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教育与人的社会化
——基于教育功能的境脉

2015-04-10英,童

宿州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社会性班集体社会化

谢 英,童 欢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学校教育与人的社会化
——基于教育功能的境脉

谢 英,童 欢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教育与人的社会化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内在耦合性,而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的实施载体,以一个“社会缩影”的角色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有利于社会化的学习环境,对个体社会认知、社会技能、社会情感等方面的发展作用显著。在解释社会内涵和教育个体社会化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对学校教育课程设置中课程的目标制定、内容选择以及环境设置三个层面进行“教育促进人的社会化”的探索,再从学校教育环境因素入手,就班集体、教师和同伴关系三方面进行细致引证和扩展,证实了学校教育有益于进一步促进个体人社会化的良性发展。

学校教育;人的社会化;功能

1 教育与人的社会化

一个人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就是通过不断地接受社会文化、习得社会经验、掌握社会技能的社会化过程。社会化就是从社会的角度对人的生长发展过程的一种解释和描述[1]。教育是培养人的基本手段,教育的功能就是促进人的发展[2]。人类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有效途径就是接受教育,教育功能表现为既能促进人的个性化,又能促进人的社会化这两大方面。

教育有广义、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教育泛指一切传承知识文化的社会活动,它不仅能够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还能对人的思想和观念产生影响。狭义上讲,教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学校教育。本文主要探讨狭义上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在促进人的社会化中作出的贡献。

2 学校教育的目的与人的社会化

构成教育个体社会化有三个要素,即个体观念社会化、个体智能与能力社会化和个体职业与身份社会化。三个要素的基本解释是:未成年个体通过与成人、同龄人交流,或从教育教材中不断地学习、积累,逐渐形成对人、对事的态度,建构起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这一过程就是个体观念社会化的过程。通过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阶段不断习得社会文明礼仪、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不断积累知识文化,发展自身智力水平,这一过程就是个体智力、能力的社会化。每个人的社会职业定性与其所接受的教育程度和教育内容息息相关。就受教育程度而言,往往受教育程度越高,职业选择面相对越大,有更多的机会入职更佳的岗位。就教育内容而言,我国高中教育中的文理分科预示受教育者的大学专业选择,而我国大学里各级各类的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就读者的职业取向,这都反应了个体身份的社会化。

作为教育活动出发点和归宿的学校教育的目的决定着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内容和方法等。我国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合格人才应该是接受我国社会主义集体观念、传承并创新科学文化、弘扬我国传统美德、遵守我国法律法规且具有一定社会职能的社会人。

3 学校教育的课程内容与人的社会化

学校通过设置社会性课程实现社会知识、文化知识的传递。所谓社会性课程,即以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为目的的,有益于学生社会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行为品质发展的课程。社会性课程的内容中渗透着具体的为人处事的道理、社会行为规范、文明礼貌等社会经验和文化知识。

3.1 基于课程内容的境脉

第一,从有关社会文化方面的课程内容来看,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所接受的诸如社会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等学科知识都属于社会性课程。这类课程可以使学生从中获取社会发展历程和社会规则与意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学生通过对这些社会文化知识的把握,在增长社会认知的同时还能丰富自己的社会情感。第二,从有关社会道德方面的内容来看,学生通过对“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等课程的学习,理解并内化为中国传统美德、社会行为规范、正确的世界观等,从而提高自身的素养,为弘扬传统美德、遵守社会规范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第三,从有关生活、生存方面的内容来看,如当下倡导的“三生教育”,即生命、生存、生活三方面的教育。“三生教育”要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的整合,学校应利用相关的教学媒介,帮助学生建构其正确的主体认知,从而促进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并在日常行为中付诸实践。不仅如此,在充满竞争的世界里,我国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能只是会学习、会考试、独善其身的优异者,还应是一个会做事、会与他人相处的终身学习进步者。

3.2 基于课程功能的境脉

首先,社会性课程的社会功能主要由两方面体现:一方面,社会性课程具有传承社会文化的功能,其强调的是受教育者对社会文化环境的适应[4]。课堂是教师传递间接经验及交流、创新知识的场所,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实现了文化的代代传递。同时,与时俱进的文化课程也丰富了学生的时代认知。另一方面,社会性课程能够维系社会群体的稳定。设置课程上的社会规则、法律法规等知识,让学生从小建构起法律规则意识,使自身的日常行为与社会法律观念保持一致。因此,社会性课程的个体功能也主要从两方面体现:一方面,学生通过社会性课程这一中介,不断地习得社会认知、体会社会情感、掌握基本的社会生活生存技能和亲社会行为。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社会性课程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一门通过不断的传授知识经验、提供社会性实践条件的中介,从而不断提高人们的社会适应性。另一方面,社会性课程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社会学习、问题解决、社会评判等社会能力,以不断丰富学生的社会认知,形成社会价值观。

4 学校教育环境与人的社会化

学生的在校生活,离不开班集体,更离不开朝夕相处的教师与同学。班集体、教师以及同学同伴关系共同构成了影响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学校环境因素。

4.1 班集体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首先,班集体是学生融入社会潜移默化的场所。人们对社会生活中一切人、事、物的价值判断即为社会认知。青少年时代是社会价值观念形成与巩固的重要时期。学生在与同伴、老师以及学校其他工作人员的交往中,不断发展形成友谊观、道德观,并逐渐建构起我国社会的主流观念——集体主义。班集体生活中交织着诸如课堂纪律、考试纪律、值日制度等众多的言行规则,班集体如同一个“社会缩影”,通过班集体生活,学生能不断地建构起规则意识,日渐习得基本的集体生活行为规范,为适应法制社会做铺垫。班集体是学生共同进行以学习为主导的生活区域,它作为一个系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交往能力、培养社会规则意识的环境因素,将是非观念渗透在学生生活中。在多元社会文化背景下,正确的是非观、抉择态度无疑是不可缺失的。

其次,班集体是学生获得社会情感的场所。社会情感主要是指包括自我特征和社会要素关系在内的主观体验[5]。人类是社会动物,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就过着群居生活,群体生活有利于人们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学生作为班级成员之一,在集体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归属感心理。在班集体生活中,学生受评奖、评优等激励鼓舞时,力求得到他人认可和赞美,从而不断地形成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这有利于其自我作用的发展以及自尊、自爱、自信等优良品质的形成。另外,每个班集体都是独立的小群体,班集体与班集体之间通过开展体育、文娱等活动,既利于提高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学生增强集体荣誉感。

最后,班集体是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微型社会。“社会适应”是人的基本生存技能,同动物世界一样,人类社会也遵从“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个人只有不断地自我调整、自我更新与提高,才能渐渐融入社会并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以便成为社会的一分子。班集体作为一个“小社会”,规定了许多具有鲜明的社会倾向性的游戏规则。班集体是一个具有高度组织性的系统,不论是从纵向还是横向上看,无疑加强了班集体中学生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从班集体的功能上看,班集体具有促进社会性学习以及促进社会性竞争的促进功能。从促进社会性学习层面上看,班集体中充斥着形形色色的社会人,他们都拥有不同的气质类型、不同的社会履历、不同的生活环境背景等,但班级环境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个人在班集体环境中影响他人的同时也在受他人影响,通过相互交流进行社会性学习,进而不断充实知识储备、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社会性竞争上看,班集体为学生提供了影响学习效果的众多参照物,学生在班集体中不论是从学习上、能力上、技能上都有一个显性或隐性的“排名”,这种“排名”促使学生产生超越他人、超越自我的意识,促使学生通过与别人的对比、与自己不同阶段的对比树立起正确方向,在竞争中不断上进。

4.2 教师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一方面,教师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社会性发展。《师说》中曾指明:“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者的三种教育作用是靠师者的言行表现出来的。言行是教师与学生相互沟通的工具,是教师传授社会知识的媒介。同时,教师不仅仅是书本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行为、习惯的重要影响者。教师作为知识和行为的示范者,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重要影响,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处理繁杂的班级事务,他表现出来的效率及处事方式、民主态度等都对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相反,诸如不公、专横等不良的行为方式则不利于学生社会性发展。另外,教师的性别、个性、观念、知识、经验等都会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因此,一位合格的教师应是学高身正、明德睿智、知行兼优的谦谦君子。

另一方面,教师的期待影响学生社会性发展。所谓教师的期待指教师根据学生已有水平,对学生的发展进行积极的或者消极的推测。一般说来,教师对学生消极的期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学业、品德和社会性的发展[6]。而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待则对学生的发展与提高具有巨大影响。教师的积极期待的典型例证就是“罗森塔尔效应”。坚持对学生施以正面评价与鼓励,为学生描绘一个可发展的空间,对学生抱有适宜的期望,有利于学生的进步。一个总是被教师忽视或是一直受到教师负面评价的学生,往往表现出自卑、退缩、不上进的学习与生活状态。而一个受到教师积极评价的学生则会朝着教师期望方向更加努力,使自身行为更加符合社会规范。当然,需要指明的是,教师给予学生的正面评价也应建立在尊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即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正面期待,是在该学生原有基础上通过其自身努力及成人点拨能够达到的近期目标,而不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否则,反而会使学生产生惰性,影响其自我效能感。

4.3 同伴关系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同伴关系主要是指同学或朋友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同伴交往的大环境,在学校生活中,学生通过寻求友谊,不断发展自我认知、建构起自我概念,形成社会态度,习得友善、热情、合作、互助等亲社会行为,并在交往中不断为改善人际关系做出种种尝试,从而提高自身的人际关系中的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同伴交往经验还对学生自我概念和人格发展具有莫大的作用。良好的同伴关系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社交技巧,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环境的探索精神。因而,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发展学生社会性具有重要意义。

5 结 语

教育作为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工具,通过创设学校环境,制定符合国家要求的教育目标,开设具有社会文化、社会道德以及生存生活常识等课程的方式方法,积极促进人的社会化的形成与发展。学校教育在奉承“努力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宗旨上,保证了社会文化的延续以及社会结构的维持和发展。通过学校教育环境中班集体熏陶、教师言传身教、教师期待以及同伴交往等软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学生在这个“微社会”中不断提高自身社会认知、社会技能、社会情感,进而实现自身的社会化。

[1]项贤明.教育与人的发展新论[J].教育研究,2005(5):9-13

[2]杜高明.教育与人的发展新论[J].教育评论,2009(2):6-9

[3]崔东伟.学校的教育目的和利益目的:学校教育的当代矛盾及化解探求[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8(5):9-10

[4]郑三元,庞丽娟.论社会性课程的功能、价值和目的[J].课程·教材·教法,2001(7):2-6

[5]郑准.场域视野下的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教育学院,2007(4):59

[6]吴宾,翁文允.教育对人的社会性发展的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7):42-44

(责任编辑:胡永近)

10.3969/j.issn.1673-2006.2015.11.010

2015-07-18

谢英(1990-),女,云南昭通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课程论。

G40.011

A

1673-2006(2015)11-0040-03

猜你喜欢

社会性班集体社会化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我爱我的班集体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从社会性弱势群体自身心理角度谈接受科技知识
立足班集体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
社会性交互及其在三维虚拟学习环境中的实现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