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研能力对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效能探析

2015-04-10孙海波王平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课题效能写作能力

孙海波,王平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铁岭 112000)

科研能力对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效能探析

孙海波,王平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铁岭 112000)

科研能力主要包括科研意识、写作能力、资料收集能力、完成课题的能力。高校辅导员工作效能不佳主要体现在工作繁重而疲于应付、管理方式不科学致使工作缺少创新、科研意识淡漠体验不到成就感等方面。文章深入分析了科研能力如何调动辅导员工作积极性、强化职业认同、优化工作实效、促进扎实开展工作,从而提升辅导员工作效能。

科研能力;辅导员;大学生;工作效能

辅导员工作效能是指辅导员在教育、管理、服务等方面取得的实际效果,提升工作效能是一个不断增强自身工作素质、提升岗位胜任力、优化工作过程、争取最大和最好工作绩效的渐进发展的实践过程。[1]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辅导员工作责任大、任务重,在不大幅增加学校管理成本和辅导员人数的前提下,提高辅导员工作效能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工作意义深远。科研能力是提升辅导员工作效能的基础,科研能力较强的辅导员,在教育管理工作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将实践与科研结合起来,有效地探索学生工作的规律,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和效果。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效能不佳的表现

笔者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辅导员工作实际,总结出辅导员工作效能不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所带学生多,事务繁重,工作疲于应付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要求,高校总体上按1∶200的比例配备专职高校辅导员。实际上,由于辅导员的流动性较大或其它原因,辅导员所带学生数量大多数超过200人,有的甚至达到400人。辅导员与学生的配备比例的现状不符合要求,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辅导员工作质量下降,削弱了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高校,学生的大事小情,课堂内外,白天夜晚,只要是别人不管的,都是辅导员的管辖范围,每天电话、手机响个不停。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占据了辅导员大量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一个任务尚未完成,新的任务又下达,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年轻的辅导员凭热情,年长的辅导员按老套路,工作就象“熊瞎子掰苞米”,疲于应付,很难形成经验和成功的模式,致使学生工作缺乏新意,没有养成总结工作实践形成规律,进而再反过来指导工作的科学研究意识。

(二)专业功底不深,管理方式不科学,工作缺少创新

辅导员的专业应是思政专业、教育学及相关专业,而各高校的辅导员多数是非专业出身,有的在校时没有任学生干部的经历,只是迫于就业的压力才选择辅导员职业,对辅导员职业缺乏认识。工作中单凭学校现有的规章和自身经验去解决问题,最大的毛病就是当“指挥官”:把上级下达的工作安排给班长,班长再安排给下一级的学生干部再到普通同学,管理的基本模式就是上传下达,对学生干部“只用不教”,忽视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辅导员在完成这些简单的工作时尚体验不到专业知识的作用,若深层次的完成教育学生成人成才、研究学生工作规律,辅导员便会觉得力不从心。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内涵式发展的今天,面对思想活跃、个性鲜明的青年学生,辅导员缺少理论功底的支撑,只靠热情和经验,工作很难有创新,不能很好地迎接新形势下的挑战。

(三)研究意识淡漠,不注重积累,体验不到成就感

辅导员若没有科研意识和甘坐冷板凳的科研精神,也就谈不上有科研成果和出色的工作成绩,更体验不到成就带来的幸福感。每天面对碎琐的事务性工作,往往是一年忙到头,两手空空,会感到无以名状的失落和茫然,有时会抱怨学生工作的琐碎,经常做的是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工作热情和耐心容易消减,产生工作倦怠。对于工作五年以上的辅导员来讲,他们还常常对未来出路感到渺茫,如果选择做专任教师,比起同龄人,职业发展的路子有些晚了,如果选择做领导干部,职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他们只能处在无奈的尴尬境地,导致工作效能低下。

二、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构成要素

辅导员搞科学研究具有典型的实践性特征,目标在于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促进学生工作的创新和提升。辅导员的科研能力主要包括以下要素:

(一)科研意识

科研意识是指科研主体对科研的重要性、内涵、本质及内在规律性的认识。“科研意识”是高校辅导员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前提,因为如果没有科研的意识,外界的科研氛围和科研条件很难对辅导员这一科研的主体发生作用,科研活动也就无从谈起。具有科研意识的辅导员在平常工作中具有“问题意识”与“洞察力”,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所潜存的问题,本着科学研究的态度,运用科学研究方法主动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只有具备科研意识,做到以科研为先导,才能善于思考、善于总结、注重业务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自觉地、主动地进行科学研究。

(二)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是辅导员的基本核心技能。科学研究的成果最终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以文字的形式体现。[2]课题申请书的撰写、开题的论证、研究思践的设计、中期研究论文、后期研究总报告的撰写,都需要研究者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辅导员的写作能力不同于文学角度的写作能力,撰写思政学术材料首先要具有思想性,做到观点明确、结构严谨、论证周全,研究成果具有原始创新价值观点,而不是刻意追求华丽的词藻和意境的优美。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缓慢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辅导员具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决心在实践中动笔训练,例如撰写案例分析、工作感悟、思政博文等。另外,院系组织的政治学习和党员学习时,辅导员通过仔细阅读党中央召开的重要会议的报告,学习报告的行文也是提升辅导员思政写作能力的良好途径。

(三)资料收集能力

资料收集能力是指研究课题或研究方向确定后,查阅与课题相关文献等资料的能力,它是进行任何一项科学研究的基础。收集资料包括查阅资料和实践调查两种方式。查阅资料可以通过中国知网搜索同类文献、研究政策报告、领导人讲话等,同时还要关注社会发展和政策导向,其中较为常见的是网上检索文献,这种方式可以花最少的时间了解自己所研究领域的前沿,避免走弯路。在实践中收集课题资料的过程是与辅导员的工作密不可分,教育管理的过程为收集资料提供依据。辅导员为了在实际工作中收集研究资料,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避免了盲目性。

(四)完成科研课题的能力

科研工作具体是通过完成一个个课题来实现的,需要在工作实践中由团队合作完成。课题研究的第一步是选题,课题研究内容可以参照相关科研部门的课题指南或当下的时政研究热点,或是工作中的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辅导员选题应避免大而空的纯理论,内容要有可操作性并密切结合学生工作。第二步是课题申报。课题申请书内容主要包括该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和实践价值、研究内容和研究步聚、研究的前期基础和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预期研究成果等。课题立项通过后,下一步按照课题内容开展调查研究,这是课题的中心环节。最后收集资料和数据完成研究总报告。

三、科研能力如何提升工作效能

高校辅导员具有教师与干部的双重身份,尽管工作繁杂琐碎,事务性工作占据了他们的大部分时间,但是辅导员工作还是有规律可遵循的,只有肯付出,在理论水平、实践智慧和问题反思能力方面多下功夫,工作效能一定会迅速提升。

(一)科研意识——提高工作积极性强化职业认同

1、科研意识强化辅导员职业认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不喜欢辅导员岗位,一门心思琢磨转岗的人是不会有思政学科科研意识的。目前各高校的辅导员绝大多数是30左右岁的年轻人,他们对这个岗位的认识还仍在适应阶段,此时正是培养他们形成科研意识从而增强职业认同感的最佳时机。学校要出台制度或制定奖励政策,引导年轻的辅导员致力于思政学科研究,从而坚定他们走专业化职业化道路,稳定辅导员队伍,取得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2、科研意识调动辅导员工作积极性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指出,成就需要是人对挑战性工作及事业成就的追求,会引起人的快感,振奋人的精神;具有强烈成就需要的人把个人对成就的追求看得比经济报酬更为重要,报酬对他来说只是衡量工作绩效和成就大小的标志。”[3]一个人有目标地努力付出,然后感受收获成果的喜悦,这是人在职业生涯中一种成功的体验,它更让人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对工作充满热情。思维敏捷的青年大学生,他们有理想有志向,自信与依赖同在,成人成才需要辅导员的正确引导。具备科研意识的辅导员能够把握工作重点和主线,积极主动地深入学生工作实际,而不是疲于应付。他们对积累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和实践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可以形成研究成果,反过来再指导后续的实践,就能大大提高工作的主动性与自觉性,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扮演“指挥官”。例如,大学生中玩网络游戏很普遍,有的甚至荒废了学业。研究意识强的辅导员会跟踪观察这些学生,了解成瘾的时间和原因,通过可行的策略让他们戒掉网瘾回归到课堂。

3、科研意识促使辅导员进行工作积累

辅导员所从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简单劳动和事务管理,绝不仅仅停留在传达上级通知,收缴各种学生材料等常规事务方面,胜任这项工作需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归纳总结、反思提升,形成成果。俗话说,好记性不如乱笔头,2008年辽宁省高校工委下达通知,要求省内各高校建立辅导员工作日志制度,辅导员对日常工作进行记录,工作日志也作为评优晋职的依据。目前许多辅导员没有动笔的习惯,每天看到他们忙忙碌碌,从早到晚记不清自己忙啥了。科研意识强的辅导员会留心记录工作的点滴,例如,心理疾患学生的干预记录,网络成瘾学生的帮扶记录,纪律散漫学生的转化记录等,将典型的整理形成工作案例。几年后,这些原始材料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经过精心梳理还可以整理出版成为著作。

(二)写作能力——优化辅导员工作实效

教育部2006年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要求:辅导员应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由此可见,写作能力是辅导员必备的基本技能,较强的写作能力会大大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率。首先,写作能力提高思想教育的效果。在网络普及的今天,大学生人人上网,网络思想教育作用凸显。辅导员可以通过思政博文,QQ微信聊天开展网上思想教育工作。辅导员优美的语言、清晰条理、引经据典的论证,对学生的教育具有说服力。其次,写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辅导员的工作离不开撰写各种材料,例如开学初的工作计划、期末的工作总结、开展各项活动的策划书、研讨会的发言稿、各种事迹材料等等。辅导员还要指导学生填写各类申请表,写学生评语等,写作能力不强的辅导员,完成一个材料耗费很长时间,势必耽误其他工作开展。再次,写作能力激发工作动力。功底深厚的辅导员,发表的博文、论文经常获奖,撰写的经验材料、工作案例被推广,逐渐地他们会在同行中享有较大名气,增强了工作自信、体验成就感、激发工作动力。

(三)课题研究能力——扎实地开展工作的基石

辅导员科研的显著特点是实践性,课题内容来源于实践,研究过程和收集资料数据离不开学生工作实践,研究成果指导工作实践。[4]辅导员尽管事务性工作占据了大量时间,科研能力强的辅导员善于发现和解决现实问题,并寻求有效的解决,最后还要运用学科意识和专业理论思维将解决问题的方法升华到理论的高度。[5]

辅导员研究课题是一个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提升理论的系统工程,完成一个课题一般需要两年左右时间,在这期间,带着研究课题工作的辅导员会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同时还培养了辅导员的团队合作精神。例如:科研课题是有关学生干部培养,辅导员会从新生选拔入手、在活动开展和班级建设多个方面考察培养学生干部,在学生中树立学生干部的威信,及时发现他们的缺点,避免了“只用不教”的现象。研究课题是关于心理健康的,辅导员会主动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平时特别关注那些性格孤僻、独来独往的学生,采用朋辈帮扶、家访等形式让他们重塑阳光心态。辅导员带着课题开展工作,遇到挫折和困难,不会气馁和抱怨,更不会产生职业倦怠。

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在实现中国梦的感召下,为了实现两个“百年目标”,辅导员必须树立学习意识,扎实做好大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勇于实践,善于反思总结,从而提高学生工作效能。

[1]陈武林.高校辅导员管理效能与工作创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2]柏路.关于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2(10):78—81.

[3]单秀玲.论我国高校研究型辅导员队伍的建设[D].复旦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4]刘长军,牟茁.浅析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提高[J].教育科学,2009(2):24—25.

[5]倪金花.论我国高校研究型辅导员队伍的建设[D].复旦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编辑:崔月华

G64

A

2095-7327(2015)-05-0190-03

孙海波(1978-),男,辽宁昌图人,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王平(1967-),女,辽宁铁岭人,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高职院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编号:JG13EB025)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课题效能写作能力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