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求至善之境——郑杭生先生后期学术事业与基金会事业的二三事

2015-04-10

社会建设 2015年1期
关键词:社会学资助学术

杨 敏



追求至善之境——郑杭生先生后期学术事业与基金会事业的二三事

杨 敏

从2001年成为先生的博士研究生,到先生辞世,13年时间里我一直跟随先生从事研究工作。正如先生本人所说,先生与我合作的最大成果是两个理论——社会互构论和实践结构论。在今天的追思会上,我仅简单谈谈与先生后期学术事业与基金会事业相关的二三事。

第一,先生推进了社会学宏观理论走进应用领域。在先生的倡导下,宏观理论对社会学应用研究的影响日益增强。如社会互构论被应用于社会流动、婚姻家庭、贫困问题、社会保障及其政策、社区研究、城市发展、流行文化、农民工问题、新农村建设、宗教问题等研究。实践结构论被应用于社区建设、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社会治理、社会信任、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安全、个体安全、传统与现代以及人类学、民俗学等研究。

第二,先生推动了社会学中层理论和分支理论的发展。2006年,先生率领自己的学术团队开始着手第一个地方项目——“和谐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广州深圳实地调查为例的广东特色分析”,以后在中国多个城市展开了两个系列的社会实地调查研究,后来形成了郑先生任总主编的两套丛书:“中国特色和谐社区建设系列调查研究报告”丛书与“当代中国城市社会发展实地调查研究系列丛书”,目前已经出版了10部。随着先生的学术团队对社会实地调查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社会学理论与各个地方的“中国经验”越来越多的相遇,这一过程促成了宏观理论研究的逐步下行,形成了对社会学中层理论和分支理论的研究和阐述。

第三,先生开创了以学术带动公益慈善事业的先河。社会实地调查研究过程的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是,先生努力多年筹办的“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终于得遂其愿。记得2011年先生率领我们完成了“‘大民政’的理论和实践:通向现代民政的必由之路——世界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北京经验”课题研究,在北京市民政局社团办、北京市社科联的帮助下,以先生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得以批复和创办。在此之前,先生为了基金会已奔波了10余年,一直未见结果(2007年,先生曾在香港注册了“中华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由于是在境外注册的,基金会根本无法在内地运作和募捐)。此外,这一过程完成了相关城市和社区建设的多项研究课题,也为基金会募集善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011年基金会创立之始,先生即着手建立了组织体制和公益项目。围绕着基金会的学术特质和基础,先生在组织体制上设立了学术委员会,并亲自担任主任委员;在公益项目上设立了学子项目和青年学者项目。我在基金会学术委员会中担任执行副主任委员,主要工作就是实施这两个公益项目。学子项目的资助对象是各高校及研究机构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在读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硕士生项目侧重于资助中西部地区的学生。其中每一个硕士生项目资助1.5万元,每一个博士生项目资助2.5万元。青年学者项目的资助对象是各高校及研究机构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的青年学者,具体是通过“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青年论坛”,每年从提交的论文中遴选出30篇优秀论文,邀请入选作者出席“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青年论坛”,并向每位入选作者提供差旅补助费2000元,会议论文报告费1000元,会议期间的食宿费用全部由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提供。

从2012年开始,到2014年的三年时间里,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通过学子项目和青年学者项目,资助了30名在读的硕士研究生、34名在读的博士研究生、90名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学者,为培养中国年轻一代的社会学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据我所知,所有善款都是先生亲自募集的。

先生提出并反复阐述了“善”的四种境界,简称“四善”。先生这样说:第一叫做“向善之心”,一个人要向善,不能向恶吧,现在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恶的事情太多;第二叫做“从善之意”,也就是别人做的好的事情你得学,中国古语当中叫从善如流;第三叫“行善之举”,你有条件要做一点好事;那么这三种境界不断地重复,最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就是《大学》这本书里面所说的“至善之境”。

我想,先生的行动表明,他本人确实达到了善的最高境界,就是“至善之境”。

(责任编辑:黄家亮)

□特 稿

作者简介:杨敏,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主任、教授。(北京,100081)

猜你喜欢

社会学资助学术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第八届全全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孤独、无奈与彷徨:“空巢青年”与“独居青年”的社会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