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民族器乐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

2015-04-10龙有成范燕华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高师器乐民族

龙有成,范燕华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汶川 623002)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民族器乐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

龙有成,范燕华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汶川623002)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担任培养合格幼儿教师的重任,鉴于幼儿教师教育结构转型对教师在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方面的新要求,为推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文章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转变入手,结合当前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现状,对民族器乐课程的开发设置和教学实践进行了论述,这对弘扬和发展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学前教育;民乐;课程开发;实践

民族器乐是我国各民族传播本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它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热爱民族文化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园教师的主要阵地,必须高度重视民族器乐课程的课程开发和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出与学生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民族器乐课程教学体系,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幼儿教育人才。这既有利于推动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民族器乐课程改革,也有利于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器乐文化。

1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民族器乐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方法的反思

民族器乐教学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器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受专业音乐院校授课模式的影响,高师民族器乐教学发展极其缓慢,甚至出现了诸多与学生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器乐教学方面重钢琴轻民乐现象严重

在全国众多的高等师范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中,钢琴教学可谓是器乐学习的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授课模式也是集体课为主小组课为辅,课时设置方面也是从学生进校一直学到大学毕业。但从学生将来工作的实际运用方面看,钢琴其实很少能够派上用场的,取而代之是学习和携带方便而又能让绝大多数家庭所能承受的小型民族器乐。基于此,我们不得不对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在器乐教学方面进行深入的反思。虽然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器乐教师大多数都是毕业于专业音乐院校,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器乐教学训练,但我们可以对与学生交流,找到学前教育专业学习器乐的切入点,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市场为导向,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和采取适合学生具体情况的教学手段,改变钢琴教学满天飞的现状,使我国民族器乐教学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大放异彩。

1.2 民族器乐教学理念和教学法单一

如前所述,抛开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在器乐教学方面对西洋乐的过分依赖,器乐教师们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等方面也存在诸多不足。受西洋乐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器乐教师在器乐教学理念方面依然不愿意摒弃音乐院校所固有的一对一或者一对几的小班化教学理念,这与国家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在器乐教学方面的指导思想是背道而驰的。作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将来不是把器乐教学作为自己谋生的手段,而是要在幼儿、少儿中去传播我国优秀的民族器乐文化。作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器乐教师,应该立足现实,正确面对你的教学群体,及时探究出一套适用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在器乐教学方面的有效措施,以使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真正成文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播者。

1.3 缺乏适合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民族器乐学习的教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把这句话用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器乐教学中是最合适不过的。很多院校在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进行器乐课程设置的时候,对器乐教学的课程体系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详细的设置,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才发现,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器乐教学最大的障碍不是教学方式方法,而是严重缺乏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民族器乐相适应的民族器乐教材。笔者曾经在走访诸多音乐书店时发现,专业性极强的民族器乐教材可以说是琳琅满目,可是专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编著的民族器乐教材却是寥寥无几。由此可见,及时的编著出一套适合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器乐学习的教材显得尤为重要。当然,这样的教材必须以学生音乐零基础为出发点,既要达到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基本的民族器乐演奏技能的目的,还要让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起到传播民族器乐文化使者的作用。

2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民族器乐课程的开发与构建

鉴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在民族器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而高质量的开发、构建合理的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民族器乐教学体系已迫在眉睫。我们必须要重新思考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在民族器乐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课程设置和构建等问题,以使其更加的符合当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在民族器乐教学和社会等方面的需求。

2.1 制定出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相适应的民族器乐教学目标

民族器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灿烂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优美的旋律、古朴的韵味映射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明。弘扬和传播这一中华民族优秀民族文化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每一个民族器乐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我们每一位民族器乐教师必须明确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开设民族器乐教学的目的不是为未来培养什么器乐演奏家,而是为幼稚园培养我们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播者。因此,我们在制定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民族器乐教学目标的时候一定要要做到不能只注重技能而忽略理论,更不能只注重理论而轻视技能,理论和技能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应该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有目标清晰了,我们才能为幼儿教育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2.2 制定出科学而系统的民族器乐课程计划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可以说是音乐零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执行者们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与之相匹配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既要引起学生对民族器乐课程的重视,又要让学生在枯燥的技能学习过程领会到民族器乐学习的文化内涵。

《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要求:“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由此可见,国家在传播民族音乐文化方面做出的努力。作为民族文化传播阵营的高校学前专业,更应该主动扛起这面大旗,积极响应国家在民族文化传播方面的号召,以《新音乐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实际,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制定出科学的民族器乐教学计划,为民族文化的传播贡献自己的微博之力。

2.3 构建完善的民族器乐课程体系

完善课程体系的构建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民族器乐课程顺利实施的保障。但就目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在民族器乐课程设置的现实情况看,尚需进一步开发。在众多的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设置中发现,很多高校学前专业的音乐课程设置根本就没有提到民族器乐学习,更甭说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案。绝大多数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在音乐方面的课程设置仅仅局限于钢琴、音乐理论和舞蹈,片面单一。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民族器乐课程在其中根本就没有占据一席之地,这与举国上下的音乐教育模式均采用西方音乐教育结构体系有着密切关系。鉴于此,各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领导和专业教师们必须从民族器乐课程建设方面集思广益,以传统民族音乐为契机,以民族器乐为载体,将其与现代音乐有机结合起来,注意新民乐的发展与探索,不断丰富民族民间器乐知识,才能实现民族器乐课程的异军突起,以期尽早实现构建包括民族器乐基础理论、民族器乐演奏与教学、民族器乐视听为一体的综合学前专业民族器乐教育体系。

3 加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民族器乐课程教学实践的具体措施

在新音乐教学理念的冲击和指导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在民族器乐课程教学实践的具体措施方面应作出相应的调整。课程的设置应该由分科向适应性、综合性转变;课程管理由集权向分权转变等等。把对专业本位的教育理念转变为学生本位教育理念;把学科整合为学科与人文学相结合;课程实施多向趣味学习转变;课程评价由结果向发展趋向转变;为了实现磕碜设置目的、完成以上转变,需要在教学实践上下足功夫,才能取得成效。

3.1 优化民族器乐教学的课程设置

合理的课程开发与设置、课堂教学是否满足教学需求,能否经得住考验,都需在课程设置前必须思考到位、思考周全的。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民族器乐的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老师在器乐的演奏技巧教授方面,注意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论拓展、延伸与技能传授同步进行。为此,教师在讲解和分析过程中,传统音乐文化和民间音乐文化知识的结合,更能让学生深入地了解不同民族器乐的演奏技法、器乐特征、音色、及其异同等。

3.2 丰富民族器乐教学模式

通过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在民族器乐教学方面的实践和探索,虽然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民族器乐课程在教学内容、形式等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和深入,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如今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需求,也与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不相适应。基于此,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民族器乐教学需要采取丰富多彩、奇花异放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程度开发小组教学、分层教学、异同教学、特点培养等,通过“一对二”、“一对三”、“一对四”等优化后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习一些合奏曲和新民乐等。教学模式的丰富,教学资源将会得到重组、整合、优化,学生的学习氛围将会大大增强,其乐融融。

3.3 努力拓展学生的民乐实践空间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技能型非常强的学科,民族器乐作为音乐艺术的一个分支,应该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换言之,仅仅依靠学生在课堂的学习,完全不能帮助学生提高演奏技巧和演奏水平,为了使学生能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完全掌握课堂知识和技能,拓展和开创更为广阔的艺术舞台,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必须要在素质教育改革下,要求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这样才能为学生开拓广阔的实践空间。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积极想办法,一方面加大课堂教学与练习力度,另一方面还要积极组织各种艺术活动和音乐演出,给学生提供在舞台上锻炼的机会和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只有如此,学生的民族器乐演奏技巧方可迅猛提高、长足进步;三是合理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与机会,与大师级人物、学者、专家都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感受大师的演奏风范,让学生了解民族器乐给人们带来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3.4 努力提高民族器乐教师团队

俗曰:教师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生知识的获取来自于教师传授和自主学习两个方面。特别是对于技能性较强的民族器乐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达到很强的实践性教学水平,学生仅靠自己摸索、掌握技能技巧非常有难度,要达到一定水平是行不通的。由此可见,民族器乐教育对任课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很高。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民族器乐教师团队显得尤为重要,专业院校的优秀毕业生、民间民族器乐的优秀演奏者等,民族器乐演奏大师不定期地来校任教,都是我们组建高素质高水平教师团队的首选对象,学生在他们的指导下进行齐奏、合奏等曲目排练,更能取得成效,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

综上所述,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是幼儿园教师培养的主阵地,担负着培养合格幼儿教师的重任。广大的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工作者们一定要把未来的学生培养成为有审美理想、审美需求、审美能力的符合型人才,这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民族器乐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加强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民族器乐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不但可以让学生在民族器乐的学习中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国悠久的民族音乐文化,也能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广大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民族器乐教育工作一定要有针对性的探寻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和乐意传承民族器乐的热情,使民族器乐文化在祖国的大地上永葆青春。

[1]史丽君.应用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学理论,2010,(36).

[2]卢盈盈.浅谈高校民族器乐教学中传承性与时代性的融入[J].赤峰学院学报,2012,(02).

[3]李佳.高职学前教育琴法课程的实用教学研究[J].文教资料,2012,(4).

[4]李方元.现行民族音乐课程能给我们提供什么——现行民族音乐课程批判[J].中国音乐学,2009,(3).

责任编辑:周哲良

G 652

A

1672-2094(2015)01-0108-03

2014-12-10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级重点项目《学前专业开设民族器乐课程的实证研究》(编号:ASA13—04)系列论文之一。

龙有成(1974-),男,四川蓬溪人,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声乐教学及研究。

范燕华(1978-),男,四川蓬安人,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民族舞蹈教学及研究。

猜你喜欢

高师器乐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对高师钢琴教学模式创新问题的思考
谈器乐在初中音乐第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途径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演奏剧场”:器乐表演新形式——以筝作品《人生几何?!》为例
关于举办“学院奖全国高等院校器乐比赛”的通知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略谈器乐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以《金孔雀轻轻跳》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