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总目录

2015-04-10

哲学·政治

西方个人主义的缺陷及其在中国的际遇………………………………………………………高永平(第1期)

现实的个人概念的生成逻辑及理论意义——《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现实的个人辩证法研究………………………………张永庆(第1期)

哈曼“美学”与“语言学”中的语言哲学及问题(上)………………大卫·潘(David Pan)陈定家译(第2期)

哈曼“美学”与“语言学”中的语言哲学及问题(下)………………大卫·潘(David Pan)陈定家译(第3期)

从时代的高度构建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形态——评叶险明教授《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构建》…………………………………………魏海香(第3期)

说西-道东:中西比较和解构……………童明(第6期)

经济·法律

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约束力研究……肖竹(第1期)

反垄断法民事责任认定的实体性判断规则体系研究——以责任构成要件为基本视角…………………………………………………………李承运(第1期)

中等收入的“增长陷阱”:一个“适宜制度”的视角………………………………………………韩忠亮(第2期)

减记债的定价模型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研究…………………………………………吴先红 徐丽娜(第2期)

中国房市和股市财富效应之比较实证分析(1994——2013)………………………………………陈伟(第2期)

试论全国人大调查权与审判权的界限…………………………………………………………郑贤君(第3期)

澳门博彩债务在内地的司法追偿研究…………………………………………………………刘晓兵(第3期)

政府投资行为的结构主义分析及其对制度逻辑的启示…………………………………………孙放(第3期)

上市公司混合并购的财富效应研究…杜勇宏(第3期)

中国制定“反就业歧视法”问题分析……………………………………………………曹义孙 徐航(第4期)

中国和平时期废止死刑问题论析……黄晓亮(第4期)

文化多样性影响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的实证研究——基于面板VAR模型的分析…………………………………………………曲如晓 曾燕萍(第4期)

基于空间形成视点的城市与农村关系的再考察………………………………………………王鹏飞(第4期)

大数据与区域经济发展…………………曾宇(第4期)

论中国特色宪法监督体制的完善……杨福忠(第5期)

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党政互动模式:角色难题与解决路径………………………………………林鸿潮(第5期)

网络谣言的宪法规制……………刘浩 王锴(第5期)

中国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研究………黄祖帅(第5期)

产品责任归责原则之反思与确立……沈向华(第5期)

社会诚信制度有效运行的道德基础——公民道德感和道德权利的视角………………………………………………………王淑琴(第6期)

当前中国泄愤类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应对策略研究……………………………………………白彦(第6期)

从信用的内涵与构成看大数据征信…吴晶妹(第6期)

科技成果评估中主观方法的量化改进研究…………………………………………韦颜秋 邹立尧(第6期)

历史·文化

讲史料 论治学——读齐世荣先生《史料五讲》书后………………………………………………………瞿林东(第1期)

史料扩充与历史认知——读齐世荣先生《史料五讲》的一点认识…………………………………………………李凯(第1期)

博览善择举重明轻——读齐世荣先生著《史料五讲》的几点启示……………………………………………朱露川(第1期)

清代中后期江西商人长途贩运的经营方式——《江西商人经营信范》的经营史解读之二……………………………………………刘秋根(第1期)

祖宗与正统:北齐宗庙变迁与帝位传承…………………………………………………………姜望来(第1期)

宋代州县仓管理制度初探………………杨芳(第1期)

殷人重视白马补证——以一则重要缀合为例…………王红(第1期)

记20世纪40年代中期燕京大学历史系的几位教授…………………………………………齐世荣(第2期)

唐代乡饮酒礼与地方社会……………游自勇(第2期)

包拯及其与同年关系论略——兼论包拯稳立宋仁宗朝之原因………………………………………………………杨高凡(第2期)

尊师崇学的历史考据学家崔述及其门人陈履和………………………………………………刘文英(第2期)

《1352年叛逆法令》对英格兰王权的显性制约与隐性维护………………………………………裴幸超(第2期)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孤舟”——陪伴父亲度过最后的日子……宁欣(第3期)

蜀吴控制下江陵军事地位之演变………宋杰(第3期)

变革与转型:南宋民事审判“断由”制度生成的历史成因、价值功能及意义论析…………………张本顺(第3期)

论北宋时期的“入閤仪”………………李芳瑶(第3期)

《惠安王忠孝公全集》与明末清初闽台史事……………………………………………………陈支平(第4期)

古代历史的西方未来……………………………………………奥斯温·默里李立华译晏绍祥校(第4期)

英格兰都铎王朝前期的国王加冕礼与王权………………………………………………………张炜(第4期)

冷战早期美国应对种族危机的公共外交…………………………………………………………于展(第4期)

民国北京五金行联号经营模式分析——以万和成联号为中心………………………………………………………卢忠民 郗志群(第4期)

别样的院史……………………………郝春文(第5期)

元江浙行省户籍制考论………………李治安(第5期)

元后期杨维桢仕宦及其他………………向珊(第5期)

明初江南遗民的政治生态与命运沉浮…展龙(第5期)

宋代的《须知》及其价值………………范建文(第5期)

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齐世荣(第6期)

《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所见荫补拟官文书类型再考释…………………………………………刘江(第6期)

两宋熟状考述…………………………王化雨(第6期)

关于北宋的“大敕系衔”…………………张祎(第6期)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释文商榷……邬文玲(第6期)

文学·语言

音随义变 构成新词——兼及古音研究的方向………洪成玉(第1期)

甲骨文中的频率副词…………………黄天树(第1期)

“现代人的孤绝感”的现代主义表达——台湾剧作家马森话剧创作新论………………………………………………………胡星亮(第1期)

中国比较诗学的先锋性及其对越南诗学的影响………………………(越)芳榴 (PHUONG LUU)(第1期)

互补和共赢——比较文学、世界文学和翻译研究的未来…………………………………………………吕黎(第1期)

乐府相关概念辨析……………………吴相洲(第2期)

论“新自传契约”自传理论话语模式的文体学价值……………………………………………王成军(第2期)

论萨特自传和访谈录中的自我形塑…吴康茹(第2期)

阿瑟·丹托的通行版艺术定义………黄应全(第2期)

忧郁目光注视下的“自然之书”——论“文学批评家”本雅明的历史进步观………………………………………………黄春燕(第2期)

李广田与抗战文学的内迁题材………王学振(第3期)

全面抗战中期抗战小说检视…………陈思广(第3期)

《中央日报》、《新华日报》副刊与抗战文学的发生………………………………………………张武军(第3期)

语速对语句内部音高变化的影响……江海燕(第3期)

《庄子》词句层面的比喻研究…………熊浩莉(第3期)

意向性理论视域下的广告语言个案分析——以玉兰油广告为例……………李娜(第3期)

诗歌星空中的一块发光体——胡风诗歌理论述评…………吴思敬(第4期)

生命的回溯与诗意的探求——论杨方的故乡书写与艺术特质………………………………………………………孙晓娅(第4期)

笑舞台的崛起及其对文明新戏后期剧坛的意义………………………………………………黄爱华(第4期)

民族认同、公民教育与抗战演剧——论熊佛西的抗战戏剧社会教育观……………………………………………………丁芳芳(第4期)

论索因卡戏剧对非洲传统的反思与超越…………………………………………………………陈梦(第4期)

文学思想史的“加法”与“减法”…………夏静(第5期)

《四库全书总目》关于明文批评问题…张庆民(第5期)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中的体裁与文类问题………………………………………………………袁国兴(第5期)

杨刚的英文小说《日记拾遗》及相关问题考析…………………………………………………倪婷婷(第5期)

从文艺腔到工农兵语言——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后语言风格转型再讨论…………………………………………卢燕娟(第5期)

中国古代文学思想阐释中的历史意识…………………………………………………………左东岭(第6期)

中国古代诗文评的思维与方法举隅——走出“强制阐释”的启示……………………………………………………党圣元 陈民镇(第6期)

双重强制阐释: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困境及其超越……………………………………………刘方喜(第6期)

中国早期伦理片与好莱坞之影响……胡文谦(第6期)

论我国乡村电影中村落文化的传承价值与传播路径…………………………………………何春耕(第6期)

教育·心理

高师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学科能力标准研究……………………………………………………潘涌(第1期)

抗逆力叙事:本土个案工作新模式……同雪莉(第1期)

美国普通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特点及启示…………………………………………王轶 陈敏(第1期)

高中生学习策略量表LASSI-HS的特点及其应用价值……………………………席居哲 安启龙(第1期)

风险社会视野中大学生自杀意念问题研究……………………………………………楚江亭 姜南(第1期)

抗逆力的跨文化研究…………………………………………Michael Ungar 王然译 田国秀 审校(第2期)

双环式道德学习:内涵及基本特征……李西顺(第2期)

大学生自媒体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及其对高校网络宣教的启示………………………………………丁凯(第2期)

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韧性与孤独感的关系:人际信任和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谷传华(第2期)

不同弹性受心理虐待儿童的社会关系认知………………………………………………刘文 刘娟(第2期)

流动儿童的抗逆力与自尊、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何玲 (第3期)

中国台湾地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及其启示…………………………………………………罗爽(第3期)

复杂性理论对生态课堂的理论建构…………………………………………………薄景昕 张龙革(第3期)

父母严厉管教的代际传递…………………………………………………………邢晓沛 王争艳(第3期)

儿童数字估计能力的研究进展及其启示………………………………………………………许晓晖(第3期)

高抗逆力儿童青少年的人际关系性质认知…………………………………………席居哲 左志宏(第4期)

中国公共教育及其政策转型:背景及实现条件…………………………………………………李西顺(第4期)

教育政策创新的要求、障碍与实现:基于公共政策的视角………………………………………石火学(第4期)

职前教师反思性实践介入机制:价值、模型与策略……………………………………………户清丽(第4期)

卓越工科教师队伍建设:基于胜任特征的视角…………………………………………………邹赐岚(第4期)

知觉压力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希望的调节作用……………………………谢祥龙 谷传华(第4期)

抗逆力过程初探——以家庭寄养青少年为例………王玥(第5期)

英国中小学督导制度的新进展及启示…………………………………………………张姝 黄培森(第5期)

少年宫教育与学校教育并协发展的轨迹——中国少年宫教育变迁的新制度社会学分析………………………………王海平 康丽颖(第5期)

“天才儿童难以成为天才”现象的教育学思考…………………………………………………岳欣云(第5期)

多重看护背景下多重依恋关系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邢淑芬 王争艳(第5期)

家庭抗逆力实务干预模式研究评述……姚红(第6期)

伍尔夫教育仪式思想述评……………孙丽丽(第6期)

学校课后活动机制的现状和反思——基于“无偿托管”模式的实证分析………………………………………………………王东(第6期)

国外高校学业危机研究及启示…………孙建(第6期)

国外高水平大学通识教育的制度建设与启示…………………………………………………孟振华(第6期)

高等教育的功利化辨析与新形势下的价值追求………………………………………………李会转(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