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师培训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建设

2015-04-10杜艳美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江苏宜兴214206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继续教育课程建设体育教师

杜艳美(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江苏 宜兴 214206)



基于教师培训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建设

杜艳美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江苏宜兴214206)

【摘要】体育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型人才不可或缺的因素。体育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人格的使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是向学生传授并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教育过程,体育教师需要有良好的素质来教育和影响学生。体育教师渊博的学识,大胆创新的精神是搞好课程开发建设的关键。教师是学生最直接的教材。教师的政治观点和思想作风必然会影响学生,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建设

【Abstract】Sport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n indispensable factor for cultivating all-round talents.PE teachers shoulder to cultivate students' strong physique and healthy personality of the mission.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is to teach students and make students grasp the basic knowled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basic technology and basic skills,teachers need to have good quality to student education and influence.PE Teachers' knowledge,bold and innovative spirit is the key to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The teacher is the student the most direct materials.Political opinion and thought style teachers will influence the students,the students moral character plays the role of influence character by environment.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Continuing Education;Course construction

体育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型人才不可或缺的因素。体育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人格的使命。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就必然要有一支素质过硬的体育师资队伍,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急需高素质的人才,这样就赋予了高校体育教师更新、更高的使命和挑战,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体育教师的发展途径较多,笔者认为积极培训高校体育教师,有利于完善课程建设,有利于促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更有利于人才发展的迫切需要。

1.高等职业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的现状

高等职业学校是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校,其中一大部分是由中等专业学校升格而成,师资整体素质不高。体育教师不仅要有知识和技能,更要有一个良好的态度对待学生;体育教师根深蒂固的旧的教育思想及陈旧的教育观念,对新知识及理论的学习不能引起重视,不合适的心理定位早已跟不上职业教育的脚步。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使得起点较低的师资队伍与之差距越来越大,为了协调其关系,我们需要更多关注当前高职院校体育师资的现状。

1.1师资匮乏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是向学生传授并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教育过程,体育教师需要有良好的素质来教育和影响学生。可遗憾的是有的学校体育教师兼任其他工作,如行政,教学,后勤等,学校常常忽视体育教学工作,久而久之,不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正是由于体育师资的数量不足,加之体育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量偏大,任务繁重,琐碎的工作使他们身心俱疲,很少有时间去创新,更别谈课程的开发了,这种状况严重地阻碍了体育教师素质的发展和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1.2师资素质偏低

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与教师的学历层次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学历高的体育教师,他们渊博的学识易于课程开发,他们独到的见解,精辟的论述,也易于提高教学质量,易于提高科研水平。体育教师学历的偏低是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校即使开发适宜的课程,有计划地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可由于体育教师学历低,文化水平不够,研究工作也只能停留表层,很难深入,开发课程建设,就会停滞不前。

1.3缺乏研究型教师

体育教师渊博的学识,大胆创新的精神是搞好课程开发建设的关键。体育教师的整体师资素质基础差,加之任务繁重,待遇偏低,无资本,无时间,无心情搞科学研究工作,不能有效进行课程开发。尤其一些年轻的体育教师经验不足,思想不进步,未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他们能力不强,知识不渊博,注定他们在创造新知识,开拓新学科,拓展新领域方面感到力不从心。

2.加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培训促进课程建设

课程开发是教师的权利。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想完善课程建设,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且持续发展。建设一支优秀的体育师资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具体地说,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培训。

2.1塑造高尚师德研培结合

教师是学生最直接的教材。教师的政治观点和思想作风必然会影响学生,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提高体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首先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坚定体育教师的政治信仰,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体育教师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政治修养,心系体育事业,积极参加各项工作,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对学生进行示范教育,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和感染学生,用强烈的责任感,鞭策自己,教书育人,像陶行知一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力争做到更好。

2.2精选培训内容,科学组织

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是提高业务水平和素质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完善课程建设的重要举措。培训的内容一定要精心选择,就具体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技术手段和实践环节的要与时俱进,自觉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和知识能力结构。选择教材要有时代感、针对性、实用性;自主开展教育教学问题,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开展有效适用的教研活动,科学组织培训活动。

如:专题“假如让我来上课”利用多媒体视频播放精心选择的课例片段,学校组织教师细心观看,用心聆听,积极思考,激发教师的问题意识;然后对问题进行诊断,如果我来上课。我会如何处理,收集各种结果,教师共同交流,评议。鼓励教师的问题意识,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进而提高自身素质。

2.3积极推进课程建设,完善培训

高职院校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高职体育课程肩负的任务是艰巨的,不只为提高学生一般的健康水平,主要的是掌握预防在劳动中积累的、可能造成身体损害的职业病的方法。这就要求高职体育课程开设应注重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落实动作的精确度与准确性,从而降低劳动损伤。为适应高职体育教育的需要,为顺利推进课程建设,为提高高职体育教学水平,体育教师必须具有过高的运动技能,还要成为一个知识面广、理论扎实、基本功过硬、经验丰富的教育者,一个育人的艺术家,力求做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

2.4善用信息技术,创新培训手段

在信息化时代,体育教师教育信息化是提高体育教师素质的必然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对信息的识别、加工、利用、创新等能力。把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有机整合,大部分体育教师会对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最新研究动态、目前争论的焦点充分了解,树立现代信息意识,强化现代信息能力,培养良好的信息道德入手,全面提高自身信息素质。体育教师借助计算机网络的力量,实现网络教研,更新体育教师教育方法,推进教育技术的创新,加快体育师资培养的现代化和信息化进程。

2.5营造科研氛围,完善课程建设

教师的科研能力是衡量师资队伍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知识的更新,社会的需求,迫使高职院校不能只注重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能力,还要积极开发并完善课程建设,高度重视科研能力的提高。体育教学是值得研究的艺术,学校要尽量给教师营造科研氛围,鼓励教师要“走出去、请进来”,给教师提供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制定配套的激励措施,鼓励和支持体育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科研,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促进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的同步提高,让科学研究贯穿课程建设的始终,进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人才市场化,教育国际化。人才要有创新能力,要掌握全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并具有较强的时代意识,与时俱进。作为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要理解教学实践、教学发展、教学研究、教学思想的内涵并处理好之间的关系,要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技能,教师就要不断地学习、充实、更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身的再教育,优化自身知识与学位结构,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逐步完善课程建设,开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孙璞.论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师素质的新要求[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2000 (02).

[2]高明慧.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其教育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3]高光.高校体育三种教育理念与实践关系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 (01).

[4]李逸群.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专业素质构成分析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

作者简介:杜艳美(1979—),女,汉族,江苏宜兴人,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

文章编号:2095-7327(2015)-07-0032-02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807.4

猜你喜欢

继续教育课程建设体育教师
关于促进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的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对初中英语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