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析河南旅游资源发展中的“一体两翼”格局
2015-04-10焦金英
焦金英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旅游管理系,河南 郑州 450009)
重析河南旅游资源发展中的“一体两翼”格局
焦金英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旅游管理系,河南 郑州 450009)
2007年底在河南省委第八届五次全体会议上,河南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要重点打造郑、汴、洛“三点一线”精品路线、伏牛山、南太行生态旅游连线成片开发的 “一体两翼”格局。近年来随着旅游发展规划的不断调整,原有的“一体两翼”格局已不能完全适应河南旅游发展。为此本文对“一体两翼”的“飞机型”旅游发展格局的新剖析,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细化、延伸,将“机身”沿黄一线拉长,将“两翼”扩大化和具体化,以清晰脉络构架新的“一体两翼”旅游发展格局,希望以此为依据为河南旅游资源整合、实施旅游精品发展提供可行性较高的建议。
“一体两翼”;黄金旅游带;精神文化旅游带
一、河南省“一体两翼”的形成
从2000年开始,河南省启动“三点一线”旅游精品工程建设工作,将“三点一线”(郑州、洛阳、开封及沿黄河一线)打造成为享誉海内外的黄金旅游线。200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伏牛山生态旅游发展的意见》出台后,进一步明确了河南旅游转型、伏牛走生态旅游之路的目标。2007年底在河南省委第八届五次全体会议上,河南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要重点打造郑、汴、洛“三点一线”精品路线,大力推进伏牛山、南太行生态旅游连线联片开发,此举形象地被称为“一体两翼”。
由此围绕省委、省政府对南太行旅游全面升级的战略展开。2007年12月底,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和河南省旅游局联合举办了“南太行旅游发展高峰论坛”,相关专家对“一体两翼”进行了深入讨论。2008年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2008 中国(郑州)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2008 国际旅游小姐冠军总决赛及巡游河南活动、戊子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第26届洛阳牡丹花会、中国黄河小浪底观瀑节等一个接一个的重量级旅游活动强力拉动了河南旅游业的发展速度,提升了河南旅游知名度。依此为依托,河南旅游产业发展的速度继续突飞猛进,河南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绘就了一幅幅恢宏的篇章。
二、“一体两翼”的发展
河南省旅游资源丰富,景观众多,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河南省旅游局汇集专家和群众的智慧,探索了一条以高品位开发建设“三点一线”文化旅游为主体,北有南太行山水游、南有伏牛山生态游为两翼,即“一体两翼”的新路子,专家学者称为“飞机型”的发展模式。
围绕“飞机型”的发展模式,河南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旅游资源普查,制作了全省旅游资源分布图,首次摸清了全省旅游资源“家底”,被列为全国两个示范省份之一。在此基础上,河南高起点编制实施了《河南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南太行山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和《伏牛山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勾画了河南省旅游业“一体两翼”发展的宏伟蓝图。同时,还完成了郑、汴、洛沿黄“三点一线”和南太行旅游精品的上档升级工作。2008年,河南省还积极实施伏牛山生态旅游整体开发,加快推进伏牛山生态旅游开发建设步伐,大力实施伏牛山旅游环线、旅游服务中心、旅游标志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通过大力扶持和精心培育,总结推广了南阳西峡、洛阳栾川、平顶山鲁山等依托旅游业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经验。“栾川模式”在全国叫响,“焦作现象”声名鹊起。
三、“一体两翼”重析及延伸
随着河南“十二五”旅游规划的推进和河南旅游发展时期的到来,原有的“一体两翼”格局已不能适合今天河南旅游发展。2011年7月,《河南黄河黄金旅游带策划方案征求意见稿》出台,《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该旅游带的战略定位为“华夏之源、民族之根”,在大黄河之旅国家精品线路的基础上,打造一条集世界文化遗产、中华古都群、黄河湿地生态于一体的黄金生态文化旅游带。其总体布局为“一体、两翼、四组团”。“一体”即为现行黄河河道,着重开发打造700多公里长的黄河现行河道水上旅游;“两翼”区域范围是黄河河道往南100公里区域和往北70公里区域;“四组团”分别是峡谷水库段、中下游分界段、悬河大堤段和黄河故道段。最终目标要将黄金旅游带建设成为绿色生态走廊、历史文化走廊、休闲度假走廊,成为荟萃华夏文明、凸显生态黄河的国际精品旅游带。
重新构架的“一体、两翼、四组团”表面上仍是三个地域齐头并进,但从其覆盖的具体区域就可知,黄河河道往南的100公里、往北的70公里仅仅是指与黄河文化有关的资源与景区的发展,不可能将2007年提出的“南太行、伏牛山”的精华资源全部涵盖,“两翼”部分的南北距离在缩短。事实证明,经过近年发展,一批优秀的生态景观从南太行、伏牛山、桐柏—大别山山地中脱颖而出,已经远远超出黄河黄金旅游线路的束缚。
由此,本文认为,“一体、两翼、四组团”是“一体、两翼”中“一体”的升华,但在某种程度上却也是“两翼”的萎缩。要想实现河南旅游资源的整合,实施旅游精品不仅仅要“一体”的升华,更需要“两翼”的延伸。这种延伸在实际的地域范围上已经不单是以南太行为代表的“上翼”,还包括南太行连域的王屋山豫西北山地;也不单是以伏牛山为代表的“下翼”,还包括与伏牛山相连的桐柏山—大别山豫西南山地。
(一)“一体”——中原黄河黄金旅游带
1. 黄河黄金旅游带范围
郑州、洛阳、开封一直以来是河南在发展旅游业时的核心文化要素,多年来也是河南旅游业的品牌支撑。今天的河南黄河黄金旅游带从范围上有所延伸,规模上有所扩大。黄河河南段包括现行河道和明清黄河故道两部分。现行河道西起三门峡市所属灵宝市豫灵镇与陕西、山西交界处,东北到濮阳市所属台前县吴坝镇与山东交界处,横穿整个河南省中部地区,包括了三门峡灵宝、陕县、渑池,济源市,洛阳的孟津县、新安县,焦作的温县、武陟县、孟州,郑州的巩义、荥阳,开封的开封县、兰考县,新乡的原阳、封丘、延津、长垣,濮阳的范县、台前,商丘的虞城、宁陵等9个省辖市21个县,全长850公里(含黄河中游下段和下游上段)。明清黄河故道是指从开封市的兰考县到商丘市的虞城县,全长约150公里的历史河道。
2. 黄河黄金旅游带旅游资源概况
黄河河南段地形地貌丰富多彩,峡谷型、过渡型、悬河型、宽浅型等河道景观汇集于此,高山、峡谷、丘陵、平原、滩涂、湿地等自然奇观分布两岸。黄河河南段流域内历史文化悠久厚重,国家形态最早在此形成,文化观念最先在此发端,农耕文明源远流长,是整个黄河流域的精华,也是大黄河之旅的黄金旅游带的区域范围。
在此长达700多公里的黄河风景线上,分布着不同特色、不同风情的黄河景观。三门峡段黄河的“黄河水清”“船行柳梢”“天鹅寻踪”、洛阳段黄河小浪底的“高峡平湖”“水上绿色长城”“北方三峡”,郑州段黄河的“一望无际”“浩渺千里”,开封段黄河的“大堤巍峨”“悬河凌空”,濮阳段黄河的“低滩弥漫”“悬河叠摞”都是河南段黄河内不同的风情展示,展示了中原大黄河充满野趣和史诗般的辉煌的无穷魅力。由此可以整合的旅游资源也丰富多彩,可以推出的精品也层出不穷。
目前黄河黄金旅游带上已开发的比较成熟精品景区、景点很多, 如河南旅游特色中“拳”的品牌——源于中岳嵩山少林寺和温县陈家沟的少林武术、陈氏太极拳,已享誉海内外;“花”的代表——洛阳牡丹、开封菊花,已在全国独占鳌头。此外, 三门峡大坝风景区,济源和孟津黄河小浪底及黄河三峡,郑州的中岳嵩山、花园口大观, 洛阳的龙门石窟、白马寺,开封的宋都遗韵、清明上河园,濮阳的黄河生态旅游区等都是已开发成熟的精品景区。
(二)“两翼”之南行山——王屋山精神文化旅游带
1.南太行—王屋山范围
南太行山旅游区就是以太行山南部、河南省界以南的山区旅游资源为基础进行开发而形成的旅游区域。该区范围大致位于京广铁路以西,黄河以北,涉及安阳市郊区、安阳县、林州市、汤阴县,鹤壁市郊区、鹤山区、山城区、淇县、浚县,新乡的新乡市凤泉区、辉县、卫辉市,焦作市山阳区、解放区、中站区、博爱县、修武县、沁阳市,孟州市四个地市共19个县,境内总面积约1.5×104km2,占河南省总面积的9.3%[1]38-39。王屋山为豫西北名山,是中国九大古代名山,也是道教十大洞天之首,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也是愚公移山的发生地。
2. 南太行—王屋山旅游资源概况
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体由于受到我国整体西高东低的地势影响,水流自西向东切割,形成一串串明珠般的峡谷、湖泊、悬崖、瀑布,从而赋予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美景。由于河南省内的南太行东侧在燕山运动时期形成大的断裂带,造就了西侧抬升、东侧下沉的地貌,因而这一地区断崖密布、山峰巍峨,最能体现太行山的“雄浑壮丽”;尤其是南太行北部,绝壁林立、山势陡峭、重峦叠嶂。南太行一线海拔高于1 100的山地主要有:林州的林虑山,辉县的华山,焦作的云台山,济源的天坛山、斗顶山、鳌背山等,目前大部分已经开发成著名的旅游景区。18亿年前和14.5亿年前发生的王屋山运动,使得这里形成太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世同堂”的地质奇观,因此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
南太行—王屋山历史悠久、文景观资源也异常丰富。安阳地区不仅有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小南海原始人洞穴,还有数百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更成就了殷商王朝的鼎盛时期;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生长在这里,此外还有文峰塔、昼锦堂记碑、洪谷寺文物群、灵泉寺万佛沟、袁林;济源的阳台宫、天坛山、济渎庙、奉仙观等;鹤壁的大伾山、浮丘山、云梦山(中华第一古军校);焦作的韩愈墓、慈胜寺、三圣塔、胜果寺塔、嘉应观;新乡的周武王庙、比干庙、白云寺、百泉、潞王陵等都是南太行人文景观的精华代表。据不完全统计,南太行全区共有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0多处,其他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碑碣石刻、革命纪念地、民风民俗、现代工程、人造公园以及丰富多彩的土特产品等旅游资源难以数计[1]52-23。王屋山是神话大山、文化宝山和道教名山。许多有名的神话发生在这里,这里还是道教十大洞天之首,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从传说中的轩辕黄帝设坛祭天开始,各个历史时期都有道教代表人物在这里活动,中国道教文化发展兴衰的整个历史过程在王屋山都得到反映,它是中国道教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和一面镜子,因此被称为中国道教历史博物馆。
(三)“两翼”之伏牛山—桐柏大别山休闲度假生态旅游带
在构建“一体两翼”的旅游格局时,笔者认为,仅仅将伏牛山作为除了南太行“两翼”的另一部分,不管是从地域范围上还是从资源上都比较单薄。原因有以下:一是如果将“一体两翼”作为河南旅游发展的主体格局,那么它应该包括了河南的大部分地域的旅游资源,而仅仅包括伏牛山所在的三门峡、洛阳、南阳、平顶山,则忽略了豫南以信阳为代表的桐柏—大别山的精华资源与景点;二是“两翼”中的伏牛山与桐柏—大别山的地域关系密不可分,作为长江、黄河、淮河的分水岭,其气候和植被上兼有南北过渡的特色,这种承南启北的作用及东西绵延八百里的距离使得它和桐柏—大别山的旅游资源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三是包括了信阳、驻马店、南阳三地市的桐柏—大别山系作为豫南最大的资源承载地,其在河南整体生态环境与红色旅游资源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不可轻视,将它作为“两翼”中伏牛山“一翼”的向东南延伸为旅游带的组成部分合乎情理。
1.地域范围
伏牛山位于河南省西南部,是我国重要的山脉秦岭向东延伸的一条支脉,东西绵长约 400公里, 南北宽约 407公里, 素有“八百里伏牛”之称, 是我国中部地区一座重要的山岳旅游目的地。200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伏牛山生态旅游发展的意见》出台时,明确将伏牛山原来南阳市的西峡县、淅川县、南召县、内乡县,洛阳市的栾川县、嵩县、汝阳县以及平顶山市的鲁山8县加上洛阳的宜阳、洛宁、新安、三门峡的卢氏县,驻马店的遂平、确山,信阳郊区,扩大到5市15个县,形成了“大伏牛”的概念[2]538-540。
大别山地处中国中部地带, 位于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 长江、淮河之间, 邻近省会武汉、合肥, 俯视黄冈、信阳、安庆等历史文化古城, 联南贯北, 承东起西。大别山行政区划上涵盖 鄂、豫、皖3省、信阳、随州、孝感、黄冈、六安、安庆6 市45县,其中安徽19个,湖北16个,河南10个,总面积10余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 300万人。河南省范围内的桐柏—大别山旅游区位于河南省南部,呈西北—东南走向,总面积22 891 km2。其具体范围包括信阳市的浉河区、平桥区、罗山县、潢川县、光山县、商城县、新县、固始县, 驻马店市的驿城区、确山县、泌阳县和南阳市的桐柏县, 共 3 区、9 县[3]20。
2.伏牛山—桐柏大别山旅游资源概况
伏牛山地处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的中段,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其自然资源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既有北方山水的“雄”“壮”,又有南方山水的“奇”“秀”。这里的山岳景观、水文景观和气象植被景观资源种类异常丰富,数量庞大,品位高;其中很多景观都是世界级、国家级的独一无二资源。伏牛山地质历史悠久, 地形复杂, 现存的孑遗物种丰富, 原始森林面积庞大,人为活动干扰较少, 远离现代文明, 景观保留了天然、质朴、原始的特征。 桐柏—大别山与伏牛山在地带的过渡性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相比于伏牛山,这里属北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典型的山地气候特征,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温光同季,雨热同期,具有优越的山地气候和森林小气候特征,具备森林的气候优势;空气清新, 水质纯净, 资源丰富, 物种多样, 生态环境优良。
伏牛山的人文资源相对于规模尺度较大的自然资源而言,规模尺度较小,分布比较散段。其文化类别主要表现在宗教文化与“根”文化上,其影响深远,内涵丰富,构成了伏牛山文化的基础。桐柏大别山文化底蕴极其深厚,人文优势独特。三省交界的独特位置使得皖西、湖湘、中原等多种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沉淀并形成新的文化特质,留存了大量辉耀古今的文化遗产和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瑰宝,和灿若繁星的历史名人巨匠。同时也是一座红色的山、英雄的山。这里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建立中共地方组织最早的地区之一,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这里先后创建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革命武装部队,设立了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红四方面军总部等,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中心。桐柏—大别山还拥有大量无形的红色旅游资源,包括了“以坚定的革命信念、顽强的战斗作风、高尚的思想品质、无私的奉献精神”为核心的伟大的大别山精神,这些精神来源于历次革命斗争的具体实践;为了宣传革命精神,鼓舞革命斗志,坚定必胜信念,推动革命进程,大别山地区在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创作了大量的红色歌谣,其中就包括至今还流传、唱遍大江南北的《八月桂花遍地开》《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4] 38-39。
四、结论
“十二五”后河南省旅游发展的重点依旧在以“一体两翼”为基本格局的范围内发展,但此时的“一体两翼”新格局与2007年的老格局相比,从范围到发展重点上已经有了更多的变化。笔者根据《河南省“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的“要把西起三门峡,东至商丘,东北至濮阳的黄河黄金旅游带,打造成为一条集世界文化遗产、中华古都群、黄河湿地生态于一体的黄金生态文化旅游带”和“以伏牛山为中心,南太行、桐柏—大别山为两翼,充分利用山地的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培育多功能于一体的山地休闲产品体系,形成山地休闲度假综合体,将伏牛山、南太行打造成为我国著名的山地度假品牌,将桐柏—大别山打造成为中部地区著名的山地度假品牌”[4]27-55。等核心内容重新对原有的“一体两翼”格局进行了重析和延伸。重新构架后的新“一体两翼”包括了黄河黄金旅游带、南太行—王屋山精神文化旅游带、伏牛山—桐柏大别山休闲度假生态旅游带等三个大模块内容,更贴合目前河南旅游发展实际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整合旅游资源,实现河南旅游业的继续腾飞。
[1] 宋望祖.河南旅游资源[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2002.
[2] 李 瑞.伏牛山旅游发展空间差异研究[J].经济地理,2006(5).
[3] 河南省桐柏大别山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R].郑州: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2004.
[4] 刘汉成,程水源.大别山旅游合作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乐 知]
Analysis “One Body with Two Wings” Pattern of Henan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Again
JIAO Jinying
(TourismManagementDepartment,ZhengzhouTourismCollege,Zhengzhou450009,China)
At the end of 2007, at 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ighth Henan provincial party committee of Henan province, the government officially proposed to focus on creating the high-quality “Three point one line” traveling route of Zhengzhou, Kaifeng, Luoyang and the “One body with two wings” ecological tourism pattern of south Taihang mountain and Funiu mountain.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adjustment of tourism development planning, “One body with two wings” ecological tourism pattern is not able to adapt to Henan tourism development completely. This paper is a new analysis for “One body with two wings” ecological tourism pattern and the “Plane pattern” tourism development. The analysis extends the original analysis and makes it detailed. Moreover it stretches the “Plane of the body” along the yellow river, expands and makes the“ two wings” specific, and build a new “One body with two wings” ecological tourism pattern with clear context framework. We hope we can provide higher feasibility suggestions for Henan tourism resources integration and tourism products development.
“One body with two wings”; golden tourism area; cultural tourism area
2014-09-02
河南省社科联、经团联调研课题“我省整合资源,实施旅游精品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SKL-2013-3282)
焦金英(1982- ),女,河南舞阳人,郑州旅游职业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旅游资源开发及旅游市场研究。
F592.7
A
1671-8127(2015)01-005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