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黄石市扫盲教育述论
2015-04-10万婷婷
万婷婷
(郑州大学 历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20世纪50年代黄石市扫盲教育述论
万婷婷
(郑州大学 历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对农民、职工和干部进行了大规模的扫盲教育,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20世纪50年代黄石市扫盲教育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开展的。黄石市扫盲教育取得很大成绩,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失误。
黄石;扫盲;教育
一、20世纪50年代黄石市扫盲教育的背景
1949年全国文盲人数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扫盲工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在其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开展了群众性的识字运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把扫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1950年9月20日至29日,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北京联合召开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会议指出:“加强工农教育是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建立强大的国防和强大的经济力量的必要条件;没有工农文化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也就没有文化建设的高潮”[1]12。1950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开展农民业余教育的指示》指出:“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农民业余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上的重大任务之一”[2]268。中央人民政府于1952年成立了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1953年11月,中央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颁布的《关于扫盲标准、毕业考试等暂行办法的通知》规定:不识字或识字数在500字以下者为文盲,识500字以上而未达到扫盲标准者为半文盲。扫除文盲的标准是:干部和工人识2000个常用字,能阅读通俗书报,能写200~300字的应用短文。农民识1000个常用字,大体能阅读通俗的书报,能写农村中常用的便条、收据等。城市其他劳动人民识1500个常用字,阅读、写作能力分别参考工人、农民的标准[2]306。可见,中央人民政府对于扫盲教育的重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扫盲教育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1949年黄石解放,可是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战争与阶级压迫后,黄石市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千疮百孔、经济凋敝的景象。由于黄石市经济落后,它的文化发展也很迟缓,人民群众长期没有受教育的机会。黄石地区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整体水平不高,文盲半文盲所占比例相当高。为了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的生活,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觉悟和文化水平,黄石市人民政府响应国家号召,组织力量,开展扫盲教育。
二、20世纪50年代黄石市扫盲教育的实践
(一)组织领导工作
1949年黄石市刚解放,在全国轰轰烈烈进行扫盲运动的背景下,黄石市也开始进行扫盲教育,刚开始,各种条件还不成熟,也没有统一的领导组织,出现了很多混乱情况,严重影响了扫盲教育的开展。在这种情况下,黄石市文教局决定在各郊区及各办事处成立扫盲协会。“为了在本市广泛开展扫盲运动,组织统一的领导力量,在各地区形成以学校为中心,广泛动员农村及街道各界社会力量,组织扫盲大军,积极开展扫盲运动,根据市扫盲计划,如期完成扫盲任务,经有关单位决定在各基层单位成立扫盲协会”[3]124。具体任务是“积极动员组织本市知识分子和一切识字的人参加扫除文盲工作,积极动员组织不识字的人参加识字学习,协助农业生产合作社城市劳动人民办理一切有关识字教育工作,深入合作社市区基层单位领导学习,协助培养训练师资,提高现有师资水平及解决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3]213。市扫盲协会领导各基层单位扫盲协会,各单位的扫盲协会也密切配合工作,统一领导,避免了以前出现的多部门领导和责权不清晰的问题,这样就为扫盲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奠定了组织基础。
(二)两种形式的扫盲
对于扫盲运动,虽然全国出现了多种形式,但黄石市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两种形式,以保证广大干部工人农民在完成自己工作的前提下来进行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文化水平。
1.冬学:冬学本是旧中国农村盛行的冬季农闲成人文盲及适学儿童接受文化教育的一种形式,它因费用低廉、适应农民群众季节性的生产生活而长盛不衰。后来是指在冬季农闲时开展识字扫盲运动和时事政治教育,具体时间是:每年从12月初开始,至次年2月底结束。黄石市人民政府就1954年冬学工作指示:“乡主要干部是乡村人民政治经济生活的直接领导者,他们中的文盲应尽快扫除,冬学教学内容应加强政治教育和生产、卫生的常识教育。但也不应该单纯上政治课,忽视识字教育与文化学习……”[4]156根据冬学工作指示,在农闲时,农村的扫盲协会就会组织大家在当地小学或村委会进行统一学习,主要进行识字运动,对于那些识字过关的人就会进行时政教育。农村干部起了很大的带头作用,在干部的带动下,农民也积极响应,带着饱满的热情进行学习。还有很多村为了规范学习,制定了学习时间、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并且定期进行考核。很多人参加了学习,认识了更多的字,提高了文化水平。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黄石市政府对冬学的重视,同时,也可以认识到冬学在扫盲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2.各种扫盲学校:这些学校为广大干部工人农民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环境,比如黄石夜大学,“本校学生都是在职的技术人员和干部,每天至少要担当8小时的工作,晚上还要坚持一定时间的学习,所以坚持学习必须要有毅力,一般学生要对学习有强烈的要求,有相当的政治和文化水平。经过学习后,能掌握本学科的科学技术知识,基本上达到相当于高等工业学校本科毕业水平”[5]241。还有干部脱产扫盲班,“为了适应合作化高潮到来的新形势,迫切需要提高乡主要脱产干部的文化水平,以满足工作上的需要”[6]176,这些学校和各种扫盲班除了提供较好的环境外,也使群众有一个系统学习文化知识的机会,既能掌握文化知识,还能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三)教学内容
20世纪50年代黄石市扫盲运动的教学内容,主要以识字课为主,以政治教育课为辅。
1.速成识字课:此法为原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某部文化教员祁建华创造的一种识字法。该方法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学会汉语拼音56个字母及拼法;第二步,借助拼音突击学习单字、单词,力求会读,初步会讲;第三步,结合语文课本作大量阅读、写字、说话练习,巩固已识字、词[6]336。
2.政治课:各级扫盲学校大都开设有政治课,有计划地对工农群众进行时事政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政治课就是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广大工农群众,其主要内容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三、20世纪50年代黄石市扫盲教育取得的成绩、不足和启示
(一)成绩
1.文盲人数减少,广大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得到提高。经过多方面的努力,扫除了大量文盲和半文盲。到1959年底,黄石市文盲半文盲人数减少了一大半,广大工农群众也提高了识字能力和文化水平。原来不会加减乘除现在学会了小数和分数;原来不会作文现在可以作通顺的短文,如黄石市农民业余文化学校毕业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在分析课文时能通过分析具体题材归纳出主题思想。
由于干部文化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增强了工作的信心,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如黄石市区乡干部脱产扫盲班的宋光望,原来不会算术,自己在税收工作中遇到困难,经过学习,学会了加减乘除法,能够计算税收的款项;蒋振望同志在没有学习以前不会总结上级交给的任务,也不能完成他自己的工作,经过学习后,他能处理好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能力也有了信心。
2.促进了黄石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黄石的扫盲教育中,广大工农群众通过学习文化知识,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质,同时也刺激了他们努力生产的热情,为黄石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华新初中物理班的学员反映,原来对机器的转动和各种能量互相转换一点不懂,通过学习初步懂得了,为进一步学习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矿山公司陈望元、杨传云过去对算术一点不懂,现在能计算定额和任务单。二年级学员刘林山原来一字不识,现在能写180个字的表扬稿子,鼓励大家生产”[7]320。在农村,农民学会了使用新式农具进行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二)不足
在20世纪50年代黄石市的扫盲教育中,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思想认识不足
对于工农业余文化教育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如有的教师认为从事这一工作是“虚度年华,消耗岁月,浪费青春”,因此有的要求调动工作,有的只是应付工作。
比待遇比享受。特别在工资调改后,这一思想更为严重,如有的说“我简直还不如一个保姆”,有的说“我宁愿做一个工友或门房”,有的想调到普通中小学[8]233。
2.学习时间不能保证
许多工农业余文化学校,工厂、企业都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扫盲工作的决定,统一安排并保证了工农群众每天6~8小时的学习时间,但有的单位没有遵守决定,把扫盲6小时改为4小时,如华新水泥厂的职工教育只有3小时,甚而只有140分钟,有的工人反映这一情况,但领导说“不给学习又怎样”。大冶钢厂把初中班6小时改为4小时,有的单位迟迟不开学,被工人在报上揭发后,才开始着手这一工作[9]294。
(三)启示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归纳出20世纪50年代黄石市扫盲运动的启示:
1.必须制定完善的制度,保证充足的时间。通过20世纪50年代的黄石市扫盲教育可以看出,黄石市扫盲协会没有制定相对完善的制度,每个地方、工厂进行扫盲学习的时间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这大大地影响了扫盲的效果。很多人都有重工作轻学习的思想,认为学习没有太大的作用,会工作就行了,所以很多人干脆不参加学习或者学习的时候不认真,敷衍了事。因此在扫盲教育中,应该先制定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保证扫盲教育的时间。
2.必须保证师资力量。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如果没有好的老师,扫盲教育也不可能取得成功。20世纪50年代黄石市的扫盲教育表明,教师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很多老师思想没有跟上时代的进步,也没有完全投入自己的精力,这严重影响了扫盲的效果。所以应该建立一支专门的教师队伍,进行时政教育和系统地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20世纪50年代黄石市的扫盲教育在全国大背景下轰轰烈烈地开展,文盲半文盲逐渐减少,黄石市的经济也慢慢恢复,可以说对黄石市的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 欧阳璋.成人教育大事记(1948-1986年)[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
[2]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3] 黄石市档案馆.1952年黄石市成立扫盲协会指示(全宗号3·目录号2·卷号25)[B].
[4] 黄石市档案馆.黄石市人民政府1954年冬学工作指示(全宗号3,目录号6,卷号28)[B].
[5] 黄石市档案馆.1954年黄石夜大学教学指示(全宗号3,目录号6,卷号40) [B].
[6] 黄石市档案馆.1954年黄石市区乡干部脱产扫盲班(全宗号3,目录号6,卷号30) [B].
[7] 周 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1949-1956)[M].1卷.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
[8] 黄石市档案馆.1956年华新水泥厂职工业余文化教育(全宗号3,目录号11,卷号30) [B].
[9] 黄石市档案馆.1956年黄石市扫盲运动存在的问题(全宗号3,目录号11,卷号45) [B].
[责任编辑 袁培尧]
Literacy Education Theory in Huangshi in the 1950s
WAN Tingting
(ZhengzhouUniversity,Zhengzhou450000,China)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dopted a series of policies and carried on the literacy education to farmers, workers and cadres, while Huangshi literacy movement was carried out in such a context in the 1950s. Although there had been some research results for literacy movement, most of them wer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national or provincial. The author analyzed literacy education’s background, practice and performance from one city. However, due to various constraints, there had been some inevitably mistakes in the literacy of Huangshi city.
Huangshi; literacy; education
2015-02-20
万婷婷(1990- ),女,湖北荆州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K27
A
1671-8127(2015)04-01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