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录片的商业化和国际化策略
2015-04-10鲁科颖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四川成都610213
鲁科颖(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四川 成都 610213)
中国纪录片的商业化和国际化策略
鲁科颖(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四川 成都 610213)
为了顺应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展,打入国际市场,在困难重重的生存之路上继续前行,中国纪录片要在心理交流以及情感交流中结合各个层次的人群,促使其供需关系能够得到平衡和稳定的发展,让观众能够融入到纪录片中。在此过程中要加强打造属于中国独特的文化内涵,进而在文化层次上站稳脚跟,用世界的语言进行中国故事的讲述,并和世界文化接轨,从而实现中国纪录片的商业化和国际化。
中国纪录片 商业化 中西方文化 国际化
中国纪录片可以说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趋于成熟的,严格来说,纪录片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而发展壮大的。思想解放的浪潮给纪录片的创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虽然中国纪录片在不断发展,但是很多纪录片仍然秉承着旧有的模式,拍摄仍然是通过图文解释的结构以及声画对位的模式来进行的,而且更有一些如教科书般的所谓纪录片混杂在其中,对纪录片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且也阻碍了中国纪录片走向商业化,走向国际化。
一、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现状
(一)中国纪录片商业化和国际化的进程演变
电影源自于记录,从世界电影的诞生开始,就奠定了电影和记录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纪录片既包括电影纪录片,同时还包括电视纪录片。早期的中国电影纪录片经历了个体走向民营的发展期和繁荣期。中国纪录电影的拍摄是从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开始的,第一部《定军山》是在1905年面世的。最早的一些镜头还有清朝末年的社会风貌,以及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片段,当然还有一些历史人物,例如李鸿章等,但这些都是由外国摄影师所拍摄的。从1919年至1926年,在这短暂却无比辉煌的时期中,应运而生的商务印书馆拍摄了各类纪录片,例如教育片、实时片等,开启了中国电影纪录片事业新的征程。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电影的存在就如同“形象政论化”的工具,其主要的播出渠道就是农村露天电影院的形式,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纪录片就是以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为主要的功能,因此其商业化逐渐转向衰落。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迈近,十一届三中全会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新确立,提高了人们的社会地位,增强了主人翁意识,民主政治化,我国也从全能型社会结构逐渐转型为多元化的社会结构,市场经济越来越活跃,信息也越来越通畅,进而推进了媒介的转型,期间电影纪录片在国家主流意识的主导与限制下进行了生产和制作,但在遭遇了电影票房的危机后,电视纪录片逐渐代替了电影纪录片。随后,电视纪录片在制作数量和质量上也在逐年增长,但是其题材的创意以及水准并没有随之增长,虽然其中不乏具有一定新意的纪录片出现,但是其规模不大,具有深远影响力和气势磅礴的大型纪录片及其栏目较为缺乏。相反,一些题材雷同、具有不清晰的主体意识以及照搬其他纪录片的记录手段的纪录片却较为泛滥。即使在国际上,中国纪录片也有获奖的,但是获奖的纪录片题材也都只是自然、环境和人文一类的,在其他种类的奖项中,中国纪录片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二)中国纪录片发展困境分析
1.缺乏创作资金
就目前的中国纪录片商业化和国家化而言,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首先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单一化的资金来源,以及制作投入不充足。我国纪录片的创作费用主要是来自于一些大型的企事业单位以及负责进行纪录片制作的主管单位,如果是各个电视台所制作的,那么其制作费用大部分则是由电视台自己进行经费的筹备。能自行进行资金筹备制作并且可以拍摄的独立制片人是极为稀少的,而且题材也往往都是小型人文自然类的。如果想要使其纪录片达到鸿篇巨制的效果,其条件还不能完全满足。因此拓宽纪录片制作资金费用来源渠道是当前中国纪录片商业化、市场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创作经费的投入。与西方的纪录片创作资金投入相比,我国还有一定的差距。相关数据表明,我国一部50分钟左右的纪录片一般会花费10万人民币左右,而拍摄相同时间的纪录片,比利时会花费100万元左右,法国大约花费130万元左右。但这并不是说投入得越多,所制作出来的影片就越好,但是不充足的创作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还是会对纪录片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2.题材的选择和制作困境
在国际电视纪录片市场中,炙手可热的两大类题材就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在进行这类纪录片的制作中,我国并没有将中国丰富的文化展现出来,同时也没能把握好广大受众们对知识趣味等的探求心理,没有满足受众心理接受的标准,进而不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纪录片的选材可以说是衡量作品质量高低的第一道标准,当前主要的纪录片题材包括历史事件、科学文化、有关人类学以及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等,在我国主要是人类学方面的题材,其中一些选题还十分的边缘化。虽然为了走向世界,走向市场,国内纪录片出现了老人题材、边远地区题材、以及少数民族题材等,但是从其拍摄角度上来说,还都停留于生活自然形态上,并没有加深突出对文化的理解,暴露出缺乏深度、缺乏历史性思考以及在浅薄内容上停留的呈现形式中,进而在国际市场中不能主动出击,而是处在被动的地位。也就是说我国纪录片的题材选择还主要是以自己门前的事情为主,对于国内的受众来说,还能被接受,但当走向世界的时候,外国观众就不能对其进行更加自然、更加深层次地理解,所讲述的问题等也不一定受其关注,并让其感兴趣。同时在制作手法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问题,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拍摄水准,例如镜头的语言、总体色彩设计以及有机结合画面审美和纪实风格等方面的震撼力和感染力还比较缺乏。在纪录片的艺术性、专业化和整体素质方面,我国和英法美等纪录片发达国家之间也还存在很大差距,而且我国在制作中还忽略了影片后期合成等环节。
3.商业运作模式较为单一化
我国的电影纪录片大多处于追求宣传功能,很少对其经济价值进行考虑的状态。国外的电影纪录片所创造的商业价值对于我国的电影纪录片市场来说,仍然处于一个无法实现的状态,这是因为受到种种历史原因的影响,我国体制内的纪录片通常都是以专题、栏目以及新闻纪录片的模式出现的,并不讲究经济利益,进而让其难以顺利、平稳地运作下去,从而也影响其向商业化和国际化发展。目前我国还是对纪录片观众加以培养的阶段,因此很多的独立纪录片导演尝试通过各种渠道对纪录片进行宣传和发行,并且不追求盈利,更甚者是亏损,并与国内各大视频网站进行积极合作,且用个人名义来联系院线运作方。
二、中国纪录片商业化和国际化的发展策略
(一)顺应大众审美期待,加强中国特色文化内涵的构建
在当下,中国文化领域中有三种不可被取代的文化,即民间大众文化、官方主导文化以及学界精英文化。在当前中国文化格局中最为壮观的一种就是大众文化,其在功能上来说,是一种具有游戏性的娱乐文化;就其生产方式上来说,是一种在文化工业中被生产的商品;在其文本上来说,就是一种没有深度的平面文化。对于受众而言,纪录片所拍摄的题材直接受到受众选择的局限,因此在纪录片的制作过程中,制作者应该了解并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和趣味,而且与故事片不同,纪录片的同一主题的表达可以通过不同的手法和叙事线索来进行,其纪实性也就需要立足于大众化的题材上。同时还需要加强主题表现的大众化,这样才能更加容易地吸引更多的观众关注和观看,进而提高其经济效益。就以《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片投资估计在3000万左右,至于收益,包括播出权冠名、版权销售及其与其他节目间插播的广告,应该已达上亿元。在2013年年初,《舌尖2》已在一次国际影视节目展上启动了首轮海外版权销售,单片销售额就达到了35万美元,创造了近些年中国纪录片海外发行的最好成绩。而《舌尖2》在去年央视黄金资源广告招标时,就获得了两家企业的冠名播出权,加上版权销售(电视台、网络、海外版权),已获得了不菲的收益。不论是对中华民族这个“民以食为天”的国家来说,还是对于国外的众多国家来说,食物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其中很多也涉及到我国的民族文化等。在培养国内纪录片潜在观众的同时,想要面向全世界,让中国纪录片走向国际化,还需要进行放眼世界,进行多元化的选题。
在中国纪录片最近几十年的发展中,虽然和西方纪录片有很多共同点,但是反映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很多纪录片拿到国外之后既得不到很大的反响,也得不到国际的认可,追其根源就是没有从世界的角度进行题材的选择。就以人文类的纪录片来说,这类的纪录片因为没有太高的要求,最后得到的效果也十分好,所以是被经常选取的一种题材。人文类纪录片主要是以历史为出发点,在历史中反映人,其中包括文明的演变、历史的变迁以及文化的精髓,从这些角度进行人们生活背景、现状和态度的展现。在创作这类型纪录片需要创作者不断深入分析和研究题材的内容,然后站在观众的视角进行思考,这样才能和受众一起追溯历史、展望未来,同时还需要将自身的思维习惯摒弃掉,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事物的阐述,这样才能让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观众明白纪录片中想要表述和揭示的东西,进而对该部纪录片进行真正的理解。这样就能够不让纪录片仅仅局限于国内,而是面向世界,将探索知识与艺术趣味进行有机结合,进而吸引和调和不同口味的观众。也正是这样体现“曾经存在”和“正在消逝的”,才能让纪录片的题材更容易被认可和接受,而且随着国外工作者的纷纷涌入,以及西方主流媒体越来越了解中国文化、中国风光以及中国人的生活,就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当前国内的纪录片,就像西方纪录片产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运营一样,大力发展和打造中国特有的特色文化内涵,进而在不丢失自我的前提下,与世界文化接轨,吸引更多的关注,从而在市场生存的基础上实现文化的生存。
(二)加强对纪录片故事性的追求
至今为止,纪录片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昏暗的灯光以及若隐若现的人物语言等,这种错误的观念,主观上的功利让其真实感显得更加刻意,进而忽略了纪录片的故事性。纪录片所缺失的故事性是制约其发展的局限性因素,就像贾樟柯所拍摄的有关三峡移民题材的两部电影一样,其中《东》是一部电影纪录片,而《三峡好人》则是一部故事片。贾樟柯在对创作初衷进行回忆的时候说:在进行纪录片拍摄的时候,有一个老者在镜头前是那么的自如,当在突然捕捉到老者一个笑容,是那么狡黠,表现了他对高贵、远离生活的电影镜头的不信任,这或许就是纪录片的局限性,人们在镜头前总是有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因此拍摄一部故事片的想法就应运而生了。故事性是作为人们观看纪录片的动力,而且其与纪录片的纪实性并不会相互矛盾,而且我国类型电影的发展趋势就是故事片靠拢于纪录片,纪录片靠拢于故事片。
在2010年的上海白玉兰国际纪录片影展中,胡启明在对国产纪录片进行分析的时候也指出:在当前的电影发展进程中“故事化”的纪录片和“纪录化”的故事片是两种潮流。让中国纪录片变得善于讲故事,不仅仅今后总的拍摄手法,同时也是与现代人审美需求相符合的一种表现形式。我国官方文化纪录片已经从传统宣教式灌输向“平民化”和“纪实化”方向发展,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对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进行间接的宣传。众多创作手法的采纳,是其吸引观众的重要创作因素,例如真实再现、人物扮演以及口述等,同时也是提升纪录片故事性、趣味性的必要手段。例如在《圆明园》中,通过史料的记载以及科技的应用,将圆明园那壮观的景象再现出来,带给观众新的视听盛宴。在纪录片《颐和园》中,也通过数字3D动画的运用,复制出园林景色,同时还聘请了世界著名的航拍队通过遥控飞行器的使用,使其纪录片中塑造的画面感更为让人惊叹。
(三)加大商业化运作创新的力度
针对当前纪录片单一化运作模式,中国广电总局也相应召开了众多有关纪录片的会议和发言,试图进行类型化的尝试,加强中外合作的运作模式。“类型化”的尝试就是指在商品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相互兼顾的基础上,让纪录片的表达立足在故事化和大众化的前提下,通过经营型和公益型的标准来对纪录片市场进行区分,将电影纪录片的生存加以拓宽是提倡主流文化形态下以及大众文化形态下纪录片共同发展,为国家经济、人民需求而服务,迈向工业化发展的道路。而中外合作的运作模式,既能让国外先进技术和理念对国内的纪录片加以支持,同时还能加强对中国特色文化内涵的构建。就以《归途列车》为例,该部纪录片中主要记录了四川一对农民夫妇外出打工的一些经历,片中对多种主题进行表达,包括城乡之间的差距、两代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国春运,这些都展现了在中国蓬勃发展的今天,那些小人物的生活现状和命运。该部作品成功得到了近百万美元的融资,其中包括世界所有纪录片基金,投放之后获得了将近60多个国际奖项,其中就有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中最高奖项-伊文思奖。在该片的营销中采取了预售、参展国际电影节以及在院线实行了“一城一映”的推广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观众通过网络媒体和院线都能够观看该影片,国内的纪录片潜在市场观众也是数量庞大的,还需要加强多渠道的培养。当然最不可缺少还有好的策划,而且重点还要将故事讲好,以及电影节参展等。总而言之,中国纪录片想要走向国际市场,就需要共同发展纪录片产业的国际化市场化运营以及着重打造中国特有文化内涵这两个方面,通过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视点,让中国纪录片在文化意义层面上占据一席之地,同时也能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实现纪录片的商业化和国际化。
【责任编辑:张伟】
[1] 赵曦,赵丹旸. 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现实路径——以央视纪录频道国际化策略为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01).
[2] 李斫.国际视野下的中国纪录片[D].东北师范大学,2010.
[3] 王鹏.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影视纪录片国际营销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4] 刘秋璇.中国纪录片市场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5] 张丽媛.当代中国电影纪录片的商业化生存探析[D].山东艺术学院,2012.
[6] 蔡杰.中国纪录片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09.
[7] 燕京.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策略研究[D].扬州大学,2013.
[8] 朱珍珍.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1.
[9] 崔予缨.中国电视纪录片国际商业化之路[J].视听纵横,2010(05).
[10] 崔予缨.中国电视纪录片国际商业化之路[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10).
J96
A
1008-8784(2015)04-12-4
2015-10-20
本文为2013年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影视作品中的运用”(项目编号:13SB0310)成果之一。
鲁科颖,女,四川人,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影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影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