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廉:关于《磁感应强度》的教学案例及评析(节选)
2015-04-10
朱建廉:关于《磁感应强度》的教学案例及评析(节选)
引入
师:我们刚刚学习的第三章《磁场》中的第一节,其标题是(示意生A)……
生A:《磁现象和磁场》。
师:对!标题是《磁现象和磁场》。在这标题下我们所讨论的主题是(仍示意生A)……
生A:……“磁现象”和“磁场”。
师:是的,在《磁现象和磁场》的相应标题下当然应该讨论“磁现象”,当然应该讨论“磁场”。这就好像在《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相应标题下当然要讲“梁山伯”的故事、当然要讲“祝英台”的故事一样(笑声)。不过,把所讨论的两个主题用“和”这个字串接起来而使之并列,这就意味着其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关系。什么关系?
……
生B:“磁现象”与“磁场”间的关系我想应该是“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关系。
师:很好!“磁现象”实际上就是“磁场”这种物质某种特性的外在表现,而“磁场”则又是“磁现象”之所以能够得以表现的根本缘由。可以说:如果没有“磁场”的客观存在,我们就不可能感知到“磁现象”;如果“磁场”不具备这种特性,我们就感知不到这种“磁现象”。大家同意这样的说法吗?
生(全体):同意!
师:既然是由于“磁场”具备这种(用重音,下同)特性而使我们能够感知到这种“磁现象”,那么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的问题就应该是:哪种?
……
生C:课本上所介绍的这些“磁现象”好像都是些与“力”相关的现象。
师:是的。课本上所介绍的和生活中所遇见的“磁现象”通常都是“力现象”,至少也是与“力”相关的现象。而作为“力现象”的这些“磁现象”,其实都是“磁场”这种特殊的物质其“力特性”的外在表现。于是,我们就应该引入某个物理量来描述“磁场”的“力特性”——这就是本节课所要研究的《磁感应强度》(板书课题)。
关于“课题的引入”
课题的引入针对上一节内容而以“问题串”作相应的梳理:上一节的课题——《磁现象和磁场》;上一节讨论的主题——“磁现象”和“磁场”;上一节讨论的主题间关系——“表象”和“本质”;外在“表象”和内在“属性”的归类——“力现象”和“力特性”。于是,自然引入描述磁场力特性的物理量——《磁感应强度》。
“课题引入”的相关运作有如下特点值得肯定:第一,“问题串”的设计较好把握了教材文本呈现的逻辑线索,因而使得“课题引入”自然而贴切;第二,“问题串”的表述采用了所谓的“近体设问”的方式,即:并不是将相应的问题作完整的表述(上一节课的标题是什么?),而是在表述问题时为应答者预留下应答的时空(其标题是……?),这种令设问者与应答者零距离接触的“近体设问”方式,自然营造了亲切而轻松的课堂氛围;第三,“问题串”所具备的“从较低处启动,向纵深处发展”的特征,对启迪、激发与引领学习主体的思维,显然具有较为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