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纷纭中独辟蹊径——评渠晓云著《魏晋散文研究》
2015-04-10孙晶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93X (2015) 04-0119-02
收稿日期: 2015-04-06
作者简介:孙 晶(1969-),女,辽宁大石桥人,烟台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
渠晓云博士著《魏晋散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是一部富有创见、资料丰富,具有较高学术水准的著作。古代文体研究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20世纪以来对于中国古代散文的研究从各方面展开,取得了很多成就。《魏晋散文研究》比较全面地探讨了魏晋散文在中国古代散文发展中的走向及其特殊意义,是近年来中国散文研究方面的优秀著作之一。
与魏晋诗歌的研究相比,魏晋散文的研究相对薄弱,对中国古代散文历时发展的相关问题研究,尚有很多研究的空间。该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魏晋散文置入古代散文发展的整体流变中来考察,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能从异说纷纭中独辟蹊径,进行探索,做出合理的结论,值得重视。
该书总体结构从总论到分论,总论大气恢弘,分论细腻精细。
前两章总论。作者先梳理了古代散文概念的缘起及古代“文”之涵义的嬗变。从先秦到清代,“文”之范畴处于不断变化中。而“散文”这个概念自从宋代出现之后,几乎是“古文”的别称,也就是与骈文相对应的一个术语。作者梳理了五四以来学者们对古代散文范畴认识的变迁。作者指出:“‘中国古代散文’就是指文章,是与诗歌相对应的中国古代文学的另一类大文体。这种界定实质上是以现代意义的‘散文’概念返视中国古代作品而形成的,只能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界定。”作者具有新历史主义的眼光,认为任何的阐释都是历史的阐释,是对过去意义的叠加,所以认为:古代散文无论是骈还是散,无论是有韵还是无韵,都属于“文”外部形式的变化;无论是骈、散的争论,还是韵、散的争辩,皆属于“文”的内部矛盾。不管用何术语指称它,它就是这样一种存在。作者在面对目前学界关于古代散文的概念莫衷一是的情形之下,敏锐地看出“古代散文这一概念实质上是现代意义的散文概念返视古代作品而形成的”这一关键所在,将散文范畴的界定基于对散文文体作历史流变考察的基础之上,立足点高又富有现代意识。
该书总论部分具有较强的理论思辨。尤其是第二章《言文矛盾: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内在动力》不仅具有史的框架,反映了作者宏观把握古代散文的功力与较浓烈的思辨色彩;而且是全书的灵魂,为下面具体论述各代散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这部分先阐述了言与文的矛盾是散文文体所具有的一对基始性矛盾,指出古代散文自产生就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要求言与文合一。散文作为一种文体,有其自身的要求,既要有明白的语言,方便表达情意,又要有语言美感,即言与文间该有适当距离。言与文是散文作为文体的两种规定性,两者适当的距离是散文的自我要求。言与文也是一组矛盾体,二者的矛盾是散文的基本矛盾,并随散文发展而不断演变。正是由于散文的这种矛盾性使得古代散文呈现出两种表达形式:散体与骈体。作者考察了散文内在矛盾,以及表现形式——实用与审美、言与文、散体与骈体互相转化、扬弃,并进而揭示六朝散文骈体形式的必然,骈体正是古代散文两翼中之重要一翼。
作者在此部分还努力于中西文学之比较。把中国古代散文和英国之散文发展对照着研究,从中发现文学上的共同规律。如对六朝骈体是散文的主要形式与16世纪英国散文家的“尤弗伊体”,唐宋古文运动与英国17世纪的“塞内加慢步”或阿提克散文联系起来考察,从而使论证有更强的说服力。
该书立论主旨明确,在重新梳理中国古代散文概念的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从言与文的矛盾入手,通过分析历代学者对于散文的不同指向的解释,提出了“不同时代的散文发展正是在言文合一与言文差异的矛盾之间摆动”的论点,强调散文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其基本矛盾,散文发展史正是散文矛盾演化史。作者将言与文、审美与实用、骈体与散体的相互转化作为对于古代散文作历时性考察的明确目的;这种执着的追求和深入的研究,使得论题的探讨有了一个较高的学术起点。作者把魏晋时期定为“散文审美性地位的确立”时期,不仅从中抽绎出魏晋散文历史发展的逻辑线索,而且也为魏晋散文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的坐标做出了明确的定位。
后三章分论。分别是“梗概多气的魏代文”“繁文绮合的西晋文”和“淡远清新的东晋文”,标题对魏晋时代散文主体风格的概括十分到位。作者认为魏代是散文发展的转折期,散文内在矛盾使得散文创作发生了巨大转变。魏代散文向上受汉代华丽大赋之影响,向下开启了六朝对散文语言的审美追求,文风上渐趋齐整,从三曹到七子、再到嵇阮,骈俪之走向有迹可寻。西晋散文沿着华丽之风继续,张华、潘岳、陆机的散文基本是华丽的风格。散文用字逐渐繁密,既是文体自我演变的要求,又和西晋士人生存的环境有关。事物的演变很难仅仅走直线发展,其间定然会有迂回和多歧,散文流变也是这样。散文向骈体的方向还没有充分展开,到东晋,受时代风气之影响,散文又呈显出自身的另面:自然清新之风。所以比之魏、西晋散文,东晋散文呈现了不同风貌。王羲之、慧远、陶渊明等作家的散文,共同形成清新的风貌。所以说,魏晋散文的重要意义,不但给南朝散文向骈体的发展铺设了台阶,而且东晋散文因为其清新之风而具有了独特的样貌。作者认为,东晋散文的独特风格对唐代古文的发展有多大影响或许不重要,而重要的是,东晋文风在走向骈化的时代呈现了另一面向。散文内在矛盾既推动散文演变,又制约了其发展。作者在分析论证过程中,不时围绕着自己的核心论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颇有说服力。
在分论部分中,作者尤其注重整体与个案研究的结合。对这一时期众多作家的文本进行细读,在对文本深入解析的基础上,概括出代表作家独有之风格。并善于从社会思潮、审美风尚、作家本人特具的人格、理思和心态等多个方面,深入分析其风貌特色之构成。作者分析个体而不忽略总的风会趋势,把握文坛潮流又不抹杀个性,从而使全书呈现出鲜明生动而又丰满的面貌。
通读全书可以看出,作者对魏晋的散文材料进行了全面梳理,从中选择出能代表文学发展之内在规律的作家详细评论,所以能抓住要害,不纠缠枝枝节节的小问题,一直保持着清醒的认识。作者时用富有哲思色彩的表述,使该书文字更具有可读性。文中所论由魏至西晋时期的散文呈现出骈偶化和趋于绮丽的走向,符合文学史的实际;所论东晋散文展示了散体风格的另一面,对后来唐代古文运动有影响和示范作用,允为创见;而将一些以往多被忽略的作家作品如慧远《庐山记》、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序》等纳入视野,堪称慧眼。
总的看来,该书既有总结性又有新见,综合考察之中自辟蹊经,在众说纷纭中独具只眼。书中部分章节在《江西社会科学》《苏州大学学报》《上海大学学报》《中国地域文化研究》(韩国)等刊物上公开发表,在学术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部分成果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全文转载。
(责任编辑 吕晓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