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互动性
2015-04-10胡晓
□胡晓
如何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互动性
□胡晓
随着网络的发展,我国的电视新闻节目已经越来越多地运用互动思维,但是这种使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不仅存在困难,还显现了一些问题,如技术水平尚有欠缺、受众面窄和不可控因素增多,为进一步加强电视新闻节目的互动性,必须实现技术水平的提高、定位的精准、互动平台的打造以及主持人素养的提高这四位一体的有效策略。
电视新闻节目;互动性;定位;全媒体;技术水平;主持人素养
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互联网革命,这场革命拓宽了受众接受信息的渠道,也为受众观点的表达提供了广泛而便利的平台,受众的自主性不断加强;这场革命在改变社会思维模式和人民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对以传统的传者和受者的单向传播模式为主的电视等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冲击。
在传统媒体时代,电视是最先进的媒介,是受众接受信息最主要、最权威的渠道。而电视新闻节目最早是以播报为形式的意见领袖,制片人掌握着绝对权威,他可以选择播什么样的新闻、怎样播新闻,受众只是被动接受,这种制作新闻的模式很容易产生既定的传播效果。但是,随着网络的发展,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涌向受众,受众的观点开始存在分歧,从大众走向了分众,自媒体的出现更导致受众的话语权意识觉醒和参与意识的提高。这提醒着我们,在新时期做好电视新闻节目必须注重互动性。互动性,是指电视新闻节目如何使受众的参与意识得到满足并提供受众话语权表达的平台。电视的互动性并不是在网络产生以后才诞生的,而是伴随着遥控器诞生的。
我国的电视新闻节目已经开始运用互动思维,但是这种使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不仅存在困难,还显现了一些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强电视新闻节目的互动性,真正实现为了百姓做新闻,是当下值得讨论的。
一、当前我国电视新闻节目中互动的运用
(一)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的互动
这种互动方式通常由主持人进行引导,现场嘉宾和观众进行交流。2015年7月美国宇航局宣布发现地球的孪生兄弟,命名为“地球2.0”,这一消息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新闻1+1》在制作这条新闻播报的时候请来了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讲师进行专业讲解,让观众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和参与欲望。
(二)运用媒介与观众互动
电视新闻节目运用媒介与观众互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网络产生之前。最早的电视新闻节目互动有信件互动、电话互动等,信件互动具有滞后性,往往是节目播出后,观众的意见才能反馈给节目组。电话互动改善了信件互动的滞后性,但是其主体一般是新闻事件的当事人、现场记者及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与普通观众的互动还很少。二是网络产生之后。个人和官方的微信、微博成为信息发布和日常交流的新方式,电视新闻节目也利用多媒体传播手段搭建了即时性多方意见交流的平台。现在很多节目播出时会截取公众的微博内容,呈现人们对某一事件的评论。如《新闻1+1》在播出“地球发现孪生兄弟”的新闻时,截取了大众的评论“地球都有伴了,我还是单身”“行李已打包”及“发现类地星球固然重要,但净化地球更重要”等等。此外,还有通过互联网视频邀请大众评论员现场发表观点等方式,不断满足公众的参与感和实现他们的话语权。
二、我国电视新闻节目中运用互动存在的问题
(一)参与互动的受众面窄
当前我国的电视新闻节目都开始注重引入“互动”元素,但是互动的对象却十分有限。以《新闻1+1》为例,该节目没有现场观众,主要互动是和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而在呈现公众微博内容时,多具有设定议程的嫌疑,如2015年7月24日《善待地球,拯救自己》这期节目选出的观众评论中,就有“发现类地星球固然重要,但净化地球更重要”这类引导意味浓重的言论,而且观众可以通过节目看到的观点是十分有限的,一期节目不会播放超过10条评论,而且都经过了编辑的筛选。
其次,借助多媒体实现的互动,这种形式在现今来说覆盖面并不广泛。很多农村地区根本还没有实现网络覆盖,即时的微信、微博互动对他们来说仍是遥不可及,将这种互动称为是“富人的互动”也不为过,它只能实现富人的话语权。贫富差距导致了知沟的扩大,也导致了互动的受众面狭窄。
(二)对互动的把控能力不足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加入互动元素,满足观众的参与感与实现受众话语权,是媒介发展的大势所趋。然而,如果在电视新闻节目中一味地强调互动,则可能导致互动过程中不可控因素增多,节目更难以把控。湖南卫视的《新闻公开课》是一档标新立异的新闻节目,每期节目中,多个高校的学生围绕一个新闻案例展开讨论,上演一场90后大学生和资深主编间的思维碰撞。在这档新闻评论节目中,首开先例以大学生这个年轻群体为主,把话语权让步给青年人,互动性十足,但这也给节目的把控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例如“口水仗”的现象就很难避免。
(三)技术上有待突破
现今,要想实现电视新闻节目的互动,尤其是和场外观众的互动,从媒介技术上来说还是十分困难的。如要实现与新闻当事人的互动,必须要提前采访录制,往往几分钟的采访,要准备好几个小时;节目录制过程中的互动也是同样困难,节目中播出时截取的场外观众的评论,一般也是先发出议题,然后整理编辑观众的评论,即时的互动还很难实现。
三、增强电视新闻节目互动的建议
(一)定位准确,做好策划,吸引受众参与
由于网络新闻的冲击,电视新闻节目需要更多地注重互动性的实现,从而为自身赢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但并不是所有的电视新闻节目都需要大量互动,《新闻1+1》从栏目开始便给自己定位:“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大型选题中选取当天最新、最热、最快的新闻话题,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相,力求以精度、纯度和锐度为新闻导向,呈现最质朴的新闻。”由于定位于深度,节目并没有邀请现场观众并让他们发表观点、评说新闻事件,而是在每期节目中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与主持人互动,做深入解读。
此外,网络时代带来的浩如烟海的信息在使受众患上选择恐惧症的同时,也导致了受众从大众到分众的变迁,这就要求电视新闻节目定位准确,不仅要明白做什么样的节目,还要明确做给谁看。明确自身定位,找准受众群,做好选题策划,吸引受众主动参与,发表观点意见,才是实现良好互动,节目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
(二)积极打造互动平台
全媒体时代最大的特点是实现了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电视新闻节目要充分利用全媒体时代所带来的优势,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终端、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平台实现让每一位观众参与,让每一位观众发言。现今的电视新闻节目几乎都注册了官方微博,无论是节目播出前、播出时还是播出后,受众都可以即时方便地与节目组互动。当然由于网络的全面性和平等性,参与评论的受众很可能出现鱼龙混杂的现象,相关人员要注意把控,严防消极和过激言论的出现,以免对受众造成负面影响。
(三)改进技术水平,创新互动模式
麦克卢汉说过:人类平凡的言行方式的重大变化,与新工具的使用紧密捆绑在一起。目前,我国的电视节目互动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数字电视的发展也刚刚起步,实现更好的互动受到了技术条件限制。当然,现阶段我们也不是无计可施,另辟蹊径,创新互动模式是有效途径之一;另外,开展栏目推广活动,实现与受众面对面的互动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四)把主持人做成品牌
没有好的新闻人,也就没有好的新闻。做好电视新闻节目不仅需要制片人、编辑等幕后人员的努力,还需要直接面对受众的主持人表现良好。《新闻1+1》的成功离不开董倩和白岩松的沉稳、理性、有深度,也不能缺少李小萌的自然大方和亲和机智。不断提高主持人素养,使主持人与节目融为一体,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这是实现电视新闻节目互动的重要因素。
1.郭毅,孙小兵.TV2.0语境下城市电视台电视节目互动性探讨——以大连电视台为例[J].东南传播,2010(06)
2.任超,罗忆.当前中国内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互动性研究[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
3.余月玲.电视节目互动观念的确立及互动方式的拓展[D].安徽大学,2007
4.刘日华.我国电视互动的现状[J].中国传媒科技,2014(04)
5.王东伊.电视新闻节目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
6.任绍威.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与受众互动关系研究[D].广西大学,2012
(作者单位:广西电视台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