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明清吴江徐氏之家学家风
2015-04-10陈慧丽南京晓庄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28
陈慧丽(南京晓庄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8)
浅论明清吴江徐氏之家学家风
陈慧丽
(南京晓庄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8)
明清时期,吴江徐氏家族不仅能以德行感外和以忠义孝烈著称,而且重文轻宦,诗礼传家。这一家族文化在延继家声及彰显地域文化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吴江徐氏;家学;家风
明清时期的江南,不仅经济在全国最为发达,而且文化之繁荣也盛极一时。吴江作为江南的望邑,“不独财赋甲天下,而亦以其人重欤”①见《吴江县志•序》卷首。。因此,旖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渊薮,使吴江在有清一代占据了文化的高地,聚集了许多文学领域的精英,以徐釚为代表的徐氏家族便是这璀璨群星中较为耀眼的一颗。徐氏家族不仅非常注重成员个人的塑造和发展,而且更注重家学的传承和推进。罗时进师云:“所谓‘继家声’,即是对家风的弘扬,对家族传统的继承,这是文化家族视为最高荣誉的不朽生命。”[1]纵观吴江徐氏家族,他们不仅以德行感外,以孝烈著称,更以诗礼传家,因而世代和睦,才人辈出。
一、重文轻宦 性好远游
明清时期很多文人都渴望读书以入仕,而徐氏家族并不过分追求仕宦及其带来的荣耀,没有把出仕作为家族发展的首要任务,他们更关注的是家族文化的传承,并在家族内部相互扶持,注重诗礼传家,对乡邻则怀有厚德仁善之心;他们不受官场的羁绊,热衷远游,以与他人相与酬唱为乐。
徐氏家族自一世祖富一公(徐富)迁至西濛后,家道日益富有,富一公考中进士,例授文林郎,然而富一公并没有赴任,仍“惟以读书课耕为事”②徐书城:《吴江徐氏宗谱》,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刻本。,并于家中教育子弟。与此同时,他还常常悠游于吴越山水之间,或讲道谈禅,或吟诗作赋。当时人羡慕其性情,称富一公颇有五柳先生的雅范。
在富一公的熏陶下,后世继承了前辈的诗文传统,亦常与友人畅游山水,寄情自然。例如,富一公的三子硕翁公(徐硕),由乡贡进士候补县令,然而硕翁公却“生平寡恬语,然以读书稽古为乐,终身不仕”①徐书城:《吴江徐氏宗谱》,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刻本。。时任邑宰的刘泽,敬佩硕翁公的贤德,便登门拜访,目睹了徐家成员的生活之后,对硕翁公说:“登公之堂,长者怡然,幼者肃然,与公相接,其仪穆然,其言蔼然,公其纯孝乎?盖移孝所以作忠,盍出而共图国政?”②同①。刘泽再三劝说,硕翁公仍不为所动,并说:“我之无忤于亲者,亲之慈也;无违于兄者,兄之友也;子侄幸无大过,然亦无所为,燕翼之谋也。安足云孝乎?”③同①。可见其心性淡然,无心于仕途,惟以养志、娱亲、恤邻、睦族为重。硕翁公诗文著述颇丰,只可惜没有流传下来。硕翁公的长子克承先业,早年出门游学,曾有人赞其品行,并向武宗推荐,武宗钦赐八品冠带,然被其婉拒,而与贤士大夫游于各地,至晚年隐居乡里。
徐氏家族自七世祖虹亭公(徐釚)始进入仕途,虹亭公天姿英敏,“十三岁时因赋‘凉风有意飘团扇,残月无情入小楼’让当时诸老咸皆异焉”[2]。康熙十八年(1679),虹亭公以布衣举博学宏词,授翰林院检讨,参与明史纂修。然而受重文轻宦家风的影响,生性潇闲的虹亭公,难以在复杂的官场中如鱼得水,不久即辞官而去。脱去朝衫归里后的虹亭公,畅游浙闽等山水之间。在游历过程中,他仍著述不辍,著有《昌亭草》《皖江草》《齐鲁游草》《西陵草》等,晚年辑为《南州草堂集》三十卷。其间,虹亭公还结识了众多志趣相投的文人雅士,其中与潘稼堂、朱竹垞、尤西堂诸公尤称莫逆,“日宴叙于丰草亭,人比之香山诸老”④同①。。
虹亭公的长子篿江公(徐养浩),也喜好读书。据《吴江徐氏宗谱》记载,有一次,篿江公乘坐的小船在五龙桥附近遇险翻沉了,篿江公被路过的行人救上岸时手中还拿着一册通鉴。这件事在当地被传为美谈。
纵观徐氏家族,其成员多淡泊名利,而注重修身著述,爱好交游。这种以诗礼传家的家族文化,在延继家声和彰显地域文化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忠义孝烈 德行感外
世德门风是徐氏家族又一重要的精神传承。“家风是文化家族的精神旗帜,标志着高贵的血统和风雅的传承,成为家族守护的根本,也激励着家族成员慎终追远,振奋高华精神,是家族以文传家,使门风不坠、宗脉永隆的动力源泉。”[3]
硕翁公(徐硕)极为重视恤邻睦族,但凡乡邻子弟没有能力聘请老师的,他都纳为弟子,认真教诲。硕翁公长子竹溪公(徐汉)虽然拒绝了圣上钦赐的八品冠带,但“凡于当世要务有关民生国计者,辄陈”⑤同①。。四世祖景竹公(徐朝惠)更将家族成员的和睦看作家族发展的重中之重。据载:“景竹公与兄奉竹公同居合爨。迨后,公侄讳履道、履素俱已及冠受室,奉竹公以己之人口较多于公,欲做析箸计,告公,公曰:‘不可,弟兄手足也,子侄手足之指也,指即有六,手仍一也,又安可以侄多而遂分析乎?况子壮出分,古人见诮,九世同居,咸称盛世。兄其勿以人口多寡为念。’于是,事遂止。凡公处家庭乡党间,亲亲之义,事多类此。”⑥同①。五世祖熙宇公(徐履仁)当遇到饥荒年份时,他或开仓放粮,或出资以救助乡邻。
徐氏家族平时虽不求仕途腾达,独以读书酬唱为乐,但在面对国难时却总能挺身而出。据《吴江徐氏宗谱》记载:“徐家六世祖剑津公(徐允和)闻闯贼陷京师。公向北裂眦,曰:人不能为国家捐躯,而苟全性命,是焉得为大丈夫乎?遂匹马燕齐间,访天下奇士,因势不能焉,归于乡里。”⑦同①。因此,剑津公之子子真公(徐镔),在酉戌之变中,闻父亲剑津公殉节,泣曰:“父死于君,子死于父,可也。”⑧同①。于是于同日赴水而亡。子真公以一死明大义,成为忠孝两全的典范。
观吴江徐氏家族,文章节义皆称著江南,其内以诗礼传家,外以德行感召,影响甚巨,因而成为当时江南著名的文化世家。
[1]罗时进.关于文学家族学构建的思考[J].江海学刊,2009(3):185-189.
[2]钱仲联.清诗纪事:第五册[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2803.
[3]罗时进.地域•家族•文学——清代江南诗文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5.
(责任编辑:毕士奎)
A Preliminary Research into the Family Scholarship and Traditions of Wujiang Xu Family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CHEN Hui-l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8, China)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ujiang Xu Family influenced the community morality and was renowned for loyalty and filial piety. Moreover, the family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e and took an indifferent attitude to government positions, and it kept a legacy of literary and moral education. The family culture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maintaining family prestige and manifesting regional culture.
Wujiang Xu Family;family scholarship;family traditions
I206.2
A
1008-7931(2015)03-0033-02
2015-01-20
南京晓庄学院科研项目青年专项基金(2013NXY50)
陈慧丽(1985—),女,山东潍坊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