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走西口民族大迁徙对察哈尔小调民歌的影响
2015-04-10周丽青
周丽青
(集宁师范学院音乐系内蒙古·集宁012000)
试论走西口民族大迁徙对察哈尔小调民歌的影响
周丽青
(集宁师范学院音乐系内蒙古·集宁012000)
文章主要研究了走西口民族大迁徙对察哈尔小调民歌的影响。本文首先采集文献资料,全面分析了走西口民族大迁徙对内蒙古民歌的影响。其次,以察哈尔小调民歌为核心,深入挖掘了走西口民族大迁徙下察哈尔小调民歌的转变。最后,在上述基础上进行深化,对走西口民族大迁徙中察哈尔小调民歌的分类及特征进行探究。本文对察哈尔小调民歌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贡献性作用。
走西口 察哈尔 民歌 影响
前言
察哈尔小调民歌作为内蒙古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内蒙古特色文化的形成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察哈尔小调民歌早期内容较为单一,调式、旋律、节奏均以草原放牧生活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察哈尔小调民歌逐渐开始转变,其内容体系和旋律节奏不断丰富,尤其是在走西口民族大迁徙过程中。该时期草原文化与中部文化的完美结合为察哈尔小调民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是现代察哈尔小调民歌得以丰富和发展的关键。
1 走西口民族大迁徙对民歌影响的概述
走西口民族大迁徙主要指清朝后期部分人民从陕西、山西迁移到内蒙古谋生的历史事件。清朝后期陕西、山西大旱不断,部分农民被迫背井离乡到内蒙古区域谋求生路,这部分农民是走西口民族大迁徙的核心。随着大量陕西、山西人口流入内蒙古,内蒙古农牧为生的文化体系逐渐被中原文化体系感染,文化体系不断融合,形成了具有内蒙古特色的多元化文化结构。而在该过程中,内蒙古民歌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开始吸纳山、陕歌曲特色,形成了以走西口为核心的民歌体系。
在走西口民族大迁徙过程中内蒙古民歌情感得到非常大的丰富。部分艺术家开始将走西口民族大迁徙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听所感融入到内蒙古民歌中,以该感情为基础,充分抒发了对故乡的赞美、热爱和怀念,例如《城墙上的跑马》。该民歌就结合走西口民族大迁徙中农民现实生活的凄苦和对回归家乡的渴望形成悠远、浓郁的思乡基调,将山西、陕西一代民歌《刨洋芋》与内蒙古民歌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兼具内蒙古和中原民歌特色的内蒙古歌曲,以跑马这一典型内蒙古草原事物为主体,充分抒发了对辽阔草原的爱慕和眷恋。部分艺术家将走西口民族大迁徙中的情感融入到草原儿女的情感中,以该情感为基础对草原歌曲旋律、节奏进行调整,形成了深情、爽朗的草原恋歌,如《康板调》。上述走西口民族大迁徙中孕育的歌曲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内蒙古民歌体系,对内蒙古文化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已经成为内蒙古民歌体系不可分割的关键内容。
察哈尔小调民歌是内蒙古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小调民歌被广泛传唱于锡林郭勒草原,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在走西口民族大迁徙过程中部分农民生活在锡林郭勒草原,为察哈尔小调民歌的发展构建了新的文化环境,其歌曲风格和歌曲内容均发生了非常明显的转变。在走西口民族大迁移过程中察哈尔小调民歌歌词结构开始愈发严谨,语言内容愈发生动,歌曲中比兴的运用更加频繁,其民歌节奏更加鲜明,现代察哈尔小调民歌雏形开始形成。
2 走西口民族大迁徙对察哈尔小调民歌影响的对比
2.1 调式调性影响的对比
传统察哈尔小调民歌主要从内蒙古民歌出发,以内蒙古文化环境及民歌曲调为基础进行曲调选取和创作,调式调性较为单一。山西、陕西民歌调式调性具有典型的原生民歌特色,其在宫、商、角、徵、羽五声基础上运用上、下五度对曲调进行调整,形成了双四度叠音曲调。走西口民族大迁徙过程中察哈尔族人民开始对山西、陕西民歌调式调性进行研究,在原有察哈尔民歌调式调性基础上逐渐融入上述曲调,将山西、陕西民歌特色与内蒙古民歌特色融合在一起,大大丰富了现代察哈尔小调民歌内容。
察哈尔小调民歌以原有民歌调式为基础,在该内容上附加徽调式、商调式及羽调式,以综合调式调性进行小调民歌转音过渡,紧打慢唱,曲调高昂,形成了典型的山西、陕北民风察哈尔小调民歌,如《喇嘛爷的礼物》。该小调民歌中以对辽阔草原生活的赞美为基调,融入走西口民族大迁徙中陕北民歌欢快、轻松的调式,其小调细腻高昂、生动欢快,在该曲谱调式中中美好、和谐的草原生活跃然纸上。
2.2 旋律特征影响的对比
传统察哈尔小调民歌旋律主要以四度音程为主,在创作的过程中多以5-1、2-6等为民歌旋律核心。这种察哈尔小调民歌旋律可以使歌曲更加鲜明有力,让歌曲的更具感染性,与内蒙古人民豪放、爽朗的生活息息相关。山西、陕西民歌也主要以上述旋律为创作核心,其民歌也多以四度音程为主。但山西、陕西民歌还注重对上方四度和下方四度的转变,注重对上述调式主音的设置,其旋律跳进效果更为明显。尤其是在山西民歌中,其民歌跳音程较大,有时甚至旋律跳进与极进相同。在走西口民族大迁徙过程中察哈尔艺术家吸取山西、陕西民歌特色,对其旋律跳进进行了适当运用,在自身小调中加入上述音程跳进,其小调民歌旋律得到了非常大的丰富。
察哈尔小调民歌对比自身与山西、陕西民歌之间的移动,从旋律特征出发对七度跳进进行了适当运用,其主体跳进形式虽然与山西、陕西民歌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整体旋律跳进方法基本相同,尤其是“变宫”偏音的运用,从本质上丰富了察哈尔小调民歌体系,对现代察哈尔小调民歌特色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3 节奏结构影响的对比
传统察哈尔小调节奏结构一般较为连续,节奏整体上较为缓慢。而山西、陕西民歌在节奏和结构方面与传统察哈尔小调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上述民歌节奏多紧凑而完整,整体节奏中存在非常多的强起。山西、陕西民歌一般以对称的两句型乐段作为主要民歌结构,其内容体系具有非常明显的结构划分,如在《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中就以主音a作为主体结构的划分音,形成两句型乐段。在走西口民族大迁徙过程中察哈尔小调歌曲受到山西、陕西民歌的影响,逐渐开始在自身创作中运用强起提升民歌节奏感,适当选取两句型乐段有效提升了小调民歌转音的流畅性,节奏结构与民歌语调更加贴切。
察哈尔小调歌曲在山西、陕西民歌节奏结构的影响下已经开始在原曲调上发生明显转变,其结构结构开始带有山西、山西民歌特征,如《察哈尔八旗》。该歌曲就设置了对应的八度音调转换,以部分节奏强起和四乐句方整性结构作为主体节奏核心,形成了多元的民歌节奏结构体系。
3 走西口民族大迁徙中察哈尔小调民歌的分类及特征
在走西口民族大迁徙过程中察哈尔小调民歌体系得到了非常大的完善和丰富,尤其是在民歌类型和艺术特征上,开始逐渐融入山西、陕西民歌泼辣、朴实、憨直等特色,其内容形式和内容主体都发生了明显转变。
从题材内容上来看,走西口民族大迁徙后察哈尔小调民歌可以分为赞颂家乡、歌唱生活和讴歌爱情三大类。走西口民族大迁徙过程中察哈尔人民的生活开始发生一定的转变,其文化内容开始被中原文化所感染和丰富,在上述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察哈尔人民对家乡的认识开始愈发全面,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对家乡进行赞颂,形成了非常奠定的察哈尔小调民歌种类,例如《宝拉干套海》、《察哈尔八旗》、《老大宛》等。上述歌曲融合走西口民族大迁徙中山西、陕西民歌特色,大量运用比兴,对其词曲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调整,曲调结构发生了明显转变,情感表达得以充分提升。与此同时,走西口民族大迁徙还使察哈尔人民对生活的认识发生转变,开始让察哈尔民族生活形式得到丰富,在这种影响下,察哈尔人民开始对上述丰富的生活内容进行赞美,对不同的民族风情进行介绍。例如在歌曲《美丽的世界》中就以不同的生活作为创作基础,将走西口民族大迁徙中山西、陕西迁移农民的生活和察哈尔民族人民的生活结合在一起,从上述角度出发对美丽世界的内涵进行丰富,大大改善了察哈尔小调民歌的内涵。而在讴歌爱情的过程中,察哈尔人民从山西、陕西迁移农民思乡思人的情感出发,在该情感上对察哈尔爱情歌曲进行细化,使察哈尔小调民歌对爱情的讴歌更加细腻,其内容及形式均得到非常好的突破。
从演唱风格上来看,走西口民族大迁徙后察哈尔小调民歌开始形成新的表现途径,开始结合山西、陕西民歌演唱方法,形成具有察哈尔民歌特色的二人台、爬山调形式。在走西口民族大迁徙过程中察哈尔人民开始对山西、陕西民歌中的部分演唱风格进行吸收、融合和拓展,在该基础上进行二人台表演,由真假声结合形式对察哈尔小调民歌进行演绎,形成独具一格的演唱形式。该演唱形式为察哈尔小调民歌的发展创造了非常好的环境,使察哈尔小调民歌内容得到非常大的丰富。与此同时,部分察哈尔民族男性还开始模仿真假结合发声,以真假声转换法对小调民歌进行转换,将中音曲调转变为高八度调,在中高音之间进行正常唱。男性以在高中音区进行自由转换,以翻八度唱形式自由表演,完成二度演唱创作。上述演唱风格使察哈尔小调民歌体系得到了非常大的风度,使察哈尔小调民歌演唱逐渐多元化,这对察哈尔小调民歌的发展和提升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4 总结
走西口民族大迁徙为察哈尔小调民歌演唱形式的丰富创造了良好的契机,在该环境中察哈尔人民对比山西、陕西民歌与察哈尔民歌之间的不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山西、陕西民歌调式、旋律及结构进行对应把握,形成了走西口环境背景下的典型小调民歌体系内容。与此同时,察哈尔人民结合山西、陕西民歌特色,对察哈尔小调民歌的歌曲类型和演唱风格进行调整,其类型结构发生明显转变,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察哈尔小调民歌发展进程。
[1]民盟鄂尔多斯市晋陕蒙民俗文化课题组,武洲.走西口——中华民族大融合的见证[J].鄂尔多斯文化,2009,04:26-34.
[2]张雄艳.走西口移民与晋蒙交汇区村落的民俗文化变迁[D].山西大学,2010.
[3]刘小文.走西口移民运动与蒙汉婚俗文化研究[D].山西大学,2011.
[4]科·米格米尔〔博乐〕.博尔塔拉察哈尔民间歌曲特点浅谈[N].博尔塔拉报,2008-12-11008.
[5]贾晓楠.蒙古族音乐活态传承之衍变[D].天津师范大学,2013.
J607
A
1009-8534(2015)02-0053-02
2015-1-25
课题: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科学技术处研究项目(课题名称:《近代走西口民族大迁徙对察哈尔小调民歌影响的对比研究》,项目编号:NJSC14294)成果。
周丽青:女,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北方民族艺术研究、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