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低语境视角下中美观念表达类谚语差异

2015-04-11孙丽安徽工程大学安徽芜湖241000

关键词:谚语跨文化观念

孙丽安徽工程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高低语境视角下中美观念表达类谚语差异

孙丽
安徽工程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通过剖析中美文化中观念表达类谚语,揭示观念表达模式与深层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些谚语所表现出的价值观差异主要源于双方语境文化的差别。增强跨文化意识,有效识别高低语境下不同的行为特征,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

谚语;观念表达;高低语境

一、引言

谚语是人类在长期实践中创造的简洁凝练的语言,是生活经验的总结。培根把谚语称为“一个民族‘天才、机智和精神的体现’”。作为民族智慧的精髓,谚语既反映了人类认知的共性,又体现出各民族的个性。由于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关于语言和言语的谚语反映了人类对自身独有的语言技能所持的微妙而复杂的认知。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大量观念表达类谚语,如:“一言既出,驷马难追”,“The squeaky wheel gets the grease”。这些谚语所体现出的人们对“说”的态度存在较大差异。本文试图从此类谚语入手,结合传播学高低语境理论阐述中西方语言表达心理的差异,为跨文化交流实践提供参照。

二、文献回顾

目前国内对英汉谚语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从文化视角研究谚语所体现出的文化差异[1][2];从句法角度探究谚语内部结构与语义的关系[3][4];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谚语的认知推理过程及架构功能[5][6];从翻译视角论述谚语翻译的理论和策略[7][8]。多数研究从谚语的理解和结构的把握入手,探讨谚语翻译策略和方法。相对而言,针对观念表达类谚语并结合传播学理论探讨民族文化心理的研究比较有限。柳香丹对日韩谚语进行的对比研究,重点关注了与“说”有关的谚语,阐述日本人和韩国人语言表达心理的差异[9]。而迄今少有学者对英语和汉语中观念表达的谚语进行类似研究。本文从中国和美国主流文化中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与“说”有关的谚语,先阐述这些谚语中体现的人们对表达观点的态度差异,再挖掘这种差异产生的根源。

本文主要以Hall的高低语境理论为分析视角。高低语境理论主要关注社会文化背景在跨文化交际中所起的作用。高语境文化强调以间接方式表达思想、观点和交流内容,在提出不同观点时,讲究语言表达婉转;低语境文化更强调直接通过语言进行沟通和交流,较少通过语言以外的途径传达信息[10]。

三、中美文化中观念表达类谚语及其含义

言语行为也是一种社会实践,人们对待言谈的态度体现出各自的文化价值观念。了解并熟悉这部分谚语有助于我们洞察人们对待这一最普遍的社会行为所持观点,从而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1.中国文化中“说”的谚语的含义

汉语中不乏与“说”有关的谚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意出《论语·颜渊》,即: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祸从口出”出自晋朝傅玄《口铭》,即:灾祸从口里产生,说话不谨慎容易惹祸。“言多必失”出自《鬼谷子·本经符》,告诫人们话说多了一定有失误。“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出自《老子·五十六章》,即:明智的人不随便说话,随便说话的人没有真知灼见。这些谚语多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下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即:谨言慎行。逞口舌之快,不注意言语的轻重对错,不仅会给他人带来伤害,即:有损他人“面子”,而且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中国文化下,沉默是酝酿的过程,厚积然后薄发;夸夸其谈往往被鄙为思想浅薄,滔滔不绝常被视为咄咄逼人。

2.美国文化中“说”的谚语的含义

美国主流文化下也有很多观念表达相关的谚语和习语,如:“The squeaky wheel gets the grease”(吱吱响的轮子先上油)体现出的是社会对积极表达个人诉求的肯定态度。“A man’s tongue is his sword”(唇枪舌剑)把语言比作锐利的武器。“The road to the head lies through the heart.”告诉人们要影响他人的观点,先要引起对方情感上的共鸣。“speak up”,“say what is on your mind”,“we need to talk about it”更是常出现在生活中,这是因为美国人把说话当做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通过语言交流才能沟通双方的思想,交换彼此看法,从而解决问题。只有坦诚直率地表达自我,才能处理好自我和外部世界的关系。

由以上列举的中国和美国文化中“说”的谚语可以看出:中美在个人观念表达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文化崇尚“谨言慎行”,而美国文化倡导“直言不讳”。这种差异的产生并非偶然,而有着深刻的文化价值观根源,下面从传播学高低语境视角进行分析。

四、“观念表达类”谚语的文化解释

为了区别不同文化中交际对其环境的依赖程度,Hall提出了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的概念:主要信息经由语境传播为高语境文化;主要信息编码为具体语言形式传达则为低语境文化。

1.高语境文化与“谨言慎行”的语言观

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模式使群体内部有较高的“同质性”,语言并非交际的唯一手段,相反,大量信息被蕴含在预先设定的语境中;此外,受到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人们认为人性是善恶阴阳对立的组合,体现在交际行为上,意味着交际参与者必须注意交际情景,维护交际的和谐顺畅,不应在交际中过于标榜自我。因此,高语境下的信息传播多采用间接形式,话留三分,尤其对负面信息,人们很少以语言的形式进行明晰表达,而多以非语言途径,如距离,表情,沉默或对相关信息的回避来隐晦地传达。[10]“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祸从口出”“言多必失”体现的都是人们对于观念表达的谨慎态度。高语境交际者发言前,习惯对语境进行综合考虑:如:交际发生的环境,交际的意图,事情本身的性质,对方的社会背景,自己与对方的关系亲疏,对方的姿态神情,对方何时沉默。这些因素决定哪些信息可以通过语言形式进行传播,哪些应通过间接方式婉转地传达,如何措辞让对方既领会自己的意图,又不让对方“面子”受损,在维持双方和谐的社会关系的前提下寻求解决之道。在信息的理解上,高语境文化把理解责任更多地归于听话者:听话者有义务把交际置于语境下理解信息,不仅要关注对方的“一面之词”,还要挖掘“言外之意”。高语境文化强调人们之间的互相信任。在此基础上,察言观色,揣摩事件背景,才能准确理解对方的意图。“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是对高语境信息传播特征的最好概括:很多信息是不需要,也不应该用语言说出来的,过多的表达未必能够取信于人,高语境的交际活动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

2.低语境文化与“直言不讳”的语言观

相对而言,作为低语境文化典型的代表,美国社会的多元性使人们共同的经历有限,共生语境稀薄。因此在交际的过程中需要将信息完整准确地付诸于语言表达,才能达到交际目的。这种习惯有着深厚的传统:西方文化一直以来就强调演说的重要性:“A man’s word is his sword”把语言比作了利剑,进可攻退可守。美国人对拥有大量词汇和卓越语言表达能力的人常怀有崇敬之情,原因正在于此。低语境文化下交际者比较强势,活跃,对谈话的主导性较强。“The squeaky wheel gets the grease.”鼓励人们勇敢地表达个人思想,积极参与交际活动,以实现个人目的。在信息理解方面,低语境文化把责任更多地归于说话人。听众有任何的疑问,说话人都有义务给予清楚明晰的解答。低语境文化的交际者很少寻求语言以外的信息。委婉迂回的表达方式在他们看来不仅信息不足,还被认为缺乏诚意。沉默是高语境文化中常用的交际手段,而在低语境文化中,沉默意味着交际出现了危机,无端沉默是无礼的表现。[11]因此,一旦出现沉默,美国人就会急于用语言填补,以打破尴尬,他们甚至会直接鼓励对方“speak up”,“say what is on your mind”。

3.语境文化差异导致的交际障碍

由于中国的高语境文化背景,交际者偏好用间接婉转的方式表达自我观念,并把理解信息的责任置于听话者身上,如果对方不能体察出其“言外之意”,误解了其真实意图,就会导致交际障碍的产生;由于美国的低语境文化背景,交际者多以直截了当的方式传达信息,听话者存在任何疑问都被鼓励积极提问,如果对方来自于高语境文化,就会出现一方不停追问,一方却力图礼貌委婉的场面,难以实现有效的沟通。

五、结语

谚语作为人们生活经验的总结,是了解民族文化的一扇窗户。本文通过剖析中美观念表达类的谚语,分析了人们在观念表达上的态度差异,揭示了观念表达模式与深层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中美文化中“说”的谚语的差异主要源于双方语境文化的差别。因此,只有增强跨文化意识,有效识别高低语境下文化下不同的行为特征,才能达到提高跨文化能力的目的。

[1]温洪瑞.英汉谚语文化涵义对比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2004(4).

[2]宋悦兰.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9).

[3]沈怀兴.汉语谚语中关联法的应用[J].语文研究,2005(4).

[4]倪景亚.英语谚语的句式结构和修辞特点[J].韶关学院学报,2003(5).

[5]汪少华.谚语、架构、认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6).

[6]李沿围,朱丽颖.基于隐喻认知的英日汉谚语对比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11).

[7]刘新义.归化异化各得其所——从谚语翻译谈归化和异化翻译法的应用[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1).

[8]朱乐红.英汉谚语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J].外语教学,2000(3).

[9]柳香丹.日韩谚语对比研究——以‘说’有关的谚语为中心[D].延边大学,2005.

[10]Hall E.Beyond Culture[M].New York:Double⁃day,1976.

[11]唐德根,章放维.两种会话方式与高低语境文化[J].东南大学学报,2005(5).

(责任编辑:武 亮)

孙 丽(1983-),女,安徽六安人,安徽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

2015-05-08

H03

A

猜你喜欢

谚语跨文化观念
维生素的新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健康观念治疗
说说谚语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谚语趣画(一)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