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财政同级审计

2015-04-11程晓棠

山西农经 2015年10期
关键词:财政资金审计工作机关

□程晓棠

(沈阳市苏家屯区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 辽宁 沈阳110101)

对于政府经济管理来说,财政管理是其中的关键环节,财政的调节与分配、监督与制约等职能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这是财政非常重要的职能。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入,对财政的审计显得越来越重要。

1 财政同级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同级审计已成为社会发展趋势,但在现阶段,我国财政同级审计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同级审计受到审计外部环境的限制,财务同级审计意识不牢,关系不稳,存在“四难”现象——审计难、处理难、落实难、上报难。大大降低了同级财政审计的质量。另外,审计工作队伍人员素质不均衡,缺乏优秀的业务骨干。宏观意识不强、利害观念深入、区域思想严重等,使得审计人员在财政同级审计中考虑太多后果,出现不敢上报、不敢处理等情况,大大束缚着同级审计的发展。

2 财政同级审计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2.1 同级审计结果缺乏权威性

由于审计管辖权限的限制,财政同级审计在内容上存在很大的一块空白,对一些主要的审计内容没有很好地监督,造成这部分内容最容易让一些“有心思”的人在财政同级审计中找到漏洞和盲点。例如增值税,该税种是由国税部门进行征收,县级审计机关没有权利对其进行审计,这就导致增值税征收因得不到有效的监督而效果不明显。

2.2 审计意识薄弱

大部分审计机关在进行财务同级审计之后并没有很好地进行手续审计工作的开展,在审计报告出炉发现相应问题后,并没有根据问题对财政管理提出相关建议或措施,只是表面上对相关单位进行口头警告或者资金惩处,但这对于财政工作的改善没有多大用处。这种现象的产生也恰恰说明了我国大部分审计机关还是存在审计意识薄弱,审计方法不健全,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2.3 行政体制的约束

我国的行政体制在进行不断改革,我国的财政体制也在进行不断改革,但传统的体制因素依然存在,政府职能还没做到完全转化,社会资源的支配权依然属于政府,对政府的行政绩效缺乏健全的考评机制。而政府间复杂的关系导致了行政管理效率低下,依然影响了财政同级审计的实施。

3 财政同级审计的做法

3.1 应加强上级审计机关对财政同级审计工作的领导

制定统一的审计方案,确立同级审计的重点,利用计算机网络扩大同级财政审计成果。不断创新审计形式与方法,上审下与同级审相结合、财政同级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交叉审计与异地审计相结合等,审计内容围绕财政改革进行,使财政同级审计站有一定的高度,服务宏观决策。

3.2 重点开展效益审计

实行部门预算后,审计监督的领域进一步拓宽,由过去预算执行、决算向预算编制、预算审核拓展,逐步实现从单一的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前、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相结合,审计的重点应向资金使用效益评价延伸。审计机关在开展同级财政审计时,应选择对社会效益有影响以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项目进行效益审计。不仅要关心财政资金的真实合法,而更要关心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怎样,把财政资金的效益审计融入财政资金的真实合法审计中,提高财政同级审计的层次和水平。

3.3 争取各方面对同级财政审计的支持

同级财政审计需争取政府、人大和社会舆论的重视和支持,包括上级审计机关的支持。在开展同级审计时,审计机关要将审计情况及时向政府汇报。上级审计机关要加强对同级财政审计的领导,对下级审计机关在政策法规、人员培训等方面给予业务指导,通过上审下抽查和考核下级审计机关的业务质量。

3.4 加强审后监督,督促做好整改,建立跟踪检查制度

同级审计中查出的问题之所以年年审,年年有,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主要是审后监督制度缺乏,审计结果执行力度不够所致。为了严肃财经纪律,整顿好经济秩序,必须跟踪督办。

4 财政同级审计的注意点

4.1 注意利用重点审计结果

做到全面审计和重点审计相结合,在审查财政同级审计各个方面的同时突出审计重点。例如在审查时,找出差异现象和财政收支中影响较大的项目以及经常出现的财政问题,对其进行重点审计,从而提高财政同级审计的质量。

4.2 注意利用其他专业审计意见

一方面,财政审计要充分利用专业审计的审计结果,根据专业审计的计划安排同级审计。例如对影响财政收支较大的部门实行定期审计或者专项审计,让专业审计和财政同级审计的内容时间充分配合,使同级财政审计能充分利用专业审计结果,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劳动。但需要注意的是同级财政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依然存在性质、内容、范围和目的的不同,所以同级财政审计不能代替专业审计,专业审计结果也不能直接运用到同级财政审计上。

4.3 注意利用多种审计形式

同级财政审计主要是对财税等有关部门在组织财政收入、分配财政资金活动中,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政策、平衡财政收支和财税部门内部控制管理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由于同级财政审计自身特点和局限性,决定了在进行同级财政审计时,需坚持“上审下”的审计方式,这样就可以在克服同级财政审计不足的同时促进同级财政审计的进行。“上审下”与“同级审”在审计内容上基本一致,所以在实际操作时,可双方协调,避免时间和内容的重复。

4.4 注意依法进行独立审计

《审计法》规定,各级审计机关要在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下,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及决算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然后提出审计结果报告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报告。同级财政审计在审计前需经政府批准,审计情况要随时向政府汇报,处理大问题要请示政府,要对政府负责。财政同级审计还要坚持依法独立审计原则,审计的对象和内容按规定程序确定,如查出有关部门存在违反财政收支行为或违反预算管理的行为,依照法律法规,出具审计意见书或者做出审计决定。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了解到现阶段,我国财政同级审计发展还不是很完善,依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为了使同级审计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就需要我们的财政工作人员以及财政教育工作者更加积极地探索和创新审计理念与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财政同级审计体系,推动我国财政审计工作的有效展开。

[1]郭菲.财政同级审计问题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154-156.

[2]朱颖,金勇.论财政同级审计的一体化[J].湖北审计,1995(11):226.

[3]冯爱珍.财政同级审计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3):69-70.

[4]吴天星,罗军华,王艳玲.关于财政实行同级审计的几点思考[J].调查与思考,2008(7):27.

猜你喜欢

财政资金审计工作机关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基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财政税收
加强财政资金监管 打造廉洁高效财政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山西:20亿元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落地
强化使命担当 建设“两个机关”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人大机关走出去的第一书记
打开机关锁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