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PBL教学方法推进高校人文素质教育
2015-04-10王慧勇
□王慧勇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山西 汾阳 032200)
物理学家劳厄曾经说过,“当所有学过的知识都忘记之后,剩下的就是素质。”高校的任务是治学,而学生的素质在精神层面上与自身所学的科学知识是互通共求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已经越来越重视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因此,高校一方面要重视治学,另一方面还应该着力培养大学生成为具备中国国情人文素质的人才。基于PBL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可以很好地激发大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有效推进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从而可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1 PBL教学法
1.1 基本概念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产生于上个世纪初的美国医学教育中,该教学方法最初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并以疾病问题为基础,再结合临床实践的讨论式教学。此教学方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因此,该教学法从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医学教育方面,而是被广泛应用到其他教育领域。具体来讲,该教学法通常先由教师根据所讲知识创建相应的比较复杂且矛盾的现实情境,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加以分析、讨论并最终解决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正确思维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使学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分析的良好习惯。
1.2 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一直倍受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所重视。孔子说过“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由此可见,问题意识对于学习是多么的重要。
PBL教学法中的“Problem”是指发现型问题或者创新型问题,该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寻找“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PBL教学法的问题意识主要是要让学生能在给定的情境中发现现实存在的新问题,从而提出创新型的问题并最终通过努力解决。问题意识可以很好地调动人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求知欲的推动下带着问题去学习,是增强学生理解并运用知识的有效途径。
1.3 PBL教学法与其他教育法之间的关系
当今主流的教学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权威教学法,第二种是乐观教学法。权威教学法是在中国以及西方国家都存在的,以书本和教师为权威,属于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天地君亲师”足以证明教师的权威。再比如,犹太人认为“棍棒”带有教导的意思,杖打、责备可以增长知识。权威教学法又分为独断和疑问两种教学方法。如:地理、历史等经验性的知识传承一般由教师直接讲授,没有学生的互动,属于填鸭式教学,虽然节省时间见效快,但没有与学生形成互动。疑问的方法一般是教师为了检查学生对所讲知识以及概念等的记忆情况而提出一些问题,实质上也属于填鸭式教学,与独断的方法并无太大区别。在PBL教学法也有与权威教学法类似的讲授和围绕问题提出的疑问,但两者存在很大的不同。首先,PBL教学法不是以讲授为主要教学手段,而是针对情境做出原理性的讲解。其次,PBL教学法中的“问题”不是为了巩固知识的,而是根据情境发现的问题或者是具有创新性的问题。再次,两种教学方法适用的人群不同,PBL教学法适合研究学习,而权威教学法适合基础学习。最后,两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不同,PBL教学法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很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应激反应能力、组织能力等,而权威教学法则对教师的要求相对较低,能够掌握大纲知识框架即可。
乐观教学法主张学生在全自由的环境中完全依赖他们的本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自主性,本质上属于自由主义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法在自由民主教学方面与乐观教学法相似,可以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自由发展的空间,不会给学生带来严重的学习压力,但两者依然有较大差别。
首先,学生拥有的自由程度不一样。PBL教学法中学生的自主性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他们需要在课前完成自主预习,在学习材料中自主发现问题,最后还需要靠自身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PBL教学法中的“自由”是以问题为主线,纪律为保障的。而在乐观教学法中,教师没有任何权威地融入到学生群体中,既没有相应的学习计划,也没有正常的课堂纪律。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一样。PBL教学法中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拥有一定的权威,给学生“自由、自主”是为了给学生自由探讨的空间,也是为了将知识与技能更高效地传承给学生。而乐观教学法中教师没有丝毫的权威,不能给学生正确的引导与指引,不利于知识的传承,也不符合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导向。
2 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
2.1 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概念
“人文”一词最早被发现于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的著作中,西塞罗在翻译希腊文“paideia”(文化、教育)时使用拉丁文“humanitas”(人性、人情)表达一种教育理想,是企图通过教育使人获得“人性”。在我国古代,“人文”最早出现在公元前11世纪,相对于天文而言,主要指文物制度以及社会教化等文化现象。现代意义上的人文,区别于天文、地理等反映的自然现象,主要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伴随着人类不断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许多人文体验以及人文知识通过慢慢积淀与凝结,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得到大众的广泛肯定,逐渐形成具有正确价值观的精神态度。人文素质就是人所具有的基本品格,包括进取、自律、诚信、友善、互助、奉献、和谐等价值宗旨。人文素质带有一定的历史性、科学性以及社会性,是对人文遗产进行不断地扬弃和传承,从而形成一种守护和弘扬人文价值宗旨的人文情操,并最终践行的人文实践。
人文素质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使人类社会积淀的文化智慧得到最大限度的传承。在我国,各学校主要通过课堂说教来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学生认识人生,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使学生在课堂中真正理解什么是真、善、美,以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我国著名教育家杨叔子认为,情感是人文素质的关键,社会责任感是情感的核心,价值观是责任感的实质。因此,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
2.2 人文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
第一,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优秀的人才。邓小平认为,国民素质是影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国家公民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这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程度直接决定这个国家是否先进。
第二,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构建人本化的社会政治。以人为本是新形势下世界政治的发展趋向。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在此背景下培养出的人才势必会以推进社会政治人本化为努力方向。
第三,人文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新形势下,世界各国教育都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美国的“完整教育”、日本的“完人教育”、韩国的“全人教育”,其本质都是人的身体素质与精神素质的发展,精神素质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文素质的发展。
第四,大学生综合素质形成需要人文素质教育。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教会他们如何做人。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人文素质教育非常欠缺,高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因此大力推进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2.3 我国现阶段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为了真实了解现阶段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笔者首先利用现有资源,对本校(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各个年级共两千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随后又选择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学院、吕梁学院进行实地考察、问卷,总结出现阶段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状况如下:(1)对人文素质教育内涵认识模糊。通过调查发现,有90%的学生不清楚人文素质教育包括哪些主要内容,有87%的学生认为可有可无。(2)对人文素质教育没有兴趣。调查发现,76%的学生对人文知识兴趣冷淡,仅有32%的同学表示对人文、政治比较关心。(3)重专业,轻人文。调查显示,例如,有59%的同学不知道莫扎特是谁,仅有32%的同学知道《论语》是语录体散文。(4)人文精神现状堪忧。最主要表现在学生的价值观上,功利性倾向非常明显,在道德观上也有近半数学生观念模糊。
笔者通过调查也发现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状主要是因为:第一,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之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对人文知识积累不够重视,导致现阶段大学生人文知识储备严重不足;第二,较重的学业负担使得大学生“无暇他顾”,从问卷中可以明显地发现,部分大学生虽然对人文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由于学习压力过重没有时间去参加人文讲座和相关活动,尤其是一年级与临近毕业的大学生把绝大多数的时间、精力都用在了文化课程的学习上;第三,社会大环境与就业压力直接导致学生避“虚”就“实”,重实用,轻精神,为了各种证书甚至牺牲自己的兴趣与爱好;最后,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加之移动智能设备的全方位普及,现阶段的大学生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过于依赖互联网,许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很少去接触经典的文学作品,对我国传统优秀人文思想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
3 借鉴PBL教学方法推进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途径
3.1 高校应该大力推广PBL教学法推进人文素质教育
要达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共同作用,这也是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PBL教学法既能用于科学教育,达到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强调个人的主体性,又能用于人文教育,引导正确意识形态的同时强调民主性,符合“人要全面发展”的需求。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既要构建合理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也要倡导在科学教育中引入人文素质教育,充分挖掘高校专业多样性的优势,应用PBL教学法,以大学生的兴趣为基点,以育人和育才并重为原则,以“互利互惠”为目的,真正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提高大学生对人文素质的学习兴趣。此外,高校应该以进修、讲座、短期培训等方式面向全校教师推广PBL教学法,让每位教师可以熟练掌握并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并建立合理的评估体系来评价运用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作为本校的教学经验,以求达到更好的教学实效。
3.2 PBL教学法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PBL教学法可以很好地解决价值多元化的德育困境。现阶段我国处于市场经济体制下,多元化的经济关系必然导致思想观念方面的价值多元,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人文素质教育最主要的目的。传统的价值一元论价值取向相对单一,面对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我们不能也不可能强制学生选择任何一种价值观,需要让学生“自由选择”,但又不能“放任自流”,因此,价值多元化已经成为人文素质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相对于传统德育方式,PBL教学法改变以往权威的教学方式以商谈的形式来完成教学,将先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化,师生关系相对平等,教师引导学生在不背离主流意识形态的前提下理性地价值选择,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受老师所讲授的内容,不但可以让学生熟知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还可以扭转大学生重专业,轻人文的现状。
3.3 PBL教学法应用于高校辅导员工作
教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高校辅导员对于大学生养成良好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在大学里接触最多的老师,他们是思想教育的实施者,也是心理健康的疏导者,还是学习生活的引导者,更是成人成才的帮助者。在辅导员的各项具体工作中引入PBL教学法可以与大学生拉近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当下以“90后”为主的大学生崇尚自立、自由,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以灌输和说教的方式为主,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对立、反感,甚至产生矛盾,PBL教学法“自由、自主”的特点可以有效地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让学生主动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修养。在主题班会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辅导员可以借鉴PBL教学法的模式根据班会主题,讨论、论证每一种可能性,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慢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班级活动中运用PBL教学法可以逐渐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使学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分析的良好习惯,最终实现人文知识与人文实践的完美结合,从整体上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
[1]宗文举.理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24.
[2]石哑军,赵伶俐.人文素质教育:制度变迁与路径选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6.
[3]杨叔子.杨叔子文化素质教育文集[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156.
[4]梁 燕.从学生的视角看PBI.教学实践的效果和努力方向[J].复旦教育论坛,2009(4):95.
[5]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社,1981:267.
[6]邹卫中.PBI教学法在政治学原理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08(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