其间也经历了坎坷,天下维基站长曾表示过“在中国出现的维基不下几万个,但多数如实验品,最后真正坚持下来的并不多。”如今发展较好的有2006年正式上线的百度百科和互动百科还有搜搜百科。以多人协作的超文本系统为区分维基网站的准则,那么现在还有糗事百科、MBA智库百科,而360软件百科、新浪百科、PPS影音百科都是借用“百科”一词,但都不是依托维基技术,不属于维基网站中的例子。

维基网站作为舶来品在本土化过程中也发展出各种特点,盈利模式也各有千秋。

(一)大而全的内容特点

不论英文版“维基百科”的ContenTpolicies,或中文版的“维基百科”的“编辑方针”,开宗明义都说:维基百科是“百科全书”,而非辞典。百科全书的条目,率为学术界所公认的学术用语,而非一般字、词或成语、典故。维基百科作为网络百科全书可以说已经突破了这一定义,加入了新闻事件词条和一些主题词条,而中国本土化的维基网站更进一步,奉行大而全的收录方针,不仅收录一般的字词句,而且以收录一些流行词语为特色。互动百科专门有一个栏目叫In词,一些最近比较流行的如“我们体”、“节孝族”、“霸王假”等都在榜单之列。百度百科对于字、词、典故也是来者不拒,甚至连书名也收录,最近流行书目如《钱商》《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都能搜到,还有一些娱乐化的词句“我想静静”“然并卵”等等。应该说这样的本土化改造并无可厚非,适应了网民通过网络百科及时紧跟潮流的需要。

(二)商业化运作各有千秋

美国的维基百科是非盈利的、非商业性质的、依靠捐助的模式,而我国本土原来按非盈利性组织注册的维基网站网络天书也不见了踪影,如今的互动百科和百度百科都是商业网站。互动百科发布了全球第一款免费开放源代码的中文维基建站系统——HDWiki,为中国数万家中小网站提供了技术服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活跃的百科联盟,大力推动了维基在中国的发展。联想、清华大学等单位先后使用了HDWiki进行内部知识管理。互动百科还与艺龙旅行网、柯兰网合作,搭建百科频道,迈出了维基商业化的重要一步。互动百科提出了三种盈利模式:为企业级用户提供基于维基技术的产品和服务的SaaS模式,开源软件的软件免费、服务收费模式,以及面向互联网用户的传统广告模式。

对于百度百科而言,并没有互动百科的技术赚钱的优势,却有百度搜索、百度知道和百度百科三位一体相互促进的模式。据今年发布的CNNIC第35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百度搜索在2014年总体渗透率达到92.1%,如此高的比例显示出我国国民对百度的信任和依赖,那么百度百科作为公司产品得到的访问量自然不会低。李彦宏曾经说过,互联网的第四代必定是搜索社区化时代,因此目前百度已形成由百度知道、贴吧、百科三位一体,联合构建“知识互动社区三驾马车”的模式。百度采取的竞价排名的方式外,百度百科也采取了和企业合作以及

广告等传统的盈利模式。

(三)内部员工参与制的审核管理体系

国外的维基百科完全采用志愿者管理的方式,管理层包括管理员、行政员和仲裁委员。而国内的百度百科和互动百科都在管理层中以公司内部职工为主,百度百科还拥有数量庞大的百度蝌蚪团成员,但是互动百科都是内部员工审核。这样本土化的管理机制显然是基于国内维基网站的商业性定位和性质,但是不得不说,这样的特色的管理体制也有一定的缺点,不利于词条的快速增长。维基百科完全是自组织式,百度百科相对而言是自组织和他组织的结合体。而且维基百科的自我管理规则是公开的,百度百科的规则自然是公司内部的规章制度,公开性和修正性较弱。规则与有序性的关系非常紧密,系统规则保证了系统的持久和健康发展,也是系统有序的重要特征。目前,百度还处于尽可能增加词条量的阶段,对于规则的建设考虑不多。

三、维基网站的争议和未来

中外维基发展的过程中也伴随着来自各方的不同声音,在一次接受采访的时候,《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编委会主席若热·考兹曾经打过一个比方,他说如果把《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比作美国纽约朱莉亚特音乐学院的话,那么维基百科充其量也就是电视选秀节目《美国偶像》。而威尔士几天之后同样用一个音乐山的比喻回应他说,如果《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是轻音乐的话,那么维基百科就是摇滚。虽然根据弥尔顿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中“真理的自我修正”理论,大众协作式的维基网站应该在很大程度上能接近真理,但事实是在关于维基网站的讨论中,持怀疑态度和批判态度的人总能找到他们的理由和例证。

维基网站的客观性、准确性和严谨性都受到人们的质疑,国外许多学校及大学不接受使用维基百科去写正式论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维基网站本身有其互联网时代的特征,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容错性是基本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维基网站缺点的放任自流。如果我们相信公众参与信息的创造与传播是未来传播的必然趋势,那么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应积极应对。在网络信息传播中,只能寄希望于两种力量的制约:一种是技术力量的制约——加速研发能够趋利避害的信息控制技术,其中包括安全维护技术、价值辨认技术、垃圾过滤技术、内容分析技术、信息搜索技术以制约有害信息,提升互联网信息使用的效率与效益;一种是人类自身力量的制约——人类文明道德的升华和人类理性精神的完善,以纯洁互联网使用的动机,增强互联网信息环境建造的公共责任。

虽然对于互联网技术的预期我们无法预测,但是至少个人行为的制约我们还是可以寄希望于维基网站组织机构的进一步改革和管理。当未来网络社会维基网站越来越成为人们知识的来源时,不论是商业性的还是非盈利性质的维基网站,都应该对编辑审核的培训和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

四、国内维基网站的发展方向

相对于维基百科来说,国内的百度百科和互动百科等维基网站的建设还有一定距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

(一)内容编辑技术层面有待突破

在中文维基百科与百度百科的具体编辑功能比较中,百度百科不支持插入表格和公式,也没有讨论区域,这样的功能设置显然会降低百度百科平台内容的专业性和严谨性。而互动百科急需改进的是内容的准确性,互动百科有一些重复内容和“灌水”的内容很容易引起受众体验的下降,导致受众对网站的不信任。

(二)后台审核机制亟待改进

百度百科的管理人员是由志愿者和员工两部分组成,百度百科的审核更侧重政治敏感性。而审核规则是内部制定的没有对外公布,在内容的中立性和质量的全面性上有所欠缺。以笔者作为百度蝌蚪团的经验以及与其他成员的交流来看,百度的审核方面有些形式主义,修改没有外部链接的来源,即使正确也难以通过,而一些文科词条定义即使表达不准确,只要是学术口吻,也会审核通过。这样的机制显然对于词条的科学性会造成不利影响。互动百科的后台审核过于包容了,一些明显广告性质的内容也会通过,审核没有起到应该有的作用。

(三)商业模式仍需创新

我国国内的维基网站可以利用已经积累到的用户数据资源库,在保证用户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挖掘用户数据库的潜在商机,为商家提供市场调查、投票的互动平台。对于经常访问某一类专业性词条的用户进行广告精准投放,基于用户市场调查的结果为商家提供更好的广告策划方案的制定等等。其次在增值服务方面,维基网站也可以考虑针对专业性强、准确率高的专业词条,按照市场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收费服务,百度百科可将目前的“财富值”模式进行升级,逐步改进财富值抽奖的活动,将百度百科商场打造成真正的知识商城。

总的来说,维基网站的发展也走过了近20年,全民生产传播知识的模式呈良好势头发展。精英时代是否已经过去?“草根”文化又能否被扶正呢?尽管存在种种疑问,但全民参与、共享文化大餐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维基技术的本土化对于我国国民科普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义,在信息爆炸、公民新闻和自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维基网站作为一种草根知识共享的平台,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黄菁、杨帆.Wiki知识共享与企业Wiki理论初探[J].图书与情报,2009(01)

2.喻国明.关注web2.0新传播时代的实践图景[J].传媒观察,2007(01)

3.白崇远.《维基百科》的特性及影响[J].辞书研究,2009(02)

4.陆地方.新媒体带来了什么?[J].中国广播,2009(04)

5.常静,杨建梅.百度百科用户参与行为与参与动机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08)

6.张之杰.以维基百科为例试论百度百科进阶之道[J].科学文化评论,2014(04)

7.秦尘.维基:寻找金矿的利器[J].软件工程师,2009(08)

8.罗志成,关婉湫,张勤.维基百科与百度百科比较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04)

9.杰西卡.维基百科:网络时代的巴别塔[J].世界博览, 2006(10)

10.高钢.谁是未来新闻的报道者——危及技术的本质及对新闻报道的影响[J].国际新闻,2008(06)

11.罗志成,关婉湫,张勤.维基百科与百度百科比较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04)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维基百科维基百科
维基百科青年
乐乐“画”百科
爱的最后一课
基于变长隐马尔科夫模型的维基词条编辑微过程挖掘
维基解密大争论:争论固有焦点和在互联网时代呈现的争论新特征
爱的最后一课
APP
探索百科
IBM的监视
超有趣的互动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