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词汇的翻译问题及对策
2015-04-10张秀娟
张秀娟
(绍兴文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地方文化词汇的翻译问题及对策
张秀娟
(绍兴文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在将地方文化推向世界的过程中,翻译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地方文化词汇翻译中,由于译者缺乏文化修养,缺乏对原文含义和地方文化的了解,往往会望文生义,造成误译。对此作者提出了制定翻译规范、征集译名、提高译者文化修养和加深对地方文化的了解等具体对策。
地方文化;词汇;翻译;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交通的便捷和网络的快速发展,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了,将地方文化着力推向世界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推广宣传地方文化的过程中,翻译无疑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外文版旅游手册、中英文景点标识,还是政府外宣网站,都需要有准确、传神的翻译。特别是一些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热潮的到来,申遗材料的翻译也成为一项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而且,除了文化传播以外,准确的对外译介还有助于国外客户全面、准确地了解地方产品,从而推动本地产品走向世界。因此,良好、准确的对外翻译,不仅有助于地方文化的传播,还有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绍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经济发达,人文荟萃,它的旅游和众多地方产品在竞争中颇具优势,但在对外译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在其他地方也可能存在,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下面即就这些问题谈谈我的一孔之见。
一、绍兴地方文化词汇翻译中的瓶颈问题
(一)著名特产无统一译名
绍兴酿酒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绍兴酿酒业已很普遍,到南北朝时,绍兴老酒已成为贡品。清光绪后期,绍兴老酒生产达到鼎盛。由于品质纯正,绍兴老酒声誉斐然,清朝时被评为全国十大名产之一,在1910年的南洋劝业会,1915年的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1936年的浙赣特产展览会上,多次荣获金牌和优等奖状。在历代文人墨客的著作中绍兴黄酒屡有记述和咏叹。但就是这样一个绍兴文化和产业的标志性产品,其翻译却不尽人意。译者各行其道,译名五花八门。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将其译为“yellow wine”(“黄”“酒”)。而另一名译者,美国汉学家威廉·莱尔译为“Shaoxing”(地名绍兴)。一家网站的译法是“Shaoxing wine”(地名绍兴加“酒”),另一网站译为“Shaoxing Old Wine”(地名绍兴加“老”“酒”)。其它多家网站分别译为“Shaoxing yellow wine”(地名绍兴加“黄”“酒”)、“Shaoxing Rice Wine”(地名绍兴加“米”“酒”)和“Shaoxing Laojiu”(拼音绍兴老酒)。更有网站竟译为“Sugariness Rice Wine”。如此众多的译名让人眼花缭乱,尤其是对初次了解绍兴的外国人来说,更是莫衷一是,无所适从。其实,wine在西方多指葡萄酒,当然,也可指用类似的发酵法以谷类等粮食作原料酿成的酒,其前往往有具体指明产地、品牌等特定品质的词语。根据这一惯例,似可译为“Shaoxing yellow wine”。其实,另一中国名酒茅台的译法——Maotai(地名茅台),将绍兴酒直接译为Shaoxing(地名绍兴)也未尝不可。无论怎样翻译,为了避免误解,对类似这样的反映绍兴文化的专有名词应有一个统一而权威的译名作为英文专用名。
(二)望文生义,对地方文化及方言的了解不够深入
随着时代变迁,原来家喻户晓的事物渐被人们淡忘,当今译者对原文中一些词语的理解,由于时代和地域的差异而出现偏差。例如,绍兴有名的传统小吃茴香豆,在鲁迅小说的英译本中多处出现,译名看似简单,译者却容易犯张冠李戴的错误。茴香豆的“茴香”是调味用的“八角”(aniseed),而不是北方人做饺子馅的草本植物“茴香”(fennel);“豆”是蚕豆(broad bean),而不是豌豆(pea),也不是黄豆(soybean)。但是我们发现的译文有“peaflavoured with aniseed”(“具有八角风味的豌豆”杨氏译文)、“fennel-flavored bean”(“茴香风味的豆子”莱氏译文),而这两种译法都只译对了一半。“soybean cooked with aniseed”(“和八角一起煮的黄豆”一网站),没弄清到底是什么豆。“fennel and beans”(“茴香和豆”另一网站),这就更错了。茴香豆是一种食物,这么一来就成了两种,把茴香也当做食物了。再如,《阿Q正传》中出现的“土谷祠”,目前有三种译法:一用拼音“Tugu Temple”(“Tugu庙”。一网站),一种为“Landand-Grain Temple”[1](“土地和谷物的庙”。莱氏译文),还有译为“Tutelary God's Temple”[2](“守护神的庙”。杨氏译文)。这三种译法各有欠缺:第一种用拼音,外国人不知道“Tugu”是什么,“兔顾”“图古”的拼音也是如此,而且土谷祠是绍兴的地方特色,并非广为人知,不具音译的基础,因此,这样译让人不知所云,等于未译;第二种未弄清该祠的功能,仅机械地从字面来译。土谷祠是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场所,相当于“土地庙”,其意义不是将“土地”和“谷物”两个词汇连在一起就能表达的;第三种译法可以接受,但不是十分精确。土地神是中国特有的神祇,它保佑一方百姓,相当于一个地方官,体现了中国人与土地之间的紧密关系。“Tutelary God”,除了是保护人的守护神之外,虽也兼有保护土地的意义,但毕竟与中国特有的土地神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似乎译为“temple of the local god of the land”更接近原义一些。
最后在地方文化翻译中,方言词汇的翻译往往为人所忽视,例如鲁迅的《彷徨·肥皂》中写道 “他(四铭)好容易曲曲折折的汇出手来,手里就有一个小小的长方包,葵绿色的,一径递给四铭太太。”其中的“汇”是绍兴方言,有从窄小弯曲的地方小心而缓慢地退出来的意思。杨译作“抽出手”,“抽”与“汇”是不同的,这说明译者缺乏对绍兴特有语言知识的了解,因而失去了原文耐人寻味的形象性。莱尔译为“带着很多曲曲折折、他最终成功地从衣服的深处重新拿出手来”,译文增添了许多附加成份,这一译法虽带有“汇”的意味,却落入了“词费”的误区,好像在读注释,失却了鲁迅简洁、凝练的文风。
二、解决绍兴地方文化词汇翻译问题的对策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现有的某些绍兴文化词汇的译文未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这对将地方文化推向世界具有明显的负面作用。如何解决翻译这个瓶颈问题?作者认为,首先对绍兴文化中的关键词汇要像北京那样制定中英文对照一览表,即官方“定名”以改变当前译名混乱的局面。为迎接奥运会的召开,北京市旅游局和北京市外办曾组织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的专家对星级饭店和餐馆的菜单译名进行审核、分类、统一,推出《北京市餐饮业菜单英文译法》,以推动北京市中文菜单英文译名的规范化。绍兴若要建成开放性的旅游城市,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出台统一的翻译规范势在必行。这些关键词汇包括应用广泛的、具有典型地方文化特色的、外部人士难以领会的饮食、服饰、器物、风俗习惯、道路交通、风景名胜、环境、方言等方面的词汇,“定名”是地方文化融入全球化的第一步。
在“定名”过程中,可学习桂林组织相关部门征集外文译名活动的做法,如:前几年,桂林曾就“桂林山水甲天下”征集外文译名,由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组织权威人士进行评选,桂林市对优秀译文出资奖励,活动影响颇大。向社会各界征求更好的译名既可网罗到好的译文,又能扩大城市影响力和知名度,是件一举两得的好事。之所以进行译名征集,是因为仅依靠本地的外语人才往往难以完成这样的艰巨任务,因此,需要专门聘请翻译界专家和地方文化专家一起,对地方专有名词做考证和论证,再由对此有一定研究的外籍专家润色修改,才能最后定稿。只有翻译名家、绍兴地方文化专家和外籍专家三者合力,才能真正推出高质量的《绍兴专有名词英译》。
最后,在翻译时,译员除了有广博的的知识,深厚的文化积淀,与时俱进的开放心态,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据赵而昌编著的《赵之谦著作与研究》[3]载,1994年9月,杭州某文化社团纪念吴昌硕诞辰15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收有译成中文的日本小林斗庵《吴缶翁的艺术》[4]一文,称“赵之谦光绪十年死于淋病,但死后声名远播江西”。赵而昌先生看了觉得很怪,请教专家后,才知原文是“淋已”,意为寂寞、孤单,整句话译成中文应是“赵之谦光绪十年寂寞孤单地死去,但死后声名远播江西”。由于译者不知日文“淋已”的意思,又不查一下字典,只是想当然地认为有“淋”字就是淋病,遂造成大错。这一译例告诉我们,一个人无论知识多么渊博,总有到不了的角落。知识的欠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责任心的丧失,是不求甚解、自以为是的态度。因此,当我们翻译中遇到困难,对某个词、短语或句子把握不定的时候,当我们的心里隐约感到不够踏实的时候,一定要向书本求援,向专家请教,一定要有“一名之立,旬月踟蹰”的精神,只有这样,我们的译文才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结语
地方文化有很强的区域特征,该区域以外的人往往不能理解,因此具有地方文化特征的词语的翻译注定是件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地方物质及精神产品的翻译又是地方文化与世界接轨的重要环节,对建设文化强市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我们既需动用政府力量,制定出严格和合理的翻译规范,也需翻译人员注意规范,树立宣传地方文化的意识,加深和拓宽对地方文化知识的了解,提高自身文化修养,这样才能使悠久灿烂的地方文化顺畅地走向世界。
[1]Lyell,William A.,trans.Diary of a Madman and Other Stories by Lu Xun[M].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0.
[2]Yang Xian-yi &Glady’s Yang,trans.The Complete Stories of Lu Xun[M].Bloomington:I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1.
[3]赵而昌.赵之谦著作与研究[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7.
[4]小林斗庵.吴缶翁的艺术[C]//论文汇编.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4.
The Translation Problems of Local Culture Vocabulary and Their Countermeasures
Zhang Xiuju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haoxing University,Shaoxing,Zhejiang 312000)
In the process of introducing local culture to the world,translation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However,when translating local culture vocabulary,due to the lack of translators'cultural cultivation,the lack of translators'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al texts and local culture,translators often interpret without real understanding,which results in mistranslation. The paper accordingly presents such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as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al norms,the assembly of standard translation names,the improvement of translators'cultural cultivation and the deepening of translators'understanding of local culture.
local culture;vocabulary;translation;problem;countermeasure
H315.9
A
1008-293X(2015)05-0073-03
10.16169/j.issn.1008-293x.s.2015.05.14
(责任编辑 张玲玲)
2015-05-02
张秀娟(1962-),女,浙江绍兴人,绍兴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