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下《大众哲学》历史贡献的梳理
——兼论对新媒体时代的启示

2015-04-10范益民李树民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艾思奇大众化大众

范益民,李树民

(1.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650091;2.河南淹池县鱼池维族学校,河南 三门峡 47240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下《大众哲学》历史贡献的梳理
——兼论对新媒体时代的启示

范益民1,李树民2

(1.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650091;2.河南淹池县鱼池维族学校,河南 三门峡 472400)

《大众哲学》是艾思奇的代表作之一,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大众哲学》中,他实现了哲学理论内容现实化,阐释生活化,并与大众传媒有机融合,极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这对当代新媒体境遇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极强的时代启示与现实意义。

艾思奇;《大众哲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媒体

艾思奇是我党历史上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之一。他一生孜孜以求,专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认同与接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行者。“学者、战士、真诚的人”,这是毛泽东主席给予他的评价,也是对他一生致力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佳褒奖。艾思奇的代表作《大众哲学》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功不可没。我们通过对他当时成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探寻,观照当下的新媒体境遇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极强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大众哲学》及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举要

作为人民的哲学家,艾思奇深刻认识到:中国革命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亦是亿万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事业,共同的伟大事业需要广大人民群众集体积极参加并为之奋斗才能从应然成为实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深入研究、广泛宣传是第一要务。因此,实现哲学的大众化,进而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成为其毕生的追求。1932年至 1937年这五年期间,艾思奇虽没明确界定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涵,但他已经肇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研究,其学术成果哲学短文发表在《中华日报》上。1934年艾思奇入职《申报》,成为“读书问答”专栏的编辑,让他接触到了更多的读者,尤其是他们关于人生、社会、哲学的问题。通过慎密的哲学思考,艾思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回复,这些工作为撰写《大众哲学》筑牢了坚实的实践与理论基础。1934年11月至1935年11月,1年时间内,艾思奇的24篇通俗易懂的哲学讲话在《读书生活》上连续发表。1935年底,这些讲话以《哲学的讲话》集结成册出版。至1936年6月第四版,易名为《大众哲学》。受到了广泛的好评,成为当时的畅销书,有着广阔的受众面与极其巨大的影响。自1935年首发至1948年,共复印高达32版,读者需求量之大,可见一斑,1979年此书又发行了35万册,依然销售一空。

《大众哲学》这本书成功的探索了一条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道路,是第一本结合当时大众的需要撰写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启蒙通识读物,奠定了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家的历史地位,为中国哲学的发展增添了光辉的一页。它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运用,使很多人,尤其使很多青年人在此影响下逐步认识与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并加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中来,推动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发展。蒋介石也曾对下属提到:“我们和共产党的较量,不仅是军事力量的失败,也是人心上的失败。比如共产党有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你们就没有。”[1]总之,《大众哲学》是他肇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运动的开端,使哲学为当时的大众所认同、接受,“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现实化之先河,对中国广大老百姓起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启蒙作用。”[2]

二、《大众哲学》成功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因探究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自己的精神之源,无产阶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载体与物质武器。因此,从这种维度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接受的主体是无产阶级,但中国有其特殊的国情,无产阶级人数较少,缺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然主体,唯有从广大民众中培育,艾思奇正是立足于此,契合当时的世情、民情,逐步以哲学大众化,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哲学理论内容:现实化

现实化是艾思奇《大众哲学》的突出特点,艾思奇深刻地提出:“哲学的主要任务是要能够真正解决人类生活事实上的问题,要能真正解决这些问题,才足以证明它是事实上的真理。”[3]普通民众常常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高深莫测、枯燥而抽象,为难情绪较重而可望而不可即,或者缺少对哲学实际功效或实践作用的了解而弃之不理。因此,如果哲学课堂的讲授或是书刊的哲学文章,单单只止步于书本,其思想疏离于现实的生活,也就是在现实中没有体现出哲学的实践内容与实践价值,对现实毫无作用的话,那么,这样的哲学根本引不起他们的兴趣,更不用谈论其社会之作用了。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所论述的,“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4]艾思奇结合当时救亡图存的时代主旋律,使广大群众通过学习《大众哲学》,哲学成为群众的精神武器,让广大群众的革命行动能够受到哲学智慧的引领,使广大人民群众把握形势,厘清社会发展的方向与人生的价值以及中国的前途及命运。为此,艾思奇在《大众哲学》中关注与回应普通大众所关注的现实问题,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接地气,草根气息浓重,成为了大众的哲学。

2、哲学理论阐释:生活化

艾思奇为了使大众容易理解哲学,接受哲学,就以大众化的语言,充满日常生活化的气息的元素来阐释抽象的哲理。李公朴亦认为《大众哲学》的写作风格与形式更趋向于大众的平常生活。自每篇的题目命名至内容的诠释都特别注重通俗化,凸显生活化,诸如“无风不起浪”、“卓别林和希特勒的分别”、“由胡桃说起”、“笑里藏刀”、“一块招牌上的种种花样”、“追论雷峰塔的倒塌”、“猫是为了吃老鼠而生”、“不如意之事”、“在劫者难逃”、“天晓得”、“牛角尖旅行记”、 “七十二变”、“追论雷峰塔的倒塌”、“一块招牌上的种种花样”、“蛋变鸡”、“抬扛的意义”、“岳飞是怎样死的”等等,生活意蕴浓厚,使人浮想联翩,恨不得一睹为快。这样,艾思奇把高深的哲理消融为群众日常生活语言表述出来,从而更趋近于生活,接近实践,更为群众所认同、接受。在《大众哲学》里,艾思奇立足于日常生活化的场域,“使读者通过艺术的感染,激起感情的波动,出现思想共鸣,产生了对哲学的兴趣,进入哲学王国,使哲学与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掀去了笼罩在哲学上的层层迷雾,扫除了哲学艰深玄妙的色彩,把哲学迅速地传播和普及到人民大众之中。”[5]

3、哲学理论传播媒介:充分利用大众传媒

追溯历史,马克思主义在神州大地的宣传、发展,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皆尽力以较先进的传媒宣传自己的观点与主张。在当时,最重要的大众传媒是各种报刊、电影与广播,这也是最能展现工业化技术发展的先进传播媒介。五四运动后,“赛先生”与“德先生”开始引介入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著作被大量译介出版,宣传马克思主义报刊如雨后春笋之势,达到200多种之多,马克思认为,媒体“无所不及、无所不在、无所不知。自由报刊是观念的世界,它不断地从现实世界中涌出,又作为越来越丰富的精神唤起新的生机,流回现实世界”。[6]报刊作为先进观念的载体,虽刚刚开始使用,但已经充分体现了其作为大众传媒的巨大能量。加之当时绝大多数劳动群众文化底子很薄,思想意识十分单纯,因此,民众更易接纳新知,开启蒙之路。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的文章最先刊登于报纸,为普通大众所熟知、认同,满足当时大众的精神需求,实现了大众化。

三、新媒体时代对推动马克思大众化的启示与借鉴

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与传播,在广度与深度向度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随着人类跨入信息时代,出现了互联网、数字电视、手机等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新媒体,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以无线通信网络与卫星为介质,以有线或无线等途径传递信息,引发了传播领域革命性的变革,也深刻地影响了社会舆论生态的再造与传播方式,进而也影响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育、传播与普及。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媒体必将更快的发展进步,传播模式发展巨大的变革:从“单向传播”范式演进为“互动传播”范式。《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4)》蓝皮书显示,目前微信、微博等立足于移动互联网的微应用已成为主导传播途径,衍生于移动互联网的微信、微博客户端蒸蒸日上,微传播急剧变革着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生态和舆论格局,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我们“必须要掌握并有效运用新媒体的传播手段,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时空范围,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时代化的发展,大众化的传播,”[7]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实现大众化。

1、传播内容:时代化

马克思指出:“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8]马克思主义要实现中国化与大众化,必须要超越“解释世界”的界限,充分发挥“改变世界”的功能,显现其改造世界的理想、情怀与境域,必须要立足当前时代的现状,满足群众需求。马克思大众化的传播要贴近我国初级阶段社会实际、走进寻常百姓生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本质就是立足大众需求,坚守大众立场。只有立足大众需求,坚守大众立场,才能着眼于广大群众新期待,为他们释惑解疑、析明事理,才能找准分析与观察事物的关键,才能更好地得到群众的认可与拥护。新媒体视域下,传播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着眼广大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用群众的语言,讲当代马克思主义,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入心、入脑,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当代群众手里的锐利武器。

2、传播形式:多元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要具有时代性,还必须采用广大人民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新媒体要大力运用开放性、互动性、功能多样性等优势,创设网上论坛、网上讲座、在线互动等具有通俗化、扁平化、生活化特质的互动模式,全方位地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通过网络对话、在线交流、理论研讨、网络互评、专家解读、新闻专题、专题DV下载、flash动画故事展示与多媒体教学等模式,打造立体化、形象化、多维度的网络互动教育通道,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传播与再教育;通过建制专家答疑库、经典书目库、网络理论需求库、专题研究库、资料索引库等,逐步构建一个功能完整、灵活高效的理论学习、研讨网络服务系统;透过网络视频、艺术欣赏、电视剧、电影、纪录片等艺术形式,强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渗透性与自然性,使大众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与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为大众的理论,实现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地运用新媒体进行自我教育与自我导引,实现自我提高。

3、传播平台:创新化

新媒体要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效能,技术创新必不可少。技术创新是新媒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发展壮大的现代物质载体与加速器。我们要加强新媒体的技术支撑能力与安全保障能力的研究,开发并鼓励软硬件及系统研发企业经过云服务等渠道,为新媒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与传播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持;要立足于国家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下大力气开展对新媒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基础性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力争使关键性技术实现突破,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科技成果的咨询、转化与培训工作,实现从技术应用创新、集成创新走向原始创新与基础架构理论创新。

四、余论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哲学发源于困惑、疑惑与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深化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需直面‘中国问题’。”[9]艾思奇成功地破解了他所处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人类迈入新媒体时代,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我们面临的新问题,这也是“中国问题”,需要我们与时俱进,采取多种方式予以破解。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破解路径,但我们不应止步于此,我们更应增强担当意识与创新意识,秉承理论自觉,积极建构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路径。

[1]王丹一.难忘的岁月[M]//艾思奇同志纪念文集编辑组编.人民的哲学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123.

[2]谢俊,陆浴晓.艾思奇《大众哲学》历史意义及学术价值[J].湖北社会科学,2007,(7):96-98.

[3]艾思奇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1.

[5]马汉儒.哲学大众化第一人——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 [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99.

[4][6][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179,61.

[7]王学俭,刘 强.新媒体实践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取向[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46-147.

[9]韩庆祥.哲学需直面“中国问题”[N].人民日报,2015-04-20 (15).

编辑:崔月华

B27

A

2095-7327(2015)-05-0105-03

范益民(1981-),男,山东招远人,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安阳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民族文化。

本文系安阳师范学院2013年校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项项目《提升高校德育实效性对策研究》(2013B017)、2015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学习型城市建设视域下高职院校服务社区课程建设研究(2015SCG200)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艾思奇大众化大众
“人民的哲学家”艾思奇:向大众传递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之火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理论战士型革命家艾思奇人格风范及其当代价值
大众ID.4
上汽大众
盯住一个点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