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时代的高职课程建设*
2015-04-11钟慈方
钟慈方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广东 深圳 518055)
MOOC(慕课),简单地说就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它超越以往的网络课程、公开课程等在线教育,在短短几年内风靡全球,并引发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笔者认为除了视频转码技术和云计算技术飞速发展等技术因素以外,主要因为MOOC不仅仅是包含完整课程教学资源的技术系统,而且是一套完整的在线教学与学习体系,具有精细化、社交化、互动化和数据化等特点,其教育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更加先进。本文从分析MOOC特征着手,探讨MOOC时代的高职课程建设,促使高职课程建设适应时代的发展。
1 MOOC特征
1.1 以短视频为基本教学单元的精细化课程教学设计
MOOC根据人的认知和集中注意力的时长等客观规律,将原来50分钟一节课时的内容碎片化,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并将每个知识点精练再精练,进行以短视频为基本教学单元的精细化课程教学设计,短视频一般3-10分钟,每个短视频之间由许多小问题或小游戏穿插其中连贯而成,组成一个动态可控的有机体,使得各种学习材料在学习过程中灵动起来,引导学生主动进入学习,并让学生沉浸其中且对学习节奏具有一定的控制权[1]。
1.2 以“翻转课堂”为主的MOOC教学理念
MOOC教学理念是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与学反转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是一种从美国开始,现逐渐在全球流行的创新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课前和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在课堂上则主要进行交流讨论或提问答疑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转变为以培养能力为主,终结性评价转变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2]。
1.3 MOOC借助即时反馈的交互式系统强调社交化和互动化
借助即时反馈的交互式系统,MOOC实现了对学习者的即时反馈,教学过程强调在线互动,学习社交化,如网上论坛、答疑互助、线上作业、作业互批,学习者之间相互提问,相互解答,相互评价,更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学习平台成为一个“亦学亦师”的讨论平台,能够鼓励和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与思考,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1.4 MOOC基于“学习大数据”实现个性化服务
MOOC平台提供了数据留存和数据挖掘功能,且数据是非人工的机器全程观察和录入的过程,学习者在上网浏览的每一次行为和轨迹都会被记录下来,这些数据在被收集后再进行分析处理就是学习大数据了。教师能够随时调用这些学习大数据,掌握每个学习者的学习状况并能及时进行反馈指导及推荐学习资源,持续改进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设计,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服务[3]。
2 MOOC时代的高职课程建设
高职院校是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职业院校,高职课程主要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来开发建设,近年来从规模上和质量上都迅速发展。但是,由于教学时间和实训设备等方面的限制,高职课程普遍都觉得课时不够用,所以,MOOC平台提供的视频等学习资源对高职学生很有帮助,他们在课堂上消化不了的知识或技能可以在课堂外通过视频反复学习,或观摩教师的实训示范进行反复模拟实训。另一方面,高职学生相对于普通高校学生,入学成绩较低,学习能力、学习自觉性和自主性都较差,高职课程完全按MOOC形式进行建设不合适,但可以学习、吸收MOOC先进的课程设计理念、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建设和改革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和教师的积极投入[4]。
2.1 高职院校应直面挑战,将MOOC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战略
互联网改变了很多传统行业的形态,不可避免地也会给教育带来巨大影响。由于人们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每一次重大的技术革新,人们往往会高估新技术对当前一两年的影响,同时又会低估十几年以后的影响。MOOC作为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应用新技术使教育与技术充分融合,更新了教学理念,改进了教学手段和方法。虽然还没有达到颠覆传统教育的革命,但给教育带来了改变。同时,随着移动与泛在通讯交互技术的巨大发展,学习不再只依靠纸质书籍、学校教育,想学习的人,只要拥有一部联网电脑或手机,就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进行学习,时代已为MOOC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所以高职院校与其在未来仅仅依靠校园生活来吸引学生,不如直面挑战,将MOOC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战略[5]。
第一,积极与 MOOC联盟或企业平台开展合作,为MOOC的制作和运行提供良好的网络支撑环境、运行环境和优质服务。
第二,以MOOC建设为契机,制定鼓励教师积极参与MOOC建设和应用的激励制度,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探索在线学习、混合学习、翻转课堂等创新教学模式,大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改革深度融合,将MOOC式教学理念深入到每个教师的课程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行动中。
第三,对现有高职课程分类改造、转型升级,结合本校特色,推出本校的名师名课,积极扶持本校的教学名师、教学明星,形成示范辐射效应。
第四,在建设MOOC的过程中,同步开发数字或纸质教材,引入出版机制,吸引教师投入到MOOC建设中去。
2.2 教师要抓住MOOC发展新机遇提升课程建设能力
在互联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与网络共生的一代,他们在网络环境中出生、成长,获取知识也习惯从网络任意获得。教育生态正在向开放转型,知识更新快,追求学习效果而非学历教育,MOOC应势而出。如果学生能在网上找到与自己在校学习相同的课程,且是名校名师的MOOC,那么除非教师在教学上更有吸引力,否则学生不会再有兴趣去课堂听课。
MOOC对教师来讲是威胁也是机会。对于积极迎向MOOC挑战的教师来说,MOOC上丰富的教学资源,能为教师备课授课提供源源不断的教学素材和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师要抓住MOOC发展新机遇提升课程建设能力,开放心态,改变对网络教学的看法,提升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能力,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授课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将全球范围内的优质课程资源拿过来充实到自己的课程教学当中;积极学习探索MOOC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尝试拍摄适合自己课程和教学风格的MOOC微视频,用以代替教师做重复知识传授,而腾出来的课堂时间开展主动学习活动,组织学生讨论和答疑,促进学生思考与学习,课内课外紧密结合,教师也将从独角戏转变为团队工作,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共同成长[6]。
2.3 以短小精炼的知识点为基本教学单元进行精细化课程教学设计
教师以MOOC教学理念改造课程教学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以短小精炼的知识点为基本教学单元进行精细化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如何设计教学内容,更要考虑如何设计才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如哪个环节适合互动提问?有哪些知识点需要学生去主动探究或创作?不单单将课程内容碎片化成若干知识点,更要考虑适合的讲授形式,考虑每个知识点在短短3-10分钟内讲清讲透的表达方式,注重模仿职业场景、工作任务、工作流程进行教学设计,找到合适的教学节奏,形式多样,中间再考虑用小问题或小游戏进行互动,或者穿插一些视频,使学生容易被课程吸引住,促进学生的学习。
2.4 重视课堂内外的互动和互助
在课堂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从主讲的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策划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言,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有条件的课程,可以边上课边录制视频,然后将视频放在课程网站上,并在课程网站上增加课程在线论坛,鼓励学生在课外关注并应用课程在线论坛。为了让课程在线论坛吸引学生参与,教师可在论坛上设置一些趣味话题:学生背景调研、课后作业讨论、当今热点话题。通过论坛提供的工具:赞、踩、评论、加分、纠错等让论坛成为一个更方便的学习区域。学生通过在线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制定学习计划及线下活动。慢慢地,当学生已适应在网上视频学习后,教师可以将在线视频作为教学的线上环节,要求学生在课堂外先“听课”,在课堂内则侧重于深入的分享、探讨和问题解决,有助于教师从一个讲授者、讲解者真正变为学习的激励者、启发者角色转变。
2.5 重视基于“学习大数据”的教学质量分析
我们目前正在步入一个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的数据不再是以人的意识作为传输,更多的是来自大数据自身对于事物的发展和判断。数据具有多样化和海量化、快捷性和灵活性的特征,会对我们的教育带来巨大的影响,谁能更好地把握大数据,谁将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更多的主动权。学生在课程网站上观看了哪些视频,看了多长时间,看了几次,提问了哪些问题,与其他学习者交流讨论了哪些问题,做了哪些仿真实训,进行了哪些小测验,这些学习过程中的任何学习行为,都会在后台服务器上留下记录。这些记录构成了“学习大数据”。所以高职课程建设要与时俱进,重视基于“学习大数据”的教学质量分析,通过分析和挖掘“学习大数据”,可以知道学生学习的难点在哪里?对哪些内容更感兴趣,从而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有助于教师发现潜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完善课程,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3 结 语
MOOC的兴起让任何想学习的人都有机会接触名校名师名课,也给高职院校带来挑战和机遇。在面对MOOC的挑战和机遇时,高职院校和一线教师要做出清醒和智慧的选择,不能走极端,唯MOOC化或完全拒绝,但可以慢慢学习、融入、渗透到现行的教育教学中,将自己独具特色的课程放到MOOC平台共享,将自身的优质课程推广到全国甚至全球各地,一同探索,既为本校增加校园活力,也为其它高校师生、社会大众增加学习机会。
[1] 刘锐,王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5):26-32.
[2] 何朝阳,欧玉芳,曹祁.美国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148-151.
[3] 桑新民,谢阳斌,杨满福.“慕课”潮流对大学影响的深层解读与未来展望[J].中国高等教育,2014(3):12-15.
[4] 钟慈方.高职院校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优化策略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57-59.
[5] 李斐.“慕课”带给高校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高等教育,2014(7):22-26.
[6] 李晓东.“慕课”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与对策[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