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中杨的繁育技术
2015-04-11王明洲
□王明洲
(昌图县通江口镇林业站 辽宁 铁岭112500)
银中杨是中东杨与银白杨进行人工有性杂交育种后的雄性无絮品种,树形美观、抗虫病能力较强、速生、耐薄瘠、耐寒。随着目前林业经济与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该树种存在着极大的潜在商机。当前银中杨成活率较低已成为育苗工作人员极为关注的难题,因而,对银中杨繁育技术加以探讨,提高其存活率则极为必要。
1 插前整地
应尽量选择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充分熟化、灌溉便利的沙壤土。扦插之前,将育苗地进行20cm~30cm的深翻,以整平耙进行细打垅,宽垅约为60cm~70cm,若条件允许可在翻地前将腐熟农家肥施入地中。树苗扦插地块须为水稻或其他茬地,地块应处于低洼处,须在秋季翻地后,若土质结块,则当年难以耙碎,针对此类地块可于来年春进行耙地打垅,让土壤松散,确保土壤效果。
2 采剪及保管插穗
银中杨秋采春摘为宜,在割完后将其进行入窖假植处理。当年11月后或者来年3月前均为割条的适宜时间,种条应尽量选择生长健壮、木质化程度较高且无病虫害的萌条。2月末可将种条剪成长约12cm~14cm的插穗,插穗小头直径应大于0.6cm,可根据插穗的具体木质化情况将其径级相应降低。此外,顶芽须饱满,离上剪口约1cm~1.5cm,剪口应平齐,无毛刺、光滑、不劈裂、上平下斜,1捆以100穗为宜,做好分级处理以方便对苗期进行管理。
采条须于秋季叶落后或者春季输液尚未流动时进行,该时期树木所含营养物质较为丰富,因而扦插具有较高成活率。在采条时,可选用修枝剪或镰刀,采条应注意留桩,母根留根约3cm~5cm,不可对树皮和休眠芽造成损伤。在对扦插苗进行保管时,可将其放入苗木窖,并以干净湿润河砂埋藏,且窖内温度须低于0℃。若无贮藏条件则可选择房屋的背风阴凉处,在挖好埋藏沟后,将细湿砂铺于底部,砂穗相间,成层放置,应将剪口平面向上放置,摆放一层,铺盖一层湿砂子,高度须不超过1.5m,在最顶层铺盖的湿砂子应超过10cm,以防止发烧。若条件允许,可放置一层冰块与雪,以防止插穗在扦插之前升温。此外,周围须封严并定期进行检查,以避免因失水风干、气温上升等而导致插穗出芽甚至发热霉烂。
3 插穗处理与扦插
插穗前须将其全部浸入水中,水浸泡后其内部水分更为充足,进而促进其内部物质进行转化,软化皮层,有助于形成愈伤组织。在扦插后无需大量吸水,故应减少浇水的次数,使得地温增加,促进插穗生根。其中,浸泡时间通常为24h~48h,ABT生根粉浸泡效果良好。①扦插育苗时间:通常选择5月8日,最晚不宜超过5月20日,通常气温为12℃~16℃,土壤温度则为8℃~11℃。若春季回暖晚且地温较低,插穗得以妥善保管,则可将扦插时间适当进行推迟;②扦插密度:垄宽约为60cm~70cm,株距约为10cm。扦插时应将下切口垂直插于垄上,而上切口则同垄保持水平。在扦插前应对苗圃地灌透底水,以软化土壤,防止扦插时将插穗表皮擦伤,在扦插后还需灌透水,从而确保插穗与土壤紧密接触,提高成活率。
4 扦插后田间管理
从扦插到成活的近两个月中应根据天气与土壤含水量具体情况进行3~5次的足水浇灌。此外,及时除草、松土与摘芽也极为必要,摘芽次数应超过8次,摘芽时应做到摘早、摘小与摘了,确保种条质量。若条件允许可于扦插前施加农家肥,将有助于苗木质量的提高,不可施加化肥,因化肥极易导致瘪芽、瞎芽、徒长及木质化差等不良现象,对种条质量与剪穗数量产生影响。
5 病虫害防治
银中杨抗病虫能力较强,但苗期与幼林阶段极易遭受青杨天牛、白杨透翅蛾及柳蝙蛾的虫害,可采取以下防治措施:①对苗木进行严格检疫,严谨存在病虫害苗木的调入、调出与造林,针对受害苗木应予以烧毁,防治蔓延;②加强对苗木抚育的管理力度,增强树势,以对病虫害侵入进行有效抵御。
结束语
银中杨选育成功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寒冷地区提供了极为优良的绿化树种,当前该树种扦插成活率较低,通过对其扦插前、扦插时及扦插后多方面管理及扦插技术进行完善、优化,将有助于提高其扦插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