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农作物替代农作物治理地下水超采的经验做法

2015-04-10王方

山西农经 2015年6期
关键词:景县项目区农作物

□王方

(景县林业局河北衡水053500)

非农作物替代农作物治理地下水超采的经验做法

□王方

(景县林业局河北衡水053500)

针对景县地下水严重超采的现实,在地下水严重污染和深层超采的小麦种植区,实施非农作物替代农作物,种植耐干旱耐盐碱耐贫瘠的生态树种,减少灌溉用水,发挥林木的蓄水功能,增强地下水自我补给能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节水压采的目的。

地下水超采;混交林;经验做法;成效

本文DOI编码:10.16675/j.cnki.cn14-1065/f.2015.06.077

由于多年超量开采深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位下降,没有有效补给,就会形成地下漏斗,也就是说地下水位在海平面以下。针对景县地下水严重超采的现实,在地下水严重污染和深层超采的小麦种植区,实施非农作物替代农作物,种植耐干旱耐盐碱耐贫瘠的生态树种,减少灌溉用水,发挥林木的蓄水功能,增强地下水自我补给能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节水压采的目的。

混交林可较好地改善林地的立地条件,涵养水源的能力优于纯林。项目区全部为带状混交生态林,造林密度每667m260-100株。林间严禁间作高耗水作物,可适当种植花生、豆类等。根据不同的立地类型,依照生态优先,兼顾经济,建设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筛选出符合我县实际情况的5个造林模型,即:

模型1白蜡、国槐混交模型2白蜡、杨树混交

模型3柳树、榆树混交模型4柳树、杨树混交

模型5白蜡、国槐、柳树混交

1 经验做法

1.1创新造林机制

按照“谁种植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等措施,建立健全以村委会、个人为主体的林业合作组织开展造林绿化工程,积极推进家庭经营、合作经营等创新造林模式。采取大户承包、土地流转、合作社经营等方式,落实绿化用地。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大户等工商资本合理流转绿化土地。

1.2加大财政投入

县财政列支专项预算资金,对造林绿化重点工程进行补贴。各乡镇要根据各自实际,制定具体的补助、补贴、奖励或以奖代补等激励政策,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造林绿化。

1.3宣传发动

动员全社会力量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提高全县义务植树尽责率。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和宣传橱窗、组织培训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发动,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造林绿化。

1.4强化督导

为切实把造林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市县两级领导多次前往造林现场检查指导并成立联合督查组,采取明察暗访的形式,加大专项督查力度,定期通报进展情况,在景县电视台刊播通报结果。

1.5技术培训

造林期间组织了一次全县重点乡镇、重点村、项目户参加了造林培训会,邀请衡水市林业局领导参加培训会,聘请了高级工程师参加培训。

1.6典型带动

龙华镇程庄村作为典型模式,该村以合作社形式完成土地流转实行大户经营,造林建设动手早、建设快、标准高。全面实行了3:2混交林栽植模式,达到了大坑、大苗、大水种植要求,完成造林3.33hm2。有效带动了全县造林的高标准、高质量的实施

2 工程建设取得成效

治理前都是分户经营、种植作物不统一、土地不平整、经过土地流转都由大户承包,并且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造林进展中,组织了技能培训,应用先进的种植模式,确保造林成活率,实现节水压采的目标,每667m2平均年可节水190m3,同时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村面貌,改善大气污染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项目建设可优化项目区林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开发利用,促进林业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加闲置农民的就业机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并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在项目建设中,通过技能培训,应用先进的林业技术和管理方法,可使项目区群众经营林地的理念得以提升,技术水平得到提高,为现代高效林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1004-7026(2015)06-0126-01中国图书分类号:F303.2

A

猜你喜欢

景县项目区农作物
土壤污染与农作物
景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建议办理“回头看” 推动163件建议办结
校党委书记王守忠带队赴景县调研董子文化传承工作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凌河源项目区水土流失危害及策略研究
华阴市农发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土地整理项目区景观格局粒度效应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