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人文体育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2015-04-10胡静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合肥231603
胡静(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合肥 231603)
普通高校人文体育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胡静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合肥231603)
【摘要】以体育、文化、人这三者的本质关系为视角,概述了高校人文体育课程的教育目标、教育价值以及具体实施,提出了创建高校人文体育理论的相关对策。通过大量的教学研究与实践证明,人文体育课程体系契合大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身心发展,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
【关键词】普通高校;人文体育;课程体系
体育课程在高等教育当中占据着核心的位置,体育课程体系的研究是新课改推广、深入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尽管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无论是在教学形式与项目内容上都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是仍然并没有脱离重视实际技能,轻视理论知识的传统观念,极大地忽视了在传授技能的基础上,对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与分析。
1.基于人文体育课程体系的教育价值与目标
1.1人文教育价值
基于人文体育课程体系的教育价值,主要是学生作为教育实施主体对客体的高校人文体育教育的具体评价及学习态度。故而,高校人文体育的教育的具体价值,必须要基于契合学生发展、社会需求的具体评价所展开。
1.1.1推动学生体育行为的积极性
在当前的高校人文体育教学中,教学目标普遍单一化,教师一味着追求整齐划一的教学效果与秩序化的训练,严重地遏制了学生体育学生的兴趣,对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造成严重的挫败,使学生主体失落,最终,造成一种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的局面。高校人文体育课程正是在此背景下应用而生的,这种体育教育模式以人为出发点,在价值体系上尊重人这一个体,在教学实践中全方位地塑造人,使高校体育能够真正地推动学生的行为诉求,推动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
1.1.2推动学生身心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首先,高校人文体育教育利用形式的多样,极大地丰富的体育内容,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到相关体育训练、竞赛行为中来,完美地实现了学生提高体质、增强生理机能以及运动能力的具体需要,推动学生身体健康。而身体健康的直接性,是心理健康与学生能够全面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基础。
其次,高校人文体育教育体系利用创建体育文化活动环境给学生提供和社会交往、完成角色互换的平台,从而推动学生社会化。第一,创建优质的体育文化氛围,能够有助于科学地传播先进的体育思想,推动体育物质精神与思想升级始终保持在与社会一齐发展的状态[2]。利用体育法规教育,对学生遵循系统的思想、行为,以及公正的生活方式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第二,一个优质的高校体育文化氛围的创造,无疑是高校师生都认同的某种价值理念,具备无形的凝聚力与强大的号召力,在这种集中式的环境熏陶下,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意识到彼此之间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与行为规范意识,进而产生一种良性循环,使学生可以相互形成强烈的归属感、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第三,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并且主动的和各种类型性格的人打交道,正确地解决可能在运动场上出现的诸多问题,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3]。
1.2人文教育目标
高校人文体育教育课程的内容载体来源于高校体育文化。所以,?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目标就成为了人文体育教育的内容目标,而“育人”则是全面完成高校人文体育教育的最终解决方式与路径。高校人文体育教育课程中的“育人”目标,自在加强学生的体育素养,推动学生自由、自主、全面的综合发展。在此其中,强化学生的文化素养属于高校人文体育教育目标的实质性展示,推动自由且全方位的发展是高校人文体育教育目标的终极追求。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利用体育教育所得到的体育知识、项目技能、健康体适能同时,产生的一种参与体育意识、树立优质的价值观念、内化体育道德与精神。
1.2.1物质目标
高校体育中的物质文化教育,主要涵括了设施建设、体育文化的媒介宣教,再逐渐渗进体育文化内涵、注入人文关怀,加强物质品位,最终达到以“物”化人的教育目的。物质目标的建设,可以使部分原本并不存在生命及情感的客观物质,成为可以概述高校体育发展历程,表达高校教育理念的“教育者”[4]。
1.2.2制度目标
创设高校人文体育制度的关键要素,重点涵盖了组织机构、管理体制以及促进人本管理思想,最终让传统教育模式中行政组织机构的僵化思维,冰冷化管理转向开放化、自由化房展,最终创设出优质的高校体育风气,推动学生体育行为更加自主与自由。
1.2.3文化目标
建立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关键要素,重点涵盖了体育课、课堂教学以及校园活动等,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的同时,极大地吸引师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行为中来、感悟运动精神、享受体育的劳务,最终,逐渐地把体育中的价值观、道德精神以及规范规则内化生成文学生未来的生活态度与行为准则。
2.人文体育课程体系对学生体育的影响
2.1人文体育课程体系对大学生体育学习观念的影响
在高校开展人文体育课程体系中,学生的价值观念主要来自于应试教育、家庭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开展体育课程的过程中,有不少学生认为接受体育课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够应付考试与运动娱乐等等。人文体育课程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体育学习观念。
2.2人文体育课程体系对高校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的影响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学生接受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将对对体育教学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人文体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将直接关系该课程教学活动实施的成功与否。在此过程中丰富体育运动文化能够为体育教学内容提供相应的素材。教师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必须具有其独特魅力,一方面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也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2.3人文体育课程体系对高校学生学习体育效果的影响
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能够产生良好的心理感受和愉悦的情感体验,就属于良好的体育学习效果。构建人文体育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相较于传统的课程体系更优化。在此过程中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相较于非竞技类课程比例增加。同时隐性教学与显性教学相互影响,课内课外相互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体育人文素质和终身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实行人文体育课程体系能够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相互之间的互动性有效增强。
3.基于人文体育课程体系的教育实施
3.1正视高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必须要使得教师正视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人和文化的问题,应当通过各个渠道,通过民主、开放的形式使大家都明白问题所在,并激发出解决问题的兴趣,鼓励他们参与到活动中来。这样一来,就必须要在启动过程中,着力宣传高校人文体育教育的本质,给人们详尽、系统地解释组织构成与工作流程,特别是有关民主意见箱、网络沟通平台的应用,使得人们明白怎样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5]。
3.2课程教材体系的构建实施
课程教材体系的构建属于推行教育改革的决定性内容。故而,更应当全面落实执行“以人为本”的高校教育理念,重新构建高校体育课程教材系统。普通高校人文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属于一项极为系统的工程,其牵涉到了对学生的日常教育、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科学层面的研究等。这就必定需要给予相当程度的人、财、物以及场所的保障。不难想象,没有获得校方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高校人文体育课程体系构建工作必然不能够有序地进行,也不能够切实地获得执行。因此,要加强校方领导成员对人文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使其深知人文体育教育模式是传统体育教学的时代性衍生物,更能有助于为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与人生道路上打下坚实基础。
3.3重视心理领域的课程教育
在社会领域体育课堂教学阶段,即学生开展人际交往中,能够帮助学生产生具体的思维形式与价值观念。例如,有一些学生可能因为自身的身体素质不佳,因此,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众多实质性困难,有的同学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不足,有的学生力量或者耐力太差。此时,就可以在课堂教学提醒其他同学不可嘲笑他们,让学生自己和别人换位自考,将心比心,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缺点,也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对于别的同学的缺点,我们应该积极的给予帮助而不是取笑,从而来培养学生树立起同情心,乐于帮助弱者的思想。在体育教学行为中,很多学生会经常出现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或者畏难情绪,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领域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一个健康的心态,提高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人文体育课程体系在人文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下,对高校体育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机结合,将高校体育理念、体育精神以及展示高校体育的道德风貌进行有效定位,最终指引高校体育有序、平稳的发展。强化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们,推动
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高校人文体育教育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何劲鹏,姜立嘉.体育课程生命化探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赵同森.人文主义教育的变迁及其实[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7(11):1-3.验,在具体的实验中总结课程设计的科学方法[4]。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收集来自教师、学生以及教育部门的各种信息,然后根据反馈的信息,做出评估,进行修改,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扭转理论容易与实践脱轨的局面,将情境引人到教育学体系之中。
3.2更新的观念与内容
公共课“教育学”要以基础理论为重点,在保证一定的稳定性的基础上,及时反映教育实践和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及时吸纳先进的研究成果,使公共课“教育学”知识要素走向现代化。首先,公共课“教育学”应当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充分展现教育的价值。其次,要加强对“教育”概念的解析,公共课“教育学”应加强对教育本质观在教育观念中核心支配地位的解析,让学生整体把握“教育学”的框架。再次,要明确教育与创新的关系,以专业知识为支撑点,有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提高教育科研能力。最后,要补充理论学习的相关内容,以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为目标,不断丰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素质。
3.3优化知识组合结构
公共课“教育学”不能只是单纯的反映了学科逻辑,并没有反映心理逻辑。其次,要实现教育理论知识的整合,加强师范性以及可操作性,吸收现代教育学的研究新成果,以提高人的素质为主导,公共课“教育学”能够结合各部分的知识,把全面发展的教育转变为技能学习、知识学习。最后,以范例教学来实现教材的结构化,依据一个问题领域或举一些典型的例子,来解释、概括教育学知识,让学生掌握本质的、原则性的东西以及跨学科、规律性的关系等,解决学生在“教育学”认知上存在的误区。
4.结语
总而言之,公共课“教育学”是培养师范类学生教师职业素质的一门重要基础课,而面对公共课“教育学”存在的问题,我们应用科学的方法与程序,更新的观念与内容,优化知识组合结构,将其置于整个教育课程体系中来对公共课“教育学”准确定位。
[1]程艳峰.我国成人教育学学科发展历史回顾及反思[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6(4):124-126.
[2]张进峰.发展教育理论需要革新四大外围观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4): 5-10.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82.
[4]张振新.加涅的学生素质结构观及其对素质教育的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 2000,(4):16-19.
[3]赵嗣庆.推进高校体育人文创新教育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12(8):183-184.
[4]宁雷.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现状与对策[J].体育与科学,2011,11(6):185-187.
[5]贾钧.中国传统人文体育教育的逻辑起点[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12(18): 16-19.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humanities in comm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ports curriculum system
Hu jing
(Anhui Water Conservancy College Anhui Hefei 231603)
【Abstract】From sports,culture,and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a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summarizes the university humanities education target,educ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value as well as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put forwards related countermeasures to create university humanities sports theory.Through a lot of teach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proved that the humane sports course system fit students' cognitive level and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is advantageous to the quality education in full swing.
【Key words】The ordinary university;Humanistic sports;Curriculum system
作者简介:胡静(1987—),女,汉族,安徽宣城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
文章编号:2095-7327(2015)-07-0056-02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8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