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定位与结构体系探索
2015-04-10佘翠花
佘翠花
(山东管理 人文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7)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以“整合”、“渗透”理念指导学前教育领域的教育改革。其中,幼儿园艺术教育改革突出艺术是情感性、表现性和创造性活动,特别强调不能把艺术教育变成单一、机械的技能训练[1]。幼儿园艺术教育改革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幼儿教师综合艺术素养和实践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这就决定了幼儿园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实践教学能力、创新能力等将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2]。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需要根据《纲要》精神和要求,重新定位音乐课程设置目标和构建课程体系,以加强对学生音乐综合素养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为学生个性和特长发展提供一定空间。
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建构中存在的问题
(一)音乐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向不明确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的培养目标指向不明确、针对性不强,教学缺乏特色,人才培养质量不能满足幼儿园岗位工作实际需求。研究发现,部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沿用专业音乐教学模式,特别是将学前教育专业定位于艺术特色的高校,其培养目标与专业音乐类人才培养目标大同小异,成为压缩版。这既体现不出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也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例如,不少高校声乐课片面侧重声乐技巧训练,发音方法主要侧重民族或美声唱法,忽视儿童歌曲的教学。学生对儿童歌曲的发声概念较模糊,以致深入幼儿园工作才发现,在学校学习的声乐技巧基本用不上,老师会的歌孩子不喜欢,孩子唱的歌老师教不了。很多年轻老师只好用白声或真声为孩子范唱,虽唱的卖力,孩子们却不领情,课堂教学一塌糊涂。同样,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也出现了类似问题,侧重学生弹奏技巧,从练习曲到著名钢琴曲,学生一一熟弹,甚至考到了钢琴等级证书,而一到孩子面前,竟连一首简单的儿歌伴奏都不能信手拈来。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导致毕业生音乐素养不能满足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需求,极大地影响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毕业生职业潜力的发挥。
(二)音乐课程偏重技巧训练,音乐综合素养培养相对欠缺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偏重音乐技巧训练,对音乐艺术本身的审美功能及其对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培育重视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从艺术审美、情感体验等角度对幼儿进行音乐欣赏和审美教育的能力。调研发现,大多数高校的这一做法是受到了生源质量的限制。多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都是普通文理科招生,其中还会有调剂生,或者是在“尊重”家长意见下选择该专业的学生,他们对学前教育专业认同感较低,有的还有抵触心理。学生没有艺术基础,在录取时也不会经过任何技能测试和必要的面试,不少学生入校后对音乐课“望而生畏”,很难从内心深处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这样,通过短短三年或四年的在校音乐课程学习就能达到较高音乐素养的愿望是不现实的。结果多数高校退而求其次,将人才培养重心放到容易量化的音乐技能上,忽视学科之间的融合,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制约了学前教育专业音乐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音乐课程的教学脱离幼儿园工作实际
在问卷调研中发现,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走上幼儿园工作岗位后很难较快适应幼儿音乐教学工作。接受调查的幼儿教师指出,大学学到的音乐知识、技能与幼儿园音乐教育教学所需的能力不符,特别是幼儿歌曲即兴弹唱、幼儿音乐游戏组织指导、幼儿音乐感知能力引导等方面的欠缺比较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不能从幼儿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来规划职前学生的音乐课程教学,音乐课程目标定位和结构体系出现偏差。
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培养目标定位
幼儿园教育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儿童身心和谐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培养人格健康的“完整儿童”。幼儿音乐教育对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作用不容忽视。《纲要》体现了幼儿园课程综合化的发展趋势,要求幼儿音乐教育教师在具备弹、唱、跳等基本技能基础上,更要具备较高的艺术综合素养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整合知识,对幼儿施加整体影响,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目标定位体现专业发展的方向性选择,它对音乐课程体系的构建、实施以及学生未来岗位适应能力会产生重要影响。随着社会发展和岗位对人才质量需求不断提升,高校也必须调整并确定更合理的课程目标定位,构建相应课程体系。
第一,凸显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培养目标的岗位针对性。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合格幼儿教师的教师教育专业[3],学生学习音乐类课程最终的目的是为其毕业后能在幼儿园开展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学生的音乐技能训练在其整体能力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也必须注重学生整体音乐素养和音乐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早接触、多实践能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特点的课程。《纲要》在提出幼儿园艺术领域活动目标时,淡化了对幼儿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单纯传授,更加强调幼儿的音乐感受、情感表达和艺术创造。因此,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目标也要从单纯强调知识技能的训练转向能用所学知识技能表现自己的艺术体验、表达自己的情感,真正做到将高校音乐学科特征和幼儿园音乐学科特征结合起来,真正做到艺术教学与幼儿教育的融合[4]。
第二,找准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培养目标的学生适应性。前文提到很多高校将音乐课程教学的重心置于音乐技能的训练是受制于生源基础,但这不是高校降低人才培养质量的理由,更不应以牺牲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潜力为代价。相反,学校应该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力,找准他们的学习优势点,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普通文理科高中生的学习优势在于理解能力和迁移能力强[5],在确定音乐课程目标时,一方面,通过音乐类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基本音乐技能技巧,重点放在幼儿园教学中经常用到的儿歌弹唱、儿童舞创编、儿童操创编等方面,凸显教与学的实用性;另一方面,通过音乐基础课程和通识课程,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三、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结构体系建构
(一)基于优化整合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建构理念
课程建构理念是课程体系和内容建构的灵魂,也会进一步影响到培养对象的素质结构和素质水平。音乐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之一,也是教育活动开展的重要载体。音乐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借助教育的手段来发展学生的音乐技能,而更应强调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和谐发展,侧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良好个性、创造性的发展。
基于此,依据课程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原则,结合《纲要》倡导的“整合”、“渗透”理念,将音乐类相关课程优化整合成综合类课是音乐课程体系建构的重大举措。在教学中以舞蹈、钢琴、歌唱中的某一门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同时适当兼容其他艺术学科的内容进行综合教学。
从幼儿园音乐教育教学实际来看,幼儿教师必须具备集多种音乐能力于一身的综合性音乐教育教学能力。因此,高校应转变课程设置理念,从多课程优化整合入手,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掌握多方面的综合音乐能力,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音乐素养,为毕业后更好地从事幼儿音乐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二)基于岗位能力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建构体系
幼儿园音乐教育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要求,如开展形式以音乐游戏为主、教学重心侧重音乐节奏、教学内容以儿歌表演唱为主等。这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音乐综合素养和水平。因此,音乐课程体系应该体现“涉及面广、程度浅”的特点,音乐知识、技能学习涉及的方面应该广泛,不要求过深过高。应侧重将多方面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帮助学生获得综合音乐能力。高校基于岗位能力的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体系应包括:
1、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乐理与视唱练耳、名作欣赏、音乐心理学等。
2、歌唱与弹奏技巧:声乐基础、即兴伴奏、儿歌弹唱、合唱指挥等。
3、舞蹈和律动技巧:形体、舞蹈、儿童舞蹈与创编、儿童操创编等。
4、音乐语言的能力: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音乐活动实践课程(如教育见习和实习等)等。
(三)基于实践教学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建构内容
1、幼儿音乐教育活动见习与实习
从幼儿园园长访谈中了解到,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在音乐技能技巧、文化修养等方面很难适应《纲要》要求。针对学校所学与幼儿园教学严重脱节现状,音乐课程内容应增加实践性教学内容,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走出去”,到幼儿园看看、听听、做做,给学生提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机会,在幼儿音乐教育活动设计和组织中实践并提升“教”的能力;让学生在教育见习和实习过程中发现并纠正自身的不足,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2、幼儿音乐教育活动案例学习
在音乐课程教学中,通过观看幼儿园教学录像、分析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教案等方式,让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类型的幼儿音乐教育活动案例。同时,将幼教一线的骨干教师“请进来”,聘请有音乐特长的幼儿园骨干教师到大学授课,用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帮助学生获得与书本知识不同的体验和感悟。
3、幼儿音乐教育活动模拟教学
幼儿音乐教育注重在启发引导中让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幼儿教师的音乐语言能力是影响幼儿获取知识的关键。幼儿教师音乐语言能力直接影响幼儿对学习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影响到对知识的吸收,关系到音乐教学活动的效果。这就要求,高校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较强的音乐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取不同的音乐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语言”和“提问”。让学生走上讲台进行模拟试教,学生要扮演幼儿教师的角色,并且要注意语言的组织、讲话的语调、高低、语速等。教师要做恰当引导,帮助他们在试教过程中获得自身教学语言能力与教学组织能力的不断提升。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4.
[2]陈恩清.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声乐教学的反思与改革[J].学前教育研究,2009,(5):54-57.
[3]彭世华.学前教师教育急需加强和完善招生计划调节[J].学前教育研究,2006,(11):32-35.
[4][5]步社民.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目标定位和课程设置问题[J].教师教育研究,2005,17(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