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的路径探究
——基于高校就业教育视角
2015-04-10宇文彩刘立园
宇文彩, 刘立园
(河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开发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的路径探究
——基于高校就业教育视角
宇文彩, 刘立园
(河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高校和社会急需解决的重大难题,探究高校就业教育和大学生社会资本的相关概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发现大学生通过高校就业教育所积累的社会资本在促进其就业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教育尚需进一步完善,高校就业教育体系尚需进一步创新,以便为大学生开发和积累就业社会资本开辟路径。
高校; 就业教育; 大学生; 社会资本; 开发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空前严峻。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11万人,2010年631万人,2011年660万人,2012年680万人,而2013年达到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到2014年就业人数高达727万人,成为“更难就业季”[1]。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连年持续下滑。据《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统计,2013届高校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仅为35%,与2012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2个百分点[2]。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在探索如何帮助大学生集聚人力资本的同时,更应积极完善和创新大学生就业教育体系,以开拓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资本路径,从而促进大学生就业。
一、大学生社会资本和高校就业教育的内涵
(一)社会资本理论及大学生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理论是继人力资本理论后对“资本”范畴的又一延伸,是对人的社会属性的阐述,最早提出这一理论的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3]。他认为,社会资本是以大家熟悉且公认的体制化关系网络形式存在,是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体[4]。团体成员通过这一网络联系,并从集体拥有的资本中得到支持。之后,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以微观和宏观的联结为切入点,指出社会资本是指把社会结构资源作为个人拥有的资本财产,存在于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中,并为结构内部人的行动提供帮助[5]。中国社会学家林南在社会资源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资本理论,他认为社会资本是投资于社会关系并期望能在市场上得到回报的一种资源,存在于相应的社会结构中,可通过有目的的行动获得[6]。继而政治学家普特南将社会资本的概念从微观推向宏观研究领域,把社会资本理解为“社会组织的特征,是能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的信任、规范和网络”[7]。而著名学者福山则指出,社会资本是促进两个或多个人之间合作的一种非正式性规范,认为组织的信任度、行为规范特征、连接网络的紧密程度决定社会资本的具体状况[8]。从这五位学者的观点可以归纳出,社会资本是指人们在各种社会关系网络中获取所需资源以及运用这些关系网络的能力。
对大学生社会资本的定义源于社会资本,主要指大学生作为行动主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即大学生自身拥有的、能够为实现其行动目的所能运用的存在于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资源。
(二)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内涵
就业教育以就业、择业、职业规划、职业发展为主要内容,是一种旨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成功就业的指导与服务体系,是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一环[9]。由此可见,就业教育以大学教育为基础,贯穿于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有调查显示,大学生期望的学校就业教育内容应涵盖:引导学生树立初步的就业意识,指导学生结合自身特点选定就业方向,辅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提供准确、及时的就业信息,推荐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就业,举办多类型、多层次的就业招聘会等[10]。
总之,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教育既要涵盖就业认知教育、就业形势和相关政策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择业教育、就业发展教育,还要有相应的实践演练,就业前的技能培训,心理辅导和职业道德教育等内容,而且需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将就业教育内容融入到日常专业课程中,形成一个彼此独立而又互相衔接的内容体系。
二、高校就业教育对大学生社会资本的影响
中国社会看重人情世故,个人的社会关系在就业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拥有社会资本越多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就会越占优势,这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而影响大学生社会关系的拓展、社会资本积累的因素除了自身所具有的人力资本外,还包括其家庭背景、个人社会经历以及高校为大学生所提供的各方面教育。其中,大学生自身的人力资本、社会经历以及家庭背景等都属于内部因素,而高校所提供的教育属于外部因素。外因不仅能直接对事物起作用,并且还能通过内因对事物形成影响。因此,从高校就业教育这一可控的外部因素入手,来分析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就业教育体系,借以帮助大学生多渠道开发和集聚社会资本,提高就业能力,促进其成功就业。
由就业教育的内容可知:高校在完善和创新大学生就业教育体系过程中,通过就业认知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避免思想上的错位;通过分析就业形势和相关政策教育,可以使学生及时了解社会动态和市场需求,拓宽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合理调整自己的就业意向;通过指导学生设计职业生涯,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使学生在接受大学教育之余有目的地积累人力资本,进而拓宽社会关系网络,能按部就班地实现自己的就业和职业发展规划;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培养,能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企业具体情况,而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实习岗位的提供等,能进一步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增加社会资本;就业季的信息供给和求职技能的培训及心理辅导等,能更为直接地提升大学生的人力资本,从而带动社会资本的激增。
因此,通过完善和创新高校就业教育体系,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增加人力资本,间接地以人力资本带动社会资本的集聚,更能够直接开发大学生获取社会资源的途径,增强其灵活运用社会关系网络实现自己职业规划的能力。
三、创新高校就业教育体系,开发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路径
当前,多数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认识存在偏差;就业教育内容缺乏动态性,教育形式单一;就业教育工作缺少系统性,多数仅停留在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咨询层面;就业指导人员和相关设施配置不完善,不能有效辅助教育工作的开展;就业教育管理体系混乱,欠缺有序性和创新性等。这一系列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是由于高校缺乏科学而成熟的就业能力培养机制,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就业社会资本渠道的拓展[11]。因此,创新高校就业教育体系,全面建立和完善就业教育长效机制势在必行。而要达到此目的,需做到“三完善,四创新”,前者为完善就业教育内容、设备及人员配置和就业教育制度。后者为创新就业教育理念、就业教育形式、高校内部人才评价机制和就业教育管理体制。
(一)“三个完善”
第一,就业教育内容的完善。当前高校就业教育内容单一,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而要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就业教育内容就不能只局限在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咨询服务上,还要包含就业意识的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等,且应贯穿于大学整个教育过程中,而非只针对面临就业的毕业生。另外,还应注意将往届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和创业教育内容纳入进来作为就业教育内容的一部分。因为以往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可以为应届大学生提供很好的借鉴,而创业教育内容既能开阔学生眼界,还可以以创业带动就业。不仅如此,鉴于当前就业教育内容多数只是静态理论的灌输,不能为学生最大限度的开拓就业信息渠道、积累信息资源,所以还应时刻关注市场形势和用人单位的发展需要,尤其是课程与教学内容应针对就业能力结构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灵活作出调整,实现教育内容的动态化。
第二,就业教育设备和人员配置的完善。就业教育既要教授理论知识,还要有相应的模拟演练和实践培训,这就需要具备必要的场地和相关设备。目前多数高校就业教育场地简陋,配套设施的欠缺严重影响了教育工作的展开。在人员配备方面,就业指导部门工作团队多是由其他部门人员临时组成,而且往往身兼数职,既缺乏专业性,也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个性化指导,严重影响了学生就业信息的获取。因此,可以借鉴美国相关方面的经验,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来置办所需设施,聘请高学历、专业化的指导人员,对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来确保高效率的专业化服务[12],从而在拓宽学生社会资源获取渠道的同时,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降低学生的就业成本。
第三,就业教育制度的完善。当前,很多高校就业教育工作难成体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应制度缺失。这里所说的制度既包括就业教育工作人员聘用制度、就业指导工作中的管理制度,也包括就业教育工作的考核和评价制度。其中,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一定要按照政府部门制定的相关政策来执行,包括职业咨询师认证、心理咨询师认证等职业资格都要严格把关。在此基础上,强化就业教育工作中的管理制度,做到各个部门责任明确,各个岗位紧密衔接的统一管理制度。最后,还要健全工作人员的考核制度。将评价结果与其职位晋升、职称评定联系起来。如此,才能形成完备而有序的就业教育制度,从而保证就业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四个创新”
第一,就业教育理念的创新。首先,应树立就业教育持续性服务的理念。目前的就业教育工作多数还停留在短暂的就业指导和相关求职技能的培训上,只关注了就业本身,而忽视了学生职业的长期发展。所以要树立就业教育持续性服务的理念,以此为导向设计教育方案、开展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正确定位,发掘其职业潜能,引导毕业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能够在工作中结合自己的兴趣点主动发挥创造性。从而在就好业的基础上,实现其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将关注学生的成长作为就业教育指导理念的生长点。借鉴美国高校以人为本的就业指导观念,一切以学生为主体,将就业教育看作是促进学生自身成长的过程[12]。因此,高校要积极开展对就业学生及就业群体的跟踪调查和实证研究,不断总结不同时期、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和职业发展信息,并通过分析这些信息更新就业教育理念,以此来指导就业教育工作,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再次,就业教育指导理念要对外开放。学校既要面向社会开放,时刻关注社会动态以便及时作出调整,也要面向国际开放,加强与国外高等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其先进理念,结合实际去粗存精,为我所用。
此外,在创新就业教育指导理念的同时,高校就业教育的另一项重点工作就是以就业教育理念的提升带动环境的转变,通过学校就业教育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职业意识,形成利于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良好环境,从而促进就业教育长效机制的建立。
第二,就业教育形式的创新。首先,要实行“走出去”的教育形式。当前,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高校与用人单位供求的不匹配。所以,我们必须要站在企业的视角来培养学生。这就需要高校与企业加强联系,积极实行校企合作。效仿德国职业教育,将企业人士请进课堂,以讲座等形式介绍企业文化和就业信息,以培训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通过密切合作,让企业也加入到就业教育队伍的行列中来,为学生提供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实习岗位,从而拓宽大学生的社会关系网络,为其积累更多社会资源。这种做法既能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也更利于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13]。其次,要实行多渠道协同发展的教育形式。帮助学生积累社会资本的关键就是能快速获取大量信息,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多管齐下。一方面,可以学生利用学校的环境和资源。例如多与校友、同学、老师、同乡等交往拓宽人脉,通过参加校园组织的各种活动、实习、毕业设计等机会加强社会交往,进而从这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社交活动等参与中提高自己的体验与认知,积累自己的社会资本。另一方面,注重通过高校平台,借助现代化技术进行资源的获取。例如,可以通过短信、微博、微信、学校网站、论坛等渠道建立多维的网状就业教育途径。
第三,人才评价体制的创新。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学校设置的课程和教学内容需根据就业能力结构和劳动力市场需求来设定,这就要求创新现有的评价体制来与之相适应。首先,应做到评价标准的类别化。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使得高校对学生实行分类培养,因此不能按照传统的单一标准来评价大学生的就业能力[14]。各类型高校应根据自身特色确定不同类别人才评价标准,例如:应用型院校可加大实践考核力度,而研究型大学更应注重学术和科研能力等。其次,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为全面获取学生信息,需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在书面测试和口头提问等评价方式实施的基础上,可通过设置开放式问题实行问卷调查、课堂观察、课后访谈等方式对学生能力进行评价。并且不能只关注学生最终成绩的评定,还应重视学生受教育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引进多维评价体系。再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为对学生进行客观、深入的评价,应改进当前单一化的评价主体,实行多主体共同参与评价,将家长、同学、教师、同行业专家、用人单位及学生本人等均纳入评价体系,从不同角度来获取对评价对象的真实信息。如此,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
第四,就业教育体制的创新。首先,要实现就业教育体制的层次化,做到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大学生各层次教育的有机结合。对于大一新生,实行自我认识和职业认知教育,帮助其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树立最初的就业意识,确定自己的职业理想。而对于大二、大三学生,在其专业课学习期间,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在培养大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发展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形成道德行为规范等。以此为根基,辅助其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于大四即将毕业的学生,要重点培养其就业技巧和职业发展能力。既要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不断创造实习机会,以拓宽其社会资源网络[15]。同时,也要站在用人单位视角培养学生包括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等在内的职业发展能力,进而来增长其人力资本,达到以人力资本带动社会资本的目的。这样便形成了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特点的各层次就业教育相互衔接而又彼此独立的有机体系。其次,要实现就业教育体制的动态化。就业教育系统是一个依据现实需求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体系,而非一成不变。它可根据不同类型高校的教育目的,人才培养的规格,以及教育过程中的现实需求作出相应变动。因此,无论是从具体的教育形式,教学阶段顺序、教学内容、教育方法上,还是从自上而下的管理和政策制定上都可依据各学校人才培养需要、市场动态以及国际形势等作出相应调整。
[1] 2001年-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 [DB/OL].(2013-12-10)[2014-10-05].http://career.eol.cn/kuai_xun_4343/20131210/t20131210_1050496.shtml.
[2] 代丽丽.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仅35%较去年下降12个百分点 [DB/OL].(2013-06-09 )[2014-10-05].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3/06-09/4917260.shtml.
[3] 刘艳茹.社会资本视角下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问题研究 [D].上海:华中师范大学,2012:9.
[4] PIERRE B,The Forms of Capital [G].John G.Richardso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 West port,CT.:Greenwood Press,1986:241-258.
[5] COLEMAN J S.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8,94(Supplement):95-120.
[6] 林南.社会资本一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 [M].张磊,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9-22.
[7] 罗伯特D 普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 [M].王列,赖海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270-275.
[8] 弗朗西斯·福山.社会资本、公民社会与发展 [J].曹义烜,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2):36-45.
[9] 方晓东.中国教育十大热点问题 [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251-252.
[10] 汤丽.论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创新 [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11-12.
[11] 韩兴房.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 [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12-19.
[12] 王顶娟.美国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1):12-14.
[13] 刘东菊.美国德国大学生就业服务机制给我们的启示 [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5):13-15.
[14] 史秋衡,文静.中国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基于学情调查的自我评价分析 [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10(1):48-60.
[15] 胡娇.教育与就业 [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136-137.
责任编辑:李 敏
Development of social capital in favor of college student employment
YUWEN Cai, LIU Li-yuan
(School of Education,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 050024,China)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become a social problem,the solution to which lies in the handling of the interrelations between career education and social capital.The writers of this paper argue that the current career education needs more reforms and creativity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accumulate more social capital.
college; career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 social capital; development
2014-11-24
宇文彩(1986-),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师范大学2013级高等教育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 刘立园(1988-),女,河北邢台人,河北师范大学2013级高等教育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
1009-4873(2015)03-0053-04
G646
A