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书法教师的职业认知研究

2015-04-10王子文熊碧祾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南昌330103

绥化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汉字书法教师

王子文 熊碧祾(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江西南昌 330103)

小学书法教师的职业认知研究

王子文 熊碧祾
(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江西南昌 330103)

从小学书法教学实际出发,坚持以人文本,从人本的角度解读和研究小学书法教师的职业认知,以新的视点和方法进行切入,以职业定位为前提,以职业素养为核心,以职业培训为推手,构建新的小学书法教师的职业认知体系。

书法教师;职业;视点;素养

书法是我国的国粹,凝聚了我国五千年丰厚文化精髓,是祖国的文化基因与生命密码,是国学教育的核心之一,是与华夏儿女血脉相连、心心相印的文化载体。2009年,中国书法成功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继承和保护这丰厚的遗产,“从娃娃抓起”的号角再次响彻耳畔。当前小学书法进课堂已经是教育的热点问题,但在开展小学书法教学进程上存有较多的疑问,见仁见智。其中,专业书法师资缺乏,是小学书法教育缺失的重要因素。另外,书法教师的边缘化现象也成为书法教学难以正常进入课堂的现实掣肘之处,许多地方的书法教学师资是从语文老师或美术老师,甚至只是字写得稍微好点的老师中抽调和客串,没有专门的书法师资,书法教师没有自己的身份确认,其边缘化地位非常明显。我们拟从新的视点和方法角度,全面解读小学书法教师的职业角色问题,对促进小学书法进课堂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在操作层面上,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一、小学书法教师的职业定位

(一)教师事业化——教书育人。小学书法教师,首先的基本职业定位是教师,然后是专业定位为教授书法的教师。教书育人是所有教师共同的职业依归与准的。一个好的书法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懂得教师的基本操守,知晓教书的基本规程,明了教法的灵活运用,能够把生活的常识进行合理的内化,然后外化为教学的基本内容。小学书法教师,是普通教师家族的一员,不是另类的教师异族,不可以凌驾于普通教师之上,更不可以随意被抛掷于教师家族的角落。

小学书法教师要职业化发展,首先要树立教师事业化职业理念,把“书品即人品”作为毕生追求,在平时的教书岁月里,不断沉淀善良、正义、仁慈、端厚以及中和等道德理念,为学生进行言传身教,树立光辉典范。古代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对此有过精深的论述,我们可以“以史为鉴”,如汉代扬雄(前53-18)曾有“书,心画也”之说(《法言·问神篇》),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778-865)说“心正则笔正”(《唐书·柳公权传》)等。明代万历年间书法名家项穆《书法雅言·心相》所言常被征引:

盖德性根心,睟盎生色,得心应手,书。亦云然。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余今曰:人正则书正。心为人之帅,心正则人正矣。……人由心正,书由笔正,即《诗》云“思无邪”,《礼》云“毋不敬”。[1](P531)

把书法教师职业上升到事业的高度,是社会良知的体现,是社会公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角色专职化——边缘化向专职化转向。书法教师的专职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是书法教学本体的一种客观要求,是书法课程良性发展的有力保障。书法教师培养规格之高,不是一般的普通老师培养规格所能比的。书法教师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匍匐在“副课”教师的边缘地带,更不能随便叫个字稍微写得好点的老师充当或客串,也不是“一笔一画一堂课”就可以草草了事的。书法教师的专业化,是要求书法教师的整体素养的专业化,在教学角色中,他们是书法教学的促进者、研究者、合作者和学习者。

书法教师专职化是我们的教学呼唤和有效教学执行力的必然要求。师资奇缺是当下书法进课堂的瓶颈之一,而书法教师专业化就是书法师资奇缺的一种表现,一种缓和方式和补充手段。书法教师的专职化,要求学校要整合师资等人力资源,不要从社会上的辅导等培训机构临时聘请,也不要让一般的大学生轮岗实习执教,必须是专门的培训、专业的指导、专心的研究三者合一的人力资源。学校也要在教学硬件上给予较合理的投入,在书法专业教室、书法专业期刊、书法专业书籍和书法电子仪器等方面也要配给到位;在软件上,采取柔性引进人才和刚性引进人才结合,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书法战略,鼓励书法教师的外出交流学习和培训,形成“书法是一辈子的事业”的教学理念。在具体的教学方式上,书法教学的教案写作、书法教学梯度的建设、书法作业批改的规范、书法比赛的常规化、书法档案的建立等方面,都要有一个适合的书法专业区域和书法正式身份。

二、小学书法教学的视点与方法

相当长的时间内,一般的学校都比较强调语文、数学等文化课的学习,并视之为“主课”;而对书法、音乐、体育等艺术课程,则毫不留情的贴上“副课”标签。即使是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主课”和“副课”的角色依然没有变换,只是换了“新装”,而且在面临上级检查的时候,又往往认为“捡进篮子的都是菜”,不再分“主课”和“副课”,统统上课,只是在课时上有明显区分,教学认真度上有所不同,更有甚者,把老师和学生都变成一种摆设,应付过检查就撤下摆设。长此以往,书法教学的形式主义会深深伤害我们的国学教学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传承。

生命的视点是小学书法教师职业认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尊重我们本体自然生命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祖国的文化生命。书法在创造之初,就被赋予了如同人一样的生命气息。如旧提卫夫人(272-349)《笔阵图》中把书法汉字笔画比附成人之“骨”“肉”,并把用力适当与否与人之健康与否生命的迹象相类比:

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一一从其消息而用之。[1](P22)

书法教学中,要理解汉字的生命密码,也要注意学生的生命规律,要把汉字的生命图像和适合与学生成长规律的方法契合到教学中来。儿童的教学视点要求我们的书法教师不能把儿童的书法教育成人化,不能把教育成人学生书法的那一套理论和方法“平面漂移”到儿童书法教学之中。我们在理解“书画同源”的背景后,在少儿的图像认知基础上,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可图其字形”[1](P121)方式让学生认知汉字与书法,激发对祖国书法文化的兴趣。

因此,对小学书法教师的要求也非常高,要求小学书法教师必须有着教育专家一般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下面详述)。我们这里提出专家的视点和方法,主要指书法师资的独特性,他不同于一般的课程教师,也不同于一般的书法艺术家,他首先是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其次还必须是书法教育专家,立足点是教师,是“教学立场”而不是“创作立场”;既有较高的“教”的水平与价值,也有较高的“写”的能力与素质;既要“看得懂”“写得精”,更要“讲得透”“教得好”。这种专家视点同样要求书法教师在看问题时除了具有书法专业的眼光,还要有适龄儿童的同步的眼光,是高眼光和低姿态的复合体。从专家视点出发,要求书法教师有严格的规范意识,清晰的教学思路和独特的教学理念,其教学方法是多元立体的,不是死板单一的。

三、小学书法教师的职业修养

(一)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文化主权的捍卫态度。书法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爱国精神。书法教育,同时也是汉字教育,二者虽有不同,但有交集,都涉及到我们祖国的文化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有学者曾说:“文化使人能自立行走,只有在文化包裹的气氛中人才能呼吸,文化如同人体内的血管系统是属于人的一部分,而血管里流淌的是主观精神的血液。”([德]兰德曼语)。书法文化,最能体现炎黄子孙的民族认同感,远在海外的中国学子,看到中国汉字,往往会不约而同地产生文化认同,心潮澎湃不已。

书法教育总是蕴含着传统的文化因子,在实践中,书法教师往往需要有文化传承人的身份意识存在,要有文化主权的捍卫责任意识在。书法虽然被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等同于博物馆文化,更需要我们去传承:在发展中传承,在大众中传承,在生活中传承。书法教师的责任往往是通过其教育的学生的质量来测评的,往往比较直观。所以书法的文化话语权,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掌握在书法教师手中。

(二)扎实的文字学与书法史学理论知识。书法教育中渗透着古代汉语知识、古代文字学知识和古代文章学知识,也关乎古代的一些特殊的文化现象,如避讳的一些书法技法等。书法与文字的关系就是血和肉的关系,书法练习中,既要了解汉字发展演变的规律、因素、类型,还要了解其简化和规范的过程。汉字的书写中,要关注常见偏旁的写法及其汉字偏旁化的过程,如“马”做形旁,是类化符号,表示与马有关的动物,如“驴”“骡”“驹”等;做形旁,同样作为类化符号,也可表示与马有关的动作行为,如“驰”“驮”等;还可以用作区别符号,做声旁,如“骂”“吗”“码”等[2](P130)。关心汉字与自然万物的象形和比喻的关系等。李玲璞等《古汉字与中国文化源》把汉字与审美、道德、哲学、祭祀、神灵、婚姻、葬俗、服侍和礼乐等关联在一起,做出了合理分析,富有启发意义,值得我们去思考[3]。

书法教学,首先要有书法史论的知识,对中国书法史、中国书法风格史、中国书法思想史、书法理论体系史、书法教育学等理论知识要有大体认知和掌握。如说到唐代书法尚“法”,可以从欧阳询等名家作品中去总结和归纳,形成规范,逐步经典,凝聚成森严之楷法;还可以从托名欧阳询的《三十六法》去寻找证据。再从明代李淳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清代黄自元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等著名讲究楷法的著作中去寻找新的依据。

其实,书法从诞生开始就和文学等就有不解之缘,所以书法练习的背后,还需要多读古书,和古人隔着时空去对话和交流,用心去感悟、分析和超越。

(三)丰富的间架结构理论与实践。一般来说,楷书教学主要是间架结构的教学,间架结构应该是中小学书法教学的核心,尤其是小学书法教学的重中之重。在楷书教学中,一些间架结构理论要熟悉,一些间架结构的技法要掌握,如“天覆盖下”“地载托上”“中宫紧缩”“收放对比”“穿插避让”“左小偏上”“斜中取正”“上下对正”“中横要长”“中竖要直”“横长撇捺短”“横短撇捺长”“横短竖长,撇捺伸放”“左用垂露,右可伸放”“撇多分长短”“捺多有收放”“伸钩环抱,屈钩变提”“横长竖短,撇捺变点”等[4]。遇到一些汉字的书写,要学会贯通联系,上下左右都会找到平衡。

(四)多元灵活的教学方法与纠错技巧与创作方法。小学书法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书法纠错,这里的错不是单纯指汉字的“缺胳膊少腿”现象,还包括笔顺错误、笔画粗细错误、笔画长短错误、笔画搭配的角度错误、汉字结体错误、盲目加笔画错误、篇章中的雷同错误等。不同的错误,要用不同的具体方法去纠正,而不是千篇一律地去空口说说,动辄用“书法八忌”横扫千军。

我们举例子说,有书写“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作品,假如写成了“紅藕香残玉譚秋,轻解羅裳,独上蘭舟,云中誰寄綿書来,燕子囬時,月满西樓”,这里的错误就不是简单的楷书技法错误,而是多重错误:其一,繁简不分,如通篇一般是繁体,虽然简体字很多被简化和归并了,但其中“雲”被写成了“云”,须知在古代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字,如此写来不伦不类;其二,有错别字,如“玉簟”不是“玉譚”,其中的“簟”“譚”是因为形近而误,更是因为不懂字义而误;其三,音近致误,如“雁字”被写成了“燕子”,典型的不懂意思和读音相近而导致的错误啊。要指出的错误,不单单是我们这里谈的,若看了具体的作品后,在行与行、字与字、笔画与笔画等都要考量。用具体的整幅作品来写批阅,是纠正错误的快速提高有效妙法之一,平时可以多加训练。

(五)较强的书法审美能力。书法不仅创造美,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感受美的存在;而且也能练就大家审美的能力,培养审美的情趣。审美能力是书法教育的一项重要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不断地打磨,逐步形成;更不是自然而然的自发形成,需要不断地合理引导,纠正错误的理念。教育部目前不指定统一的书法教材,一则是没有必要,二则可以让大家充分发挥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三则是尊重各地不同的文化大传统和小传统等。

书法教师的审美能力首先体现在选用教材方面。选书法教材是件不容易的事,不能受单一的某种思想左右,不能因为目前市场上充斥的当代某书法家的字帖较多就误以为他的水平最高,就最能适合作为书法教材。不能因为看似不错,实则不好的教材而伤害了下一代学生的书法审美情趣。

(六)专业书籍与刊物的阅读、研究与专业论文的撰写和参加职业培训。作为一门小学书法教师,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阅读相关的书法专业书籍、古代名碑名帖,了解书法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把理论和实践合理的科学的联系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丰富理论,最后内涵化为自己的理论与实践,做出个性化教学的具体方案来。阅读和写作是一个连锁反应,在撰写书法论文的时候一定要阅读相关的理论著作和相关的研究论文,两者之间相得益彰。

学术研究,同样存在于小学教学实践中,小学的一线教师更是小学书法教学的宝贵资源和核心人物,就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一样。在此,我们呼吁,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是书法遗产的传承人,书法必须在写字中扎扎实实去传承,是活态的传承,是在生活中真真切切地去传承的。书法的传承,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寻常百姓家”的事。

要之,我们探讨的小学书法教师的职业认知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体系,是一个需要身体力行的实践体系和理论体系,远非我们这里的简单讨论这么容易,需要我们的小学书法教师负责地去实践和完善,需要我们高校教师去研究和探寻。

[1]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2]王玉新.汉字认知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

[3]李玲璞,臧克和,刘志基.古汉字与中国文化源[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4]王子文.小学书法练习指导(六年级上、下册)[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13. [

责任编辑 王占峰]

A Study ofProfessionalCognition ofPrimary SchoolCalligraphy Teachers

Wang Ziwen Xiong Biling
(Nanchang Teachers College,Nan Chang,Jiang Xi 330103)

The thesis focuses on interpreting and studying the professional cognition of primary school calligraphy teachers from people-oriented angle,which is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calligraphy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It intends to build up a new professional cognition system of primary school calligraphy teachers with new viewpoints and methods as its breakthrough points,professional positioning as its premise, professional quality as its center and professional training as its impetus.

calligraphy teachers;professional cognition;method;professional quality

G650

A

2095-0438(2015)08-0134-04

2015-05-20

王子文(1981-),男,江西南昌人,南昌师专讲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2014级博士研究生。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西省教育厅规范汉字书写教育专家。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学、戏曲地方剧种、书法艺术理论与实践。

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级课题(NSYB-14-01)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汉字书法教师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书法欣赏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