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现状及分析理论重构
2015-04-11南志涛
南 志 涛
(商丘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现状及分析理论重构
南 志 涛
(商丘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新农村建设和“三农”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培养具有建设力和创造性的人才。但是,近些年来,在教育价值取向的层面上,农村基础教育却面临着明显的冲突和危机,为了冲出这种困境,有必要对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理论加以重构。
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理论重构
目前,随着农村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处于体制大调整和观念大变革的重要时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2010年7月27日正式出台,《纲要》指出:“未来十年要重点突出农村学前教育,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为了满足留守儿童住宿的需求,要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同时,要加大对中西部贫困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扶持力度,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进程。”在这种局势下,农村基础教育要从教育观念的革新出发,加快发展步伐。
一、 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内涵
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中,主要包括了变革性、两面性、导向性三个层面。首先,社会条件的变化是个人主观意识变化的依据,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变革性是集中反映。在我国的农村社会系统中,农村基础教育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什么是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变革性呢?在教育实践中,教育价值理论体系要进行自我更新,才能保障复杂价值需求关系。因此,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面对正确的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变革性时,我们要给予新的发展空间,促使教育价值理论体系能够快速地发展,尊重农村社会教育运转规律,从而超越原有的教育价值取向,并合理地修正。其次,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两面性能够有力地推进农村社会的发展,促进农村儿童的成长,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原动力。在促进个体成长的过程中,教育价值取向的两面性始终离不开个人发展的需求。可见,教育价值观体现出了教育的社会价值,承载了个体和社会共同的价值,从而使教育价值观获得了两面性。
实际上,农村基础教育价值观的两面性在本质上是和谐统一的。在实践的过程中,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具有时代协调性,因此,如何确保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平衡性呢?这就要使农村基础教育和个人价值保持一致。并且在一般情况下,在农村基础教育实践活动中,实然的教育价值取向是由现实条件决定的,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而在理论的建构上,应然的教育价值取向具有最直接的导向。由此,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逐渐趋近多元化,我们要分清农村基础教育的实然性和应然性,才能对复杂的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作出理性的评价[1]。
二、 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现状分析
(一)农村基础教育的主流价值取向分析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主流价值取向包括“离农、为农、折中”。首先,在城乡概念的地域性上,工业文明的产生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划分,萌生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在城市文化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农村文化成了弱势文化,处于停滞的状态中。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热潮,更多的农村人开始带着对城市生活的无限向往,为了改变自身弱势的状态,他们纠结在众多“跳农门”的渠道中,“离农”的热忱逐渐地变成了“跳农门”的盲目追求。在“工具论”教育价值观的影响下,农民想利用农村基础教育使其子女能够进入城市生活,于是,在这种价值观念下,对农村基础教育的价值选择达成了一致性。由此可见,在理论背景和现实需求的共同作用下,“离农”教育价值取向代表了很多农民的教育意愿,逐渐掌握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其次,近些年来,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而农村的发展没有跟上时代的节奏,农民还处在温饱阶段中,农民的生活环境并没有得到多少改善,这使人们将目光转向了农村教育所承担的义务上。而在“离农”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下,很多农村基础教育培育的人才不愿意留在农村先后融入城市,寻找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因此限制了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对于城乡基础教育来说,我们要重视“离农”价值取向对教育工具性价值的过分彰显,不能忽视城乡间巨大的文化差异,避免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文明传承受到更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因而在“离农”价值基础上,逐渐形成另外一种价值取向——“为农”价值取向。而为了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实现农村基础教育的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诞生了“折中”的教育价值取向,其核心是倡导农村基础教育的现代化,标志着我国农村教育价值体系进入了新一轮的质变中。以农村基础教育的自身价值为导向的“折中”教育价值取向,预期站在教育“育人”的立场上,以“育人”为核心,全面促进农村儿童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2]。
(二)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面临的问题
21世纪以来,农村教育价值观在教育现代化的引导下,逐渐地回归到“教育本体论”上来,“离农”和“为农”价值取向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折中”价值取向则应运而生。由此,农村基础教育的指导价值取向陷入“半真空”的状态中,出现了“三足鼎立,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在理论和实践上,使农村基础教育陷入并存发展的僵局之中。首先,长期以来,在农村基础教育中,“工具论”教育价值观的惯性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跳农门”的思想产生了“离农”教育价值取向,致使农村基础教育表现出很强的“应试性”,逐渐成了农村孩子求学的主要动机。一方面,在农村学校中,由于教育内容和现实生活不能很好地挂钩,使很多农村儿童,不愿意上学,产生了“厌学连锁反应”,加重了农村儿童的认知负担,中小学辍学现象严重,从而导致农村教育规模不断地缩小。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很多农村学生游离在城乡之间,成了“边缘人”,出现了“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严重地威胁了农村基础教育的根本地位。其次,“为农”教育价值取向在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通过国家的教育经济投入,为农村经济建设培养实用人才,从而实现教育的经济价值。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是依靠收取教育费和学杂费来维持的,并不是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支出。同时,自国家实施税费改革以后,很多企业不再投入或者投入极少的教育经费,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源受到了影响。“为农”价值取向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经济功能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使“为农”价值取向也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中。另外,“为农”价值取向强调以“育人”为核心,倡导城乡基础教育体制的均衡设计,却忽视了我国教育价值观的历史背景,缺乏足够的价值论体系支撑。同时,我国社会的民主化进程在加快,但农民民主意识还具有“小农意识”,在这种情境下,“折中”价值取向无法取代“离农”和“为农”价值取向,很容易造成歪曲农村基础教育“折中”的价值取向,从而使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陷入理论混战中[3]。
三、 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理论重构
(一)价值取向重构的依据
首先,为了实现农村基础教育归属的价值预期,“离农”、“为农”、“折中”三种教育价值取向必须使农村基础教育朝着一个固定的价值目标迈进。事实上,农村基础教育之所以有今日复杂的价值取向,是由于不同时期的教育价值定位具有不同的立足点,而这种历史性的视域局限性,具有不同的侧重表现形式,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进步。如果将城市文化移植式地置入农村基础教育系统中,农村基础教育中的文化本质就会同时消解。如果把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定位的立足点放在“农村”,那么农村和城市基础教育的同质性也将不复存在,从而导致农村基础教育以独立的形式存在,教育价值定位的方式也会流于形式化。因此,农村基础教育是一个阶段性存在的概念,以“公平性和普及性”为价值定位的参照,坚持农村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基础性”为价值定位参照,保持教育价值取向整合的定位态度,价值定位立足点要落在“教育”之上,深入地诠释教育价值定位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获取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其次,从宏观层面上来看,为了实现社会和个体价值,农村基础教育价值观要“以人为本”,实施全方位的“素质教育”。从政治战略角度上来看,农村基础教育要制定基础的教育方针,充分考虑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从振兴农村角度上来看,坚持“教育先行”的观点,关注农村儿童的全面发展,以“基础”为核心,以“普及”为目的,调节好教育投资的比例,从农村基础教育的全面性出发,使每个农村儿童得到均衡的全面的发展。从微观层面上看,为了形成一个以学生价值实现为根本的参照,农村基础教育的价值会朝着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实现共存共荣的价值生成网络,即:学生——教师——家长。因此,在农村基础教育中,农村基础教育价值观要最大限度地整合三者的教育价值需求,协调三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实现自我的价值创造,围绕着“人的发展”这一本体论,拓展学生的身体成长和精神视域。
再次,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整合的核心精神是:正确处理客观基础和主观前提之间的位置关系,认识教育参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把握教育活动的客观规律。在重构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时候,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原则,从国情和农村教育的现状出发,以民主创新的时代精神确保相关主体的根本利益,重视满足主体价值的需求,激发主体价值的创造,满足农民社会化的要求,把价值期望和价值教育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农民的个性发展。
(二)“多元呈现”价值取向的构建
首先,人不是抽象的存在物,在不断地自我塑造的过程中,也改变着身边的世界。这种生成性的循环往复,决定了人必须要不断地学习。而社会通过各种机构,把人改造成自己的资源和理想的托管者。为了唤醒教育主体的意识,教育将人类的文化遗产不断地展示给新生个体,发挥着“呈现”的作用,并丰富着主体的创造思维活动。农村中小学作为专门的制度化教育场所,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是为了唤醒农村儿童的现代理性,实施的是一种经过选择和重组的理论式教育。为了使农村儿童生活世界转化成文本世界,农村基础教育要进一步促进这两种教育形式的内部融合,从文化复兴入手,遵循文化的呈现规律,使农村儿童能够作出自由理性的选择,能够正确地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其次,实现文化价值是农村基础教育“多元呈现”价值取向的先导。通过建立整合目标模式的教育模型,在“教育本体论”价值观的指导下,以赋予农村儿童适应现代社会生存的身心基础为目标,顺应城乡一体化和知识多元化的价值趋势,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最终实现教育文化、个体、社会价值的统筹。农村基础教育“多元呈现”价值取向要坚持“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生存需求的现代人”的原则,以“整合目标模式”为主要方式,通过每一组个性化的“课程表达式”,以课程的“目标模式”为理论基点,积极地倡导课程设计的现代化,从而培养出具有创造精神的公民。为了建立现代化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学模式,“多元呈现”教育价值取向把“生活教育理论”转变成了“现代生存教育理论”,使农村基础教育源于生活世界,指向农村未来的发展。在教与学的统一下,“现代生存教育理论”巧妙地融合了生存论和哲学的基本思想,建立了现代教育价值实现模式,实现了农村儿童生活世界和书本世界的教育价值。 在农村教育环境下,学生被教师占据着,不能突显农村基础教育的个体价值。农村儿童长期处于文化漂泊的状态中,其创造性被扼杀,使城市和乡村之间的文化不能进行正常地交流。因此,师生关系要具有深刻的教育价值,为未来社交关系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主体间师生关系不仅恢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重塑了农村文化形象,从而实现了农村基础教育的文化价值,有力地推动着城乡社会一体化的进程[4]。
教育价值不属于任何事物,教育价值取向兼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是教育价值的实现方式,也是对教育价值观的主观选择。而农村基础教育的“多元呈现”价值取向,立足于“农村教育”,顺应“教育本体论”,能够缔造出实际性、基础性、简易性的教育价值实现方式,最终使每一个农村儿童都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1]石爱虎,霍学喜,王征兵.我国农村教育的困境及其成因分析[J].科技导报,1995(10).
[2]洪俊.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兼论农村教育必须坚持为“三农”服务[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3]山长理.当前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
[4]田夏彪,张琼.当前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误区及其危害[J].教育探索,2009(2).
【责任编辑:孙艳秋】
2015-03-16
南志涛(1979—),男,河南商丘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G40
A
1672-3600(2015)07-01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