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农民分享全产业链的增值收益

2015-04-10

山西农经 2015年6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业态产业链

让农民分享全产业链的增值收益

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可以形成很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激发农民的创造、创新、创业活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健全农业全产业链条,加快提升农业的综合效应,既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也是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和发展目标。

农业必须“接二连三,融合发展”。三次产业融合的核心是怎样使初级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能够能动地参与到二三产业的增值分配过程当中。怎样参与?这里面涉及到很多具体问题,包括培养合作共赢机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然后进入二三产业,能够以参股等方式和农业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

做强农业产业必须纵向延伸产业链、价值链,发展“六次产业”。第一产业衍生出的绝大部分增加值发生在第二、第三产业,这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要适应经济规律发展,我们就要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将传统农业变为“六次产业”。“1+2+3”等于6,“1×2×3”也等于6,不论是加还是乘,“六次产业”给农业带来丰富的发展空间,给农民带来广阔的创造空间。让农民不止于“农民”,让农业不止于“农业”,让农民在农业全产业链推进中分享不同环节的收益。

做强农业产业必须横向拓展产业的多种功能,打造“功能农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逐渐脱离了以往过于强调经济功能、纯产业的单调定位,而呈现出生态、文化等多种功能。农业功能性的开发,给传统农业注入更鲜明的元素、更具情怀的内涵,也带来了更大的价值。在当前的产业发展中,要依托农业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业设施、农业产业、农耕文化等资源要素,大力培育休闲观光农业,开发乡村休闲度假产品,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同时,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

做强农业产业必须利用好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构建“智能农业”。当前,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已经到了爆发的态势,但农业领域却在此过程中缓慢前行,农产品流通还处在“一条谣言毁一个产业”的脆弱状态。资金、经验、知识,这些都是农民和农业的先天不足,让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渗透到传统农业中,带来的将是倍增效应。

不论是六次产业、功能农业,还是智能农业,其最终目标都是要围绕农民分享增值收益来进行。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基础是做强做大、做全做优农业产业,关键是要建立健全农民与资本的利益长效联结机制,探索建立农民在二三产业的利益分享机制。只有把农业从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中解放出来、在国内外市场上组织起来,以全新的理念认识农业、经营农业、发展农业、提升农业,让农民不仅成为现代农业的生产者、经营者、组织者,也成为整个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利益分享者。

《山西农经》编辑部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业态产业链
为新业态撑起“社保伞”势在必行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产业链春之奏鸣
农业产业的改革与创新
“智”造升级 引领模具新业态
播客Podcast业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