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几个问题

2015-04-10杨帆迟丽颖

四川水泥 2015年8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施工人员单位

杨帆 迟丽颖

(吉林石油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138000)

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几个问题

杨帆 迟丽颖

(吉林石油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138000)

建筑行业作为高危行业,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的飞速发展,其安全问题和事故发生率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尽管我国十分重视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但在管理体制、组织方式和安全设施等方面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本文主要对现存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展开分析和讨论,也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旨在保障建筑施工的安全与高效。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一、当前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一)建筑施工单位自身存在的问题

首先,建筑施工本身的特点增加了危险指数。因为建筑施工具有户外作业频繁、作业强度高、施工技术复杂、施工环境较为恶劣等特点,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危险。有时还需要交叉作业,需要多个施工组织、施工队伍、不同工种之间进行配合,这也导致建筑施工危险性较高,难于防范。

其次,施工人员素质堪忧造成的安全隐患。

建筑施工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大部分作业方式都是人为施工,部分机械化作业也依然需要人为监管,因此对于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和素质要求较高。建筑施工需要施工人员具有较好的体力,通常繁重的施工会造成施工人员体力下降、注意力分散,容易引起操作失误,进而增加了事故发生率。除了体力,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操作意识、安全意识也都会对施工安全造成影响,致使事故增加。

现阶段,我国许多的建筑施工单位都雇用农民工作为一线作业工人,因为他们吃得起苦,体力充沛,因此能够承担较为繁重的体力劳动。但他们的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技术培训,普遍不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安全意识薄弱,对危险估计不足,往往会因为疏忽将安全防御措施当做走过场,又因为缺乏规范操作意识常常违规操作,进而造成了跨工种操作、无证上岗、个人安全防御防护不到位等现象的出现。建筑工人中农民工这一群体给安全管理带了风险,其一是因为他们在施工时的随意性较强,安全意识太差;其二是因为他们不具备较好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所以给施工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第三,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

在一些建筑施工单位,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普遍专业素质不高,不具备专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有的曾经负责其他工作,尽管具有一定经验但却缺乏专门的安全管理经验。这些人仅仅根据微薄的经验实施管理,但对于建筑施工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缺乏相关了解,以至于当新技术和新工艺应用不当时不能够及时察觉。对于建筑施工的相关技术标准、法律法规也缺乏充分的了解,或者只了解皮毛;对于国家新颁布的技术安全规范和操作标准也了解不够到位,无法采用新方式、新制度将安全管理落实下去,无法满足时代发展对于安全施工的要求,使得安全管理成为了形式化工作。这直接导致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致使施工现场的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更做不到提前防范,及时处理。

第四,建筑单位的管理制度弊端所导致的安全管理滞后。

1、高层监理人员工作懈怠。

一些监管结构的监理人员对于工程本身的安全生产监管不到位,不但无视相关法律规章,还消极怠工,没有严格依照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来落实工作,没有在日常履行其个人的安全监管责任。这类监管人员只挂着一个安全监管的头衔,并不做实事,只片面理解安全管理的概念,对施工的整个过程无法做到全面监督和管理,放过了许多安全隐患;管理态度十分被动,不善于主动发现安全问题,而是被动的在问题发生之后才进行处理和弥补,无法降低事故发生率;对于操作违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于屡屡违规的现象只略作处罚就此放过,并不能起到警示和杜绝违规操作的作用;对于有裙带关系的施工单位,不严格督促安全设施的整改,而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无法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得监管制度和安全管理机制形同虚设。

2、建筑施工单位领导漠视安全管理。

建筑施工单位领导本应该在安全管理过程中起到关键的监督作用,但一些领导班子本身漠视安全管理,一味追求高效益、短工期,对于施工中的安全防范措施不够重视,导致安全事故无法杜绝。其一,他们没有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没有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其二,他们不曾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导致安全管理工作由他人代管,无法切实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其三,签订有安全生产责任书,却没有严格履行职责,没有在细节上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如此一来,建筑施工单位必然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降低了建筑施工的安全系数。

(二)设计缺陷所导致的安全隐患

第一,设计图纸存在缺陷。

设计单位因为对施工现场缺乏充分勘测,或者因为设计理念脱离实际,使得设计图纸存在缺陷。一些设计单位因为缺乏健全的质保制度,致使勘察深度不够,勘察质量较低,因此设计图纸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设计问题和缺陷。这直接导致施工图纸存在设计缺陷,施工人员不能严格遵照相关的安全标准,导致结构隐患频发。

第二,因为外观要求忽略了安全系数。

目前,一些建筑设计师因为过分要求外观而忽略了安全系数,直接降低了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和承受力。这类设计师本身对工程的受力路线缺乏相应了解,以至于对建筑物结构的承受力、强度和耐久度缺乏合理计算,盲目追求设计美感,造成局部受力过大,使得施工安全管理无法有效进行。

二、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第一,提高各级部门的监管力度。

为了强化施工安全管理,建筑施工单位的各级部门和相关监管机构应当提高监管力度,选用认真负责的且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监理人员、管理人员,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监管力度。在消除管理机制方面的弊端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安全施工管理制度细化管理方式,务必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提高安全管理效果。

第二,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贯彻到位。

建筑施工单位如果缺乏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理应先建立并完善相关制度和规章,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贯彻到位。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至始至终地依照安全生产责任制对施工人员进行要求,规范他们的操作和技术工艺,减少违规操作的几率,进一步降低事故发生率。只有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才能确保管理人员、施工人员都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确保施工安全,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并提高施工质量。

第三,通过安全生产培训提高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建筑施工务必要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为此,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中、后开展专业的技术培训、安全生产培训、操作规范讲座,努力提高安全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并使其充分掌握技术工艺和操作规范,降低安全隐患,提高安全设施的作用。此外,日常的安全生产教育工作也不能忽略,应当不定时抽查安全装备和安全设施的使用率,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考核后才允许持证上岗。

结束语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单位的社会声誉和生存发展,也决定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是否具有强有力的保障。因此,与施工工程相关的各级单位与机构应当通力协作,认真对待并分析建筑施工过程中现存的安全问题,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相关规章制度,采用有效措施,尽可能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保障建筑物质量和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1]张再忠.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几个问题[J].低碳世界,2015,01:205-206.

[2]蒲小平.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12.

[3]左林涛.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

TU714

B

1007-6344(2015)08-0345-01

猜你喜欢

建筑施工施工人员单位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填单位 要推敲
看错单位
协办单位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浅谈电力工程建设中施工人员素质对工程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